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决定,而农机化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主要、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对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机化具有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基层农机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我们党继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出台的又一项重视和支持"三农"工作的战略性举措。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要求中,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根本的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发展生产离不开农机化,增加农民收入同样离不开农机化,农机化事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理应走在前列,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从农机化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造村容村貌、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等角度入手,论述了农机化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对推动农机化事业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晋城农机工作实际,通过对农机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论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农机化这个产业支撑,明确发展农机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的观点,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晋城市农机化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过程中,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在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思路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发挥农机化的作用,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农机部门面I临的挑战和机遇。笔者认为当前各级农机部门应该全方位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既给农机化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对农机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则会在新农村建设中找到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在服务中发展壮大自身,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使洞庭湖区农机化获得了发展良机,而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本文从湖南洞庭湖区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大力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以促进洞庭湖区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坚持依法行政,保障农机安全生产,以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乡风文明;抓好农机部门自身建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等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农业机械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基础性、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介绍了城头镇农机化工作积极为农业搞好配套服务,并提出城头镇农机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使洞庭湖区农机化获得了发展良机,而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本文从湖南洞庭湖区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大力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以促进洞庭湖区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坚持依法行政,保障农机安全生产,以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乡风文明;抓好农机部门自身建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等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年。在落实规划目标和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农机推广系统肩负着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新装备.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重任,围绕农业部农机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1.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其中四个方面与农机化关系密切。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充分发挥农机化在生产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农民生活宽裕中的前提作用,乡风文明中的保障作用,村容整洁中的载体作用,为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明确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对新时期农机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机化各项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明确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农业机械推动新农村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其中四个方面与农机化关系密切.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充分发挥农机化在生产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农民生活宽裕中的前提作用,乡风文明中的保障作用,村容整洁中的载体作用,为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陈青军 《农业机械》2013,(1):114-115
近年来,青海省互助县农机化工作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为目标,努力提高农机生产效益、农机作业服务质量和监管队伍素质,推进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紧紧围绕"平安农机"创建这一中心工作,大力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和生产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  相似文献   

15.
领导寄语     
办好《浙江农村机电》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浙江农村机电》办刊20多年来,在宣传农机化方针政策、交流农机化发展经验、传递农机化资讯信息、普及农机化科技知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对农机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以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为标志,拉开了我省农机化大发展的序幕,昭示了农机化事业的美好未来。希望《浙江农村机电》杂志,紧跟发展形势,更新办刊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增强辐射功能,发挥媒介优势,在"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建设新农村"中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更大成绩。  相似文献   

16.
由于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是农机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机械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机的应用和推广是现代农业的标志,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业生产也日趋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农民对对农机化技术的需要与日剧增。如何做好农机的推广工作,将对新农村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初,中共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全面推进“三农”工怍。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分析农机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机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分析了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提出了推进农机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业机械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机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分析了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提出了推进农机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