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海南岛10个县/市,9科31种蔬菜采集其根际土壤样本59份,用浅盘分离法分离线虫,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形态学观测.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19属寄生线虫.其中发生最普遍的线虫为肾状线虫属(Rotylenchulus),检出率为55.93%,寄主多达8科21种蔬菜;滑刃属(Aphelenchus)次之,检出率为47.46%,寄主多达9科24种;螺旋属(Helicotylenchus)、丝尾垫刃属(Filenchus)和根结属(Me loidogyne)分布相对较广,检出率分别为35.59%、33.90%和23.73%,寄主也比较多;拟滑刃属(phelenchoides)等其他14属较少或零星发生.在养心菜(Sedum aizoon)检出滑刃属线虫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甘肃酒泉地区甘草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特征,于2014年7月和9月,采集甘草根际土壤,利用淘洗-过筛-蔗糖离心法分离线虫,根据线虫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甘草根际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到植物寄生线虫1目4科5属,非植物寄生线虫4目7科16属。真滑刃属(Aphelenchus)和中杆属(Mesorhabditis)为甘草根际土壤线虫的优势属。与7月份相比,9月份甘草根际土壤线虫个体密度和类群数显著减少,多样性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SR)降低,且丰富度指数(SR)降幅显著,均匀度指数(J′)显著高于7月份,月份间PPI/MI差异显著,表明外界环境及人类活动对甘草土壤线虫功能类群影响较大;瓦斯乐斯卡指标(WI)为6.55,且7月份显著大于9月份,表明酒泉地区土壤健康指数较高,土壤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陈宾卿 《植物保护》1983,9(3):38-38
粘虫是我区小麦上的暴食性害虫。六索线虫(Hexamermis sp.)是第一代粘虫的重要天敌。六索线虫属土源性线虫,分布广,资源丰富,对粘虫幼虫起着自然抑制作用,寄生率高(38—97%)。我们自1975年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六索线虫研究 我们研究的寄生于小麦粘虫幼虫体腔内的线虫,分类学上属于线虫纲,无尾觉器亚纲,咀刺目,索总科,索科,六索属。六索线虫在小麦粘虫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就离开宿主,  相似文献   

4.
本文汇总了2008~2010年南海口岸进境林木种苗的线虫截获情况,共截获15科26属超过40种植物寄生线虫,其中检疫性线虫有7种,分别为短体线虫(非中国种)Pratylenchus Filipjev(non-Chinese species)、毛刺线虫属(传毒种类)Trichodorus Cobb(The species transmit viruses)、根结线虫(非中国种)Meloidogyne Goeldi(non-Chinese species)等;根据携带线虫状况分析了检疫性线虫的截获情况,提出了防止危险性线虫入境、扩散措施,为口岸防止线虫入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几种主要短体线虫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植物检疫》1989,3(6):433-436
1988年6月1日,我所截获了昆明植物所某教授从英国引进的一批花卉苗木,共有10个属52个种100株。作者就其是否带有寄生线虫作了严格的检查,结果发现在 Myrtus lechlerana、Oleariacheegmanii、O.floribunda、O.gunniana、O.macrodanta、Rohdodendronpachysanthum和R.razorbiu的根中有多种寄生线虫,包括滑刃属 (Aphelenchoides)、茎属(Ditylenchus)、螺旋属(Helicotylenchus)、狭尾垫刃属  相似文献   

6.
Sudha  S 刘存信 《植物检疫》1989,3(6):437-441
本文系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植保委员会,1987年编印的技术文献137号花卉线虫专著。作者收集了1942~1986年间在世界各国公开发表的有关蔷薇、玫瑰及月季花卉类(Roses)寄生和伴生线虫的调查研究文献95篇,内分引言、综述、花卉寄生概况及防治等部分,报道逐年发现的线虫21属36种和分布地区,被害花卉的品种(蔷薇属己订种名的  相似文献   

7.
1984年在河南信阳地区发现两种蚊体寄生索线虫,在同一孳生地内生长繁殖,分别寄生于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及三带喙库蚊等幼虫体内,自然寄生率为5.48%、4.32%、5.82%。通过人工感染试验,感染率均较高,可达61.5%~95.7%。试验证明两者对按蚊和库蚊具有显然不同的生理特性。这两种罗索线虫在稻田、田沟等多种水体内均有孳生,宿主范围广泛,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线虫寄生菌对北方根结线虫卵囊的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一类重要的植物寄生线虫,寄主范围广,能寄生于114个科的3000多种植物,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线虫的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线虫拮抗微生物研究最多的类群是食线虫菌物,包括捕食性菌物、内寄生菌物、  相似文献   

9.
我国昆虫寄生线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生物进化史上,线虫和昆虫在古生代(距今5-6亿年)就先后出现,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二者中有一部份发生了寄生与被寄生的关系。据聂克尔(Nickle,1974)记述,从欧洲莱茵河始新世(距今3700-6000万年)的煤炭和波罗的海琥珀中,发现两种寄生于昆虫的线虫(Heydonius antiquus和H.matutinus)化石,证明线虫寄生于昆虫已有很长历史。彭世奖考据(1983)江苏《高邮州志》记载:“庆元一年(1196年)飞蝗抱草死,每一蝗有一蛆,食其脑”,据认为是索科线虫害生所致。说明我国至少在十二世纪就有线虫寄生于昆虫的记录。而国外最早在十八世纪,Gould(1747)首次发表黄土蚁(Lasius flavus)被线虫寄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湖北和广东按蚊线虫分布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罗索线虫(Romanomermis sichuansis)是专性寄生于按蚊体内的水生索科线虫之一,其宿主中华按蚊(Anophelesin sinensis)、嗜人按蚊(A.anthropophgus)、大劣按蚊(A.dirus)等都是疟疾的重要传播媒介。稻田是按蚊幼虫的主要栖息地。作者于2002-2004年连续3年在湖北枣阳琚湾和广东徐闻市郊对该线虫的分布特点做了初步的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园林植物长针科和毛刺科线虫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0年,对广东省园林植物线虫进行调查,共采集324份样品,分离到长针科和毛刺科线虫4属10个种。其中长针科线虫7种:移去剑线虫(Xiphinema elongatum)、标明剑线虫(X.insigne)、湖南剑线虫(X.hunaniense)、巴西剑线虫(X.brasiliense)、短颈剑线虫(X.brevicollum)、荔枝长针线虫(Longi-dorus litchii)和河南长针线虫(L.henanus);毛刺科线虫3种:胼胝拟毛刺线虫(Paratrichodorus porosus)、肾形拟毛刺线虫(P.renifer)和雪松毛刺线虫(Trichodorus cedarus)。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田间水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的主要寄生性天敌索线虫科线虫的寄生动态及防控效果,于2013—2015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通过田间调查和线虫罩笼法研究了索线虫科线虫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寄生动态以及优势种长沙多索线虫Agamermis changshaensis Bao,Luo et Luo对褐飞虱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在长沙市,索线虫科线虫寄生白背飞虱始见期为6月底至7月初,1个月后出现高峰期,基本与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期同步;对褐飞虱寄生高峰期早稻多发生在7月中下旬,而晚稻在8月底至9月中旬。索线虫科线虫对白背飞虱雌虫、高龄若虫和雄虫最高寄生率分别为16.95%、14.81%和7.69%;而对褐飞虱雌虫、高龄若虫和雄虫最高寄生率分别为43.33%、20.93%和11.63%。2014年和2015年罩笼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45 d长沙多索线虫对褐飞虱的防控效果分别为36.11%和33.19%。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多索线虫可以作为水稻稻飞虱绿色防控的一种重要辅助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夏克祥 《昆虫天敌》1989,11(3):148-149
据调查,目前我国寄生于稻褐飞虱Nilapar vata的索线虫有两种。一种属于两索属(Amphimermis)。另一种属于多索属(Agamermis)。由于这两种线虫从幼虫到成虫在外形上差别不大,容易将两者混淆。索线虫从褐飞虱体内脱出者为寄生后期幼虫,无明显的辩别特征。因此,首先得鉴别该线虫是否成熟。成熟阶段者雌虫的阴门及体内的生殖器官,如阴道、子宫等清晰可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国内兰科植物寄生线虫的发生情况和主要种类,对来自9省(市)的23属213株兰科植物及其介质进行了调查.初步鉴定出短体属、滑刃属、长尾属、针属、剑属、茎属、真滑刃属、垫刃属、丝尾垫刃属、螺旋属和突腔唇属共11属植物寄生线虫.其中,滑刃属、垫刃属、茎属、真滑刃属和螺旋属线虫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9.4%、14.6%、...  相似文献   

15.
以苗期山药土壤为研究对象, 以土壤线虫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为分析指标, 探究6种杀线剂对山药土壤环境的影响, 旨在为山药线虫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6种杀线剂对山药土壤含水量、pH、有机质、铵态氮及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影响, 但均可显著降低土壤速效磷含量。与清水处理(CK)相比, 6种杀线剂不仅可大幅提高土壤中有益的食细菌类线虫的相对丰度, 也使有害的植物寄生类线虫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 且对拟丽突属Acrobeloides的促生作用以及对根结属Meloidogyne和短体属Pratylenchus的灭杀作用最为明显, 尤其是10.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和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 但其也均使有益的食细菌类线虫真头叶属Eucephalobus和丽突属Acrobel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70%以上。对土壤线虫生态指数分析表明, 10.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和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处理的土壤线虫丰富度指数(SR)和瓦斯乐斯卡指数(WI)均显著升高, 植物寄生线虫指数(PPI)和成熟度指数(MI)无显著变化, 但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营养类群指数(TD)均显著降低; 2.5亿孢子/g厚孢轮枝菌颗粒剂、50亿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20%辣根素水剂和10亿孢子/g茶枯抑线生物菌肥(解淀粉芽胞杆菌)不仅可显著降低土壤线虫PPI和PPI/MI、大幅提高SR, 对土壤线虫H′、J′和WI和MI影响不大, 但50亿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和10亿孢子/g茶枯抑线生物菌肥(解淀粉芽胞杆菌)处理的TD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速效磷含量与土壤线虫数量、属数及植物寄生类线虫相对丰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 6种杀线剂可有效控制植物寄生类线虫种群数量, 但2种化学杀线剂还会对土壤有益线虫、土壤养分及线虫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等产生明显负作用, 对土壤环境干扰较大。  相似文献   

16.
进境种苗线虫检疫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汇总了2003~2008年我国进境种苗(球)的线虫检疫及其截获情况,截获线虫分属15科52属100多种线虫,其中检疫性线虫有13种(属),对主要种类进行了简要的风险分析,并提出限定的非检疫性线虫名单.  相似文献   

17.
大豆根寄生线虫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寄生大豆根部的一线虫新种柱尾沼泽垫刃线虫(Uliginotylenchus cylindri-caudatusn.sp.。本种线虫与U.bifascians (Andrassy) Siddiqi为近缘种,区别在于本种线虫(1)尾部无环纹;(2)口针较长(27.5μm);(3)虫体较长;(4)雄虫引带无指向背部的倒刺。这一新种是本属线虫在国内的首次报导。本文还对该属线虫的分类地位和新种与其他种的区别进行了讨论,附该属线虫分种检索表及形态特征比较表各一份。  相似文献   

18.
寄生于三带喙库蚊幼虫的罗索线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寄生线虫作蚊虫的生物防制,近十多年来国外研究较多(Roberts,et al.1980);国内近年在安徽、四川、湖北、浙江等地均有报导,对这些寄生线虫的形态、生活史、人工繁殖及田间试验应用等做了不少研究,指出利用寄生线虫对我国蚊虫的防制有很大的潜力。我们于1984年8~10月间在湖南郴州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  相似文献   

19.
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 Travassos,1927,异名新线虫属Neoaplectana Steiner1929,是斯氏线虫科Steihernematidae中唯一的一个类群(Wouts,etal.1982),迄今为众多学者认可的种类有八个,包括Steinernema Kraussei(Steiner)、 S. glaseri (Steiner)、 S. feltiae (Filipjev)、 S. bibionis(Bovien)、 S. affinis(Bovien)、 S. anomali (Kozodoi)、 S. intermedia  相似文献   

20.
昆虫线虫抑制植物线虫的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斯氏科(Steinernematidae)、异小杆科(Heterorhabditidae)、索科(Mermithidae)和小杆科(Rhabditidae)线虫为几类较有生物防治前景的昆虫线虫。一些昆虫线虫除了能够有效地防治有害昆虫,还具有抑制植物线虫的作用,本课题组研究发现小杆科、小杆属Rhabditis(Oscheius)的某些昆虫线虫品系也有抑制植物线虫的作用。国内在这方面报道很少,国外许多线虫研究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过一些研究。本文着重报道昆虫线虫抑制植物线虫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植物线虫的生物防治途径和昆虫线虫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