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曹斌斌  赵勐  林涛  马翀  曹杰 《中国奶牛》2012,(19):28-30
犊牛腹泻是影响犊牛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通过对某规模化牛场暴发的犊牛急性腹泻病的实验室诊断,对犊牛腹泻常见病原,包括轮状病毒、冠状病毒、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隐孢子虫进行了PCR检测。结果表明,本次犊牛急性腹泻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称多县某牦牛养殖户的1~2月龄犊牦牛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率达到34. 5%。为弄清病因,采集10份犊牦牛腹泻样本,采用PCR方法对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o V)、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沙门氏菌(Salmonella)、安氏隐孢子虫(C. andersoni)等6种常见腹泻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10份犊牦牛腹泻样本中,检出7份BRV阳性样本,其他病原均未检出。结合临床症状,可确诊此次犊牦牛腹泻是由BRV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2018年7月,青海省玉树地区一牦牛养殖户2~3月龄的犊牦牛爆发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本实验的目的是调查腹泻的病因并了解病原的分子特征。无菌采集9份犊牦牛腹泻粪便样本,采用PCR检测方法对牛冠状病毒、牛轮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沙门氏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安氏隐孢子虫等6种常见致腹泻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9份样本中有6份为牛冠状病毒阳性,其它5种病原均未检出。对6份阳性样品进行冠状病毒S1亚基基因扩增,序列分析显示,6份样品中冠状病毒S1亚基有7个共同的氨基酸变异,区别于GenBank登录的冠状病毒该段氨基酸序列。系统发育显示6株冠状病毒的S1亚基基因有独特的遗传进化趋势。本实验结果为当地牦牛腹泻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巴州地区犊牛腹泻的流行情况,分别抽检114头腹泻犊牛(本地杂交黄牛、黑白花奶牛、新疆牦牛)的脏器、血清和粪便样品共342份,对脏器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采用ELISA方法对血清进行副结核抗体检测,对粪便进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的病原检测和寄生虫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沙门氏杆菌阳性率为42.1%,大肠杆菌阳性率为38.6%,病毒性腹泻病毒阳性率为24.6%,轮状病毒阳性率为21.9%,冠状病毒阳性率为14.0%,球虫阳性率为13.2%,隐孢子虫阳性率为14.0%。肉牛、牦牛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病毒和寄生虫(P0.05),奶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轮状病毒阳性率显著高于细菌和寄生虫阳性率(P0.05)。说明巴州地区犊牛腹泻主要由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引起,不同犊牛品种感染的病原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奶牛场55例犊牛腹泻主要病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杨凌周边部分奶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原种类及感染情况,通过对杨凌2个奶牛场的55例腹泻犊牛取样检测,采用快检试剂盒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大肠埃希菌K99、贾第虫以及隐孢子虫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不同病原的总体感染率分别为隐孢子虫35.7%,轮状病毒21.4%,大肠埃希菌K9921.4%,贾第虫7.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未检出。结果表明,调查的2个奶牛场犊牛腹泻病原主要为隐孢子虫、轮状病毒、大肠埃希菌K99、贾第虫,其中隐孢子虫总体感染情况最为严重,未检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相似文献   

6.
宁夏地区犊牛腹泻的病原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宁夏地区奶牛犊牛腹泻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及流行病学情况,2017年6月至12月对宁夏地区20个牧场有临床腹泻症状的犊牛,随机采集127份腹泻粪便样品,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对轮状病毒、隐孢子虫、大肠杆菌和贾第鞭毛虫4种病原微生物进行了抗原检测。结果显示:在127份腹泻粪样中,轮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为32. 28%(41/127),隐孢子虫的阳性检出率为25. 20%(32/127),大肠杆菌阳性检出率为11. 02%(14/127),贾第鞭毛虫阳性检出率为4. 72%(6/127)。结果表明:宁夏部分奶牛养殖区犊牛已经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轮状病毒和隐孢子虫病感染,此调查为宁夏制定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了有效依据,对促进宁夏地区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疆南疆某规模化绵羊养殖场腹泻羔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和基因亚型分布特点。[方法]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规模化绵羊养殖场4个品种1月龄以内腹泻羔羊新鲜粪便样本60份,使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进行种类初步鉴定;全部粪便样本提取基因组DNA后,基于隐孢子虫SSU rRNA基因位点和微小隐孢子虫gp60基因位点,对其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鉴定隐孢子虫种属和基因亚型,构建遗传进化树解析其分子遗传特征。[结果]经显微镜观察,发现38份样本呈隐孢子虫卵囊阳性,形态学初步鉴定为微小隐孢子虫;基于SSU rRNA基因位点,采用PCR方法检测出52份样本呈隐孢子虫阳性,感染率为86.67%(52/60),经序列比对分析,均为微小隐孢子虫;基于微小隐孢子虫gp60基因位点,PCR扩增后成功获得49条序列,经比对分析均为ⅡdA19G1基因亚型。[结论]该养殖场腹泻羔羊普遍感染微小隐孢子虫,其基因亚型均为ⅡdA19G1。调查结果为新疆南疆绵羊隐孢子虫种属鉴定与遗传进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本标准规定了高寒牧区牛犊腹泻病的诊断和防治。本标准适用于牦牛生产专业合作社,放牧牦牛和动物诊疗单位对牛轮状病毒、大肠杆菌、隐孢子虫及消化功能不全引起的腹泻引起犊牛腹泻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河南省犊牛腹泻主要病原流行情况和腹泻病因,有效防控犊牛腹泻,加快养牛业健康发展。[方法]用ELISA方法对从河南省12个地区采集1~6月龄有腹泻临床症状和无腹泻临床症状犊牛粪便样品187份,血液样品305份进行检测。[结果]在305份血液样品中,共检测到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阳性血样17份;副结核分支杆菌阳性血样13份。187份粪便样品中,检测到微小隐孢子虫阳性样品47份;轮状病毒阳性样品3份;大肠杆菌K99+阳性样品8份;冠状病毒阳性样品5份。[结论]发现犊牛腹泻主要是由病原感染引起的,其中微小隐孢子虫的感染率为较高,同时以单一病原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山西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腹泻病的发病原因及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本研究通过对该场犊牛腹泻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可疑病原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大肠杆菌F5(K99)、小球隐孢子虫、沙门氏菌进行实验室检测,分离并培养了可疑病原菌,并对该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血清学鉴定,选取18种常见抗生素,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对该菌敏感的抗生素。结果显示,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基本排除大肠杆菌F5(K99)、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小球隐孢子虫和球虫感染的可能性,分离的可疑菌具有沙门氏菌的菌落特征和细菌形态,并与沙门氏菌O多价血清A-F呈现阳性反应,确诊该病原主要为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分离的沙门氏菌对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头孢拉定、阿米卡星等药物高度敏感,可推荐用于临床治疗。结合以上结果,本研究提出该病的具体防治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本研究初步为犊牛腹泻病中沙门氏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参考,对犊牛腹泻病病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病原菌的大量繁殖,从而使羔羊腹泻加剧.羊腹泻的病因比较复杂,常见的有饲养管理不良引起的羔羊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有轮状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拉稀,也有球虫、隐孢子虫引起的虫源性拉稀.  相似文献   

12.
羔羊腹泻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综合征,细菌和病毒感染是致羔羊发生腹泻的2种常见因素。常见的致腹泻细菌病原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病毒病原包括轮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等。该文对致羔羊腹泻的主要细菌和病毒病原进行综述,旨在为羔羊腹泻疾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22年3月,河南省某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发生一起新生犊牛腹泻病例,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的基础上,采集6头腹泻犊牛的新鲜粪便进行了寄生虫卵检查、小球隐孢子虫、牛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大肠杆菌K99抗体检测,血液样品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检测,组织样品进行了细菌分离。结果表明牛轮状病毒抗原6头阳性,阳性率100%;冠状病毒抗原4头阳性、2头阴性,阳性率66.7%;其他病原均为阴性。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牛冠状病毒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犊牛腹泻。根据诊断结果,采取了改善饲养管理、补液、收敛、止泻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临床防治犊牛腹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养殖业迅猛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畜产品市场需求供给发生巨大变化,动物疫病严重制约养殖业健康发展。由于肉牛、奶牛生产中长期存在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病例,通过对养殖环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对从临床收集的腹泻样品、肛拭子样品和对应的血清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现腹泻病主要由轮状病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冠状病毒、魏氏梭菌、病毒性腹泻等病原引起。为有效防控腹泻病发生给养殖业造成损失,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省科技师范学院对围场县及部分地市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实验室诊断等项工作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20年5-6月份,黑龙江省某奶牛场的新生犊牛出现精神沉郁、消瘦、水样腹泻等临床症状.为确诊发病原因,采集腹泻犊牛肛拭子、粪便等样品20份,采用PCR技术检测牛轮状病毒、牛冠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及隐孢子虫,细菌分离培养和致病性试验鉴定可能的致病细菌.结果表明,在20份腹泻粪样中,未检出牛轮状病毒、牛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16.
新生犊牛肠炎在世界各地都很普遍 ,引起本病的病原非常复杂。已分离到的几种常见牛腹泻传染因子是轮状病毒、冠状病毒、隐孢子虫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K99+ 。由于各地报道的流行情况的不同 ,腹泻与致肠病因子之间的关系很难确定。在多次调查中发现 ,轮状病毒是犊牛急性腹泻最常检测到的病原体。众所周知 ,轮状病毒引起犊牛急性腹泻 ,但经常发生亚临床感染。低致病性的轮状病毒以及与畜龄相关联的牲畜抵抗力被认为是引起亚临床感染的主要原因。根据抗原的不同 ,轮状病毒分为 7个群 ,命名为A~ G,A群轮状病毒通常引起新生犊牛和其它各种幼龄…  相似文献   

17.
隐孢子虫病是由不同虫种的隐孢子虫引起的,在世界范围内能够广泛导致人和动物腹泻的疾病。学者们对隐孢子虫的流行情况、预防和治疗展开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一些药物及疫苗等在体内外实验中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文就当前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状况、药物及技术在动物隐孢子虫病防控的应用现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牦牛隐孢子虫病流行规律,笔者于2006年5~6月对我县牦牛隐孢子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1.1粪样采集随机采集德加、二塘、巴燕、石大仓4个乡镇的102户农户散养的牦牛新鲜粪样190份(其中35份为腹泻牦牛粪样,46份有腹泻病史牦牛粪样),每头份20~200g左右,分装于干净塑料袋,  相似文献   

19.
犊牛腹泻是犊牛常见的疾病之一,影响犊牛生长发育和成活率。2021年1月,西昌市某奶牛场发生犊牛腹泻,为确定病因,笔者运用PCR和RT-PCR方法对该场22份犊牛腹泻粪便样本进行10种腹泻病原检测,结果得出:22份样本均检测到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16份样本显示牛诺如病毒(BNoV)阳性;12份样本显示纽布病毒(NeV)阳性;8份样本显示牛轮状病毒(BRV)阳性;4份样本为牛细小病毒(BPV)阳性;牛冠状病毒(BCoV)和环曲病毒(BToV)各1份样本显示阳性;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细菌性病原均未检出。本调查结果表明引起该场犊牛腹泻的原因主要是多种病毒的混合感染,其中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的感染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20.
为调查河北省鹦鹉隐孢子虫的流行情况,本试验对311只原产地在北京和潍坊2个地区的4种鹦鹉采集血液样本,离心取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隐孢子虫抗体的情况。试验结果显示,鹦鹉的隐孢子虫总阳性率是3.22%。在163份雄性鹦鹉血清样本当中,共检测出6份阳性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68%,而在148份雌性鹦鹉血清样本当中,共检测出4份阳性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70%,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在105份小于5月龄鹦鹉血清样本中,检出6份阳性血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71%;在100只6~12月龄鹦鹉血清样本中,检出4份阳性血清,血清抗体阳性率4.00%;在106只13~18月龄鹦鹉血清样本中,检出0份阳性血清,不同年龄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性不明显(P0.05)。本次调查证实鹦鹉可以成为养殖业中隐孢子虫感染的潜在影响因素,对鹦鹉隐孢子虫的预防和控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