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配合饲料条件下循环水养殖系统(RAS)中养殖密度对松江鲈生长的影响,选取体长为(2.97±0.12)cm、体质量为(0.26±0.03)g的松江鲈,分别按40尾/m2(A组)、80尾/m2(B组)和120尾/m2(C组)共3个养殖密度,在RAS中进行了为期240 d的养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A组鱼的终末体质量、终末体长、体质量日增长量、存活率等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A组鱼的体长日增长量显著高于C组(P<0.05);不同密度组间鱼体肥满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单位面积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组(2.83 kg/m2)、B组(2.51 kg/m2)、A组(1.72 kg/m2)。试验组鱼体质量与体长均呈幂函数相关(m=aLb,a=0.007 6~0.008 9,b=3.123 6~3.209 4),体长、体质量生长均以三次函数拟合较好。各组间的鱼体长、体质量变异系数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B组最小...  相似文献   

2.
在宁波市鄞州区环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养殖池塘中,通过放养不同密度的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鱼苗进行养殖试验,并对匙吻鲟生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放养7~9 cm鱼苗,密度为2.25万尾/hm2时成活率达63.7%,经5个月的养殖,平均体长达42.12 cm,平均体重达267.31 g,生长指标相对增长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对全长、体长及体重进行回归分析,全长(LT)与体重(W)的幂函数方程为W=0.018 2 LT2.468 9(R2=0.971 4),体长(LB)与体重(W)的幂函数方程为W=0.038 2 LB2.361 8(R2=0.954 9),幂函数指数小于3,表明匙吻鲟的生长为体长增长速度快于体重的异速生长。  相似文献   

3.
2012年3月,从芬兰引进欧白鲑(Coregonus albula)发眼卵40万粒,孵出仔鱼培育出平均体质量2.0 g/尾的鱼种放入青海省拉西瓦水库网箱养殖。2018年,网箱养殖欧白鲑平均体质量3 kg以上。实验在2019年2月捕捞41尾雌鱼,11尾雄鱼,研究欧白鲑亲鱼在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形态特征、个体繁殖力特征及个体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欧白鲑个体绝对繁殖力平均为77 600粒,个体体长相对繁殖力平均值1 564 eggs·cm-1,体质量相对繁殖力平均25.2 eggs·g-1。雌亲鱼性腺成熟系数在14.8%~52.6%之间,平均为32.4%;肥满度为0.019 g·cm-3~0.032 g·cm-3之间,平均为0.025 g·cm-3。欧白鲑雌性亲鱼卵巢重与体质量、体长和体高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欧白鲑的个体绝对繁殖力与卵巢重量、体质量、体长和体高呈极显著的相关性。性腺成熟指数、肥满度与体高呈极显著的相关性。欧白鲑亲鱼体高与其个体繁殖力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  相似文献   

4.
在河北地区采用在大宗淡水鱼坑塘中设置网箱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模式,4月份网箱放养大口黑鲈鱼种75尾/m2,规格126~158 g/尾;10月份网箱产量41.44 kg/m2,平均规格595 g/尾,成活率92%,饲料系数1.33,利润294.48元/m2,投入与产出比1∶1.32。网箱外坑塘大宗淡水鱼鱼种平均产量11 115 kg/hm2,饲料系数为1.08。该模式当年投放大规格大口黑鲈鱼种,可当年养成,当年销售见效益。  相似文献   

5.
2007年8月5日至2009年12月1日进行了流水池塘哲罗鱼无公害商品鱼规模化养殖试验,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定期进行生长测定.水温7.8~13.0℃,平均全长3.5 cm、体质量2.0 g/尾的哲罗鱼鱼苗经330d饲养,平均体质量68g/尾,成活率82.4%;平均体质量68g/尾的哲罗鱼鱼种经516d 饲养,平均体质量840g/尾,成活率76.3%,平均单产57.5 kg/m3,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池塘养殖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的生长特性,于2020年10—12月及2021年3—6月,对在池塘人工养殖条件下的3—5月龄及8—11月龄马口鱼进行随机采样与生物学测定分析。结果显示,经9个月的养殖,马口鱼平均体长达到10.87 cm,平均体质量达到23.07 g,且雌雄鱼生长指标差异显著(P<0.05)。体长(LB)与体高(H)、体宽(D)、头长(E)之间的相关线性方程分别为LB=3.900 9H+1.537(R2=0.952 6)、LB=5.741D+2.911 6(R2=0.971 1)、LB=3.212 6E+1.417 8(R2=0.984)。体质量(W)与体长(LB)之间的相关幂函数方程为W=0.006 9LB3.397 8(R2=0.995 8),其中幂函数指数大于3,表明马口鱼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呈...  相似文献   

7.
2005年4月对江段瓦氏雅罗鱼2只船渔获物234尾进行渔业生物学研究。捕捞群体平均体长16.6 cm(15~29.5 cm),平均体重151.4 g(50~300 g),年龄由1~ ~5~ 龄组成,2~ 占36%;绝对生殖力为8050~12448粒/g,平均为3700粒/g;相对生殖力9. 04~100.6粒/g,平均为34.3粒/g;肥满度系数雌性为0.9436~2.0547%,平均为1.999%。雄性为1.4577~2.054%,平均为1.6262%。捕捞数量2005年春汛6.75 t。嫩江中游讷河江段瓦氏雅罗鱼资源呈现小型化、低龄化趋势;渔业资源呈下降趋势,亟待采取限定捕捞规格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北方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苗种培育技术,在雄安新区雄县利用3口池塘,通过配套保温大棚微流水培育加州鲈苗种,0.44 hm2池塘共放养规格为920尾/kg的“台鲈二代”加州鲈27万尾,经3个月养殖,共培育鱼种5 373.7 kg,平均规格23.8g/尾,单位效益505 905元/hm2。  相似文献   

9.
为调整上海郊区的水产养殖结构,开发水产新品种,提升养殖效益,2021年在上海市郊某合作社开展了墨瑞鳕(Maccullochella peelii)大棚水泥池养殖试验。试验采用2口大棚水泥池,投放经标粗培育的平均体质量为150 g/尾的墨瑞鳕大规格鱼种,放养密度为25尾/m2,全程投喂粗蛋白质质量分数43%的海水鱼膨化饲料。经过13个月养殖,共收获墨瑞鳕商品鱼9 576 kg(单位产量13.3 kg/m3,平均规格696.2 g/尾),饲料系数为1.58,单位产值为1 030元/m3。墨瑞鳕大棚水泥池养殖试验成功,对水产养殖结构调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规格优质奥尼罗非鱼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东年 《水利渔业》2006,26(5):50-51,80
在2.13 hm2的池塘中投放平均体质量370 g的奥尼罗非鱼鱼种34 000尾,经124 d养殖,奥尼罗非鱼平均1.12 kg/尾,最大为1.81 g/尾,平均体长29.3 cm,最大为35.5 cm。奥尼罗非鱼产量38 050 kg,总产值30.9万元,获利9.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选用良种是基础,投喂优质饲料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对捕捞自闽东海域的209尾体质量7.70~66.09 g、体长79.88~150.70 mm的棘头梅童鱼的外部形态、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形态特征参数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棘头梅童鱼鱼体呈长椭圆形,侧扁,背部呈浅弧形;头大而圆钝,额部隆起;口大,口裂倾斜度大;吻短钝,眼小;头部及体部被薄圆鳞,鳞小;侧线发达,略呈弧形;背侧面灰黄色,腹侧面金黄色,鳃腔上部深黑色;唇橙红色,口腔浅色。背鳍鳍棘部边缘及尾鳍末端为灰黑色,各鳍为淡黄色。(2)全长、肛前长、尾柄长、头长、眼径、头高、体高、尾柄高、眼后头长和体质量与体长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体宽与体长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3)以体长为自变量、各参数为因变量进行拟合处理,结果显示,全长、肛前长、尾柄长、头长、眼径、体高、体宽和眼后头长与体长呈指数相关,而尾柄高、头高与体长呈线性相关,其中体质量(W)与体长(Sl)的拟合方程为:W=4.506 5×10-6Sl3.290 7(R2=...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催产花亲鱼9组,雌鱼平均体质量105 g,催产率82%;获受精卵1.2万粒,受精率85%;获水花1.0万尾,孵化率84%。水花鱼苗于池塘中养殖120 d,收获鱼种7200尾,平均体长12.45 cm,平均体质量20.47 g,养殖成活率72%。平均水温21.5℃,花受精卵120 h破膜;破膜后第15 d,臀鳍出现,平均全长12.5 mm,外部形态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13.
在2口面积共计4.7×667m2的试验塘开展了黄颡鱼冬片鱼种健康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放养2~3cm的黄颡鱼夏花鱼种25000尾,收获黄颡鱼冬片鱼种564.9kg,平均体重23.3g、平均体长11.9cm,成活率95.9%,每667m2平均利润1837.5元,投入产出比为1:1.74。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南海休渔期间,广西鲜活海产鱼市场供应偏紧的状况,利用南方冬春季节积温比北方高的有利条件,于2002年10月22日从山东青岛引进低温养殖品种——牙鲆,在北海市铁山港区北暮生态海水养殖场进行了工厂化养殖试验。在67.2m^3有效水体中投放平均体长13cm的牙鲆鱼种3620尾,采用投喂鲜杂小鱼、水质监控等综合技术方法,经196d饲养,于2003年5月6日起水收获商品鱼3421尾,总重1539kg,产值138500元,成本66482元,平均产量22、9kg/m^3。商品鱼平均体长32cm,平均体重450g。最大个体体长39cm,体重620g。养殖成活率94.5%,饵料系数为4.9,投入产出比为1:2.1,试验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催产花[鱼骨]亲鱼9组,雌鱼平均体质量105g,催产率82%;获受精卵1.2万粒,受精率85%;获水花1.0万尾,孵化率84%。水花鱼苗于池塘中养殖120d,收获鱼种7200尾,平均体长12.45cm,平均体质量20.47g,养殖成活率72%。平均水温21.5℃,花[鱼骨]受精卵120h破膜;破膜后第15d,臀鳍出现,平均全长12.5mm,外部形态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16.
应用46个直径8m的圈桶进行光唇鱼养殖试验。每个圈桶放养全长6~7 cm的光唇鱼鱼种12000尾。投喂含粗蛋白43%~48%的全价配合饲料,经326d养殖,商品鱼平均规格38.2g,平均存活率91.5%,平均饲料系数2.2,平均产量8.39kg/m3,平均产值922.9元/m3,平均利润505.47元,投入产出比1:2.21。  相似文献   

17.
池塘放养3 000万尾黄颡鱼水花,通过50 d的养殖试验,通过天然饵料的培养、适当的人工投喂及池塘生态环境调控等措施,获体长58 cm鱼种600万尾,成活率达20%。  相似文献   

18.
于2017—2019年采用在池塘上方搭建简易保温大棚的方式开展了美洲鲥当年鱼种越冬养殖试验,研究探讨了越冬养殖相关的技术参数。结果显示:搭建保温大棚后,冬季池塘水温可保持在10℃以上,在美洲鲥当年鱼种(0+龄鱼种,平均体长12.45~16.65 cm,平均体质量27.29~66.41 g)放养密度为1518~2970尾/亩(15亩=1 hm^2,下同)和81.04~100.78 kg/亩的条件下,在越冬前中期(12月至次年3月中旬),日投饲量在0.8~1.6 kg/亩,越冬后期(次年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日投饲量也由2.0 kg/亩左右迅速增加到4.0~5.0 kg/亩。经过125~130 d的越冬养殖,鱼种平均体长达17.48~21.19 cm,增长28.04%~40.40%,平均体质量77.57~137.96 g/尾,增加了106.53%~184.24%,鱼种的体长和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193~0.261)%/d和(0.585~0.804)%/d,日均增长量和日增重分别为0.036~0.039 cm/d和0.387~0.572 g/d;收获时美洲鲥鱼的肥满度为1.42~1.43 g/cm3,养殖成活率为89.29%~94.81%,饲料系数为1.50~1.65,亩产量为198.50~205.68 kg。试验结果表明,在江浙地区,养殖池塘上方搭建保温大棚后,冬季池塘水温(10~20℃)在美洲鲥当年鱼种的适宜水温范围,能获得较理想的越冬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吉林省在主养鲫鱼的稻田里搭养了偏冷水性的柳根鱼,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在约10000m~2的稻田中央挖500m~2的渔涵,四周及中央挖0.6m宽的"田"字形鱼沟,放养体重150g/尾的彭泽鲫鱼种1000尾,体长10cm左右的柳根鱼鱼种3000尾,共投喂饲料500kg,共产稻谷7500kg,产出平均体重510g/尾的彭泽鲫商品鱼500kg,平均体重78g/尾的柳根鱼商品鱼150kg。在稻谷产量与未养鱼时产量基本相当的情况下,鲫鱼和柳根鱼总共增收15000元。  相似文献   

20.
2017年1—12月在沅江水系支流锦江河采集野生黄颡鱼样本408尾,对其生长、年龄和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研究。其中,年龄结构通过对比脊椎骨、胸鳍棘、鳃盖骨、耳石,选择脊椎骨作为年龄判断材料,得到的样本年龄为1~6龄,2龄为优势年龄组,占样本总量的38.24%。体长与体质量的幂函数关系式为m=0.0001L2.6121(r^2=0.9491,n=248);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体长、体质量与年龄的关系,其关系式分别为L_t=210.8029[1-e-0.3015(~t+0.2272)],m_t=117.5434[1-e-0.3015(~t+0.2272)]2.6121。生长拐点年龄为2.96龄,对应的体长130.2 mm,体质量108.2 g。采用Panly公式分析了锦江河黄颡鱼的资源利用情况,其资源开发率为0.1096,总死亡率为0.7838,自然死亡率为1.3958,当起捕体长为121 mm时,相对单位补充渔获量和生物量达到最大,分别为0.004213和0.048993,对应的年龄为2.63龄,体质量为105.2 g。当前锦江河黄颡鱼处于过度开发状态,种群明显趋于低龄化、小型化,为保护锦江河野生黄颡鱼资源,建议最小起捕体长130.2 mm,体质量108.2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