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用地方品种阿城紫皮大蒜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随蔗糖浓度的提高,大蒜试管微鳞茎形成被促进,而鳞茎发生数呈下降趋势;蔗糖浓度在30,60,90 g/L时,鳞茎发生数无显著差异,但均与120 g/L蔗糖处理下的鳞茎发生数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此外,各个处理条件下形成的平均鳞茎直径与鳞茎鲜重间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90g/L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旨在通过不同浓度的GA_3、ETH结合低温处理大蒜鳞茎,以期探明快速解除金乡蒜休眠的技术与生理特性的变化,在不影响大蒜品质的前提下缩短大蒜生产时间。供试品种为金乡大蒜,休眠大蒜鳞茎为自常温下存储2周的鳞茎,萌发大蒜取自常温下存储16周的鳞茎。休眠大蒜用16种不同浓度配比的赤霉素和乙烯利激素溶液浸泡大蒜1 h,浸泡后取出,各处理以4,8,12,16℃低温处理4,8,12,16,20 d,比较不同处理的发芽率及大蒜苗株高、假茎粗及鳞茎各营养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中GA_3、ETH浓度分别为50 mg/L,150μL/L的溶液浸泡大蒜鳞茎后的萌芽率普遍高于其他处理,12℃低温处理大蒜鳞茎萌发速度普遍比其他温度处理后要快,低温处理20 d的大蒜鳞茎打破休眠最快。综合所有结果得出结论,使用GA_350 mg/L,ETH 150μL/L的混合液浸泡1 h,浸泡后12℃低温处理,是打破金乡蒜休眠最有效的措施,能够使大蒜鳞茎的休眠期缩短40 d以上,显著加快了大蒜鳞茎的萌芽速度,并且成熟大蒜的大蒜素、维生素C、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不同。因此,在生产中利用此方法能够使大蒜提前播种,提高农民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3.
兰州百合微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兰州百合的鳞茎增殖为基础,进行了离体微繁研究。鳞茎增殖的适宜激素组合为0.9 mg/L BA +0.1~0.2 mg/L NAA。培养基中总离子浓度和氮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兰州百合增殖,3种基本培养基N6、MS、和1/2MS以N6增殖效果最好。适当提高糖浓度对鳞茎增殖有促进作用,在各处理中以蔗糖浓度为40 g/L增殖倍数高。兰州百合的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1 mg/L,生根率达100%,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4.
王亚婷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5):231-234
为了研究外源激素及切割方式对东方百合‘索邦’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本试验以东方百合‘索邦’鳞片为试验材料,按不同浓度外源激素IBA、B12和纵切方式处理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200 mg/L的外源激素IBA处理,小鳞茎发生率、繁殖系数、直径、根数、根长都显著高于100、300 mg/L浓度处理;200 mg/L IBA+5 mL B12处理,小鳞茎发生率、繁殖系数、直径均显著高于未给予B12处理的鳞片,但生根数与根长显著低于200 mg/L的IBA处理;对鳞片进行纵切,切割处理后的鳞片小鳞茎发生率、繁殖系数、直径、根数、根长都显著高于未切割的鳞片。因此,一定浓度的外源IBA、B12及纵切处理能促进小鳞茎的发生,提高繁殖系数,增加根数、根长。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浓度的ZnCl2对盐胁迫下成县迟蒜鳞茎种子进行处理,对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及4种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单一NaCl胁迫下,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添加不同浓度ZnCl2后,大蒜鳞茎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的耐盐性明显增强.添加浓度为10-5 mol/L时,大蒜鳞茎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和芽长、根长、发根数以及幼苗鲜重、苗干重、根鲜重、根干重和根体积、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达到最大,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降到最低.因此,外源ZnCl2缓解NaCl胁迫对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和幼苗伤害的最适浓度为10-5 mol/L.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矿质营养对东方百合种球膨大和增殖的影响,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对围径分别为6cm和9cm的东方百合种球在膨大期喷施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磷、硼等矿质营养,结果表明:50~100mg/L浓度的6-BA对2种规格的种球膨大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以6-BA浓度为100mg/L时对鳞茎围径增大效果最佳,当6-BA浓度达到200mg/L时,种球的围径反而小于6-BA浓度为100mg/L的处理;喷施NAA的影响为:鳞茎围径变小,NAA浓度在5~20mg/L内小鳞茎数增加、平均小鳞茎围径变小;同样喷施6-BA100mg/L时,喷施磷酸二氢钾2g/L+硼酸2g/L,鳞茎围径大于未喷施的,小鳞茎数、平均小鳞茎围径和平均小鳞茎鲜重都高于未喷矿质营养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东方百合试管鳞茎形成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管鳞茎培养是百合种球培育的关键技术环节。为探讨不同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不同浓度蔗糖对东方百合试管鳞茎形成的影响,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最优诱导培养基为MS+0.2 mg/L KT+1 mg/L NAA+40 g/L蔗糖;最优膨大培养基为1/2 MS+0.2 mg/L KT+1 mg/L NAA+15 mg/L PP333,此条件下膨大率可达到80%以上;最优生根培养基为1/2 MS+0.05 mg/L NAA。  相似文献   

8.
以采收后的大蒜鳞茎为试材,固定O2浓度3.5%,研究CO_2浓度5%~14%梯度下气调贮藏对大蒜鳞茎贮藏特性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浓度不高于11%时能够有效保持大蒜鳞茎水分含量,CO_2浓度达14%则加速水分散失;各处理大蒜鳞芽的腐烂率和芽瓣比均呈升高趋势,以CO_2浓度5%处理大蒜鳞芽的腐烂率最低;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游离氨基酸含量持续上升,且CO_2浓度越大,游离氨基酸含量越高;大蒜辣素含量与蒜氨酸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CO_2浓度高于8%时则显著抑制蒜氨酸酶活性。综合分析认为,3.5%O2+5%CO_2+91.5%N2为大蒜鳞茎较优的气调贮藏参数,该条件能够保持鳞茎良好的贮藏特性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探索盐碱土中添加最佳玉米秸秆量,以‘农华101’玉米种子、收获期玉米秸秆和通辽地区典型的盐碱土为材料,用盐碱土:蒸馏水(1:5)的土壤浸出液制备0、30、40、50、60 g/L秸秆粉培养液,作为5个处理,水培玉米种子;培养期间测定培养液pH、电导率、微生物数量及玉米幼苗根系内生菌数量,统计种子发芽率,4叶期测定幼苗农艺性状及其叶片和根系生理特性指标。结果表明:盐碱土添加玉米秸秆降低pH,降低玉米种子发芽率,但极显著增加幼苗根长、根数和株高;其中40 g/L处理对根长、根数的增加幅度最大,0 g/L处理2叶期死亡。添加秸秆极显著增加盐碱土细菌数量,除了30 g/L处理,其余处理极显著增加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根内生真菌和放线菌各处理无显著差异,30 g/L与40 g/L根内生细菌数显著大于50 g/L与60 g/L处理。40 g/L处理叶片POD活性极显著大于50、60 g/L处理,分别是它们的2.22倍和3.15倍;叶片MDA含量排序为60 g/L>50 g/L>30 g/L>40 g/L,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叶片SOD活性和根系活力为40 g/L>50 g/L>60 g/L>30 g/L,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根系MDA含量排序为60 g/L>30 g/L>50 g/L>40 g/L,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各处理根系POD活性规律与根系活力一致。盐碱土添加玉米秸秆可增加玉米幼苗抗盐碱胁迫能力,其中40 g/L处理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外源水杨酸处理对黄瓜幼苗根系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调节作用,采用黄瓜水培试验,并结合根际施用水杨酸(SA)的方法。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处理促进黄瓜幼苗根系的生长,以0.1 mmol/L SA 处理效果最好;SA 处理后,根系内AI、NI 和SS(分解方向)活性都高于对照;在0.05 mmol/L 和0.1 mmol/L SA 处理后SS(分解方向)活性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性差异水平,而0.5 mmol/L SA处理后效果不明显;AI 和NI 活性与对照差异显著;不同浓度SA处理后,SPS 活性减小,3 个浓度在处理6 天后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0.5 mmol/L SA处理效果最明显,到处理第6 天活性为1.81 μmol Sucrose/(g · h) FW,SS 活性与SPS 活性变化具有相似的趋势;不同浓度SA处理后,淀 粉酶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总体呈先降低后稍有升高的趋势变化,总体低于对照,其中0.05 mmol/LSA处理效果最明显,到处理第6 天活性为2.33 mg/(g· h) FW,与对照达到极显著性差异水平。由上可知,适当浓度的SA处理,其通过调节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从而促进黄瓜幼苗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综合评价广西地方大蒜品种,筛选广西优质大蒜品种,以15份广西地方大蒜品种为材料,开展田间品比、品质鉴定和大蒜素含量测定,同时对大蒜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大蒜素含量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供测15份大蒜品种的13个农艺性状中鳞芽数和单头鳞茎重变异较为丰富。品质分析结果显示,15份大蒜品种干物率为17.43%~29.77%,可溶性蛋白含量为3.88~6.81 g/100 g,可溶性糖含量为5.18%~21.77%,氨基酸含量为2.84~4.54 g/100 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0.80~1.14 g/100 g;采用气相色谱分析各品种大蒜素含量为1.60~7.62 g/kg。主成分分析提取出5个主要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4.853%;相关性分析表明,大蒜素含量与株高、叶片长度等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氨基酸含量等呈极显著正相关。经比较分析,不同大蒜品种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仁东香蒜’和‘三月蒜’分别在营养品质和大蒜素含量上优势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广西大蒜品种筛选和深加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高原大蒜生长特性及其果聚糖代谢规律,分析叶片生长发育与果聚糖代谢的关系,本研究以"乐都紫皮大蒜"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期的大蒜叶片生长情况、生理指标及其果聚糖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特征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续,大蒜植株的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单株叶片数均稳步增加。叶片生理指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总叶绿素含量在花芽分化之前快速上升,在抽薹期达到最大值2.32 mg/g FW;组织含水量在鳞茎膨大初期达到最大值89.06%,随后急剧降低。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大蒜叶片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基因(1-SST)和果聚糖外切水解酶基因(1-FEH)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从幼苗期至鳞茎膨大初期,1-SST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1-FEH。1-SST的表达在全生育期表现为"升高-降低"的趋势,在抽薹期,1-SST的表达量达到峰值,比幼苗期提高了17.51倍;1-FEH在全生育期的表达量均较低,呈现起伏波动的趋势,在收获期表达量最高,是苗期的2.41倍。综合分析说明,大蒜叶片叶绿素和果聚糖的合成高峰主要在抽薹期,抽薹期是大蒜叶片生长发育和果聚糖代谢的关键时期,大蒜可通过叶绿素的合成以及1-SST和1-FEH的差异表达进一步影响鳞茎果聚糖的累积。  相似文献   

13.
以切花月季"戴安娜"为试验花材,以蔗糖、大蒜水提液和VC为原料,按照L9(34)正交设计配制瓶插液,通过测定瓶插寿命、花径变化率、鲜质量损失率和水分平衡值,研究不同瓶插液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瓶插寿命指标上,20 g/L蔗糖+大蒜水提液(水提料液比1∶20(g/mL))+100 mg/L VC的配方组合表现最佳.极差分析表明,蔗糖是影响月季切花瓶插寿命的最主要因素,大蒜水提液次之.在鲜质量损失率指标上,10 g/L蔗糖+大蒜水提液(水提料液比1∶40(g/mL))+200 mg/L VC的配方组合表现最优.所有处理对月季切花的花径变化率和水分平衡值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扬帆  孔凡彬  王勇  李霞 《种子》2008,27(5):75-76
采用不同浓度硫酸钠沙土室内培养法,研究高羊茅在硫酸钠胁迫下的适用性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硫酸钠处理对高羊茅的株高、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随着硫酸钠处理浓度的加大,高羊茅的发芽率、发芽势、株高呈降低趋势,达到3.0g/L时,株高与对照之间差异极显著,叶绿素含量下降,根系活力降低,可溶性糖的含量升高;达到6.0g/L时,各项指标与对照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蒜试管鳞茎的发生受到低温预处理、基因型、温度、光周期、pH值、糖源的种类和浓度、植物激素配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低温预处理对鳞茎的发生影响最大。4℃处理10d后,鳞茎发生率83.3%;温度和光周期对鳞茎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较长日照条件(12h/12h和16h/8h)和适宜高温(25℃)有利于鳞茎发生;日照和温度条件相同时,鳞茎的发生率还与基因型有关。糖的种类和浓度不是影响鳞茎发生的主要因素,50%的蔗糖、麦芽糖、葡萄糖都能使鳞茎的发生率达最高水平。pH=7.5和不添加植物激素的MS培养基也有利于鳞茎发生。  相似文献   

16.
甜杨离体再生中玻璃化苗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甜杨不定芽的诱导过程中发生了玻璃化现象,为了恢复和逆转甜杨玻璃化苗,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_9(3~4)对影响玻璃化现象发生的光照强度、琼脂浓度和蔗糖浓度等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琼脂浓度对甜杨玻璃化苗恢复率的影响最大,达到极显著水平,蔗糖浓度和光照强度对甜杨玻璃化苗的恢复率影响不显著。当琼脂浓度为9 g/L,培养光照强度为3000 lx,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20 g/L时,甜杨玻璃化苗的恢复率最高,达到100%。由此可知,培养基中较高的琼脂浓度对甜杨玻璃化苗的防治与逆转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大蒜提取液拮抗纳米金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以100μg/m L纳米金溶液对蚕豆根尖进行染毒处理,分别以浓度为0~1 g/m L的大蒜提取液作为拮抗效应物。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研究不同浓度大蒜对纳米金处理下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纳米金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且随着大蒜提取液浓度的不断增加,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P0.05),表明大蒜提取液对纳米金引起的蚕豆根尖细胞毒害作用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且最适拮抗浓度为0.25 g/m L。同时,试验结果还表明,高浓度的大蒜提取液对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培养基渗透压对延缓生长的苹果组培苗生理代谢指标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富士、乔纳金苹果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渗透压处理下苹果组培苗延缓生长以及恢复生长后SOD、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以期为筛选苹果组培苗延缓生长种质保存的适宜方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延缓生长保存期间,随培养基中蔗糖、琼脂浓度提高,添加甘露醇,试管苗SOD、POD活性逐渐升高,而MDA含量呈下降趋势,依品种不同分别在蔗糖浓度达到50~60g/L、琼脂浓度达到10~14g/L、甘露醇浓度达到30~40g/L时达显著差异水平。恢复生长当代试管苗的SOD活性、POD活性以及MDA含量处理间表现相同。研究认为添加50~60g/L的蔗糖适宜苹果试管苗延缓生长法种质保存。  相似文献   

19.
大薯微型块茎的离体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IBA、BA、蔗糖、光照以及昼夜温差对大薯(Dioscorea alata L.)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影响,确定影响大薯微型块茎形成的重要因素,筛选最佳培养方案。以大薯组织培养不定芽为材料,研究不同植物激素浓度、蔗糖含量、光照时间和昼夜温差对大薯微型块茎形成时间、形成率、平均微块茎数和直径的影响。添加植物激素能促进大薯微型块茎提早成形,IBA和BA对大薯微型块茎的形成表现为增效作用;蔗糖浓度对大薯微型块茎的成形具有显著作用,在不添加蔗糖的培养基中,没有成形的大薯微型块茎,适当增加蔗糖浓度能提高大薯微型块茎的形成率,而高浓度的蔗糖则会抑制大薯微型块茎的形成和生长。以IBA 2.0 mg/L+BA 0.5 mg/L,蔗糖浓度为60 g/L时,所诱导的微型块茎较多且大,为诱导大薯微型块茎的最佳培养基组合。短光照和昼夜温差处理也能显著提高微型块茎的诱导率,数量和大小。植物激素、蔗糖浓度、光照和昼夜温差均为影响大薯微型块茎形成的重要因素。IBA和BA配合作用时表现互作效应,而其互作作用也受蔗糖浓度和光温条件的影响。是否添加蔗糖直接决定有无大薯微型块茎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氮硫互作对大蒜植株生长的影响,以‘新疆白皮蒜’为试材,研究无机基质栽培条件下不同氮硫互作水平对大蒜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氮硫互作对大蒜株高、茎粗、植株鲜重、干重、鳞茎鲜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促效果,但氮或硫单一元素对其影响不一;大蒜生长过程中叶绿素含量与根系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氮硫互作对其均有显著影响,且氮和硫素单一元素也显著影响大蒜根系活性。综合来看,大蒜生长过程中氮硫互作效果显著,在氮素20 mmol/L、硫素4 mmol/L条件下收获的鳞茎重量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