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二化螟在中国主要危害地区为湖南、湖北以及贵州、云南高原地带。随着近年气候变化及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形成南虫北移,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二化螟1997年在五常市杜家镇首次发现,短短十年间,其发生已经遍布五常水田区,危害逐年增加。通过调查和试验,掌握了二化螟在五常市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佳多式频振杀虫灯对水稻二化螟的诱杀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二化螟是五常市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我市水稻品种的改变和气候条件变暖,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具今年秋季调查,五常的个  相似文献   

3.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受耕作制度变化、气候条件和害虫抗药性等因素的影响,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给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进一步控制二化螟危害,探索防治二化螟的新途径,现将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区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防治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发生面广、寄主复杂、危害重.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种植业结构调整及抗药性等因素,发生程度日趋严重.为有效控制危害,本市植保部门做了大量试验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介绍了二化螟的发生与不同粗细茎秆水稻品种的关系及二化螟危害不同粗细茎秆水稻品种的特征,以便为二化螟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受耕作制度变化、气候条件和害虫抗药性等因素的影响,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给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进一步控制二化螟危害,探索防治二化螟的新途径,现将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浅谈二化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化螟是黑龙江省尚志稻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年发生面积30万亩左右,接近总面积的50%,减产一般为3-5%,严重达18.5%,而且有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发生面积逐年扩大的趋势.为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防治二化螟对我市水稻的危害,我们针对尚志稻作区二化螟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发生规律、防治时期及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研究,基本上摸清了二化螟在黑龙江省尚志稻区的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二化螟、纵卷叶螟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发生危害损失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近几年来,二化螟和纵卷叶螟的抗药性日趋增强,发生及危害态势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48%毒死蜱乳油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二化螟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水稻从秧苗期至成熟期都可遭受二化螟的为害,我地每年发生2代,危害呈逐年上升加重趋势.为解决二化螟难防治和抗药性等问题,2003年夏,我们在歙县王村镇进行了48%毒死蜱乳油防治水稻1代二化螟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二化螟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本文介绍了二化螟的防治误区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二化螟是湘中娄底市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根据近20年来水稻二化螟在娄底市的发生消长和危害情况,从耕作栽培制度、气候因素、防治策略、防治技术以及螟虫抗药性和天敌的控制作用等方面,阐释了二化螟的消长原囚,并提出了开展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植保专业化防治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二化螟是浦城县水稻主要害虫之一,近年呈加重危害趋势.该文利用1980 ~2013年水稻螟虫资料,结合田间调查,总结水稻二化螟在浦城县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并提出综合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常德稻区螟虫种群的发生危害规律。[方法]通过对常德地区1956~2006年螟虫种群发生危害程度及规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危害规律的演变过程。[结果]常德稻区螟虫发生危害1957年之前以二化螟为主,1958~1969年以三化螟为主,1970~1986年三化螟、二化螟混合大发生,1987~2001年以三化螟为主,2002~2006年以二化螟为主。螟虫发生危害规律变化主要受桥梁田、有效越冬虫源田面积,水稻播期、品种和栽培方式及防治农药品种的变化的影响,使三化螟和二化螟经历了从次要害虫上升为重要害虫、混合大发生或相互交替变动的演变过程。[结论]该研究为常德稻区螟虫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水稻二化螟是本地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各时期的危害对产量影响都很大。因其蛀入水稻茎内为害,被害株基本绝产。为了有效控制二化螟发生危害,下面对二化螟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二化螟也叫水稻钻心虫,全国稻区均有发生,是北方稻区主要害虫之一,它在水稻不同的生育期可引起不同的为害。在水稻分蘖初期,幼龄幼虫先群集在叶鞘内,造成水稻枯鞘;以后逐渐分散蛀食新叶,形成枯心苗;孕穗期幼虫蛀食稻茎,形  相似文献   

15.
二化螟虫是水稻上主要害虫,尤其一代二化螟虫,我县连年大发生,危害重,为筛选防治二化螟有效,安全,经济的新农药,我们在早稻上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武穴市二化螟已成为危害水稻,影响产量的一种主要害虫。对二化螟的发生现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绿色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地区近年来水稻二化螟的危害情况,对湘南地区的衡阳县、涟源市、衡南县、茶陵县等地区二化螟发生规律及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针对二化螟基数不断增多,抗药性不断增强等问题,开展了水稻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并取得了良好防效。  相似文献   

18.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耕作制度改变、超高产品种种植面积扩大及害虫抗药性等原因,致使稻螟年年发生,对水稻的高产优质造成严重威胁。文章简要分析了东北地区二化螟发生规律及危害上升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稻水象甲(Lissovhopitrns oryzopnilus Kuschel)、二化螟是我市早稻前期主要害虫。稻水象甲以成虫取食叶片,幼虫藏在土中为害根部,造成早稻分蘖减少、坐苗;二化螟以一代幼虫钻蛀水稻,造成枯梢、枯心。近年来,我市早稻一代二化螟发生和危害呈上升趋势,稻水象甲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严重影响早稻生长和产量,据笔者多年的调查和田间试验,初步摸清了稻水象甲和二化螟在我市的发生特点、危害规律与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栽培制度的不断变化,我区成为早、中、晚稻混栽区.由于分散耕作,各农户劳力不一,栽插时期参差不齐,品种多样,二化螟在我区发生逐年加重,成为水稻上发生面广、危害严重的害虫.为寻求有效防治药剂,2005年水稻二代二化螟大发生之际,我们进行了5%氟虫腈悬浮剂和其他几种药剂防治二化螟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