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有效提高淡水养殖池塘利用率,结合台湾鳗鳅生长速度快的优势和市场需求,2021年4月19日-10月23日,开展台湾鳗鳅一年两茬养殖试验,试验组平均产量41 985 kg/hm2,平均产值68.33万元/hm2,平均收益36.67万元/hm2;对照组平均产量41 657 kg/hm2,平均产值63.57万元/hm2,平均收益29.44万元/hm2,试验结果表明:河北省气候条件能够满足台湾鳗鳅一年两茬养殖周期需求,对照传统养殖,一年两茬养殖平均收入增加7.24万元/hm2,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北方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苗种培育技术,在雄安新区雄县利用3口池塘,通过配套保温大棚微流水培育加州鲈苗种,0.44 hm2池塘共放养规格为920尾/kg的“台鲈二代”加州鲈27万尾,经3个月养殖,共培育鱼种5 373.7 kg,平均规格23.8g/尾,单位效益505 905元/hm2。  相似文献   

3.
2021年6月9日—10月9日在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进行了圆腹雅罗鱼(Leueiscus idus)的鱼种培育试验,放养圆腹雅罗鱼鱼苗13.125万尾/hm2,平均体长2.85 cm,体质量1.2 g/尾,养殖成活率98.5%,产出鱼种规格平均体长12.1 cm、体质量29.3 g/尾,平均净产3 591 kg/hm2,饲料系数1.88,平均盈利81 202.9元/hm2,投入产出比达1∶2.04。  相似文献   

4.
为持续提高盐田养殖效益,在唐山大清河盐场注水池连续三年进行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与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生态混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模式三疣梭子蟹雄蟹平均产量达到637.5 kg/hm2,雌蟹平均产量达到787.5 kg/hm2,日本对虾平均产量达到236.25 kg/hm2。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2022年陕西省渔业局统计数据,2021年,陕西省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5.3万hm2,水产品总产量17.1万t,渔民人均纯收入1.6万元。除传统的池塘养殖外,还形成了一大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型养殖模式,其中,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1.0万hm2,大水面生态养殖面积达到3.4万hm2,  相似文献   

6.
李立新 《河北渔业》2022,(12):17-19
2021年5—11月,以大规格罗非鱼“粤闽1号”为主养鱼类,进行了脆化罗非鱼池塘主养试验,采用微孔增氧,定期使用生石灰、益生菌等进行水质调节,饲料中定期添加中草药进行肠道和肝胆保健等技术措施,养殖周期约180 d。结果表明:池塘合计单产达36 885 kg/hm2,产值796 020元/hm2,利润93 007.5元/hm2,其中,罗非鱼“粤闽1号”占池塘总产量的92.8%,大规格罗非鱼“粤闽1号”(平均体重1.9 kg)占罗非鱼总产量的99.5%,体重1 kg以下的仅占0.5%。脆化罗非鱼“粤闽1号”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发病率低、个体大、体型优美、售价高等优点,试验取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冬春季稻虾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8年12月—2019年7月,采取田间小区试验,共设置3种秸秆还田量(1500、3500、4500 kg/hm2)组和1个对照组(还田量0),分析投放克氏原螯虾前后不同还田量处理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密度以及生物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克氏原螯虾投放前表现为3500 kg/hm2>4500 kg/hm2>1500 kg/hm2>0,投放后表现为0>3500 kg/hm2>4500 kg/hm2>1500 kg/hm2。投放克氏原螯虾前,总密度和生物量与还田量的关系均表现为4500 kg/hm2>3500 kg/hm2>1500 kg/hm2。投放后,还田量1500 kg/hm2组、3500 kg/hm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拓展河北省冷水鱼产业链,有效提升冷水鱼肉质品质及养殖效益,引进平均规格200 g/尾优质大规格史氏鲟鱼种,进行鲟鱼工厂化盐度驯化高效养殖试验,咸化后鲟鱼平均规格1.165 kg/尾,成活率92.3%,平均产量10.75 kg/m2;比常规养殖鲟鱼平均产量增加2.35 kg/m2,单位产值提高200元/m2,按目前市场价格估算,效益增加75元/m2,效益提高70%以上,投入产出比为1∶2.05。  相似文献   

9.
在河北地区采用在大宗淡水鱼坑塘中设置网箱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模式,4月份网箱放养大口黑鲈鱼种75尾/m2,规格126~158 g/尾;10月份网箱产量41.44 kg/m2,平均规格595 g/尾,成活率92%,饲料系数1.33,利润294.48元/m2,投入与产出比1∶1.32。网箱外坑塘大宗淡水鱼鱼种平均产量11 115 kg/hm2,饲料系数为1.08。该模式当年投放大规格大口黑鲈鱼种,可当年养成,当年销售见效益。  相似文献   

10.
孙宁 《水产养殖》2020,41(3):69-70
<正>1现状沛县依托江苏淡水水产研究所在全县沿湖地带开展稻鱼综合种养模式,截至2019年全县稻鱼养殖面积累计达到2 053.3 hm2,水稻单产500 kg/667 m2,水产品100 kg/667 m2以上,和单一种植水稻的模式相比效益增加1 000~2 000元以上。根据稻鱼种养产业的发展计划,2020年,全县新增稻渔面积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适合刀鲚的池塘养殖新模式,分别在淡水和半咸水环境下开展了1+龄刀鲚与暗纹东方鲀的混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刀鲚与暗纹东方鲀在半咸水环境下混养,在产量、成活率、平均出塘规格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当刀鲚放养密度为3 000尾/hm2时,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可达116.70 kg/hm2,该塘刀鲚成活率为68.16%,平均出塘规格可达57.11 g,体质量在50 g以上的比例为61.66%。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刀鲚生态养殖水平,开展了"生态活水"培育刀鲚鱼种试验。试验表明,"生态活水"能全面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加快刀鲚苗种生长,提高成活率,实现节能降耗节本和提质增产增收。试验池刀鲚鱼种平均单产分别为19.06 kg/667 和20.2 kg/667 m2,分别比对照池高出23.0%和30.5%。试验池单位面积平均纯效益分别达8 130元/667 m2和8 294元/667 m2,比对照池的3 893元/667 m2分别提高1.08倍和1.13倍。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供不应求的难题,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展了盐碱水池塘养殖拟穴青蟹的试验。试验准备了3个2 000 m2的盐碱水池塘,共放养4 500只幼蟹,经122 d养殖,收获青蟹488.25 kg,平均产量2 441 kg/hm2,养成后青蟹的平均体重为311 g,最大体重为396 g。  相似文献   

14.
<正>温度是影响两栖动物变态发育时长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高温可促进蝌蚪生长发育,缩短变态时长,低温则延迟发育进程,延长变态时长[1-5]。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是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两栖动物,也是稻蛙综合种养的主要蛙种之一[6]。变态前后,蝌蚪的规格、对植物血凝素(PHA-P)的反应,受高温[3-5]、  相似文献   

15.
利用山区小水库水位深、水质优良的特点,结合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生态、环保、高效的优势,开展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罗非鱼试验,在水槽中放养平均规格100 g/尾的罗非鱼1.7万尾,放养密度170尾/m2,养殖4个月,平均规格达0.85 kg/尾,平均单产138.72 kg/m2,水库的年纯收入为7.32万元,投入产出比1∶1.23。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生态化水产养殖新模式,提高淡水鱼蛋白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开展了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鱼类试验,初选湘云鲫、黄颡鱼、加州鲈3种经济鱼类进行高密度养殖。经过5~7个月的养殖试验,常规水质指标正常,藻相稳定,最终起捕单位面积产量为湘云鲫109.3kg/m2、黄颡鱼68.6kg/m2、加州鲈63.3kg/m2,利润均为5万余元,取得了不错的试验效果,为广大养殖户利用工程化循环水渔业设施进行鱼类高密度养殖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花鲈(Lateolabraxmaculatus),俗称海鲈,又称七星鲈。近年来,花鲈池塘养殖在广东省珠海市大力推广,据不完全统计,花鲈在珠海的养殖面积超过2 000 hm2,每667 m2产量一般可达5 000 kg,最高达10 000 kg,产量约占广东省花鲈养殖产量的70%,占全国花鲈产量的50%以上[1]。珠海市的花鲈产值约21亿元,继2009年获得珠海首个"国家地理标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适合长江刀鲚的新的养成模式,于2020、2021年两个年度在主养菊黄东方鲀的池塘中进行了混养长江刀鲚的试验,每年养殖周期为5月中旬至11月底。试验结果:2020、2021年,菊黄东方鲀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2 812.5、3 007.5 kg/hm2,收成规格分别为261.5、268.5 g;长江刀鲚的成活率分别为57.45%、66.90%,收成规格分别为38.6、50.7 g,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73.50、112.65 kg/hm2。试验结果表明,在菊黄东方鲀池塘中混养长江刀鲚不会影响主养对象的养成效果,且在不额外增加日常养殖生产成本(不单独投喂饵料或饲料)的情况下,能保证长江刀鲚的养殖成活率和收成规格,从而提高了养殖生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工厂化养殖综合效益,探索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错季双茬高效养殖模式,2021年在试验点开展了南美白对虾工厂化错季双茬试验示范,实施了苗种放养、饵料投喂、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控等关键技术,与传统单一工厂化南美白对虾相比,错季双茬养殖模式平均产量提高11.93 kg/m2,平均售价每公斤提高34.5元,平均效益提高1 053.05元/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2023年在江西省吉水县同江万亩稻渔产业园开展了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该模式利用稻田+垄沟+虾沟,在虾稻田环沟里耦合养殖鳖,进行种稻、养虾和养鳖共作。结果显示,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平均每667 m2产水稻662.5 kg、小龙虾80 kg、鳖105.9 kg;总产值13434.0元,纯利润达到8315.1元。表明垄沟稻虾鳖互利共生效果明显,稻虾鳖产量高,节本增效明显,该模式实现了“一田三用”,是一种适合在南方水源充足的地区大力推广的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