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大白菜是北方居民冬季的主要蔬菜,近年来太原长治两市已发展到8万余亩.引起大白菜的病毒有多种,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萝卜花叶病毒等.因白菜的种类和品种不同症状略有变化,但一般症状为:苗期发病心叶呈明脉或叶脉失绿,后产生浓淡不均的绿色斑驳和花叶,严重时叶片邹缩不平,成株期发病叶片严重邹缩,质硬而脆,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叶背主脉上生褐色稍凹陷坏死条状斑,植株明显矮化畸形.发病后不结球或结球松散.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秋季大白菜主要病害有软腐病、病毒病、白斑病、黑斑病、炭疽病、霜霉病;这些病害一直是大白菜生产上的主要问题。1.病毒病病毒病为病毒性病害,以蚜虫带毒传播。苗期心叶叶脉失绿,然后产生浓淡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成株期叶片严重皱缩,质硬而脆,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叶背主脉上生褐色稍凹陷的坏死条状斑,植株明显矮化。防治技术:做好防治工作,及早治蚜。苗期做好蚜虫防治,可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10%  相似文献   

3.
北方地区大白菜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白菜病毒病又叫孤丁病、花叶病、抽风病,是大白菜的三大病害之一。能够侵染大白菜并导致严重病毒病害发生的主要病原病毒有三种,即芜菁花叶病毒、黄叶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其传播途径主要由种子带毒传播;带毒的蚜虫、灰飞虱等传播;田间作业时健株被病株感染传播。另外,在强日照、高温、严重干旱以及蚜虫严重发生时病害蔓延迅速。受病毒感染的大白菜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幼苗期最严重。幼苗期发病时,往往先由心叶开始出现明脉,随后即表现为沿脉褪绿,叶片逐渐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  相似文献   

4.
正大白菜主要病害指病毒病、霜霉病、干烧心和软腐病,因发病快,危害重,易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所以,在其生长过程中要严格管理,发现病害及时防治,以免造成严重损失。1.白菜病毒病1.1发病症状又叫孤丁病,白菜生育期均可受害。幼苗期发病,心叶产生明脉褪绿,继而叶片出现深浅不一的花叶、皱缩、叶脆,心叶扭曲畸形,有时叶脉上出现褐色坏死斑,或不整齐的波形坏死环纹,根系不发达,难以结球。成株期病株矮  相似文献   

5.
一、大白菜主要病虫害及易发生(感病)期1.病毒病害由芜菁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侵染所致,可通过蚜虫和汁液传播,病株叶片呈花叶状,或叶片皱缩、畸形,不结球,从幼苗出土到七叶期为易感病期。2.真菌病害①霜霉病。可通过气流和种子传播,病株叶片上出现多角形黄褐色病斑、直径5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好 《农技服务》2006,(4):29-29
大白菜病毒病又叫孤丁病、花叶病、抽疯病,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之一。目前,防治病毒病的药剂虽然不少,但效果都不太明显。因此,对大白菜病毒病,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一)病害症状苗期发病,心叶叶脉失绿,叶片出现深浅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成株期发病,叶片严重皱缩,质  相似文献   

7.
1病毒病 1.1症状表现.多发生在大白菜幼苗期(7叶前),发病时心叶呈明脉或叶脉失绿,后产生浓淡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成株期发病早的叶片严重皱缩,质硬而脆,常生有许多褐色小斑点,叶背主脉上生褐色稍凹陷坏死条状斑,植株明显矮化畸形,不结球或结球松散.感病晚的只在植株半边呈现皱缩畸形,或轻微皱缩和花叶,仍能结球,内层叶上生灰褐色小点.感病株根系不发达,剖视根部切面呈黄褐色.  相似文献   

8.
赵明 《河北农业》2019,(5):34-36
<正>番茄病害种类较多,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筋腐病和灰斑病等,这些病害在实际生产上常常同时发生或交替发生,而且发病早、来势猛、流行快、危害重,应及时进行有效防治。一、番茄病毒病病毒病主要有花叶病毒、蕨叶病毒和条斑病毒。花叶病毒一种是叶片上引起微花叶或微显斑驳,植株不矮化,叶形正常;另一种是叶片上明显呈花叶,有时可有疮斑,叶片凹凸不平,变小且  相似文献   

9.
大白菜的三大病害是: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一、病毒病病毒病是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表现为花叶,以苗期防病为主。发病较晚的轻病株,只在菜株的一侧或半边呈现皱缩畸形,内层叶片上产生许多褐色小点。大白菜病毒病通过蚜虫传播。田间传播蚜虫主要有桃蚜、萝卜蚜、甘蓝蚜等。一般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10.
正大白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病毒病、肿根病、炭疽病、软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菜青虫、黄条跳甲、蚜虫、菜螟等。这些病虫害一直是大白菜生产上的主要问题。据调查,林口大白菜近年来各种病害危害严重,严重影响了产量和经济效益。现笔者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1病害的发生与防治1.1霜霉病霜霉病为真菌性病害,从苗期到结球期均容易发病。苗期发病,子叶或嫩茎变黄枯死,真叶发病多始于下部叶背,初生  相似文献   

11.
正大白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病毒病、肿根病、炭疽病、软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菜青虫、黄条跳甲、蚜虫、菜螟等。这些病虫害一直是大白菜生产上的主要问题。据调查,林口大白菜近年来各种病害危害严重,严重影响了产量和经济效益。现笔者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1病害的发生与防治1.1霜霉病霜霉病为真菌性病害,从苗期到结球期均容易发病。苗期发病,子叶或嫩茎变黄枯死,真叶发病多始于下部叶背,初生水渍  相似文献   

12.
<正>大白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病毒病、肿根病、炭疽病、软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菜青虫、黄条跳甲、蚜虫、菜螟等。这些病虫害一直是大白菜生产上的主要问题。据调查,林口大白菜近年来各种病害危害严重,严重影响了产量和经济效益。现笔者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一、病害的发生与防治1、霜霉病霜霉病为真菌性病害,从苗期到结球期均容易发病。苗期发病,子叶或嫩茎变黄枯死,真叶发病多始于下部叶背,初生水渍状淡黄色周缘不明显的斑,较长时间后病部长出  相似文献   

13.
辣椒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病毒病是辣椒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对辣椒的危害极大。前期引起植株矮化、花叶、叶片黑色坏死脱落;后期引起丛枝、蕨叶、花蕾和幼果枯萎,整株黄化落叶。发病严重时,减产明显甚至绝收。现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1.田间识别。辣椒病毒病的症状主要是植株矮化,叶片褪绿或呈斑驳花叶。植株叶片有时变小、狭长。叶脉、茎秆枝条上有时有褐色坏死斑。严重时叶片脱落,小枝生长点落光成“秃桩”,腋芽抽生呈丛簇状。辣椒病毒病主要由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CMV)引起。不同病毒引起的症状略有差异。黄瓜花叶病毒侵染辣椒苗期造成植…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主要病毒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病是危害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球广为传播。马铃薯主要病毒病有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马铃薯重花叶病毒、马铃薯S病毒、马铃薯A病毒、马铃薯M病毒、马铃薯卷叶病毒,该文综述了上述马铃薯常见病毒病的表现症状及传播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的三大病害是: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 一、病毒病 病毒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表现为花叶,以苗期防病为主.发病较晚的轻病株,只在菜株的一侧或半边呈现皱缩畸形,内层叶片上产生许多褐色小点.  相似文献   

16.
白菜病毒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峰 《河南农业》2003,(11):18-18
1.症状:大白菜病毒病又叫孤丁病、抽疯病,在白菜苗期发病较重。病苗心叶的叶脉透明,沿叶脉退绿,叶片皱缩,向一边弯曲,有时叶脉上产生褐色的坏死斑或条斑。成株期叶片皱缩凸凹不平,呈黄绿相间的花叶,叶脉上也有褐色坏死斑点或条斑,病株矮化。发病严重的植株停止生长,常在包心前死亡。有些感病植株虽能结球,而且外表与健株无差别,但剥开外叶,常见到叶片上有许多灰色或黑色的坏死斑点。  相似文献   

17.
1.病害防治 1.1 病毒病苗期心叶叶脉失绿,然后产生浓淡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成株期叶片严重皱缩,质硬而脆.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叶背主脉上生褐色稍凹陷坏死条状斑,植株明显矮化.  相似文献   

18.
大棚辣椒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灰霉病等,现就主要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辣椒病毒病 1.症状 辣椒病毒病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花叶型,多发生在苗期和初花幼果前,植株顶部叶片呈明显黄绿相间的花叶,有的叶面皱缩,明显的褐绿斑驳;二是坏死型,病株顶部叶片基部或沿主脉变褐坏死,有的幼花柄部变褐坏死,引起落叶、落花、落果,顶部形成光杆;三是条斑型,主要发生在后期果实上,多是从果尖至上半部出现褐色条斑,凹陷,果实变黄,群众统称为“黄尖子”. 2.发病条件 辣椒病毒病主要是蚜虫和接触传播,种子也能带毒传播,高温、干旱、重茬连作发病重,一般尖椒比园椒发病轻.  相似文献   

19.
一、病毒病 病毒病为病毒性病害,以蚜虫带毒传播。苗期心叶叶脉失绿,然后产生浓淡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成株期叶片严重皱缩,质硬而脆,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叶背主脉上生褐色稍凹陷的坏死条状斑.植株明显矮化。  相似文献   

20.
<正>一、病害病毒病症状:白菜叶初呈明脉状后为浓淡相间的花叶、扭曲畸形、叶片质脆、皱缩,叶背叶脉上有褐色坏死斑或条纹。病原:芜青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发病条件:(1)气候条件:雨水;(2)虫害:昆虫;(3)栽培管理;(4)白菜伤口种类;(5)白菜不同时期的愈伤能力;(6)品种抗病性。发病规律:在南方周年循环。北方主要在留种株或多年生宿根植物及杂草上越冬,通过蚜虫或汁液接触侵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