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国内栽培蘑菇的覆土技术,普遍采用粗、细土粒分两次覆土,还有用粗、中和细土粒分三次覆土的。不同土粒需经过加工筛取分级后,再分期覆土,制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近年来,我县广大菇农在生产中改革了覆土技术,将分次覆粗、细土改为一次覆细土,普遍反映省工易行,效果良好。为了证实一次覆土的可行性,我们于1984年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在蘑菇生产中都是采用粗、细土粒两次覆土,不仅工艺烦琐,劳动强度大,且往往遇雨天不能制作大小土粒而耽误了覆土时机。改革覆土材料和方法,是广大蘑菇栽培者的迫切愿望。为此,我们进行了六种覆土材料的对比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二)覆土材料①炭泥:粉状煤烧后的灰渣。②泥炭:若干年前植物埋藏在土层下形成的。③散状土:土表下13~15厘米的松散中壤土,大的直径为1~1.5厘米,小的为0.3~0.5厘米。④砻糠泥浆土:稻壳在5%石  相似文献   

3.
蘑菇一次性覆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金伟 《食用菌》1989,(4):29-30
栽培蘑菇的覆土技术,一般都是采用粗、中、细土粒双层或三层次覆土法。不仅土粒制作繁琐、花工多、劳动强度大,而且技术掌握不当还会产生畸形菇或影响产量,1981~82年我县一些菇农试用一次性覆湿细土,普遍反映省工易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培育蘑菇都是采用两次覆土法,即覆粗土后再覆细土,且要求是粒状土。此法的缺点是:①要挖取大量的塘泥作为覆土材料,在不少蘑菇产区,塘泥的来源往往有困难;②要花大量劳力制作粗细不同规格的土粒,如遇天气不好,备土困难,往往会误了覆土期,而影响蘑菇产量;③覆土工艺烦琐,花工又多。因此,广大菇农迫切要求改革覆土材料和覆土方法。实验经过和效果据报导,国外蘑菇覆土多数是采用泥炭土与白垩混合后制成1~1.5厘米的土粒,一次覆完。1980年作者赴香港考察盐渍蘑菇的加工和蘑菇生产时,  相似文献   

5.
我县蘑菇栽培已有27年历史,但覆土一直沿用粗、细土分开两次覆的工艺,不仅花工量大,且蘑菇产量不稳定。为此,我们从1983年开始进行河泥砻糠一次覆土试验,现已获得成功。由于改革后的覆土新工艺,备料简易,操作方便,省工省本,蘑菇的产量高质量好,所以深受菇农欢迎。1985年,在全县16个种菇乡(占全县栽培面积的40%)推广26万多米~2,当年的秋菇平均单产达5.7公斤/米~2。现将有关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用砻糠细泥代替覆粗土,既省工省力,又能促使穿土菌丝发得好,有利蘑菇的稳产高产。《食用菌》1995年第1期刊登了笔者的“蘑菇稳产高产的几项关键技术”一文后,很多读者来信询问蘑菇砻糠细泥覆土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准备工作 (一)土粒准备 覆土前要选地势高燥、环境清洁的夹沙黄土,挖取后曝晒2~3天,先过1.65cm~2目筛子,筛除粗块,再过0.83cm~2目筛子,取筛上黄豆粒大小的土粒晒干备用,每111m~2菇床要备1500kg左右。筛子下边的细泥用来拌砻糠代替粗土粒,每111m~2需备2000~2500kg。  相似文献   

7.
双孢蘑菇覆土材料发酵土的制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建春 《食用菌》2008,30(5):30-30
覆土是双孢蘑菇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条件。至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双孢蘑菇生产乃需采用覆土出菇技术。不同的覆土材料直接影响到双孢蘑菇的产量。目前,国外多数采用饱和含水量大、持水性好、孔隙度大的泥炭作覆土材料,成本较高,但双孢蘑菇产量高。国内的双孢蘑菇栽培由于栽培条件、栽培区域及运输成本因素的制约,一般都就地采用混合土或河泥砻糠土作为覆土材料。这两种覆土材料有许多不足,如混合土(将表土15cm以下的细土与粗土混合)含水量低,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不同覆土材料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2个试验基地进行6种不同覆土材料的双孢蘑菇出菇研究。结果表明:菌丝在100%泥炭土和发酵土两种覆土材料生长良好,无板结情况;与常规材料相比,可增产10%~20%。因此泥炭土和发酵土是适合我区栽培双孢蘑菇的理想覆土材料。  相似文献   

9.
沙壤土掺草炭土作双孢蘑菇覆土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含不同比例草炭土作为覆土材料,对其持水性、覆土层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状况、子实体商品性、子实体产量和效益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含50%草炭土覆土,双孢蘑菇产量最高,但与30%草炭土相比增产不显著,而且成本较高,净收益反而低于用含30%草炭土覆土。  相似文献   

10.
熟化牛粪作双孢蘑菇覆土材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经增温剂发酵熟化的牛粪与土的混合物作为双孢蘑菇的覆土材料 ,结果显示 :熟化牛粪中的粪草粉部分与土以 1∶ 1.5的比例混合 ,能比对照细泥垄糠土增产 5 %左右 ,而牛粪中的粪粉部分对产量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凌霞芬  郭倩等 《食用菌》2002,24(4):19-20
本试验利用经增温剂发酵熟化的牛粪与土的混合物作为又孢蘑菇的覆土材料,结果显示:熟化牛粪中的粪草粉部分与土以1:1.5的比例混合,能比对照细泥垄糠土增产5%左右,而牛粪中的粪粉部分对产量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种植蘑菇,要覆盖一层土用来保水保肥和支撑菇体,保持和稳定料内小气候。常规覆土是采用改良、砻糠土或自然土,少数地区也用泥炭土。近年来,我们对覆土材料做了一些比较试验,结果每平方米产菇7.17kg,比常规用改良土覆盖的增产21.5%,且菇的质量提高7.5%。现将煤炭渣掺自然土作蘑菇覆盖材料的制作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覆土是蘑菇栽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不覆土不出菇。覆土改变了菌床的物理结构、表面温度、水分、通气和微生物状况等,创造了子实体分化和发育的良好小气候,促使蘑菇生长由营养阶段向生殖阶段转化。 实践证明,覆土材料的性状直接影响到出菇的早晚和产量的高低。近年来,各地都在不断进行覆土材料的选择和改进,所使用的覆土材料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菇农由简单的取用菜园土、泥塘土等发展到人工配制复合土,如发酵土、细泥垄糠土等,提高了产量和质量。笔者近几年在蘑菇研究中发现,使用炉灰土作蘑菇的覆土材料同样可取得很好的效果。蘑菇菌丝爬土快,出菇提前,转潮期短,产量较高,而且还具有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省工省时等优点,具有推广价值。 1 配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2014,(6)
对草炭土、发酵土和河泥砻糠土三种双孢蘑菇的覆土材料覆土试验表明:在草炭土中双孢蘑菇菌丝生长最快,菌丝长势浓密,且覆土至出菇时间最短;在发酵土中双孢蘑菇生长最慢,菌丝较密,覆土至出菇时间较长。双孢蘑菇单产最高的为草炭土,其次为河泥砻糠土,再次为发酵土,且各处理间产量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河泥砻糠土中双孢蘑菇子实体性状表现较好,菌盖直径大、菇厚,单菇重。经济效益最高的覆土为草炭土,达到了69.435元/m2。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栽培蘑菇以来,在覆土材料的制备和覆盖工艺上,基本没有什么改变,仍采用粗、细土分2~4次覆盖,不仅费工,且劳动强度大.为简化覆土工序,我们在1982~1983年河泥砻糠等材料试验的基础上(见本刊84年第4期),对河泥砻糠土的最佳配比、覆盖厚度及相应的技术进一步作了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一)备料:将砻糠过筛去杂后,置pH11的石灰水中浸过夜,用800倍液多菌灵喷洒(100斤料喷15斤)消毒,然后覆盖薄膜.河泥取自无污染的河浜,捞起后放在水泥地上沥去部分水分,当含水量达  相似文献   

16.
陈洁 《西北园艺》2013,(5):41-42
关中地区种植双孢蘑菇从覆土到出菇需10-15天。这段时间内菌丝生长的好坏,子实体形成的快慢与多少,对产量影响很大。管理的重点就是要促使粗土中的菌丝粗壮浓密生长而又不板结成块,子实体形成的部位适宜(粗土上细土下)。因此这一时期要特别注意加强温、湿度和通风换气的管理,创造条件促进菌丝健壮生长,并促进其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为蘑菇高产栽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章政 《食用菌》2003,25(5):29-29
栽培双孢蘑菇要获高产稳产 ,掌握覆土的性状和覆土管理方法是一重要环节。就全国而言 ,各地覆土的配制及它们的性状各不相同 ,有用黄土作覆土的 ,也有用砻糠细泥、草炭配合土及黄土碳渣等作覆土的。但无论如何栽培中覆土的性状及管理方法 ,对于蘑菇菌扭结成菇蕾及其重要 ,这也就是蘑菇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1 覆土的消毒与覆土 将调配好的覆土 (pH7.5左右 ,含水分 5~ 7成 )以一方土 1L40 %的甲醛用量稀释成 1%~ 5 %的溶液再加上 0 .5 %~ 1%的敌敌畏或菊酯类杀虫剂喷洒消毒 ,甲醛的浓度视消毒时堆土的速度和土的干湿度而定。经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8.
王志强  郭倩  凌霞芬 《食用菌》2002,24(1):20-21
覆土是蘑菇栽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覆土材料的性状直接影响到出菇的早晚和产量。特别是覆土的持水率、保水力对产量的影响极大。近年来 ,各地都在不断地进行覆土材料的选择和改进 ,从简单的采用菜田土、河泥土到人工配制复合土 (如细泥砻糠土、发酵土 )、东北泥碳土。但我国许多山区土质均偏沙 ,保水力差 ,持水力低 ,而粘性土 (如菜田土、河泥土 )来源很少 ,极大的制约了该类地区的蘑菇种植业的发展。实践证明 ,将稻麦草打成粉末 ,按一定比例添加 ,可使覆土持水率大大提高 ,且菌丝吃土快而充分 ,产量高 ,只使用小型机械便可完成加工 ,具…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内菇房条件,研究蘑菇在自然气温和加温条件相结合的方式下进行周年性栽培。结果表明:U3和5414蘑菇菌株分别适宜秋茬和冬茬栽培,单产高、菇质好;堆制培养料需要采取预湿、预堆、料内开洞通气的高温快速发酵技术;冬季栽培蘑菇宜采用发酵土和细泥砻糠两种覆土材料,菌丝爬土快,单产高。  相似文献   

20.
泥炭土作蘑菇覆土材料的增产效果,已在贵刊1980年第3期报导过。此后,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覆土的泥炭不易松碎,栽培结束清理菇床时仍然完好。因此,1981~84年,又进行了再利用的探索。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酸碱度较为稳定,蘑菇产量稍有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