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摘 要:为了探究哈茨木霉发酵液用于柑橘采后病害绿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采摘兴津温州蜜柑和锦橙果实,一部分用绿霉孢子悬浮液接种进行绿霉病防效试验,另一部分不接种用于果实防腐保鲜试验,两部分试验均用哈茨木霉T.harzianum FL106(TH FL106)发酵液和500mg/L咪鲜胺液浸泡进行处理,清水浸泡进行对照。果实绿霉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哈茨木霉发酵液处理对温州蜜柑和锦橙绿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1.26%和58.73%,分别是咪鲜胺处理的72.33%和61.36%;果实防腐保鲜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哈茨木霉发酵液能显著降低温州蜜柑果实的腐烂,提高好果率,防腐保鲜效果为咪鲜胺处理的78.40%,发酵液处理对贮藏保鲜果实的品质无不良影响,且能延缓Vc的降解。此结果表明,有望从哈茨木霉发酵液中分离出具有杀菌作用的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杀菌药剂。  相似文献   

2.
1996~ 1997年在于都县小溪乡脐橙场进行 ,1998~ 1999年在信丰县长安园艺场进行。供试药剂有 :2 5%戴挫霉乳油 (有效成分为 2 5%抑霉唑 ) 2 50×10 - 6 (美国戴科公司生产 ) ;甲基托布津 80 0倍液 (日本产 ) ;绿色南方 50 0倍液 (珠海绿色南方保鲜公司生产 ) ;强力安 (有效成分ClO2 ) 2 0 0× 10 - 6 (江西荣欣高新技术公司生产 ) ;清水为对照。供试品种为朋娜和纽荷尔脐橙 ,每处理 10kg ,重复两次。试验方法 :每年 11月中旬采收脐橙果实 ,采收第 3天 ,将经预贮后的脐橙果实用以上药剂分别进行处理 ,晾干后装入木箱入常温贮藏室贮藏 ,…  相似文献   

3.
为探寻安全高效的可食性涂膜应用于沃柑保鲜,以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S)和香茅草精油(XMC)两种天然材料为原料制备复合涂膜材料,并检验复合涂膜材料的理化性质,后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0.5%香茅草精油与1.0%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0.5% XMC-1.0% CMCS)对沃柑果实青霉、绿霉病害的防控效果及其对果实抗病防御酶活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茅草精油的添加提高了膜的韧性、完整性、粗糙度、不透明度,降低了水蒸气透过率。同时,0.5%香茅草精油与1.0%羧甲基壳聚糖复合处理显著(P<0.05)抑制了沃柑果实青霉、绿霉病的发病率及病斑直径的扩展。此外,与对照组相比,0.5%香茅草精油与1.0%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诱导提高了沃柑果皮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几丁质酶(CHI)活性及苯酚、类黄酮、花青素等抗性物质的含量,且在整个贮藏过程中保持了果实品质。综上,香茅草精油的加入提高了复合膜的整体性能,0.5% XMC-1.0% CMCS复合涂膜处理诱导提高了采后沃柑果实的抗病防御酶活性和抗性物质含量,增强沃柑果实抗青绿霉病的能力,维持了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4.
用7组药剂分别对纽荷尔脐橙做浸果处理,处理至135天,结果显示:百可得 咪鲜胺处理组烂果率7.78%,病情指数4.81,防效75.5%;咪鲜胺处理组烂果率13.33%,病情指数8.52,防效56.6%;百可得 抑霉唑处理组烂果率14.44%,病情指数8.15,防效58.48%;清水处理组烂果率30%,病情指数19.63。百可得 咪鲜胺处理组储藏效果最好,其次是咪鲜胺处理组和百可得 抑霉唑处理组。在脐橙的储藏保鲜中推荐使用百可得与咪鲜胺或抑霉唑混配或咪鲜胺单剂。  相似文献   

5.
以珍珠番石榴为试验材料,研究阴香叶乙醇提取物处理对番石榴耐藏性的影响,为番石榴保鲜技术提供参考。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阴香叶乙醇提取物处理番石榴果实10min,晾干后置于室温(5~15℃,相对湿度70~85%)条件下存放,贮藏期间每6 d测定1次番石榴果实的好果率、失重率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阴香叶乙醇提取物不仅能减缓番石榴果实水分散失,还有效抑制番石榴果实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呼吸强度和质膜相对透性,减缓苯丙氨酸酶(PAL)活性的下降,有利于延长果实的贮藏期限;以20%阴香叶乙醇提取物处理10min的保鲜效果为佳,贮藏24 d后,番石榴好果率仍达84.21%,贮藏时间比对照组延长了6 d。阴香叶乙醇提取物处理番石榴果实的保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防治沙糖橘采后腐烂的高效低毒杀菌剂,本实验分析测定了咪鲜胺、抑霉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和甲基硫菌灵6种化学杀菌剂对沙糖橘采后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以及其在果皮、全果和果肉中的残留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咪鲜胺、抑霉唑、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可有效防治沙糖橘采后腐烂。药剂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果实失重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根据GB 2763-2016规定,在柑橘中咪鲜胺、抑霉唑、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最大限量分别为5 mg/kg、5 mg/kg、1 mg/kg和0.2 mg/kg。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参照葡萄中的最大限量分别是2 mg/kg 和3 mg/kg。经抑霉唑、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处理的沙糖橘,在处理后第3 d果皮、全果和果肉中杀菌剂残留量低于最高限量。经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乳油处理的果实,在处理后第3 d果皮中药剂残留量高于限量,全果和果肉中药剂残留量低于限量。经苯醚甲环唑处理的果实在处理后第3 d果皮和全果中残留量高于限值,果肉中残留量低于限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11种物理和化学的保鲜处理方法对塔罗科血橙进行低温贮藏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化学保鲜方法的效果好于物理方法,其中保鲜效果最好的是:250mg/L抑霉唑浸泡塔罗科血橙果实1分钟,在8℃~10℃条件下贮藏60天,其烂果率为5.3%,对青霉病、绿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100%。  相似文献   

8.
重庆冬季多雨寡日照,果实未完熟时固形物不高、酸度大,但等到完熟时落果率高,采后腐烂快。为了研究不同杀菌剂对柑橘果实冬季落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咪酰胺、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百可得)、抑霉唑(万利得)3种杀菌剂为试材,单独或复配喷布清家脐橙果实后调查其落果率和分析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杀菌剂单配或复配均能降低冬季落果率,明显提高清家脐橙的亮度、黄色度和果实维生素C的含量,且以三种杀菌剂的复配效果最好,且3种杀菌剂单配或复配对清家脐橙果实的可食率、可滴定酸、固酸比没有显著影响。所有处理农药残留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5.00mg/kg(GB2763-2016)。综上所述,3种杀菌剂混合处理对提高清家脐橙果实品质和降低落果率最好。  相似文献   

9.
选取新型杀虫剂18%四唑虫酰胺悬浮剂和当前常用药剂25克/升溴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于2018年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白云试验基地柑橘园和2019年在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柑橘园对潜叶蛾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8%四唑虫酰胺悬浮剂10000~20000倍液对柑橘潜叶蛾药后10 d的杀虫效果为82.81%~93.13%,药后14 d的保梢效果为76.87%~89.26%;对照药剂25克/升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的杀虫效果和保梢效果均显著低于试验药剂各浓度的效果,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的杀虫效果和保梢效果与试验药剂20000倍液的防效相当,但显著低于10000倍液和15000倍液的防效。18%四唑虫酰胺悬浮剂能够有效防治柑橘潜叶蛾,且对柑橘安全,对非靶标生物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荔枝保鲜熏硫或浸硫处理而引起含量超标,本试验采用缓慢释放SO2、CO2气体办法处理荔枝,结果表明用缓释剂减少果实失重效果最好.果实常温贮藏的好果率为80%以上,其SO2残留未超标.  相似文献   

11.
为寻找有效、安全的火龙果保鲜方法,探讨了热处理对采后火龙果低温贮藏期保鲜的影响。将采后的果实在46 ℃条件下进行不同的热处理时间(0min、10min、20min),然后于7 ℃条件下贮藏,每隔7d测定呼吸强度、腐烂率、失重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pH值和Vc含量等生理指标。通过各项生理指标分析,以得到热处理的适宜时间。结果表明,热处理均能抑制贮藏期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腐烂率、失重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pH值的增加,抑制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降低,并且热处理20min的保鲜效果优于10min。因此,热处理20min对低温贮藏期火龙果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葡萄产业的绿色生产,探索生物农药施用对巨峰葡萄生产的影响。以9年生巨峰葡萄为研究材料,喷施不同次数浓度为0.1 %阿泰灵,并搭配减施化学农药,寻求最佳施用方式。结果表明:阿泰灵可显著降低植株感病率,促进叶片生长,感病率T2:11.63 %、T3:11.37 %、T4:10.99 %较CK差异显著。搭配化学农药减施T2-1、T3-2、T4-2较对照组(T2、T3、T4)感病率未有明显差异,果实品质提升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分别达21.01 %、20.93 %、21.98 %,均高于对照,T3-2果实总糖含量提升15.2 %。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不同保鲜剂处理对火龙果保鲜的影响,以红肉火龙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乙醇、咪鲜胺、二氧化氯处理对火龙果贮藏期生理、营养指标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三种保鲜剂(乙醇、咪鲜胺、二氧化氯)均能显著地抑制贮藏期果实失重率、腐烂率、丙二醛、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延缓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VC含量的降低,提高POD和SOD酶的活性,延缓果实的衰老的进程。综合比较,二氧化氯的保鲜效果要明显好于乙醇和咪鲜胺,能够显著延缓果实衰老,较好地保持贮藏期果实的品质。因此,二氧化氯保鲜剂对火龙果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万灵、速扑杀、喹硫磷、螨克,杀虫双五种农药对比试验,得出24%万灵水剂对鳞翅目高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000倍安全间隔期为7天。  相似文献   

15.
柑橘果实在贮藏期间极易发生青霉病、绿霉病、炭疽病等多种病害。为了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笔者在自然通风贮藏库内用咪鲜胺分别对锦橙、血橙、温州蜜柑和夏橙等4个柑橘品种进行了防腐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咪鲜胺333.33mg/㎏对青霉病、绿霉病、炭疽病和总病害均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只不同品种保鲜时间各异。以对锦橙和血橙的保鲜时间最长,贮藏期可达120天;其次是温州蜜柑,贮藏期可达60天;对夏橙的保鲜时间最短,只30天。对青霉病、绿霉病的效果,锦橙和血橙达120天,温州蜜柑达90天,夏橙达60天;对炭疽病的效果,锦橙可达120天,血橙达90天,温州蜜柑可达60天,夏橙只30天。咪鲜胺浸药处理对4个品种柑橘的失重率没有影响,只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失重率均逐渐增加。咪鲜胺处理对果蒂保持绿色有一定效果,对不同品种柑橘果实内在品质、外观色泽和口感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调查了蓝莓园果蝇的发生动态,并选取6种药剂,采用常规喷雾法比较了不同药剂、不同稀释倍数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①蓝莓果蝇从5月至12月期间出现了5次明显的活动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下旬及11月上旬和中旬;②6种药剂的防治效果随稀释倍数增大而降低,随药后天数的增加而降低;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甲维盐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对果蝇的防治效果好,在各供试浓度下药后15d,防治效果均在73.82%以上,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5%印楝素乳油与0.5%苦参碱水剂在高浓度下对蓝莓果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探明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在荔枝果肉及果皮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状况,对其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采用气相色谱对荔枝田间试验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在荔枝果肉和果皮中添加氯氰菊酯和毒死蜱0.01~1.00 mg/kg,平均回收率为87.1%~10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5.2%。2种农药在果肉和果皮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10 mg/kg。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在果肉和果皮中的原始沉积量与施药剂量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其残留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氯氰菊酯在果肉和果皮中的半衰期(T0.5)分别为6.2 d和7.9 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0.99)为41.3 d和52.6 d;毒死蜱在果肉和果皮中的半衰期(T0.5)为2.6d和10.4 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0.99)为17.1d和69.0 d。不同施药量和施药次数,末次施药21d后,荔枝果肉中毒死蜱未检出,氯氰菊酯30d后未检出,45d后果皮上的氯氰菊酯和毒死蜱残留量均未超过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无论儿童还是老年人,荔枝果肉中氯氰菊酯和毒死蜱的膳食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综合最终残留量和膳食风险评估,建议安全采收期为施药后45 d。  相似文献   

18.
以主栽品种“台农一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5个不同成熟度采收百香果在常温贮藏过程中外在品质及内在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果实呼吸强度、果皮皱缩指数和失重率呈增加趋势,果实Vc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好果率呈降低趋势,整体成熟度V采收变化幅度较大,而III和IV变化较小,I和II处于中间,果实外观色泽由绿色变为红色或紫红色,亮度逐渐变暗。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排序为IV >III >V >II >I,说明成熟度IV处理在贮藏过程中综合品质最好,易于贮藏和长距离运输。综合各项指标,为了保证采后贮藏品质及运输,选择花后55天,果皮表面75%紫色、25%绿色进行百香果采摘。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性信息素在南方梨园中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应用效果,采用悬挂迷向丝和涂抹迷向膏剂在田间开展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和效益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悬挂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涂抹迷向膏剂和对照处理,悬挂迷向丝处理后梨小食心虫的全年迷向率和蛀果率分别为71.52%和5.5%;涂抹迷向膏剂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不显著。悬挂迷向丝的不同密度处理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规律影响不明显,但随着悬挂密度的增加,蛀果率降低。梨小食心虫农药防治成本及效益评估结果显示,以每667m2悬挂迷向丝50根收益最高,减少梨果损失金额883元,每年减少3次化学农药的使用。本文明晰了性信息素处理下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筛选出经济有效的性信息素使用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为梨小食心虫生物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