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探究鸽嗉囊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分离及培养方法,研究选择17日胚龄的鸽嗉囊组织,采用胰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进行原代细胞分离,通过差速贴壁法纯化成纤维细胞.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生长曲线测定和免疫荧光反应对细胞类型进行鉴定.结果 表明,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30 h后细胞开始生长,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的细胞培养72 h后开...  相似文献   

2.
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纯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及纯化方法.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酶消化法.酶消化法于37℃分为4个处理组进行.处理1以2.5 g/L胰酶+0.4 g/L EDTA消化5、10、20 min;处理2以0.5 g/L胰酶+0.08 g/L EDTA消化35、50、75 min;处理3以0.3 g/L的Ⅰ型胶原酶消化60、90、240 min;处理4以2.5 g/L胰酶+0.4 g/L EDTA和0.3 g/L Ⅰ型胶原酶(1∶2)消化60 min,150 min.原代细胞纯化采用差速贴壁和反复差速贴壁法.传代采用胰酶两步消化法进一步纯化输卵管上皮细胞.组织块法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生长优势明显,传代纯化细胞效果不佳.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时,处理1效果不理想;处理2采用3个消化时间时均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处理3消化240 min时结果较好;处理4消化150 min效果较好.原代细胞纯化,反复差速贴壁得到的上皮细胞较纯,进一步传代纯化细胞取得了理想的结果.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采用酶消化法结合反复差速贴壁分离纯化细胞,传代采用两步消化法,可以成功地进行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藏野驴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以7岁龄藏野驴耳部皮肤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细胞原代培养,采用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进行细胞纯化,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周期和免疫荧光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特异性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显示FSP-1呈阳性表达。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藏野驴成体耳部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为藏野驴种质资源保护、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较好的小鼠脾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在不同培养时间(培养当天、第3天、第6天、第9天)条件下,分别采用改良胰酶消化法、组织块直接培养法和机械分离培养法培养小鼠脾细胞,试验进行细胞形态学、增殖生长曲线和细胞活力曲线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方法对小鼠脾细胞的细胞学形态和细胞活力均有影响。改良胰酶消化法培养的细胞其细胞活力比组织块直接培养法和机械分离培养法培养的细胞活力好,而在细胞形态学的比较中,改良胰酶消化法培养的原代小鼠脾细胞与其他两组相比,培养情况最好,数量较多,形态完整,贴壁较好。证明改良胰酶消化培养法能够较好地培养小鼠脾细胞,进一步完善了小鼠脾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和耳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根据取样组织的不同,筛选出最佳的培养方法,试验以猪胎儿和耳皮肤为试验材料,用4种不同的培养分离方法,即胰酶热消化法、胰酶冷热结合消化法、胰酶室温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和耳皮肤成纤维细胞,对比培养效果,筛选出最佳的培养方法。结果表明:胰酶室温消化法分离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胰酶热消化法和胰酶冷热结合消化法(P<0.05),细胞贴壁效果好,且操作简单;猪耳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中,胰酶热消化法和胰酶室温消化法分离的细胞数量少,组织块培养法所需的组织量少,且较胰酶冷热结合消化法操作简单。试验中培养的细胞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生长曲线呈"S"型,经冻存复苏后生长状态良好,说明胰酶室温消化法是猪胎儿成纤维细胞较好的培养方法,胰酶热消化法和胰酶室温消化法是猪耳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的理想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利用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建立奶牛子宫内膜炎模型从而减少不可控因素来研究奶牛子宫内膜炎疾病已成为国内外普遍使用的一类方法,因此获得高纯度、同一性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是体外研究的关键环节,国内外所使用方法主要是酶消化法、组织块贴壁法和组织块消化贴壁法。本文旨对先前的方法进行改良,建立一种简便易行、培养周期短、细胞活性及形态良好的原代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采用健康未孕奶牛子宫为试验材料,取下子宫内膜组织,加入5 mL含2%双抗、40%胰酶的DMEM/F12培养基,4 ℃消化12 h,再将组织移至25 cm2细胞培养瓶中贴壁培养。获得原代细胞后,应用角蛋白-18抗体对细胞进行免疫组化荧光鉴定,并对第3代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D450 nm值,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培养至第8天,原代细胞基本铺满细胞培养瓶瓶底,有效地缩短了常规组织块贴壁法的周期。通过角蛋白-18免疫组化荧光鉴定,原代上皮细胞的阳性率可达98%以上,相比常规组织块贴壁法来说,纯度明显提高,省去了细胞纯化的操作步骤。细胞增殖状态,符合正常的分裂生长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将常规组织块贴壁法进行了优化改良,不仅缩短了培养周期,同时提高纯度,保持细胞活性,为原代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改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组织块再移法、胰蛋白酶消化法、胶原酶Ⅱ消化法和胶原酶消化配合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纯化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研究乳腺上皮细胞培养效果。结果显示,利用胶原酶消化配合组织块贴壁法不能获得正常生长的乳腺上皮细胞;利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组织块再移法和胶原酶Ⅱ消化法获得大量的乳腺上皮细胞,所得到的上皮细胞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型,符合细胞生长的一般规律。组织块再移法不仅可快速获得大量纯化的乳腺上皮细胞,而且所得到的细胞经传代后,细胞群体倍增时间最短、增殖能力最强,表明,该法是获得山羊乳腺上皮细胞最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猪呼吸道上皮细胞体外的原代培养,对胶原酶Ⅳ+胰酶消化法、胰酶消化法、胶原酶Ⅳ和胰酶消化结合组织块培养法以及组织块培养法等4种分离细胞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同时比较了不同浓度胎牛血清的培养基所培养细胞的纯度及成活率,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并对所得的上皮细胞进行冻存复苏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块培养法培养获得的细胞数量和纯度极显著高于胰酶消化法(P0.01),胶原酶Ⅳ+胰酶消化法获得的细胞成活率显著高于胰酶消化法;含有5%血清的培养基培养的细胞成活率及纯度均高于用10%血清培养(P0.01),冻存1个月后的细胞复苏率为85%。  相似文献   

9.
比较组织块贴壁法和酶消化法对牦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原代培养的差异,为牦牛PASMCs的分离培养及后续的研究建立细胞模型。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和0.2%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分别获取牦牛PASMCs,倒置相差显微镜下比较2种方法分离的细胞形态;台盼蓝染色测定细胞活力;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钙调节蛋白(calponin)免疫荧光法对细胞进行鉴定;细胞计数法获得细胞生长曲线并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显微镜下2种方法获得的PASMCs均为长梭形,呈典型的"峰-谷"状结构,且传代存活率均在98.5%以上;2种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结果均表明培养的细胞为PASMCs;组织块贴壁法和酶消化法的PASMCs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别(P0.05)。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顺利分离得到较纯的PASMCs,但各有优缺点,因此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牦牛PASMCs的原代分离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纯度较高的哈萨克羊胎盘原代滋养层细胞,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胰酶消化法和胰酶+组织块法分离原代滋养层细胞,通过胰酶差时消化法对细胞进行纯化,显微镜下观察滋养层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和生长特性,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对滋养层细胞的特异性表达角蛋白7(cytokeratin 7,CK7)进行鉴定,通过RT-PCR对滋养层细胞标志基因干扰素-τ(IFN-τ)进行检测,同时使用孕酮(P4)、雌二醇(E2)或P4、E2和IFN-τ处理滋养层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胚胎附植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其他方法相比,利用胰酶+组织块法细胞生长周期较短,第2天有细胞从组织块中迁出,5~6 d细胞呈单层铺开,细胞均呈上皮样生长。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细胞CK7染色阳性结果大于95%。RT-PCR检测到分离的滋养层细胞可正常表达IFN-τ。此外,通过P4、E2和IFN-τ处理后,胚胎附植相关基因ISG15、CXCL10、RSAD2、CTSL、SPP1和...  相似文献   

11.
绵羊上皮细胞三种纯化与培养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一种简便、高纯度分离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方法,以及建立高纯度体外子宫内膜细胞培养模型,该试验将原代细胞的3种培养方法,即组织块贴壁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和胶原蛋白酶消化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胶原蛋白酶消化法对细胞的损伤小,细胞生长良好,相比较而言使用胶原蛋白酶消化法最理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牛成纤维细胞最佳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建立成纤维细胞特征鉴定方法,试验采集牛耳皮肤组织块,利用眼科剪修剪成大小为0.5 ~2 mm3的组织块,分别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胶原酶Ⅱ+组织块黏附法、双酶消化法(胰蛋白酶+胶原酶Ⅱ)+组织块黏附法进行原代牛耳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观察各方法培养的细胞生长情况,利用成纤维细胞特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民猪耳皮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以1日龄民猪耳皮组织为试验材料,细胞原代培养采用组织块贴壁法,成纤维细胞纯化采用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建立民猪耳皮组织成纤维细胞系,同时将细胞液氮冷冻长期保存。结果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冻存前后活率均在90%以上。该试验成功建立了民猪成纤维细胞体外分离和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4.
鸡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鸡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本研究分别对消化酶、消化时间、取材部位和表面包被物等条件进行比较和优化,筛选出鸡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分离和纯化的最佳方法,并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与传代。结果显示,取鸡输卵管漏斗部,0.25%胰酶+0.02%EDTA联合消化15min、低速离心去除单细胞、差速贴壁除去成纤维细胞,在20%FBS包被的细胞培养瓶中可获得满意的输卵管上皮细胞分离效果,细胞贴壁性良好。培养的细胞在24h时成团贴壁,48~60h明显增殖,呈圆形或多角形"铺路石样"的单层细胞生长,72h后细胞增殖速度减慢,可以维持至10d以上,且传代后细胞贴壁生长良好,经姬姆萨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鉴定为鸡输卵管上皮细胞。本研究建立的鸡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目的细胞,为研究鸭源鸡杆菌对鸡输卵管细胞的侵袭特性提供了良好的体外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简便、高效的仔猪小肠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试验材料,采用组织贴块法和酶消化法进行原代培养,胰酶消化传代,并应用倒置显微镜和SABC试剂盒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采用组织块贴块法培养的仔猪肠平滑肌细胞有90%的组织块接种存活,初次传代后的平滑肌细胞纯度达95%以上。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胞浆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而酶消化法培养的仔猪肠平滑肌细胞,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表明组织块贴块法是为简便、可靠,短期内可获大量高纯度的仔猪小肠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旨在建立原代犬小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及纯化的方法,为犬肠道病毒性、细菌性及寄生虫相关疾病研究提供细胞材料。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原代犬小肠上皮细胞,胰酶差速消化法进行纯化,利用细胞形态学、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上皮细胞特性,脂多糖(LPS)刺激原代上皮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炎性因子转录水平,鉴定原代犬小肠上皮细胞的功能。结果显示:组织块培养法获得的原代犬小肠上皮细胞可在24 h内贴壁,第3天细胞开始增殖,第4天时达到增殖顶峰,第5~7天细胞活性逐渐降低,在体外连续传代可培养至第10代。经胰蛋白酶差速消化纯化后,获得铺路石样原代犬小肠上皮细胞,生长曲线类似“S”形,上皮细胞特异性细胞角蛋白18 (CK18)鉴定呈阳性,LPS可诱导犬小肠原代上皮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转录水平在12 h(P<0.05)、24 h(P<0.01)表达量呈显著和极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可成功分离获得数量较多、纯度较高且具有典型上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犬小肠上皮细...  相似文献   

17.
用胰蛋白酶热消化分离并培养肾组织原代细胞,组织块法培养耳缘组织原代细胞,并通过差速消化和差速贴壁法纯化成纤维细胞并用液氮保存,细胞复苏后进行了活力、形态、生长特性、微生物污染和染色体等检查。结果发现,滩羊肾和耳缘细胞呈成纤维形,平均复苏活力94.5%和97.7%,生长均良好,生长曲线均呈"S",最大增殖浓度和倍增时间分别为2.8×105/mL、25.5 h和3.2×105/mL、24.2 h,保存的细胞经细菌、真菌、病毒和支原体检查为阴性,染色体为2n=54,二倍体占主体。本研究,滩羊肾和耳缘组织细胞成功分离培养并保存,使滩羊这一重要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上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培养方法对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生长及角蛋白18(CK18)表达量的影响。采集42日龄山羊的瘤胃上皮组织,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对其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阶段的细胞形态,检测第5代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的生长曲线,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山羊瘤胃上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经0.25%胰蛋白酶+0.02%乙二胺四乙酸消化获得的原代培养山羊瘤胃上皮细胞于2 d开始贴壁生长,5 d细胞开始明显增多,10 d细胞数量达到最大。2)经组织块法获得的原代培养山羊瘤胃上皮细胞于4 d开始"爬出"组织块,8 d细胞开始明显增多,14 d细胞数量达到最大。3)经免疫荧光染色显示2种方法获得的细胞胞浆内CK18均呈阳性表达且细胞纯度后者明显高于前者。4)组织块法获得的细胞CK18表达量显著高于酶消化法(P0.05)。综合得出,与酶消化法相比,应用组织块法可成功获得纯度更高的山羊瘤胃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比较不同培养方法对驴皮成纤维细胞培养的效果,以便建立其体外高效快速的培养体系。采集6~7岁健康的新疆驴真皮组织,分别用组织块贴壁法和双酶消化法对驴皮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检测分析细胞的生长特点、生长速度、细胞周期与支原体污染等指标。结果显示,双酶消化法(0.25%胰酶处理1 h,再用0.5%胶原蛋白酶Ⅰ处理6 h)培养驴皮组织3 d后,成纤维细胞进入了对数增殖期,而组织块贴壁法则需要15 d;细胞周期经流式分析发现,处于G0/G1期与S+G2+M期的细胞均约为50%,其余5.17%细胞处于凋亡期,表明大多细胞处于分裂增殖的活跃期,细胞具有很强的活力;试验中培养的细胞均无支原体污染。综上,应用双酶消化法可快速、高效地建立驴皮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6,(7):83-88
为建立一种经济、简便的分离纯化培养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基质细胞的方法,采用传统组织块培养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和胰蛋白酶消化+组织块培养法,分别对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与基质细胞进行了原代培养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可以获得原代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与基质细胞。混合生长的细胞经胰蛋白酶差时消化可获得较纯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且其生长曲线均呈S型。经比较分析,胰蛋白酶消化+组织块培养法为最佳培养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实用,获得的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呈铺路石状可传3代,角蛋白18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纯度达90%以上;基质细胞呈长梭形、漩涡状生长可有限传代,波形蛋白染色阳性,角蛋白染色阴性,纯度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