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85—1986年,在眼子菜发生严重的小庙乡用抚顺农药厂生产的除草剂“五二扑”进行了防治眼子菜的试验与示范。小区试验面积7亩,示范180余亩。水稻品种有“桂朝2号”、“七一粳”和“科情3号”等。插秧后15—20天,眼子菜红叶刚转绿时,每亩用细土15—20公斤拌药,均匀撒  相似文献   

2.
连作晚稻三化螟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三化螟幼虫在晚梗稻分蘖、圆秆、孕穗、破口期均能侵入,所形成的为害株数、为害类型和幼虫存活率与生育期有密切关系,为害丛、株增长呈S型曲线。分蘖期、孕穗—破口期引起丛、株为害率和损失率与卵块密度显著相关,每个卵块损失稻谷分别为59.11±2.99g、74.58±3.31g。考种结果表明,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穗减少。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三化螟经济允许卵块密度为:分蘖期130—150块/666.7m~2,孕穗—破口期100—120块/666.7m~2;防治指标:分蘖期100—110块/666.7m~2,为害团50—60个/666.7m~2,丛为害率2.0%—3.0%,株为害率1.0%—1.5%。  相似文献   

3.
高密度对陆地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常规管理下 ,2 0 0 2年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尉犁县 ,对陆地棉高种植密度为 18× 10 4株 /hm2 ,2 2 .5× 10 4株 /hm2 ,2 7× 10 4株 /hm2 的皮棉产量和棉纤维的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密度对皮棉产量影响显著 ,皮棉产量随密度增大而下降 ,产量与密度呈负相关。在栽培密度为 18× 10 4株 /hm2 时皮棉产量最高 ,为 2 6 75kg/hm2 。棉花内在品质的主要指标纤维长度、纤维强度、整齐度、马克隆值也有随密度增大而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棉花受棉铃虫为害后的补偿效应及其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四因子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的试验结果,建立了以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株成铃及单株产量为目标函数,考虑种植密度、果枝数、模拟被害蕾(7月上旬)和被害幼铃(8月上旬)四决策变量的数学模型。模型行为反应表明:低密度(小于2千株/亩)或高果枝数(大于16个/株)条件下棉花补偿能力衰退;被害蕾量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有增产作用;被害幼铃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较大;但相对来说,密度和果枝数是影响产量的两个主要因素。模拟计算表明:允许蕾被害584—656个/百株和幼铃被害187—225个/百株,并配以密度4360—4520株/亩和果枝数14.4—15.06个/株的措施,可获取亩产皮棉95公斤以上。最后给出了不同农艺措施下棉花的损害函数。  相似文献   

5.
棉田黄顶菊的经济阈值及竞争临界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顶菊是近年在我国发现的外来入侵植物,在河北省已进入农田.为明确黄项菊在棉田中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经济阈值以及竞争临界期,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黄顶菊不同密度对棉花的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顶菊的竞争干扰下,棉花的叶面积指数、田间透光率、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棉花产量均随黄顶菊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黄顶菊密度为5株/m~2时,叶面积指数、田间透光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显著低于无黄顸菊对照;当密度为2株/m~2时,棉花产量显著低于无黄顶菊对照.对数函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黄顶菊密度与棉花产量损失间的关系(γ=22.79 lnx十9.0277,R=0.9759).棉田中黄顶菊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0.66%~3.06%,经济阈值为0.69~0.77株/m~2,与棉花的竞争临界期为棉花播种后5.15~83.13天.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棉田恶性杂草田旋花对棉花的危害程度及其竞争临界密度,通过田间杂草密度梯度试验,研究了北疆地膜覆盖棉田田旋花对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田旋花竞争对棉花株高和叶片数影响不大,但当田旋花密度达3株/m~2时,棉花植株鲜重和叶片SPAD值显著降低;田旋花竞争对棉花生殖生长的影响要显著高于对营养生长的影响;当田旋花密度达3~5株/m~2时,棉花蕾铃数为6.5~6.9个/株、单铃重为(5.4±0.2)g/个,产量指标及籽棉产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田旋花竞争也可降低棉花的脱叶效果,并影响棉纤维马克隆值和成熟度等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黑地珠蚧不同危害程度田块的虫口密度与667 m~2产量的关系调查和回归分析表明,虫口密度与667m~2产量显著相关。相关方程y(667 m~2产量)=533.461 9-0.1071x(虫口密度),r=0.982 7,由回归方程,得出该虫发生轻、偏轻、中度、偏重和重发生5种发生程度的虫口密度分别为250、500、750、1000头/m~2和1500/m~2。  相似文献   

8.
稻田眼子菜是一种繁殖力强,蔓延迅速的恶性杂草。我们曾在云南省蒙自县草坝农场对秧田眼子菜的药剂防除作了一系列试验,现把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试验方法:水稻播种后22—43天,用毒土法将药剂施于秧田内,小区面积6平方米或16平方米,重复三次,随机排列;施药后半月检查药效,每小区对角线对三点,每点1平方尺,调查眼子菜残存叶片数,水稻秧苗株高、根长和风干重,不施药为对照,比较除草效果和药害情况;施药量系指商品量。  相似文献   

9.
以眼子菜为受体,研究大叶芥菜水浸提液对眼子菜的化感作用。结果显示,浓度分别为0.500 0、0.250 0、0.125 0、0.085 0、0.062 5、0.050 0、0.033 5、0.008 5 g/m L的大叶芥菜水浸提液对眼子菜种子的萌发抑制效应以0.500 0 g/m L最高,平均抑制率为100.00%;低浓度(0.008 5 g/m L)处理对眼子菜种子萌发的抑制率为13.89%。此外研究发现,大叶芥菜水浸提液对眼子菜叶片数量及鲜质量积累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鲜质量积累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100.00%、74.68%、65.19%、55.70%、47.79%、46.20%、35.13%和8.23%;对眼子菜种子萌发和鲜质量的化感综合效应(SE)分别为100.00%、74.84%、57.59%、47.29%、43.34%、36.99%、34.23%和11.06%。结果表明,大叶芥菜对眼子菜有很强的化感潜力,能为眼子菜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野燕麦(Avena fatua L.)近年来E成为我区油菜和小麦田的恶性伴生杂草,发生危害面积占种植面积的48.7%,田间密度达15—300万株/亩,每年粮油作物产量损失在1千万公斤以上。为此,1985—1986年在油菜田进行化学防除野燕麦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试验区设在土地平坦、肥力一致、野燕麦发生严重分布均匀的伊犁黄油菜田。栽培管理与大田相同。小区面积15m~2,随机排列,重复3次(对照重复6次)。结果见表。试验结果经方差分析,区组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田大穗看麦娘种群动态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麦田杂草大穗看麦娘Alopecurus myosuroides的田间种群发生动态规律,采用固定样方和随机样方取样方法于2013—2015年在山东省济南市研究了冬小麦田大穗看麦娘田间种群的萌发和生长动态,并分析了不同密度大穗看麦娘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济南市小麦播后20~40 d为大穗看麦娘出苗高峰期,至11月下旬出苗量占全年出苗总量的97.1%。11月上旬,大穗看麦娘开始出现分蘖,至翌年4月上中旬结束,分蘖数平均每株为6.3个,比小麦多3.1个。3月下旬大穗看麦娘开始拔节,4月中旬平均株高超过小麦,5月下旬平均株高达到75.6 cm,高出小麦2.5 cm。5月上旬大穗看麦娘单茎平均鲜重达到最大为1.7 g,小麦为12.6 g。大穗看麦娘出苗、株高、分蘖和鲜重的变化与小麦变化趋势一致,与时间、温度密切相关。随着大穗看麦娘密度的增加,小麦产量急剧下降,当密度达到420株/m~2时,小麦产量损失率高达65.8%。大穗看麦娘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穗密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穗粒数,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当密度为420株/m~2时,小麦穗密度减少55.2%,穗粒数减少26.4%。  相似文献   

12.
玉米不同密度下间作大豆控草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州主要种植的玉米品种黔单16和大豆品种黔豆2号为材料,开展不同密度下玉米间作大豆控草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密度在4.2万~5.55万株/hm~2按1∶1间作大豆对杂草的株抑制率为37.43%~50.30%,鲜质量抑制率47.79%~52.96%,在该密度范围内,抑制效果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玉米单作下田间杂草冠层平均光合有效辐射(PAR)为330.07~698.13μmol/(m~2·s);间作模式田间杂草冠层平均光合有效辐射(PAR)为73.27~108.33μmol/(m~2·s);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各种植模式田间光合有效辐射(PAR)逐渐降低,间作模式光合有效辐射(PAR)普遍高于玉米单作模式,这可能是抑制田间杂草生长的主要原因。在产量上,玉米单作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玉米产量相对稳定,大豆产量随玉米密度增加而增加。在玉米种植高密度下玉米单作产量高于间作模式,但间作模式经济效益高于玉米单作种植模式,以玉米-大豆5.55万株/hm~2密度下田间作物产量经济效益最高。因此,作物合理间作和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是控制杂草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崇阳县水稻田杂草主要有稗草、千金子、马唐、牛筋草、双穗雀稗、稻李氏禾、野荸荠、异型莎草、水莎草,碎米莎草、四叶萍、鸭舌草、空心莲子草、眼子菜、牛毛毡、醴肠、水竹叶等二十余种。移栽田经过1-2次药剂防治后,基本无草害。直播田经过2-3次药剂防治后,仍有30.00%田块有稗草发生,平均密度2.06株/m2,多度47.91%;27.78%田块有千金子发生,平均密度2.24株/m2,多度52.09%。且基本为抗性稗草和抗性千金子,对水稻造成程度不同的轻微危害。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扁秆荆三棱不同种群密度对棉花形态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将扁秆荆三棱种群密度设为0?20?40?60?80?100株/m 26个梯度, 在棉花整个生长期每10 d测一次株高?茎粗和主茎节数, 采收期测棉花单株结铃数?单铃重?产量和纤维品质?扁秆荆三棱对棉花株高?茎粗和主茎节数影响随扁秆荆三棱种群密度的增大而增加?扁秆荆三棱种群密度为80株/m 2时对棉花第6节果枝以上结铃数和单铃重影响最大, 结铃数和单铃重相对于对照分别减少了2.86个和1.82 g?棉花的产量随扁秆荆三棱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其中扁秆荆三棱种群密度为20株/m 2时影响不大?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棉纤维马克隆值的影响和成熟度的影响?扁秆荆三棱种群密度能显著影响棉花株高?茎粗和主茎节数, 进而对棉花产量产生极大影响?扁秆荆三棱种群密度为20株/m 2时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 因此应将扁秆荆三棱种群密度控制在20株/m 2以下?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山东省小麦田中禾本科杂草雀麦不同防除时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于2013—2015年连续在聊城市高唐县姜店村试验田中调查雀麦发生时间及数量,测定了不同雀麦防除时间的小麦产量情况。结果表明,该区小麦田在每年的3月1日—4月1日雀麦发生量最大,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度的平均密度分别为55.0茎/m~2和297.0茎/m~2。冬小麦田间雀麦的最佳除草时间在每年4月1日之前为宜;4月1日之后防除雀麦则造成小麦减产,严重时产量损失可达90.8%,甚至造成小麦绝产;综合2年度试验结果,雀麦危害造成小麦的产量损失能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即小麦有效穗数,其次是千粒重,对穗粒数的影响较小。表明小麦田雀麦对小麦产量影响大小不仅与雀麦密度有关,也与雀麦防除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朱文达 《植物保护》1988,14(2):50-51
一、从人工除草向化学除草过渡 目前我省稻田除草仍以人工为主,一般亩用工1.5—6个,眼子菜300株/m~2以上时,10个工亦难除尽。我们在拔除稗草,有矮慈菇197株/m~2的稻田, 进行不同除草方法的工效比较试验,人工除1亩需10.7小时;除草剂喷雾需1.4小时,提高工效6.7倍;撤除草剂毒土需42.6分,提高工效14倍;撒除草剂颗粒剂只需6.8分,提高工效93.1倍;使用药肥复合除草剂,作为水稻返青施肥,省去除草工。 二、几种有效的化除措施 1.秧田 稗草是秧田的主要杂草,一般采用播前土壤处理或苗期处理。做好秧板后,每亩用杀草丹300ml(商品量,下同),加水35kg喷雾,或加湿润细土15kg均匀撒施土表。施药时灌浅水层,施药后保水3天,排水播  相似文献   

17.
韦永家  费大华 《杂草科学》1991,(2):39-40,11
眼子菜是稻田的恶性杂草之一。在我县沿河、低洼等局部稻区发生严重。为了选择正确的抽样方法,准确估计其危害损失,指导防除工作,于1990年我们进行了该草的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一、材料与方法 (一) 调查方法:以眼子菜叶片作为分布型的调查对象。因为眼子菜在水面匍伏生长,当田间叶片覆盖水面一定面积时,株与株之间很难区分,株数的调查数值与实际数量往往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烟田主要杂草反枝苋对贵州烤烟农艺性状、产量、产值的影响,反枝苋按0~25株/m~2的密度栽种,共设置13个处理,在烤烟成熟期记录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长、叶宽、叶鲜质量、地上植株鲜质量、茎秆鲜质量、叶干质量、产值等一系列指标参数,通过11种曲线方程进行拟合、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三次方程(y=b_0+b_1×x+b_2×x~2+b_3×x~3)具有最高的拟合度和实用性,建议生产上可以用该三次方程预测反枝苋对烟草农艺性状、产量、产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明确稗草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设置稗草不同出苗时间和不同密度对机直播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稗草出苗时间的延迟,稗草对机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逐渐减弱.当稗草密度是1株/m2(B1)时,稗草对机械直播水稻的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当稗草密度为3株/m2(B3),出苗时间为水稻播种后0、7、14 d时,...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田杂草发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39 000~63 000株/hm~2对春玉米和夏玉米田间杂草数量和生物量、玉米株高、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春玉米田总杂草的数量,春玉米田和夏玉米田总杂草的生物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春玉米的株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高,夏玉米的株高变化不明显;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玉米的产量呈现增加趋势,尤其是种植密度较低时,春玉米的产量增幅明显。因此,在四川省适当提高玉米的种植密度既可以降低田间杂草发生量,又可以增加玉米产量,但春玉米种植密度不宜高于57 000株/hm~2,夏玉米最高可达63 000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