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分析向日葵黑茎病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影响向日葵黑茎病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结果表明:由已知的病情指数和气象资料建立回归方程,得出降雨量与病情指数呈正相关(y=-28.2+0.55x);得出气温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y=191.57-7.67x);得出日照时数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y=198.41-0.551x)。当天气晴朗、日照充足、空气交换加快不利于向日葵黑茎病发生发展。当种子带菌量、重茬种植、品种抗性、地块选择、栽培管理等可控条件一定时,气象因子是向日葵黑茎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同时建立了向日葵黑茎病发生程度气候预测模型Y=-36.52-4.9x1+0.708x2+0.04x3,对向日葵黑茎病在新疆的预测发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向日葵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商鸿生  胡小平 《植物检疫》2001,15(3):152-154
根据FAO“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评估,初步提出了12种向日葵的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其中,我国尚未发生或尚未报道的有褐色茎腐病菌、茎点霉黑茎病菌、向日葵红色种子象、向日葵灰色种子象、向日葵叶甲和向日葵瘿蚊等6种,国内局部地区已有发生的有向日葵霜霉病菌和向日葵黑斑病菌等2种,已列入了我国各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的种类有黄萎轮枝孢、棉根腐病菌、列当属和菟丝子属寄生种子植物等。  相似文献   

3.
芦笋茎枯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济市从1987年开始试种芦笋,现种植面积达5300hm2,成为本市的主导产业之一。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和面积的扩大,芦笋茎枯病日趋严重。近年来,通过对茎枯病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其发生原因,制定了一套综合防治的办法。1侵染循环芦笋茎枯病由半知菌拟茎点霉属天门冬拟茎点霉(Phomopsisasparagi)真菌侵染所致。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春季气温变暖后,借风雨在田间传播发病。病害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0~28℃,当温度达25℃时,发病最快。山西南部6~9月份温度较高,气温一般稳定在20~30℃,病菌在…  相似文献   

4.
新疆伊犁河谷发现向日葵黑茎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2007年在新疆伊犁河谷发现一种蔓延迅速、危害严重的向日葵病害,典型症状是病斑最初发生于叶柄基部,在茎秆上形成黑色椭圆形大病斑。经病原鉴定,病原菌无性态分类地位为半知菌亚门,茎点霉属,种名为Phoma macdonaldii Boerma;有性态分类地位为子囊菌亚门,小球腔菌属,种名为Leqtosphaeria lindquistii Frezzi,确定其为国内新病害——向日葵黑茎病。该病目前已在新疆伊犁河谷5县1市的向日葵产区普遍发生,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茎枯病(Stem canker,Brown spot,Browb gray spot)是目前在世界上传播的一种向日葵新病害,这种病害发生后在开花期就可以引起茎秆干枯,全株萎蔫或茎秆折倒,对产量影响甚大,据伊朗报道损失达20%,在南斯拉夫已成为主要病害,一般损失达10%,有的品种则达90%。病害从1978年在南斯拉夫,1980  相似文献   

6.
根霉(Rhizopus spp.)引起的盘腐病是向日葵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近年甘肃酒泉的食用向日葵制种田和生产田,向日葵根霉盘腐和瘦果"花皮"发生严重,重病田盘腐病的发病率达100%,给该地区食用向日葵制种和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2017年和2018年从酒泉食用向日葵罹病花盘和"花皮"瘦果样本上分离得到34株根霉属真菌,...  相似文献   

7.
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的研究Ⅰ.症状及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在我国的发生。对分离到的20个菌株经形态学特性、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和血清学反应测定,确定引起我国东北地区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的病原细菌有三种,即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Dye,E.carotovora subsp.atroseptica Dye和Pseudomonas caryophylli (Burkholder) Starr and Burkholder。  相似文献   

8.
芝麻茎点枯病又叫黑根病、黑秆病、茎腐病等,是芝麻上为害最严重的病害。1994年以来,芝麻茎点枯病对方城县的芝麻造成了严重为害,发病率一般为8.7%~25.2%,严重的高达76.8%,病株株高降低6.2%~19.5%,蒴果数减少8.7%~36.5%,千...  相似文献   

9.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在新乡严重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在新乡严重发生玉米细菌性茎腐病(Erwiniacarotovoraf.sp.zeae),60年代在我国普遍发生,近年来少见报道。1997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玉米田首次发现该病,发病面积1.5hm2,一般病株率10%,个别地块达50%以...  相似文献   

10.
棉花红叶茎枯病又称棉花黄叶茎枯病、凋枯病,是棉花生育中、后期重要生理病害。镇平县过去虽有发生,但发生范围小,发生程度较轻。2001年由于气候、土壤、耕作制度等综合因素引起了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大流行。据统计,全县棉花种植面积6700hm2,发生棉花红叶茎枯病的面积达6000hm2,平均病株率23.4%,重病田病株率80%以上,9月上旬已出现大量叶片脱落,造成棉花铃小,衣分低,纤维短,对棉花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大,减产率达到20%。1流行原因1)土壤肥力不足是发病的根本原因。本县土质多为砂姜黑土、黄黏土,土壤…  相似文献   

11.
 由Phomopsis longicolla(或Diaporthe longicolla)等拟茎点霉(间座壳)属真菌引起的拟茎点茎枯病是我国黄淮海等地大豆生产中的一种重要茎部病害。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控该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为构建一种大豆对拟茎点茎枯病的室内抗性鉴定技术体系,用于抗病资源的快速筛选,本研究比较了下胚轴创伤接种法、切茎接种法、黄化苗接种法、种子接种法和菌丝块贴茎法等5种接种方法,发现下胚轴创伤接种法具有操作简单、试验周期短、易于判定结果、结果稳定性好的优点。选取5个具有毒力强弱和地域代表性的P. longicolla菌株为鉴别菌株系,建立了抗性结果评价标准,形成了抗性鉴定技术体系。对2020年从黄淮海等地收集的62份大豆主栽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发现对强毒力菌株DT3-3-1和弱毒力菌株ZZ1-1高抗的品种分别占31%和68%,有13个品种同时高抗5个菌株(占21%),表明我国大豆主栽品种中存在对拟茎点茎枯病的抗性种质资源。本研究为挖掘大豆对拟茎点茎枯病的抗性资源提供了新的候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芝麻茎点枯病(Macrophominaphaseolina)俗称“着雾”,又称黑杆病,是影响芝麻产量的主要病害。1988年我市芝麻茎点枯病发生7418亩,占总播面积的76.2%;因病绝收面积3195亩,损失产量20万公斤以上,直接经济损失70万元。为此我们于1988—1991年对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一、芝麻茎点枯病发病因素的调查1.气候条件与发病关系:据我们连续4年的调查,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较大,该病在芝麻生育期内有两个发病危害期:一为播种后至苗期,土壤湿度大时易发病,造成烂籽和烂苗;二是在盛花结朔果后发  相似文献   

13.
油料向日葵Helianfhus annusl是俄亥俄一种比较新的作物,1980年的生长期间发生严重的茎、叶斑病,导致植株广泛地落叶和倒伏。在叶斑上的病原菌有细菌psendomonas syringae和真菌Septoria helianthi Ell&Kell,而大部分的片叶和茎病斑是A.helianthi造成的(Tubaki和Nishihara)虽然过去曾发表过病症简介,详细地报导俄亥俄州发生的向日葵叶疫病由病原菌A.helianthi引起这还是第一次。在密西西比州,明尼苏达州,北达科塔州,维  相似文献   

14.
8月中下旬芦笋茎枯病严重发生时,利用芦笋有不断发新茎的习性,采用换茎防病措施,使芦笋茎枯病得到较好的控制。至10月中下旬,防病效果可达84.9%~98%,重病田换茎,翌年产量可增加70.1%~124%,芦笋长势好,茎数增加64.6%,生长系数增加103.7%,且有明显的增产后效应,至第3年,换茎仍比对照增产26.9%~48%,中度病田和轻病田换茎芦笋产量与对照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法国向日葵种子中向日葵黑茎病菌的首次截获与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法国进境向日葵种子中分离到3株疑似向日葵黑茎病的菌株,对所有菌株进行形态学、致病性测定和分子序列比对分析。分离菌菌落乳白色或象牙色至灰白色,有大量黑褐色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内含无色单胞、卵圆形分生孢子,有明显或不明显油球;针刺接种4片真叶向日葵幼苗的下胚轴,7~9d后茎部产生典型黑茎病黑色椭圆形病斑,病斑上着生黑色分生孢子器;菌丝DNA用ActF1/R1和ITS1/ITS4扩增,序列与NCBI基因库中P.macdonaldii序列相似性为98%~100%。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致病性检测结果显示,截获的3株菌均为向日葵黑茎病菌。  相似文献   

16.
我县1979年开始大面积种植向日葵,由于不能合理轮作,菌核病日趋严重。1985年20个乡调查,平均减产30%,损失葵籽320多万公斤,严重影响农民收入。为此,1986—1988年对菌核病发生与防治进行了探讨。 一、发生规律 向日葵菌核病病原为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病盘先出现菌丝斑,扩展后整盘腐烂。病株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7.
向日葵菌核病在黑龙江省发生分布及为害情况过去没有记载。我院于1960—1961年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了解此病分布在尚志、讷河、嫩江等县部分地区,而且常年发病严重。其他如海伦、阿城、召东、召州等县,在个别年分也发生为害。根据嫩江九三农場1958年的调查,发病率一般在50%左右,1959年高达80%,个别地块颗粒无收。成为向日葵上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在向日葵整个生育期都能侵染为害,表现立枯和烂盘两个类型。立枯型自苗期开始到花盘形成前均能发病;幼苗期发病部位主要在茎基  相似文献   

18.
德州市玉米粗缩病发生严重德州市玉米田1993年普遍发生玉米粗缩病,春玉米较夏玉米发病重。一般为10%左右,严重地块发病率达95%以上。苗期感病,病株株高80—90厘米,节间极短,叶片叠罗在一起,叶色浓绿,病株早期即干枯死亡;中期感病,病株下半部茎节节...  相似文献   

19.
茄褐纹病是茄子的重要病害之一,只为害茄子,全国各栽植区普遍发生。苗期为害造成缺株,严重时缺株率可达60%以上;果实发病引起果腐,一般可造成20%~30%的果腐,病果不能食用。茄褐纹病从苗期到果实成熟期都可发生。幼苗感病,多在近地面茎基部产生褐色至黑褐色梭形或椭圆形病斑。稍凹陷收缩。当病斑环绕茎周时。病部缢缩,幼苗猝倒死亡,大苗形成立枯。成株期感病,叶片形成白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间浅黄色,其上着生许多小黑点,呈轮纹状排列或散生。茎受感染出现溃疡病斑,病斑边缘深褐色,中…  相似文献   

20.
棉红叶枯病的发生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礼生  刘定忠  凌兵  魏鹏元  欧阳照 《江西植保》2004,27(4):180-180,179
棉红叶枯病又称红叶茎枯病、凋枯病、赤旗病,是棉花生长中后期一种重要病害。此病在我市棉花上屈偶发性,年度间发生不平衡,自2001年以来,我县的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发病时间前移,病情逐年加重。2001年为零星发生,病株率一般6%-12%,2002-2003年逐步扩展,2004年发病面积进一步扩大,为害程度进一步加重,发病地块病株率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