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规模化猪场舍内外空气质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掌握规模化养猪场舍内外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为猪舍空气质量对人、动物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估和相关控制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环境检测方法对南京市郊某规模化养猪场的哺乳仔猪舍、保育舍和生长育肥舍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显示,春、夏、秋、冬猪舍内环境空气中平均细菌总数分别为118.77×103、28.51×103、102.04×103、62.71×103 CFU/m3,NH3的浓度分别为9.67、10.87、9.95、12.74 mg/m3,H2S的浓度分别为2.81、1.95、2.68、2.78 mg/m3;猪舍外环境空气中平均细菌总数分别为13.57×103、13.20×103、16.70×103、11.85×103 CFU/m3,NH3的浓度分别为1.01、1.44、1.07、0.42 mg/m3,H2S的浓度分别为0.06、0.08、0.03、0.01 mg/m3。猪舍内环境空气中细菌总数春季>秋季>冬季>夏季(P<0.05),且猪舍内细菌总数高于舍外(P<0.05),猪舍内在春、秋、冬季除生长育肥舍外,均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而夏季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环境空气中NH3、H2S的浓度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猪舍内外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环境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黄冈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探索迷向丝结合化学防治对梨小食心虫防控效果,监测了黄冈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比较了三个密度迷向丝结合化学防控对“双臂顺行式”棚架梨园梨小食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黄冈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发生在3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初,第二代高峰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三代高峰期7月底至8月中旬,第四代高峰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495根/km2和660根/km2两个密度结合化学防控对梨小食心虫各个世代迷向率均达到97%-100%,蛀果率均在0.73%以下,防治效果均达到93.13%以上。  相似文献   

3.
 通过2011,2012连续两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在不同氮用量下(小麦,0,60,120,180,240kgN/hm,记为WN、WN、WN、WN、WN;玉米,0,97.5,195,292.5,390kgN/hm,记为MN、MN、MN、MN、MN;大豆SN、SN、SN、SN、SN)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了作物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P<0.01)。小麦各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都随氮用量增加而呈增大趋势,收获期干物质积累量以WN处理最高,为20610kg/hm,产量以WN 处理最高,为8176kg/hm,但WN、WN、WN 间无显著差异。玉米拔节期、喇叭口期和吐丝期的干物质积累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在MN时达最大;玉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大,在MN 处理最高,分别为13143kg/hm和6976kg/hm,但MN、MN 间差异不显著。大豆在盛花期、收获期的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呈先减少再增大的变化趋势,收获期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以SN 处理最高,分别为5457kg/hm 和1977kg/hm,但MN、MN 间差异不显著。小麦/玉米/大豆周年体系的总籽粒产量和产值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大,在N处理最高,分别为11959kg/hm 和27288 元/hm,但总产值减去氮投入的产值效益在N 时最高,为25196元/hm,N、N、N 间无显著差异。小麦、玉米、大豆的产值占体系周年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2%,55%,13%,因此,小麦/玉米/大豆周年体系中玉米为主要作物,其次是小麦,再次是大豆。适宜施氮量小麦为120kg/hm,玉米为195~292.5kg/hm,大豆可据苗情不施或适当追施氮肥,周年体系氮肥用量应为255~382.5kg/hm。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的不同品种苹果果实采后品质变化规律,筛选出品质优良的苹果品种。【方法】以12个苹果品种果实为材料,测定其19项品质指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破裂力、破裂位移、破裂功、屈服力、屈服功、屈服位移、果肉硬度、果肉做功、L*、a*、b*值、c*值、h*),并运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瑞香红’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国光’苹果的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华红’果实的呼吸强度最高;‘瑞阳’和‘华月’乙烯释放量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在穿刺参数测定中,‘国光’苹果的破裂位移、破裂功和果肉做功最大;‘瑞香红’苹果的破裂力、屈服力、屈服功和果肉硬度最大,‘华庆’屈服位移最大。在色差数据中,‘国光’苹果的L*值最大,‘瑞香红’苹果的a*值最大,‘瑞雪’苹果的b*c*h*值最大。不同苹果品种各项指标存在差异,其中硬度与可溶性固形物、破裂力、破裂功、屈服力、屈服功、果肉硬度、果肉做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乙烯释放量呈显著负相关;屈服功与果肉硬度、果肉做功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肉硬度与果肉做功呈极显著正相关;L*值与b*值、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a*值呈极显著负相关;a*值与b*值、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b*值与c*值、ho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根据综合得分,可知排名前5位的苹果为‘国光’、‘乔纳金’、‘金冠’、‘瑞雪’、‘华月’,表明在同一采摘年份中,以上5个苹果品种的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肉牛种业为肉牛生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种公牛是肉牛业发展的“芯片”,直接关系到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为提高优秀种公牛的利用率和区域覆盖率,适当降低每剂量冷冻精液的有效精子数量,同时能够确保其输精受胎率不受影响而进行该研究。[方法]制作含有效精子数分别为8x106、4x106、2x106,三组牛冷冻精液,用上述冷冻精液进行输精试验,比较输精效果。[结果] 有效精子数为8x106有效精子数为4x106有效精子数为2x106,三个试验组间其人工输精后受胎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输精总受胎率差异不显著,降低有效精子数,其输精受胎率未受影响。[结论]降低每剂冷冻精液的有效精子数量(2~8x106)在适当范围内,其输精受胎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氮添加对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和地上生产力的影响,以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在样地内分别施入 0,10,20,30,40 g/m2 的尿素,测定不同施氮水平下地上生产力和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地上生产力呈现升高趋势,施氮量在 40 g/m2 下达到最大值 194 g/m2 ;但过高的施氮量不能显著增加地上生产力,在施氮量大于 30 g/m2 之后,地上生产力增加不显著;随着施氮量增加,0~20 cm 土层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降低,在施氮量 40 g/m2 时最低,相比未施氮分别降低了 19. 95% 和 14. 04%;在 0~20,20~40,40~60 cm 土层,铵态氮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 20 g/m2 尿素下达到最大值;4 个土层中,硝态氮的含量均呈现升高的趋势,在 30 g/m2 尿素水平下达到最大值;在各个土层中,速效磷含量整体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氮量与土壤全磷,全钾和速效钾之间均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明确钾肥施用对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确定苇状羊茅适宜的钾肥用量和钾营养诊断指标。【方法】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苇状羊茅地上部生长、生理和钾素养分吸收对不同钾肥用量(K2O 分别为0、18、36、54 g/m2)的响应。【结果】 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苇状羊茅各生育阶段的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钾肥用量36 g/m2时达最大值;出苗后50~137 d 和0~50 d 植株株高增量和干物质累积速率较大。施用钾肥36 g/m2 有利于促进植株地上部钾的吸收,提高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增加钾肥用量提高了苇状羊茅栽培体系的钾素损失风险。适宜苇状羊茅生长的钾肥用量范围为K2O 7. 0~49. 9 g/m2,获得80% 最大地上部干物质量的地上部钾临界浓度为10. 8 g/kg。【结论】 钾肥施用对苇状羊茅生长和生理特性影响显著,钾肥用量7. 0 g/m2 和地上部钾浓度10. 8 g/kg可分别作为苇状养护管理的钾肥用量推荐和植株钾营养诊断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工采挖和自然坡度对冬虫夏草数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不同采挖强度 S1 (2 人/hm2 )、S2 (4 人/hm2 )和 S3 (6 人/hm2 )和产区自然坡度(G1,7°;G2,17°;G3,25°)下冬虫夏草幼虫数量和采挖数量进行调查,分析采挖强度和产区坡度对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量的影响。【结果】采挖强度和坡度与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 05);采挖强度和幼虫数量相关度高(r 2 =-0. 45,r 2 =-0. 58),坡度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相关度高(r 2 =-0. 74,r 2 =-0. 78),采挖强度和坡度互作对幼虫数量和采挖数量影响不显著(P>0. 05)。不同采挖强度下,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为 CK=S1>S2>S3( P<0. 05);不同坡度下,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为 CK=G1>G2> G3( P<0. 05);且在各个采挖强度下,随坡度的增加,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呈显著降低趋势 (P<0. 05)。 此外 ,冬虫夏草采挖数量显著地受蝙蝠蛾幼虫数量的影响且呈正相关(P<0. 05)。 【结论】 S1采挖强度、G1小坡度适合幼虫数量的增长和冬虫夏草的采挖数量,且不影响翌年冬虫夏草的产量。然而,采挖活动有可能对草地的土壤、幼虫喜食性牧草、冬虫夏草真菌孢子的弹射等产生综合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会影响蝠蛾寄主幼虫的存活状态,冬虫夏草菌孢子的弹射量也会影响冬虫夏草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雌激素(estrogen,E2)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前列腺素E2合成酶(PGES)和前列腺素F合成酶(PGFS)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E2对奶牛输卵管生殖生理的调节作用,本试验采用了体外培养荷斯坦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技术,分不同时间(0、2、4、8、16、24和48 h)和不同浓度(10-12、10-11、10-10、10-9 mol/L)添加雌激素E2(以不加雌激素作空白对照),采用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PGES和PGFS mRNA表达。不同浓度的E2或同一浓度不同刺激时间的E2均能增加PGES的表达,但4 h浓度为10-10 mol/L时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PGFS在24 h添加浓度为10-12 mol/L E2时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表明,E2对培养的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PGES和PGFS 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说明雌激素E2对前列腺素酶PGES和PGFS mRNA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象草苏牧2号和N51(对照)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海盐浓度胁迫下幼苗根、茎和叶中Na 、K 、Ca2 和Mg2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的分配与运输规律。结果表明,苏牧2号和N51植株各部分Na+ 含量均随海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K 、Ca2 、Mg2 含量和K/Na 均随海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10g/L 海盐浓度胁迫后,苏牧2号根中Na 含量显著高于N51。4~10g/L 海盐浓度胁迫后,苏牧2 号茎中Na 含量总体上显著低于N51,叶中Na 含量苏牧2号均低于N51,但不同胁迫时间下差异不尽相同;苏牧2号根、茎中K 含量总体显著高于N51,苏牧2号和N51 叶中K 含量高低则不尽相同;苏牧2 号叶中K/Na 总体显著高于N51;苏牧2 号的S/Na+ (茎/根)除4g/L 处理后第7天苏牧2号低于N51外,苏牧2号均高于N51,是其运输系数的1.02~2.19倍。表明苏牧2号的S/Na+(茎/根)高,使得根系能截留更多的Na和向茎选择性运输更多的K,提高茎中K/Na,同时其叶片中保持了高K/Na,从而减小植株受盐害程度,是苏牧2号耐盐性比N51 增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半干旱区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根芽数量规律和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技术。 【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平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生物炭覆盖量[0×104( 土垄)、3×104( 单倍生物炭垄)和 6×104 kg/hm2( 双倍生物炭垄)]和不同垄宽(30、45 和 60 cm)对紫花苜蓿农田土壤水分、温度、紫花苜蓿根芽、分枝数、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处理为平作(FP)、垄宽 30、45、60 cm 的土垄(MCS30、MCS45、MCS60)、垄宽 30/45/60 cm 的单倍生物炭垄(SMSBA30、SMSBA45、SMSBA60)、垄宽 30、45、60 cm 双倍生物炭垄(DMSBA30、DMSBA45、DMSBA60)。【结果】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提高垄上表层土壤温度和沟中土壤贮水量,增加紫花苜蓿根芽数(茎枝芽+根颈芽)、分枝数、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垄宽的增加,土壤贮水量、紫花苜蓿根芽数和分枝数随之增加,紫花苜蓿实际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之降低 。 紫花苜蓿茎枝芽数量是根颈芽数量的 2. 2~2. 9 倍 。 与平作相比 , MCS30、MCS45、MCS60、SMSBA30、SMSBA45、SMSBA60、DMSBA30、DMSBA45和 DMSBA60的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 20. 7、30. 8、41. 7、8. 7、23. 0、35. 7、6. 2、12. 0 和 11. 0 mm,根芽数分别增加了-0. 4、0. 4、 2. 0、1. 2、0. 7、4. 1、0. 4、3. 0 和 4. 6 个/株,分枝数分别增加 8、28、50、48、84、109、45、91 和 71 个/m2 ,总干草产量分别增加 3. 34%、-0. 52%、-0. 70%、26. 81%、17. 11%、3. 00%、18. 28%、5. 79% 和 -11. 0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 -1. 76、-0. 04、2. 67、5. 77、4. 26、2. 99、4. 66、1. 62、 0. 10 kg/(hm2 ·mm)。【结论】垄宽 30 cm 的单倍生物炭垄具有较高紫花苜蓿根芽数量、紫花苜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半干旱区种植紫花苜蓿的适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四味穿心莲散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XBridge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以甲醇-水(52:4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2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分别为225nm(穿心莲内酯)和254nm(脱水穿心莲内酯)。结果:穿心莲内酯浓度在12.7375μg.mL-1~509.5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6);脱水穿心莲内酯浓度在3.4μg.mL-1~13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穿心莲内酯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8.8%,RSD 为1.0%;脱水穿心莲内酯回收率平均为99.9%,RSD 为0.8%。结论:该方法快捷、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四味穿心莲散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2个有效成分的同步测定,为四味穿心莲散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商品肉鸡舍内主要环境因子如氧气、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浓度、细菌浓度以及温度、湿度等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各环境因子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该鸡舍内氧气浓度平均为19.6%,比舍外降低6.0%;二氧化碳浓度平均为3 673×106 mg/m3,为舍外二氧化碳浓度的8.48倍;细菌浓度平均为6.9×105 cfu/m3;舍内平均温度为24.0 ℃,相对湿度为75.5%;氨气浓度在试验期间均超过100 mg/m3;硫化氢浓度低于检测仪器最低浓度1 mg/m3。试验表明,鸡舍内空气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与氨气浓度严重超标,氧气含量不足,各环境因子与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可能是导致鸡群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陇东地区播期和施肥量对饲用燕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早熟燕麦品种边锋和中熟品种梦龙为材料,设早播(4 月 8 日)、中播(4 月 18 日)和晚播(4 月 28 日)3 个播期,低施肥量(N 45. 75 kg/hm2 +P2O5 31. 50 kg/hm2 )、中施肥量(N 91. 50 kg/hm2 +P2O5 63. 00 kg/hm2 ) 和高施肥量(N 137. 25 kg/hm2 +P2O5 94. 50 kg/hm2 )3 个施肥量,研究不同播期和施肥量下燕麦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1)2 个品种的株高、穗长、小穗数和草产量都随着播期推迟逐渐降低。2)2 个品种的粗蛋白含量随着播期推迟和施肥量增加逐渐增加,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则逐渐降低。3)在播期和施肥量交互作用下,边锋以早播低施肥量的干草产量最高(6 500 kg/hm2 ),梦龙以早播高施肥量的干草产量最高(6 506. 7 kg/hm2 )。【结论】在陇东地区以收获饲草为目的的燕麦生产上, 不同熟性的品种都以 4 月上旬播种为宜 ,其中 ,早熟品种边锋施肥量以 N 45. 75 kg/hm2 、P2O5 31. 50 kg/hm2 较好,中熟品种梦龙以 N 137. 25 kg/hm2 、P2O5 94. 50 kg/hm2 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缓控释氮肥对高羊茅草坪生长及氮素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释放期为30和60d的树脂包膜尿素(PCU30、PCU60),硫包衣尿素(SCU),抑制剂型缓释尿素(UI)和普通尿素(U)对高羊茅草坪生长、氮素吸收及氮素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年施氮量260kg/hm 的情况下,PCU30、PCU60和SCU 一年分春秋2次施用可以满足高羊茅草坪正常生长需要,其草屑累积量和氮素吸收量显著高于普通尿素一年4 次施用处理;氮素气态损失方面,UI处理的氨挥发损失氮量高达44.42kg/hm,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其NO 排放氮量为6.46kg/hm,显著低于其他施氮处理;PCU30、PCU60、SCU 处理的氨挥发量和NO 排放氮量分别为17.67,13.59,18.54kg/hm 和8.14,6.92 ,9.91kg/hm,显著低于U处 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议高羊茅草坪一年分春秋2次施用树脂包膜尿素PCU60较为适宜,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氮素挥发损失,环境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 DEV),又称为鸭瘟病毒,是一种只感染雁形目禽类的疱疹病毒。DEV具有基因组大、非必需基因多、能插入外源基因的容量大、遗传稳定等优点,其庞大而复杂的基因组为外源基因提供了诸多可插入位点,以DEV为载体,成功表达了禽流感病毒HA蛋白[1]、鸭病毒性肝炎病毒VP0蛋白[2]、鸭坦布苏病毒E基因[3]以及鹅细小病毒VP2蛋白[4]。构建重组DEV的重要一步是将报告基因插入到基因组中,目前常用的报告基因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红色荧光蛋白(RFP)以及LacZ报告基团。本研究用RFP报告基团插入DEV UL2基因中,获得表达红色荧光的重组病毒,一步生长曲线表明,RFP对DEV的生长无影响;连续传代12代,RFP能够稳定表达,为DEV载体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2016-2018年对四川仁寿区试点嫁接在飞龙枳、枳、资阳香橙和红桔4种砧木上的金秋砂糖桔,以及2018年对广西隆安、平南、灵川和云南元阳4个生态区试点嫁接在枳和资阳香橙2种砧木上的金秋砂糖桔的生长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四川仁寿树冠由大到小依次为红桔、资阳香橙、枳和飞龙枳砧,其单株产量3年平均值分别为37.18 kg、27.02 kg、18.72 kg和12.97kg,单位树冠体积的果实生产效率3年平均值则分别为4.97 kg.m-3、6.22 kg.m-3、9.25 kg.m-3和19.26 kg.m-3;单果重为资阳香橙>红桔>飞龙枳>枳砧;枳和飞龙枳砧上的果实TSS、固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均较高,资阳香橙砧次之,红桔砧最低。4种砧木金秋砂糖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依次为:飞龙枳10.45%、枳10.28%、资阳香橙10.08%、红桔9.62%。广西和云南4个区试点资阳香橙和枳砧的试验结果与四川仁寿这两种砧木的试验结果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综合比较试验结果,推荐生产上金秋砂糖桔用枳和资阳香橙做砧木,高密度栽培可选用飞龙枳砧。  相似文献   

18.
“双臂顺行式”新型棚架梨树采用“两线一面”或“三线一面”架式,整形修剪要求梨树主干高1.2~1.3m,2个主枝,无中心干,顺行向左右延伸,主枝上直接培养单轴结果枝组。这种整形修剪方式具有技术简单、操作简便、省力轻劳、便于机械化操作等优点,是我国梨树省力化整形修剪技术的一项重要创新,已在我国梨梨产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研究头孢噻呋钠在成年麻鸭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为临床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选取24只健康的成年麻鸭(体重1.6?0.2kg),随机分为3组,以2mg.kg-1剂量分别单次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和内服头孢噻呋钠,采用HPLC法检测血药浓度,计算头孢噻呋的药动力学参数和肌注、内服的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头孢噻呋钠后,血药浓度经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t1/2α为0.19?0.22h,t1/2β为3.64?0.22h,Vd为0.48?0.06L.kg-1,CL为0.07?0.01 L.kg-1.h-1,AUC为27.09?2.84μg.mL-1.h-1;肌内注射后,血药浓度经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t1/2α为0.38?0.02h,t1/2β为4.56?0.29h,Tmax为0.49?0.17h,Cmax为6.44?0.44μg.mL-1,AUC为26.88?0.48μg.mL-1.h-1,生物利用度为99.22%;内服后,血药浓度经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t1/2α为0.77?0.14h,t1/2β为3.81?0.23h,Tmax为1.06?0.23h,Cmax为3.62?0.20μg.mL-1,AUC为21.47?0.44μg.mL-1.h-1,生物利用度为79.25%。头孢噻呋钠在成年麻鸭体内吸收迅速,半衰期较长,肌注的生物利用度高,内服吸收良好。  相似文献   

20.
重金属离子对2种草坪草荧光特性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Cd2+ 、Cu2+ 、Zn2+ 、Pb2+ 不同浓度处理,研究4种重金属离子对其荧光特性及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羊茅在4种重金属离子处理下,其最大量子产量(FF)值均低于对照,说明高羊茅在受到重金属离子胁迫后,其PSⅡ 活性受到伤害;多年生黑麦草在Cd2+ 不同浓度处理下,其FF 值均略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说明Cd2+ 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的PSⅡ系统的活性影响不大;但是Cu2+ 和Zn2+ 浓度分别达到500mg/kg及以上时,对多年生黑麦草FF 值影响较大,均显著低于对照;同时,多年生黑麦草还表现出低浓度Zn2+ 促进PSⅡ系统活性的作用,但随着浓度升高,表现出对PSⅡ系统越来越强的抑制作用;在4种重金属离子不同浓度处理下,2种草坪草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值均低于对照,说明其光合活性和电子传递效率均受到影响;经过4种重金属离子处理后,除部分离子低浓度处理外,高羊茅总根长、根表面积、总分叉数和总根尖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并且有随着离子处理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多年生黑麦草根系则表现出对低浓度重金属离子抗性较强,对高浓度重离子抗性较差,并且也有随浓度升高而不断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