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田防护林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田防护林建设占用土地,与滨海平原区人多地少相矛盾。为达到占用最少土地而较快地获得最佳防护效果的目的,通过对木麻黄生长情况的对比分析和对林带降风效应的试验研究,提出营建农田防护林的树种选择和林带宽度、走向、带间距、疏透度等设计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福建沙质海岸引种台湾防护林树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福建省沿海防护林树种现状和问题、台湾防护林建设状况和主要树种特性、引种台湾海岸树种的必要性,提出了台湾海岸树种在福建沿海防护林中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林业科技开发》2010,24(3):104-104
2010年4月28日,由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申报的2010年度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沿海主要优良耐盐碱树种及防护林营建技术示范推广”,获得批复立项。  相似文献   

4.
论山东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树种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限制沿海防护林树种选择的5个方面的障碍因素;阐述了沿海防护林的树种选择原则;分别就山东沿海防护林建设中可选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资源作了介绍;指出了提高沿海防护林造林成活率的2种造林方法:容器苗造林和根际覆盖技术。  相似文献   

5.
广西沿海沙质海岸分布范围广泛,地形复杂,且易遭受极端天气影响,对广西沿海防护林营造林树种的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对广西沿海沙质海岸气候及防护林发展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沙质海岸防护林建设的目的和需求,提出了可供选择应用且应用较多的26个树种,并对各树种的生态特性、造林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有效地解决了广西沿海沙质海岸防护林造林树种选择,对于正在实施中的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提供了配套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位于广西东部珠江水系区的苍梧县珠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优良造林树种选择研究,是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并以构成其防护林体系的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各林种的功能需求特征为依据,在充分遵循其树种优化选择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林种功能作用所需求的要素,按其层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影响及其隶属关系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多层的分析结构模型,即树种优化选择的评价模型,用指标层相对于控制层(目标层)的重要性权重来确定营建该防护林体系待选的56个树种的优劣次序,明确了不同林种对其造林树种选择诸因素(依据)间的权重问题,评选出了适合苍梧县营造珠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优良造林树种,为营建其最大综合效能的珠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优良树种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东南沿海防护林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现有文献以及笔者多年来对沿海防护林病虫害的研究积累,对东南沿海防护林的主要树种木麻黄、红树林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沿海木麻黄生态效益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麻黄是我国东南沿海防护林的主要造林树种,对其生态效益的探讨已成为沿海防护林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选取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改良土壤、涵养水源等四个生态指标概述木麻黄的生态效应,针对目前木麻黄造林存在的树种结构单一、病虫害发生、二代更新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从造林技术着手,提出了沿海防护林恢复重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我国沿海岸质海岸地区自然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多的特点,根据防护林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原则,在浙江省三门县、宁海县岩质海岸地区进行了树种配置设计,临海一面坡树种空间配置,并对所配置的树种生长情况进行了试验测定,为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样板.  相似文献   

10.
针对辽北荒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现状 ,论述了营建生态经济园林景观型防护林体系的理论基础及营建模式 ,提出了 3种造林模式 (其中包括以花灌木为主的景观配置林 ) ,对造林树种的选择、配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对生态经济园林景观型防护林体系营建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阐述广西区沿海防护林建设的现状,分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沿海防护林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包括生态风景林工程、林相改造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三大工程,工程建设始于2001年;截至2010年,10年间共营造防护林2.30万hm2,基本形成一道生态功能稳定的绿色屏障;总结深圳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经验与问题,提出深圳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沿海防护林植被生态恢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树种抗逆性、树种筛选、造林方法和林带结构功能优化配置、次生林改造技术研究等方面综述了我国沿海防护林植被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沿海防护林的研究方向:加强分子水平上树种抗性的研究,建立树种的综合评价模型;开展防护林带的更新和改造技术及配置模式研究;应用RS和GIS等现代科学方法,开展区域水平的海防林空间布局研究。  相似文献   

14.
水黄皮苗期生长特性和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加沿海造林树种,丰富沿海防护林种质资源,引进台湾防护林树种水黄皮种子并在惠安赤湖林场苗圃育苗。通过对水黄皮物候和苗期生长特性的观测,研究了水黄皮苗木年生长规律和生长期,结果表明:水黄皮播种后,苗木高、径生长过程表现为慢—快—慢的节律;6—10月为高、径的快速生长期,生长量分别为全年生长量的34%和50.74%。同时提出了水黄皮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5.
秦皇岛海滨森林公园是秦皇岛沿海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秦皇岛重要的城市森林公园之一,文章针对秦皇岛海滨森林公园阔叶树多、针叶树少、树种单一、林龄老化、景观单调的现状,探讨了森林公园景观改造的原则、措施和技术。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文昌与万宁沿海防护林质量调查与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海南省海防林现状,对文昌和万宁两地海防林进行了大范围的踏查和典型抽样调查,共计调查了37个临时样地。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文昌与万宁海防林在龄级结构、群落层次结构,生长状况,林分密度,海防林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2)文昌海防林龄级结构合理,群落层次较复杂,海防林模式多样化,但枯梢、枯死现象严重;(3)万宁幼龄林比例高,群落层次相对简单,滥伐现象较普遍,但林分长势良好;(4)文昌与万宁具有防护性能的海防林密度低,林分稀疏,具有良好防护性能的海防林不足25%。  相似文献   

17.
浅议辽宁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辽宁省沿海防护林体系一、二期工程建设现状,在全面总结分析基础上,阐述了工程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与经验,论述了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从发展思路、总体布局、建设重点与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提出建设对策。旨在提高辽宁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平,更好的服务于沿海经济带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推进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根本途径和首要任务。海岸带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发展海岸带林业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海岸带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纵深防御型防护林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的构建3个方面,提出了海岸带林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遥感技术在沿海防护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技术是沿海防护林管理中的重要手段。文中概述了遥感技术在沿海防护林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介绍了沿海防护林遥感的主要技术系统组成, 包括遥感数据源选择、沿海防护林遥感分类方法和分类精度评价等; 阐述了遥感技术在沿海防护林资源调查、动态监测和病虫害监测等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当前基于遥感技术的沿海防护林的全球变化研究以及3S技术在沿海防护林管理中的综合应用; 指出目前存在的沿海防护林原始影像数据的选取、遥感分类精度以及沿海防护林遥感分类方法选择等问题, 展望了遥感技术在沿海防护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冶金企业道路防护绿地种植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阐述了道路防护绿地种植设计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道路防护绿地建设的原则,归纳了适合污染区域道路防护绿地建设的树种及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