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界里的 150万种动物,几乎都有眼睛。但是,各种动物的眼睛,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在结构上和机能上的差别是很大的。   超视眼人的眼睛,站在地面上可以看清 6公里远的树林和房屋,也算视力不差了吧 !然而鹰的视力却比人更加敏锐,要超出 8~ 9倍。翱翔于两三千米高空的老鹰,能够准确地发现和辨认地面上的田鼠等小动物。大家知道,眼睛视网膜上的中央凹,一个注视着正前方,另一个注视着侧面,所以鹰眼视野宽阔。加上鹰眼中央凹的感光细胞多达每平方米毫米 100万个 (人眼只有 15万人 ),因此鹰眼如此敏锐。   立体眼虎…  相似文献   

2.
全世界鱼的种类有2500万多种,它们的眼睛也形形色色。鱼的眼睛没有眼睑,整天眼睛都睁开,睡觉也如此,死了也是“死不瞑目”。鱼还是近视眼,只能看近的物体,12米外的东西基本看不见。但是鱼很敏感,通过光的折射,能感到人在水边行走。 巨尾鱼有象望远镜一样的眼睛,眼球前面覆盖圆形透明的鱼膜,眼睛  相似文献   

3.
长在胶体上的眼睛:海星的5只眼睛,分别长在5只脚的顶端;鱼蛭的眼睛却箍在尾巴上.有一种蜗牛,1只眼生长在头上,可以望见前方,另一只长在背上,专门监视空中。能再生的眼睛:螃蟹的眼睛能够再生。它的眼珠下面连着一根眼柄,能伸能缩,运动自如。如弄坏一只眼球,眼炳又能长出新的来;如把眼柄切断,眼窝里还能长出触角,以弥补缺限的不足。*空两用的眼目:秀美洲河流中百一种重,它的两P大限的瞳孔分上下两部分,上都可置到空中物体,下部们的水下的物体,故称为“四阳重”.2的眼清水空两用,既和浦游区,又能帮助提飞虫。能立报项…  相似文献   

4.
日本研制出一种人工视觉装置,可将视觉信号传达到盲人和视觉障碍者的大脑中。这种装置所用的一副太阳镜上装有扫描摄像机和一个电子装置,可将眼前的物体图像变成数字信号,而先前借助微创手术植入眼睛玻璃体的电极可依据这些数字信号刺激视觉神经,当由此产生的视觉神经信号抵达脑部时,患者就能重新“看”到图像了。  相似文献   

5.
八、蝴蝶的视、嗅、味觉器官世界上的动物,论眼睛之多,莫过于昆虫。蝴蝶自然也不例外。它的每只复眼由1.2万至1.7万个6角形小眼组成。蝴蝶的眼目虽多,却看不远:其对色彩的分辨能力,则因种类不同而异。荨麻蛱蝶看不见绿色和黄绿色:大菜粉蝶只能看见蓝色和黄色,这  相似文献   

6.
动物的眼睛     
徐娜 《森林与人类》2009,(10):92-95
在2009年的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自然故事类三等奖的获得者是德国摄影师海蒂和汉斯夫妇,他们的获奖作品就是一组动物眼睛照片,这些照片展示了动物眼睛的美感和趣味。当我们和其他动物面对面的时候,经常首先看到的是它们那滴溜溜转的小眼睛。其实,各种动物的眼睛大小、形状、数量和颜色都不太相同。仔细欣赏动物的眼睛,我们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生活资讯     
干燥季节眼睛要“保湿”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人体的泪液分泌不足、蒸发加快。如果经常使用电脑,为了保证视物清晰,眼睛要不断调节焦距,平均眨眼次数会下降,导致泪液供应不足,泪膜稳定性降低,更易患上干眼病,影响日常生活。因此,秋冬季节要格外让眼睛“保湿”,每隔1小时左右就要让眼睛休息5~10分钟,适当用一些润滑眼睛的眼药水,如人工泪液、透明质酸钠等,并多喝水,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同时注意治疗眼表的慢性炎症。吃鱼要“对症”鱼的营养价值极高,如能对症吃鱼,更能显出它的价值。鲫鱼有利水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清热解毒等功效,主治浮…  相似文献   

8.
野兔     
在美丽的童话故事中,毛茸茸的长着大耳朵的小兔子往往机智勇敢、惹人喜爱;但在现实生活中,野兔们总是不得不面对一个充满危险、杀机四伏的世界。因此,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兔子的高度戒备。为了在危险的世界中求得生存,野兔除了具有4条善于奔跑跳跃的腿以外,高高凸起的眼睛使它们视野开阔,尖长的耳朵让它能觉察轻微的声响,微微颤动的鼻孔使它能辨别空气中的各种气味,真正做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它那赤红的眼睛,或许就是在诉说着自身生活的艰辛。野兔的嗅觉十分敏锐,它们不仅能通过气味发现敌人,识别同类亲疏,标明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动物的眼睛有许多奇异功能。据科学家研究,人的眼睛可以看到1.6公里远。而鹰的视力却超出人的视力八九倍。它的眼睛在高空是远视的,在低空则是近视的。海龟、四眼鱼、海豹和鳄鱼等动物的眼睛能水陆两用。鳄鱼在陆地上活动时,透明的眼睑就收进去。一到水里就把它放下来,覆盖在眼睛外面,可防水,还可调节水下视力。猫的眼睛能一日三变。在白天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它的瞳孔可以缩成一条线,而晚间又可开放得象满月那样圆大。家蝇、蜻蜓、蜜蜂的眼睛,是由无数小眼组成的复眼,每个小眼都是一个光感受器,所以它们能夜间活动。乌贼、响尾蛇的眼睛能看见热线即红外线,因为它们的眼睛是由视神经发出脉冲。形成影像。蟹的眼珠下面连着一根眼柄,能伸能缩,控制自如。如果弄坏一只眼球,它又能长出一只新眼球来,这在动物界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0.
少年儿童看多长时间电视为宜立里看电视最易造成眼睛疲劳,小孩比大人更甚。因此,孩子看电视应严格限制时间。4岁左右的儿童看15分钟,5—6岁的儿童看30分钟,7—14岁的儿童看1小时为宜。如果节目没完也应该让眼睛休息一下,然后再看。超过14岁的学生,每次...  相似文献   

11.
刊中报     
《湖南林业》2004,(7):20-21
我国耕地7年少了近670万公顷;转基因食品比一般食品安全;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地气与灾害;动物的眼睛;我国主要山脉名称的由来……  相似文献   

12.
杨小懿 《湖南林业》2012,(11):28-28
近年来,植物的特性引起了人们巨大的兴趣。人们开始明白,植物是极其复杂的生物。植物有自己的激素、肌肉和神经,有记忆力和音乐才能,它们也会患感冒、消化不良、传染病,甚至患癌症。植物本身没有眼睛,也没有鼻子、耳朵,它们的感觉器官的构造虽然同人和动物不同,但是一般说来,它们同人和动物的感觉器官作用一样。植物能嗅,能听,有触觉,有味觉。这些奇妙的特性使人们不胜惊异。  相似文献   

13.
山中藏百兽动物显奇观丰富的植物资源,必然带来野生动物的繁荣。猫儿山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已成为广西野生动物品类繁多的自然保护区之一。野生动物多数生活在人迹少到的地方,当它看到人的活动或听到人的声音时会慎然走开,或隐藏起来,但也并不都是秘而不见。当你漫游猎儿山时,你会在这片神奇的高山、林海中,看见你意想不到的动物。当你在林中静悄悄地行走时,一些动物会和你碰个照面,有些动物感到人类的陌生,眼睛定定盯住你看个究竟,有的可以站在远处观察它,有的可以站在岸边往水里看到它。一天,我们在林中活动时,一股似桂花、茉…  相似文献   

14.
飞猫     
在西班牙北部瓦伦丁山区的山谷里,有一种奇特的猫。因为人们无法准确地给它命名,就叫它“飞猫”。这种飞猫与家猫无异,却多长了与鸟一样的翅膀。虽然翅膀上无羽毛只有绒毛,但也能借山势飞翔自如。 这种飞猫有十足的“猫性”,因为它专以老鼠为食,所以是老鼠比家猫、猫头鹰更可怕的天敌。它有家猫白天和黑夜同样自如视物的眼睛和追逐老鼠的敏捷,更有猫头鹰靠翅膀追逐捕鼠的特殊技巧,前后左右,居高临下都是它的控制范围。所以老鼠一旦遇到它,肯定在劫难逃了。 飞猫是在极狭小的范围内生活的特有的珍稀动物,因受地域限制很难在更广大…  相似文献   

15.
在所有感觉器官中,眼睛大概是动物王国中变化最多样的。数百万年的进化已经形成了10种以上的动物视力系统,每一种都要特别适应它们各自的需要。科学家对各种动物眼睛进行了观察,当他们设计人造光学系统时,就可以参照不同的动物眼睛来设计。从鸟类到昆虫,从鲸到鱿鱼,科学家从动物王国的所有成员中获得灵感,以设计高性能的人造眼睛。  相似文献   

16.
提起猴面鹰,很多人都听过或见过。猴面鹰的模样很可爱。体长约30厘米,重约0.5公斤;它全身布满辉栗色绒毛,毛绒绒的;它有着象猴一样的圆脸;圆脸上有一双大而黑亮的圆眼睛,扑闪扑闪地透露着灵气。乍看,觉得它象一只惹入爱的猴子;仔细看;才觉得它更象鸟。它有一对可自由飞翔的翅膀,两只带锐爪的脚,嘴钩弯曲象老鹰。所以,人们称之为猴面鹰,在动物学中称作草,属鸟类。猴面因不仅模样可爱,而且是捕捉老鼠的能手,是国家明文规定保护的鸟类。猴面目是夜晚活动的猛禽,在黑暗中视觉敏锐,加上体羽柔软,飞时无声,善于捕捉老鼠,当…  相似文献   

17.
行走在青藏高原,无论是在可可西里无人区,还是在旅游胜地青海湖,都能看到一种像黄羊一样的动物。它们有时三五成群,有时单独行走觅食,为荒凉的高原增添了很多生机。很多人部将这些动物看做藏羚羊,以为这高原的生命禁区藏羚羊是惟一的动物物神。这当然是错误的,它是藏原羚,又叫原羚、小羚羊、西藏黄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种。  相似文献   

18.
在所有感觉器官中,眼睛大概是动物王国中变化最多样的。数百万年的进化已经形成了10种以上的动物视力系统,每一种都要特别适应它们各自的需要。科学家对各种动物眼睛进行了观察,当他们设计人造光学系统时,就可以参照不同的动物眼睛来设计。从鸟类到昆虫,从鲸到鱿鱼,科学家从动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一根高速运动的纵杆的视形像问题作了初步探讨,从而提出了双曲平行线,视双曲座标系,视双曲空问的概念;对任意形状的高速运动物体的视形像作了一般性描述。  相似文献   

20.
正研究人员发现,通过面部肌肉记录和观察瞳孔的变化,单侧视皮层受损的病人能够比较准确地猜出在盲区的表情是快乐还是恐惧,甚至比看见表情时做出更快的反应。盲视不仅能识别简单的物体,甚至可以对人体的面部表情做出反应。盲视的产生,是相关刺激通过视皮层以外的脑区进行加工的结果。研究人员猜测这可能和位于中脑的上丘有关。上丘是鱼类和鸟类接收眼部信号输入的结构。在哺乳动物中,视皮层的存在发挥了更大作用,但是上丘仍然可以参与控制眼动。另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