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两期试验观察测定洱源养殖大户和个旧规模牛场奶牛采食苜蓿、一年生黑麦草和传统青绿饲料,以及不同比例的苜蓿和一年生黑麦草对秸秆类饲料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和饲料报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奶牛采食不同青绿饲料,在高比例粗饲料日粮中,对秸秆的采食量有显著影响,对乳脂肪、乳蛋白含量影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但对奶产量和乳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奶牛的粗饲料报酬影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在以精饲料为主要营养来源的奶牛,采食不同青绿饲料对秸秆采食量、奶产量、乳成分和饲料报酬无显著影响(P>0.05).(2)奶牛采食不同比例的苜蓿和一年生黑麦草,对秸秆采食量、奶产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 >0.05).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应用奶牛群体改良(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技术体系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克拉玛依绿成牛场350头不同年龄、胎次、泌乳阶段的健康泌乳奶牛,进行为期12个月(2011年3月~2012年3月)的试验,分为4个时期进行,每3个月为一个试验期。将试验之前一个月的DHI记录设置为对照组,第1、2、3、4期均为试验组。日粮配方和饲养管理的调整结合试验期内新疆地区饲料条件及本场DHI报告中的数据信息。结果表明:应用DHI体系能够显著提高305d产奶量,显著提高最高日产奶量(P<0.05),并使其出现时间提前(P<0.05),改善乳脂蛋比,降低体细胞数。结果提示,在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饲料及气候条件下,应用DHI体系能够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译稿一组     
硫化物可提高饲料营养价值 乌克兰农业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准配合饲料中加入微量的硫化物。能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从而加快畜禽的生长,增加其产奶薰和产蛋量。试验证明,每天在奶牛的日粮中加入3g硫酸钠,可使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提高50%~65%,日产奶量增加1.38kg。  相似文献   

4.
荷兰专家用荷兰黑白花奶牛测定了米曲酶发酵提取物 (简称米曲酶 )对奶产量、奶成分、饲料消化率和直肠温度等的影响。试验共分两期,每期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每头每天供给 90克高梁粉,试验组每头每天供给 87克高梁粉和 3克米曲酶。第一期选用处于泌乳中期的奶牛 24头,第二期选用处于泌乳前期的奶牛 46头 (20头初产牛、 26头经产牛 ),两期试验的牛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占一半。两期试验时间均为 12周。产奶试验表明;在第一期试验中,只有在米曲酶添加后的第 2周 (P饲料效率 (P  米曲酶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在第一期试验中,虽然试验…  相似文献   

5.
肖连冬  马红霞 《饲料工业》2007,28(13):52-54
活菌益生高蛋白饲料是一种新型发酵饲料,它是利用日本酵素菌在发酵基料中充分生长繁殖,在积累大量菌体蛋白的同时,也保存大量有益活菌的一种饲料。该发酵饲料不仅能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和饲料的利用率,还能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动物饲喂试验结果表明,该饲料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平均每头奶牛每天多产奶1.09kg;同时还能改善牛奶品质,与对照组相比,牛奶脂肪增加0.07个百分点,蛋白质增加0.28个百分点,无脂干物质增加0.20个百分点,乳糖增加0.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复合酶对奶牛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纤维素复合酶是由多种无毒微生物发酵精制而成,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糖化酶、酸性蛋白酶等多种酶类,能有效打破饲料中植物细胞壁,使养分更好的释放出来,提高畜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并能补充动物体内源酶的不足,从而提高了饲料的转化效率和动物的生产性能.根据复合酶的作用机理和草食类反刍动物奶牛的消化特性,我们把纤维素复合酶应用于奶牛的饲养,复合酶直接添加在奶牛的精饲料中,经过近50d的喂养试验,观察到试验组较对照组平均奶牛日产奶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差异较显著.  相似文献   

7.
<正>温州水牛具有潜在的乳用性能,泌乳量高于其他水牛品种,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作为奶水牛有着很好的开发前景。温州水牛由于体型较小,饲料消耗较低,且产奶量相对较高,牛奶营养丰富,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更具推广优势。据试验测定,温州水牛奶含脂率较高,泌乳前期、中期、后期分别达到10.9%、9.55%、8.87%,平均为9.77%,是黑白花奶牛的3倍多。温州奶水牛饲料转化率高于黑白花奶牛,一个泌乳期可比黑白  相似文献   

8.
前言 奶牛纯天然植物增奶饲料,由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园反刍动物研究中心,在巴音木仁教授主持的“甘草系列产品对畜禽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础上经多次反复试验研制而成的。该增奶饲料,由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园反刍动物研究中心与北京昌平冠伯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正式投入生产的奶牛增奶和增强非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张肇富 《饲料研究》1999,(12):25-25
美国的研究人员在用黑白花奶牛做的2个实验中,在围产期(产前、产后时期)奶牛的日粮中添加烟酸,随后检查产奶量和酮病发生情况。在第1个实验中,将20头奶牛分成2组,实验组每头牛产前每天接受6g烟酸,连续2周,产后每天接受12g烟酸,连续4周;对照组不给烟酸。在第2个实验中,将40头奶牛分成4组,每组10头,1组作为对照,其它3组在产后每头牛每天分别供给3、6及12g烟酸,连续10周。在上述2个补充烟酸组中,产奶量比对照组有所增加,乳中成分没有多大改变,血清葡萄糖浓度增高,血液和血浆β羟丁酸(BHB)…  相似文献   

10.
平远 《湖南饲料》2007,(1):47-47
美国威克鲁农牧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对于不同泌乳期的奶牛应分别按精粗饲料的比例搭配,才能取得最好的产奶水平和饲料转化效益比,其具体的比例是:对产奶期20~120天,日产奶量高于20kg的奶牛,精饲料占日粮的40~50%;产奶期121~210天,日产奶量15~20公斤的奶牛,精饲料应占30~35%;产奶期211~305天,日产奶量15公斤以下的,精饲料占20~25%。实践证明,这样可获得最好的饲料效益比。  相似文献   

11.
热应激对干奶期奶牛甲烷排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程度热应激水平对奶牛甲烷排放量的影响。试验选用4头处于干奶期的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利用环境控制舱检测温湿度指数(THI)在66、72、78和84条件下甲烷的产生量。结果表明,当奶牛处于应激状态时,CO2和CH4排放量均显著下降;单位饲料干物质所产生的甲烷量显著升高。因此,干奶期奶牛在热应激条件下,甲烷排放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饲料甜菜饲养奶牛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甜菜产量高,适口性好。用饲料甜菜饲养奶牛,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奶牛泌乳量,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为更好地探索在奶牛日粮中增加饲料甜菜对奶牛泌乳量和乳脂率的影响,为今后大面积推广饲料甜菜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时间、地点试验时间:2005年3月26日—5月14日,共50d。其中预试期10d,正试期40d。试验地点:宁夏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魏家桥奶牛场。1.2试验材料精饲料配方:玉米50% 麸皮15% 胡麻饼30% 食盐1% 光明产奶期预混料1.5% 碳酸氢钙1.5% 小苏打1%;粗饲料为玉米青贮、苜蓿草粉、稻草。饲料甜菜品种为丹农公司海…  相似文献   

13.
杜彦儒 《北方牧业》2007,(12):20-20
1发病原因 1.1发病与胎次有关:大多数奶牛在3胎后易发病,头胎奶牛早配也可引发该病。 1.2发病与产奶量有关:产奶量越高,发病率越高,而日产奶量在20千克以下的牛少发病。 1.3发病主要与饲料、光照有关,与季节无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一、生鲜乳质量控制技术1.饮水与饲料质量控制技术。(1)饲料与饲草质量控制技术。饲料与饲草(含青、黄贮饲草)是奶牛的主要食物,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牛奶的质量。奶牛混合精料中违规使用添加剂,饲料饲草中污染物超标、霉变腐败是影响牛奶质量的重要因素。优质与发霉牧草的外观比较。饲料与饲草的霉变主要由霉菌滋生引起,霉菌产生霉菌毒素,是奶牛饲料与饲草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霉菌主要包括:黄曲霉菌、寄生曲菌、疣孢青霉菌、轮孢镰刀菌、禾谷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等,以黄  相似文献   

15.
选取40头健康荷斯坦泌乳盛期奶牛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对照组牛群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牛群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 g/(日.头)的瘤胃保护胆碱,分三次饲喂,瘤胃保护胆碱直接投喂于TMR日粮上。试验期60 d。测定了产奶量,牛奶中的乳脂率、乳蛋白、体细胞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条件下,试验组牛群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 g/(日.头)的瘤胃保护胆碱后,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显著提高了1.6%(P〈0.05),乳脂率提高了0.06%(P〈0.05);乳蛋白率、乳蛋白量、乳脂量、体细胞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将体重在500kg左右,2~4胎,处于泌乳中期,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第1组为对照组,第2、3、4组为试验组。采用王不留行、黄芪、党参、当归、路路通、通草、川芎、益母草、白术、甘草等植物原料按一定比例组成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对荷斯坦奶牛进行不同剂量的添加试验,测定奶牛的产奶量及各种乳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能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P<0.05),对牛奶的各种营养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的作用与添加量有关,以每头每天添加150~200g为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别在奶牛日粮中添加抗菌肽和酶制剂,对试验1组107 头、试验2组113 头和对照组104 头荷斯坦奶牛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试验2组产奶量增加极显著(p<0.01),其中试验2 组产奶量增加值高于对照组0.11 kg。利用DHI报告计算各组奶牛平均体细胞变化,试验1组体细胞数降低5.08×104 个/mL,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抗菌肽对降低体细胞有一定作用,在乳房炎高发季节和体细胞异常时可以使用,使用酶制剂后,平均每头奶牛每天产生的收入可以增加0.374 元,在性价比较高时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卧床舒适度对奶牛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本试验选取60头泌乳天数相近、胎次相同的健康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B、C三组并分别圈养于三栋卧床舒适度不同的牛舍中,分析每组奶牛的日产奶量和乳成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卧床舒适度提高,奶牛日产奶量显著增加(P0.05),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显著下降(P0.05),乳脂率、乳蛋白率无明显变化(P0.05)。由此得出,卧床舒适度的提高可促进奶牛产奶量的提升以及牛奶中SCC的下降,提高牧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园反刍动物研究中心同农业大学中蒙药研究室合作,从1993年开始研制天然植物增奶饲料,经多年多次反复试验。终于达到稳定理想的效果,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验收(项目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品对于提高产奶量,增强奶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尤其是对奶牛养殖中普遍存在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的隐性乳房炎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该饲料是内蒙草原的天然植物,经特殊工艺炮制,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通经下乳、提高奶量、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奶牛铜缺乏症的致病因素,阐述水土食物链中影响铜迁移及在动物体内平衡的机制,选择病区及健康区同年生奶犊牛为实验对象,测试体内的微量元素状态(主要包括Ca、P、Fe、Cu、Mn、Zn、Se、F等),并着重调查了土壤及饲料中影响铜吸收的因素.结果表明饮水中、饲料中钼,硫过高及钙、磷比例失调影响了机体对铜的吸收及利用,高氟低硒的地理环境及这些综合因素使得该地奶牛的铜缺乏症更为严重,出现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共济失调症奶牛,同时一些奶牛营养不良及生产性能下降的现象也可能与亚临床铜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