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深圳市生态风景林的人体舒适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同步观测深圳市生态风景林的几种绿地类型地区的温湿度、风速、空气正负离子浓度、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对比研究几种绿地类型地区的人体舒适效应,结果表明:几种绿地类型的人体舒适效应顺序为:森林公园 > 风景林地 > 居民区绿地 > 街头绿地。    相似文献   

2.
福州市春季风景林美景度评价及营造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综合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福州市内代表性的园林绿地春季观赏植物进行调查。重点调查区域包括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北江滨公园、金牛山公园、福建农林大学中华植物园及校内植物等。调查表明,福州市主要春季观赏植物90种,其中观花植物56种,色叶植物34种。福州市春季观花植物中以木兰科、蔷薇科包含的植物较多,另外还有山茶科、杜鹃花科、大戟科、豆科、冬青科、紫葳科等。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对福州市春花植物进行评判,得到相应的美景度值。其中具有较高观花价值的亚乔木12种,灌木9种,草本或藤本3种。在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从植物选择和配置2方面初步探讨了福州市春季风景林的营造建议。    相似文献   

3.
使用比色卡(RHSCC)对红叶标本进行颜色测量;运用美景度评估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对红叶颜色进行了公众审美偏好程度的调查,计算各种颜色的SBE值;利用SPSS13.0软件对红叶颜色进行聚类分析,将红叶颜色分为好与差两类;以红叶颜色的组成为评价依据,构建黄栌人工林景观等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以佛山市村后生态风景林改造试点工程南海西樵百西村"松岗"林相改造工程为例,通过对其改造理念、树种配置、种植与抚育等技术措施以及改造后生态质量、景观效果、游憩功能等改造效益的分析,指出目前佛山市村后生态风景林改造的成功与不足,探讨村后生态风景林改造的合理方法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我们根据深圳自然经济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我国首次提出在整个城市建设生态风景林的新思路。深圳生态风景林是城市森林的一种主导类型,是结合深圳实际提出的一种特色生态景观林,这是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城市生态建设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文章应用模糊评价模型确定多指标权重,对徐州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描述了徐州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协调程度以及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状况,并指出了森林在徐州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徐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生态风景林体系总体规划与布局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生态风景林是深圳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规划面积54 072.5hm2。林种布局为:水源涵养林23 627.4hm2,水土保持林17 252.4hm2,沿海防护林3 153.9hm2,道路防护林4 091.4hm2,特种用途林5 947.4hm2。2002~2005年的近期目标是美化小尺度的可视环境,投入2.13亿元,完成工程量的25.78%;2006~2011年的中期目标是改善大尺度的生态环境,投入4.0亿元,完成工程量的74.22%:2012~2030年的远期目标是完善生态风景林网络体系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8.
现代城市建设发展趋势是建设生态城市,乐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旅游城市,更应该注意城市的旅游生态性和城市生态的和谐发展。文章分析了乐山市中区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森林:生态城市的重要支撑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城市是工业生产和市场交换的场所,它所追求的主要是经济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因而,城市被工商业场所密集覆盖,高楼林立,车流如织,人海喧嚣被视为城市繁华的骄傲展现。在经济利益比较的选择中,植被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难以找到生存的空间,它们只是因为人类亲近植物的天性未泯,才被点缀在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分隔界面和建筑物之间的缝隙中少而小的公园是难得的绿树成荫之地,但那也因为是城市必要的点缀并有商业收益才得以维持下来。    相似文献   

10.
论坛会上有20多位市长参加经验交流,其中贵阳、邯郸、吉林、兰州、大连、合肥、乐山等7市长作了专题报告。贵阳市的经验已经在《中国城市林业》2004(5)期上全文刊登。今年本刊特设"市长论坛"。本期发表了合肥、吉林、大连三市市长文章,其余市长报告将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11.
应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森林自然性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充分考虑前人对森林自然性的研究[1,2,3]以及河北山区的植被类型分布状况的基础[4]上,以连续清查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着重从自然构成、树种多样性、人为干扰程度等方面入手,构建森林自然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河北山区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以中山市生态风景林为评价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获得美景度值,利用多元化理论模型建立了美景度与9个景观因子之间的回归关系,得到了对美景度影响的5个变量因子,研究表明:该模型对提高中山市生态风景林美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河南省巩义市海上桥村为研究对象,以可视性、风景景观质量和视觉吸收力3个准则层和11个评价因子构建视觉景观评价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海上桥村视觉景观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个准则层权重值从高到低排序为可视性(0.539 6)>风景景观质量(0.297 0)>视觉吸收力(0.163 4)。海上桥村视觉景观综合评分为3.287 4,总体景观效果属于“一般”水平,评价等级为Ⅲ级。针对可视性、景观质量和视觉吸收力给出了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生态景观林带类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指出了在作为城市出入口的公路打造生态景观林带,构建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绿化景观对构建和谐统一的森林生态网络和建设宜居城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简要论述生态旅游的涵义、重要性及其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关系的基础上,针对邵武市现有生态公益林景观资源,提出开发利用的构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景观生态学与森林景观生态规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结合景观规划的概念,对森林景观进行景观生态规划,可以协调森林在生态、社会、经济方面的功能.同时森林景观生态规划使得森林经营和资源管理活动不再局限于某一尺度上的决策,而是在景观、区域尺度上的进行综合分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相关软件可以为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珠海市典型区域生态景观林树种资源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珠海市2005-2009年间营建的生态景观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与理论、调查与评价的研究方法,对该地区的植物区系、植物资源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的24个典型样地以及沿途路线中,共有39种乔木,分属于19科31属;(2)有24种观赏性比较突出的植物:南洋楹、樟树、黎蒴、红锥、青冈、铁冬青、海南红豆、杨梅、红花荷、醉香含笑、大头茶、木荷、灰木莲、蓝花楹、海南蒲桃、银桦、山杜英、尖叶杜英、南酸枣、乌桕、山乌桕、木蜡树、枫香、楝叶吴茱萸;(3)将选取的24个样地利用SPSS软件进行组间平均距离连接法聚类,划分为6个群系:米老排群系、樟树群系、金合欢属群系、木荷群系、山杜英+马占相思群系、大头茶群系。  相似文献   

18.
以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校区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在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植物景观的生态性、观赏性、文化性、功能性和心理性5个方面对校园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校区园林植物共66种,隶属43科、59属,在植物种类组成方面,被子植物42科、58属、65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在生活型组成方面,乔木21种,灌木27种,草本15种,藤本3种;构建了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包括1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20个对象层,校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指数为56.635%,属Ⅲ级,景观质量一般。总结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校区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广东理工学院校园景观的提质改造和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树种组成、林分结构、树种多样性、林分活力和干扰程度5个方面选择树种(组)株数组成、树种(组)断面积组成、径级结构、林木分布格局、树种隔离程度、顶极树种优势度、林层结构、树种多样性指数、树种均匀度指数、林分更新状况、林分蓄积量、林分郁闭度、枯立木状况及采伐强度和次数14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基于林分状态特征的森林自然度评价方法,并以甘肃小陇山林区8类典型林分类型为例对该评价方法进行验证.各类林分自然度表现为:未受人为干扰的锐齿栎天然林(0.839)>皆伐后天然恢复锐齿栎天然林(0.752)>择伐后自然恢复锐齿栎林(0.646)>带状割灌改造华山松林(0.546)>带状割灌改造油松林(0.484)>全面割灌改造华山松林(0.483)>全面割灌改造油松林(0.459)>全面割灌改造日本落叶松林(0.3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