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离开水就不能生存,蜜蜂也不例外。蜜蜂不仅活动的季节离不开水,越冬期如果饲料不良(结晶的蜜、甘露蜜、没经过工蜂酝酿成熟“变硬”的糖浆),也能够引起蜜蜂“口喝”,严重时蜂群散团或全场蜂群死亡,过去曾多次受过这样的损失。蜂群越冬末期蜂王开始产卵以后,哺育蜂用水将蜜和花粉制成蜂粮饲喂幼虫。这时  相似文献   

2.
蜂群进入越冬期后 ,蜜蜂多在蜂脾前方靠巢门处结团 ,然后由巢脾的下方慢慢向上移动 ,但向后移动却很有限。在整个越冬期 ,即使是三九寒天 ,也会出现一些好天气 ,一旦天气晴暖 ,中午前后受光线的刺激 ,蜂团散开 ,工蜂纷纷出巢飞翔 ,既浪费饲料 ,又消耗工蜂体力。又因蜂团靠巢门 ,空气流通 ,到了越冬后期 ,如遇寒流 ,温度下降 ,蜂团紧缩 ,会出现部分工蜂饥饿而死 ,甚至有时会全群覆灭。如果让蜂团在巢脾的后方 ,就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几年来我让越冬蜂团在箱后结团的做法是 :我地“霜降”前后 ( 1 0月下旬 ) ,夜间气温最低下降到 4℃左右时…  相似文献   

3.
<正>辽东地区是辽宁省中蜂主要分布区,每年越冬期总有蜂群因管理不善而造成损失。根据我们的了解和分析,造成辽东中蜂越冬损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蜂群挨饿死亡蜂群挨饿死亡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巢脾边角仍有存蜜,但蜂群结团位置存蜜已吃完,导致蜂群饿死。这种情况多发生于越冬中期,外界气温较低,蜂群结团紧密,蜂团外的蜜吃不着,蜂群饿死;  相似文献   

4.
蜂场在越冬后期,个别蜂群由于饲料蜜不足,以致因冻饿即将死亡。凡遇此种情况,只要受冻饿蜂群的僵蜂团依旧还在巢脾上,僵蜂团外围的零散工蜂仍扒在巢脾房孔间,甚至僵蜂团中间的蜂王已“僵死”,但还在蜂团中尚未掉落,对这种峰群及时施救仍(?)(已僵死离脾,掉落箱底的死蜂就无  相似文献   

5.
<正>爬蜂病,在黑龙江地区春季普遍发生,它使蜂群由强变弱,失去生产能力,应引起重视。一、爬蜂的种类1.痢疾引起的爬蜂越冬饲料不佳,蜜脾封盖面积小;室内越冬湿度大,室外越冬冷热不均。久而久之蜜蜂得不到排泄,腹部膨大,蜂群骚动不安,活动量增加,蜜蜂散团,导致食量加大最后发生下痢,工蜂在越冬后期将稀粪便排泄在巢脾及箱壁上。其实只要蜜蜂下痢,在越冬期已经出现爬蜂现象,只不过大部分死于箱底,少部分爬出箱  相似文献   

6.
通常我们平湖地区是在9月份晚稻、拉拉藤等粉源植物开花期间培养好适龄越冬蜂。为保证越冬蜂生理年青,并使蜂群安全越冬,10月初就用王笼关王;去山区采茶花的蜂群则在10月底关王。但是,11月正值秋高气爽,芙蓉花开,素有“小阳春”之称。最高气温可达25℃以上,蜜蜂仍然出巢采集零星粉源。加上饲喂越冬糖的刺激,蜂群关王断子后,部份蜂群就会发生工蜂产卵。发生工蜂产卵的蜂群,如果不  相似文献   

7.
正蜂群在越冬期间,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开箱检查。根据蜂群的活动,蜂群的声音和蜂尸情况等现象,判断蜂群越冬是否正常。一、正常情况室外越冬包装的蜂群,蜜蜂停止巢外活动。越冬初期和后期,个别日子气温升高到5~8℃以上,有少量蜜蜂出巢活动。蜂群发出轻微的嗡嗡声,侧耳靠近巢门或用听诊器才能听到。蜂尸少,每半个月掏一次死蜂不超过30只蜂尸,蜂尸干燥,不结冻,不发霉。早春蜜蜂出巢排泄飞翔时,飞翔活跃,粪便是黄色条状。  相似文献   

8.
蜜蜂在越冬期间,因管理不善,会发生大量死蜂现象,给养蜂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蜜蜂越冬死亡有哪些原因,又怎样进行防预呢? 一、工蜂正常死亡 正常死亡的工蜂约占工蜂总数的20%.为了清除这些死蜂,可在蜂群入室后的头两个月,每月各掏一次死蜂.掏死蜂时要避免震动蜂群.  相似文献   

9.
正甘露蜜中毒,在我国南方普遍发生,尤其是外界蜜源缺乏的晚秋,防不胜防。由于蜜蜂大量采集蜜露造成工蜂死亡,严重时幼虫也成片死亡。群势迅速下降。如果越冬饲料蜜中含有甘露蜜,则会造成越冬蜂死亡,危害更为严重。不仅影响到当年越冬的成败,而且影响到来年蜂群发展和产量。一、中毒的原因甘露蜜包括甘露和蜜露两种。甘露是由蚜虫、介壳虫分泌的甜汁。据网上资料介绍,在干旱年份里,这种昆虫大量发生,并排出大量甘露于松树、柏树、杨树、槭树、椴树、  相似文献   

10.
正常听到蜂友抱怨:过冬不慎,饿死了蜂群。那么,蜂群过冬是如何饿死的呢?大致有以下4种原因:一是和平盗造成弱群突然缺蜜。冬季,本场蜂群之间不打斗,常发生一些弱小蜂群一两天内脾上存蜜被盗空,而且不易被发现;二是弱群病群采集力差,不能自给。在上饶的冬季,天气无雨,气温中蜂8℃,意蜂12℃,蜜蜂便会出巢采集,而弱群、病群工蜂采集力差,往往自给不足;三是越冬前过度取蜜,造成存粮不足。  相似文献   

11.
正阿坝中蜂生活在川西高原,越冬期持续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变化快。白天太阳直晒蜂箱,造成箱内气温过高,大量越冬工蜂有出巢冲动甚至出巢。当天气变化后,高原气温下降较为迅速并常伴有大风出现,大量出巢的工蜂会冻死巢外。出巢冲动使得越冬蜂群散团,巢内饲料大量消耗,越冬蜂群会因饲料不足而饿死。阿坝中蜂越冬一般仅遮阴箱盖,往往会因忽略了阳光照射箱壁而影响箱内温度。笔者在阿坝蜜蜂保种场通过对越冬蜂群进行箱盖及箱壁遮阴和箱盖遮  相似文献   

12.
正冬季白天气温不超过10℃时蜜蜂就停止飞翔,箱内的蜜蜂开始结团,强群比弱群结团迟些。只要有较多的适龄越冬蜂,并有充足的饲料,用蜜脾布置好蜂巢,做好蜂群内外的保温包装工作,保持安静,蜂群就能够安全越冬。一、越冬蜂巢的布置越冬蜂巢要求是蜂数适当密集,便于结团,放置的蜜脾要整齐、浅褐色(使用1年以上,哺育过几代幼蜂的巢脾)。1.单王群越冬一般中间放2~3张重量较轻的蜜脾,两侧各放1~2  相似文献   

13.
吕纪增 《蜜蜂杂志》2006,26(12):15-16
蜂群安全越冬是来年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但常因管理不善发生蜂王死亡、鼠害、缺蜜等现象。现笔者谈谈在多年越冬管理中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供蜂友参考。1检查越冬蜂群通常情况下越冬室保持通风、黑暗、安静、温湿度正常,蜂群则能安全越冬。但在每年的1~3月份,越冬蜂群有可能发生下列情况。1)丢失蜂王:气温0~4℃时,有个别蜂群不安静,时有喧嚷声,有时个别蜜蜂冲击蜂箱,蜜蜂散团,这种情况往往是丢失了蜂王。2)鼠害:当检查蜂群时,发现蜜蜂尸体腹和胸分开,死蜂一段段的或有碎巢脾,则无疑有老鼠危害蜂群。3)缺水:在正常温度下,越冬蜂群若发现有嗡嗡…  相似文献   

14.
盗蜂是进入他群或贮蜜场所采集蜂蜜的工蜂。盗蜂常发生在流蜜末期和蜜源缺乏期 ,作盗蜂时常窜入戒守不严的蜂群中 ,在蜜脾上吸吮蜂蜜盗回本群。如果被盗蜂群有抵抗能力 ,就与盗蜂互相撕杀 ,驱逐盗蜂 ,如果被盗蜂群无抵抗力 ,只好任其将巢内存蜜盗光 ,以至全群饥饿而死。作盗的蜜蜂多为身上绒毛脱落 ,腹部光亮的老蜂。被盗蜂的巢门前比较混乱 ,工蜂相互撕咬、斗杀 ,地上有被螫刺而死的工蜂 ,进巢门的工蜂腹部小 ,出巢门的工蜂腹部大 (蜜囊中吸满蜜 ) ,行动慌张 ,如用手指挤压钻出巢门的盗蜂腹部 ,蜜即从吻中流出。而作盗蜂群的巢门前外勤蜂像…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答     
震声 《中国蜂业》2005,56(3):32-32
问:提供卵虫的蜂王年龄大小对育出的后代蜂王有影响吗?问:越冬期,蜂王吃什么?如果吃王浆,如何控制不产卵?如果吃蜂蜜。卵巢不退化吗?问:甘露蜜大量采集期间是否影响到雄蜂出巢交尾(雄蜂性功能)?问:工蜂在箱内是如何感觉到外界风力小了?问:我多年养中蜂,每年收蜜2500~3000kg。但近三年来。每年一到“立冬”至“小雪”,蜜蜂总得病,大量死亡。病蜂身体变得十分黑(有时也变得十分黄)。蜂尸满地;群内无虫、无卵;检查时惊动一群,其余会全部飞逃。合并了一大群,工蜂互相咬杀,蜂群就这样垮下来,由100多群只剩不到10群。请问我的蜂得的是啥病?应如何处置?……  相似文献   

16.
陕北地区蜂群越冬长达 5个月之久。为了使蜂群安全顺利地越冬 ,为下年春繁打好基础 ,应采取如下措施进行管理。一、强群越冬强群越冬是陕北地区蜂群越冬的重要基础。蜂群至少要达到 4框足蜂以上 ,放 5~ 6张脾为宜。有了这样的群势 ,才能安全越冬。二、要有充足的越冬饲料越冬饲料必须充足 ,蜜脾上部封盖 ,下部留少数空房 ,使蜜蜂在巢脾下部结团 ,这样蜂团距巢门近 ,空气流通 ,温湿度较平衡 ,蜂团不易受伤热 ,取食较容易 ,蜂群安静 ,能减少死亡率和饲料消耗。三、抓紧治螨蜂群断子后 ,进入越冬阶段 ,蜂螨全部转移到工蜂的体表 ,必须选择晴天…  相似文献   

17.
蜂群越冬期间,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开箱检查,根据蜜蜂的活动,蜂群的声音和蜂尸情况等现象,判断蜂群越冬是否正常。正常情况室外包装越冬的蜂群,蜜蜂停止巢外活动。越冬初期和后期,个别日子气温升高到5—8℃以上,有少量蜜蜂出巢活动。蜂群  相似文献   

18.
常听到蜂友抱怨:过冬不慎,饿死了蜂群。那么,蜂群过冬是如何饿死的呢?大致有以下4种原因:一是和平盗造成弱群突然缺蜜。冬季,本场蜂群之间不打斗,常发生一些弱小蜂群一两天内脾上存蜜被盗空,而且不易被发现;二是弱群病群采集力差,不能自给。在上饶的冬季,天气无雨,气温中蜂8℃,意蜂12℃,蜜蜂便会出巢采集,而弱群、病群工蜂采集力差,往往自给不足;三是越冬前过度取蜜,造成存粮不足。每年最后的一个蜜源是冬柃,有些蜂友见蜜起意,一扫而光,留存冬粮不足;四是恶劣天气,管理不当。近几年江南暖冬,但连续十天半月的不佳天气时常出现,蜂箱巢门朝北灌风,蜂箱避雨保温不够,都增加了耗蜜。  相似文献   

19.
<正>蜂群在12℃时开始结团,这时蜂团松散;0℃以下蜂团紧密。越冬蜂团内部温度在24℃左右,蜂团外围保持在7℃左右。蜜蜂吃蜜产热,蜂团内部热量向外传递,通过蜂团外围蜂与内部蜜蜂互相拥挤换位活动来实现,随着饲料消耗蜂团也随之移动。越冬蜂群的蜂脾关系很重要,小群蜂多于脾,强群蜂脾相称,否则越冬期间会出现剥皮死蜂。大雪前后冷空气来临前做最后一次紧脾,将王笼向蜂团中央移位或放出蜂王。越冬蜂在半蜜脾上结  相似文献   

20.
正在蜂群越冬期间,天寒地冻,工蜂不能出巢采集,全靠蜂群贮蜜度过寒冬,若是越冬后期缺蜜会造成群势削弱,甚至全群覆没,怎样才能知道哪些蜂群缺蜜呢?首先要分析缺蜜原因:1.越冬前越冬饲料饲喂不足或饲喂过晚,又未加防结晶物质,饲料糖出现结晶现象;2.部分蜂群被盗,致使贮蜜不足;3.包装过暖或过冷,巢内温度不正常,造成耗蜜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