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河套平原区盐碱地造林方法及树种选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套平原区盐碱地通过采取物理、化学及生物整地措施,使盐碱地盐分得到有效下降,通过选择乡土树种和引进耐盐碱树种在不同的盐碱地改良土地上进行造林试验研究,掌握各树种生物学特性及耐盐极限,为河套平原区盐碱地造林绿化树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引进的15个大果沙棘新品种在山东省滨海盐碱地的生长观测,研究大果沙棘不同品种在滨海盐碱地的适生性。为盐碱地生态经济树种选择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盐碱地沙棘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军  郭春华 《沙棘》2001,14(2):20-22
齐齐哈尔市园艺研究所在完成了沙棘盐碱地栽培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沙棘盐碱地造林试验研究,进行了不同造林模式比较,初步确定了沙棘盐碱地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引进的30种耐盐碱观赏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并开展1年的生长调查试验及评价,初步筛选出14种适合本地的耐盐碱观赏苗木种质资源,对东营地区盐碱地改良、盐碱地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挖掘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省滨海盐碱地区,树种贫乏,不能满足绿化造林的要求,自六十年代我们在此地区进行了杨树引种试验,到目前为止,已引进120多种。经过长期的繁殖、定植试验和耐盐力的测定,已从早期引进的40多个品种中,筛选出7个生长较好的品种。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草坪草引种栽培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坪草引种栽培总结康俊水,张淑英,李牧,黄胜强,李中栋,李淑美(胜利油田胜大集团园林公司,257055)在盐碱地建植草坪,选择适宜的耐盐草品种,是建植草坪成功的关键。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引进草品种的栽培观测,了解其在盐碱土上的适应性;并通过对物候期、...  相似文献   

7.
武威枸杞种植园多属干旱轻度盐碱地,品种选择比较随意。以武威沙漠边缘干旱盐碱地种植园引进的10个枸杞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地径、果实大小、百粒重、干鲜比、糖度及单株产量等7个指标的表现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蒙杞1号、宁杞9号、宁杞7号-1号、宁杞5号共4个优良品种,可以在武威沙漠边缘干旱盐碱地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引进9个枸杞(Lycium barbarum L.)品种,分别在景泰县灌溉盐碱地(pH值8.2~8.9)进行栽培种植试验,经过3a时间对枸杞营养生长量、单株产量和百粒重等进行了观测检测及数据分析,得出"宁杞1号"为甘肃省中部干旱、半干旱区盐碱地最佳栽植品种,"宁杞5号"、"宁杞7号"、CK(生产用"宁杞1号")为较适宜栽植品种。以期为灌溉盐碱地及枸杞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辽宁盘锦地区属海滨盐碱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速生杨。2000年,筛选出适合低洼盐碱地用于速生林培育的3个品种,即辽宁杨、辽育1号、2号杨等。这些品种在当地主要表现为树干通直,生长速度快,抗盐碱、抗水湿、抗寒、抗病虫害能力强,具有速生丰产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10.
乌审旗试种水沙蒿改良盐碱地马世瑞乌审旗有大片盐碱地分布,由于土壤中盐碱含量过高,一般植物难以成活,就连模柳等耐碱树种也难落脚,成为不毛之地,1992年,乌审旗从外地引进水沙蒿籽,在陶勒盖乡西南盐碱滩试播了6893.3公顷,获得成功。当年即开花结籽,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困难立地植被地上和地下部分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探讨植物叶、根形态对不良环境的适应策略,是逆境生理生态学研究的有效途径,可为困难立地造林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0年生柽柳Tamarix chinensis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比叶面积(SLA)、细根比根面积(SRA)和比根长(SRL),并对0~60 cm不同土壤层次的全N、全P、速效K、Na、Mg、Ca、Zn、Fe、Cu等营养元素进行含量测定,研究盐碱地植物柽柳地上及地下部分形态特征及其与盐碱地土壤养分垂直分布格局的相关性。【结果】1)在晋北干旱区重度盐碱胁迫下的柽柳SLA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胁迫(F=3.301,P=0.041);SRA在重度盐碱胁迫下高于轻度和中度胁迫,与轻度胁迫差异显著(F=0.154,P=0.015);SRL在不同盐碱胁迫等级下无显著差异(F=0.808,P=0.632),但在重度盐碱胁迫下其值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胁迫。2)土壤全N含量表现为浅层高于深层,且重度胁迫盐碱含量明显低于轻度胁迫,全P、Cu含量在不同盐碱胁迫及不同土壤深度差异均不显著,速效K、Fe含量在不同盐碱胁迫下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分布格局,Na含量在不同盐碱胁迫下差异显著,Mg、Ca、Fe含量在15~60 cm土壤表现出重度盐碱胁迫高于轻度和中度盐碱胁迫土壤,Zn含量在不同盐碱胁迫间差异不显著。3)不同的土壤营养元素对柽柳叶、根形态特征的作用机制不同,土壤速效K与柽柳SLA、SRA和SRL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Zn与柽柳SRA、SRL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土壤全P和Fe含量与SRL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以30~45 cm土壤养分含量与柽柳形态特征的关系最为密切,此土壤深度全N含量与SLA、SRA和SRL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38,0.019,0.006)。【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树种立地适应性评价、该区域植被恢复以及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麦对盐碱性防护林地改良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盐碱性防护林地播种大麦的试验,结果表明:夏季高温干旱"返盐碱"期间,防护林地播种大麦,其土表(0~20cm)层可溶性盐分和pH值分别比未实施播种大麦的平均降低0.9 g·kg-1和0.4;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比未实施播种大麦的增加5.4 g·kg-1、106.6 mg·kg-1、15.1 m...  相似文献   

13.
用2种不同砧木嫁接晚稻杨梅种植于盐碱地和酸性土壤中,进行杨梅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除速效钾盐碱土高于酸性土外,其它均低于酸性土,但两种土壤上的杨梅叶片元素含量有所不同,大量元素盐碱土稍低于酸性土,而微量元素除Cu相同外其它均高于酸性土;本接杨梅种植在盐碱地上与蜡杨梅作砧木嫁接杨梅生长相比较,本接杨梅树...  相似文献   

14.
榆林沙区无排灌条件盐碱地水盐运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榆林沙区无排灌条件盐碱地水盐运动的时空变化,其水盐运行主要是随着季节、地形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干旱季节,由于蒸发强烈,盐分随着水分的蒸发,处于上行状态,为积盐期;到了雨季,盐分又随着水分的下渗,处于下行状态,为淋溶期;由于地形的起伏变化,水盐运动也随着变化,随着地势的降低,地下水位升高,盐分含量增加。通过对榆林沙区无排灌条件盐碱地水盐运动的研究,为改良利用榆林沙区无排灌条件盐碱地提供了理论依据,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气候干燥、寒冷的西北地区 ,引进具有耐干旱、贫瘠 ,抗寒冷 ,抗盐碱等多种优良特性的常绿或准常绿饲料灌木四翅滨藜 ,经过 2a生长全过程的栽培试验 ,观测结果表明 :在不同土壤类型下 ,新梢生长量、扦插育苗的成活率、保存率都表现出差异性。但移栽苗的成活率、保存率差异不大 ,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而在中、强盐碱性土壤、(粗 )砂土中仍能正常生长 ,但新梢生长量低 ,分枝减少  相似文献   

16.
郑丽红 《广东园林》2011,33(6):39-42
盐碱土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和植物群落的形成,对建设城市生态园林造成了困难。文章结合几个盐碱土地区住宅工程,从土壤处理和植物选择上总结方法,探讨盐碱土地区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林木衰退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衰退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防护林生态功能退化甚至逐步丧失的主要原因.文中在调研黄河三角洲土壤盐分时空变异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该区域土壤盐分反复表聚、树种选择适应性不强、栽培技术针对性不够、抚育管理缺位及干旱和病虫害等因素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明确了引起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林木衰退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林木衰退问题的对策:1)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8.
四种草坪草抗盐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筛选出适合天津盐碱地栽植的草坪草种类,在天津盐碱地土壤浸提液胁迫条件下,对国外四种草坪草的地上部含水量、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四种草坪草表现出含水量下降、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上升的变化趋势。经分析认为:在天津盐碱地土壤浸提液胁迫下,四种草坪草均具有一定的抗盐能力,其抗盐能力强弱的顺序是‘回报’ > 无芒雀麦 > ‘交战Ⅱ’ > ‘博士’。    相似文献   

19.
在福清市龙高半岛667hm2的围垦6一18年的重盐碱地上采用造林前(3一5个月)整地,选择抗盐碱害的粗枝木麻黄容器苗造林,并采用浅植高培土造林和保护幼林地杂草植被的抚育等技术,使土壤含盐量下降50%一68.7%,造林成活率由8%提高到85%一88.5%。  相似文献   

20.
苏打盐碱土区小果白刺造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上进行小果白刺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9.0-11.0的重盐碱地,当年造林成活率平均为83.1%,4a生造林保存率为78.2%;以pH值9.5—10.0的林地表现最好,平均成活率与保存率分别为90.3%和87.3%。每株施腐熟农家肥1.0kg,4a生平均单株结果量为3.60kg,是对照结果量的3.60倍;不同造林密度的覆盖率有一定差异,初植密度为1m×2m的4a生林地的覆盖率可达到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