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耐荫性甘薯品比试验7个品种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对鲜薯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薯率、单薯重、成薯数、分枝数等四个性状的影响较大,因此认为在耐荫性甘薯新品种选育过程中,良好的结算习性和多分枝的生长特性是主要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薯块膨大中期简便易行的增产措施,研究了甘薯中后期翻蔓、提蔓、喷施多效唑、喷施缩节胺、摘除枝条等措施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作处理)相比,提蔓和喷施多效唑、缩节胺能有效控制旺长,叶面积指数降低,但中后期光合势并未降低,地上部干重降低,块根干重增加,单株薯数增加,分别增产11.28%、16.15%和8.27%,其中喷施多效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试验表明,甘薯结薯部位较浅,薯块分布集中,则甘薯产量明显提高;应用短蔓品种、短节间薯苗、前期注意浇水、薯苗适度深插等技术,则可明显降低结薯深度。  相似文献   

4.
胡启国 《中国种业》2016,(10):43-44
研究了不同品种肥料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甘薯缓释氮专用复合肥比对照增产20.5%,增收13.9%,商品薯率增加13.5个百分点,薯干产量增加18.1%,淀粉产量增加17.37%;施用甘薯腐植酸专用肥比对照增产15%,增收8%,商品薯率增加16.2个百分点,薯干产量增加20.3%,淀粉产量增加22%。说明合理施用甘薯缓释氮专用复合肥、甘薯腐植酸专用肥能有效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氯化钾对甘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氯化钾对甘薯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求其作用的最佳施用量。以4种甘薯栽培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探究不同氯化钾用量对甘薯块根结薯数、单薯重、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以及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氯化钾显著提高4种甘薯的产量,最大增幅达到47.24%~116.36%;随着氯化钾施用量的不断增加,甘薯的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甘薯产量均与甘薯单株结薯数和单薯重呈显著正相关,即氯化钾对甘薯产量的提高是通过增加甘薯的结薯数和提高甘薯的单薯重来实现的,但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适量氯化钾肥显著提高甘薯块根中的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但当氯化钾含量超过562.5 kg/hm2时,品质指标的提高率有所降低。综合考虑产量、甘薯品质及经济效益因素,在大田条件下氯化钾的用量不宜超过375.0 kg/hm2。  相似文献   

6.
一个优良的甘薯品种首先应该是高产的,从目前我国甘薯生产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看,甘薯的高产应是三重的:鲜薯产量高、茎蔓产量高、产薯量及产蔓量均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几个特色甘薯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研究,为今后有关育种单位进一步选育甘薯优特新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鲜绿洲1号和鲜巨菌草为主要原料工厂化栽培银耳,以棉籽壳和木屑配方为对照,比较不同配方银耳产量、生物学效率和子实体中营养物质、有害物质含量,以期为鲜菌草工厂化栽培银耳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鲜绿洲1号(L1)配方银耳产量低于棉籽壳(C1)配方,但显著高于木屑(C2)配方和鲜巨菌草(J1)配方;生物学效率比C2配方高7.09%。L1配方银耳子实体中多糖含量比C2配方高20.61%,比C1配方高24.64%;黄酮含量比C1配方高10.21%,比C2配方高18.66%;粗蛋白含量比C1配方高2.84%,比C2配方高6.12%;三萜含量与C2配方差异不显著。各配方银耳子实体中的重金属铅、镉、汞、砷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菌草栽培的银耳中未检测出棉酚。综合考虑,鲜绿洲1号工厂化栽培银耳的产量和品质优于木屑栽培,是缓解菌林矛盾栽培有机银耳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
不同栽培措施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正交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栽插密度、施K水平、薯蔓搭架、薯蔓摘心等因素对高淀粉甘署品种YWS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薯蔓搭架处理与施K水平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薯蔓搭架处理对产量的影响作用最大,最佳组合是栽插密度2810株/677m2,施K20kg/667m2,搭架高度1.50m,去除主茎茎尖7个节间。  相似文献   

9.
豫薯8号甘薯是河南省主栽品种之一,尤其在豫西丘陵旱地深受农民欢迎。它不仅高产、稳产,抗逆性强,而且薯干、淀粉等加工品质优良,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为了更好地满足甘薯生产的需要,笔者对豫薯8号甘薯品种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旱地高产栽培措施。1生理指标1.1叶面积系数(LAI) 豫薯8号栽后50d叶面积系数为1.3,栽后70d为2.28;栽后90d为3.30;栽后110d为4.25;收获时(栽后130d)为3.21。它前期能迅速形成较大的光合面积,且维持时间长,收获时不早衰,光合效率高。1.2…  相似文献   

10.
种薯大小对脱毒甘薯苗及产量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脱毒甘薯不同大小种薯育苗对苗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种薯大小对出苗时间、苗情都有显著影响,进而对甘薯的经济性状和产量也有一定影响,薯块过大过小对生产均不利,建议采用50~100g的脱毒甘薯种育苗为宜.  相似文献   

11.
泉薯 6 4 7系泉州市农科所 1 995年以金山 5 7为母本 ,C1 8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1 996年实生苗试验 ,1 997年多点试验和抗病性鉴定 ,1 998—1 999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区试 ,2 0 0 0年进行生产示范和专业技术鉴定 ,2 0 0 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主要形态特性  相似文献   

12.
‘万薯10号’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优质鲜食型甘薯新品种,为挖掘该品种的增产潜力及完善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探求不同肥料、不同密度处理条件对优质鲜食型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选用优质鲜食型甘薯品种‘万薯10号’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和肥料对鲜食型甘薯‘万薯10号’栽培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并且不同的肥料处理对鲜薯产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而不同密度仅在淀粉含量上存在差异极显著,鲜薯产量差异显著。2个因素交互作用在淀粉含量存在差异极显著。在‘万薯10号’栽培过程中,肥料因素比密度对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更为关键。为达到淀粉高产的目的,必须满足肥料与栽培密度处在一个合适的配比中,试验结果表明,鲜食型甘薯‘万薯10号’在使用腐殖肥525 kg/hm~2、栽插密度为75000株/hm~2的条件下,甘薯产量及各方面品质都处在较优水平。  相似文献   

13.
豫薯10号优化栽培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5因子二次正交旋转设计,研究了播期、密度、氮肥、钾肥5因素对豫薯10号产量的影响,建立并分析了产量对5因素的函数模型,结果表明,5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播期〉氮肥〉磷肥〉钾肥〉密度。欲达到18万kg/hm^2以上的产量,最佳播期为6月23日,在本试验条件下不施氮肥,磷肥施用量75.0 ̄97.5kg/hm^2,密度为49290 ̄59145株/hm^2。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80年建立的黄潮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施磷肥对甘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磷肥,土壤严重缺磷,致使薯块膨大期迟后、日增重减少,鲜薯产量显著下降(P<0.05);与施磷处理相比,不施磷处理薯块干率、淀粉率及蛋白质含量下降不明显(P>0.05).长期不施磷显著提高薯块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P<...  相似文献   

15.
秦薯四号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甘薯研究室选育的高效、食用型甘薯新品种 ,1 998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开始在黄、淮春夏薯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品种来源  1 987年由本校自选优系 661 - 7放任授粉组合的夏薯实生苗群体中优选的第 72株 (系 )选育而成。 1 987年起进行实生苗优系鉴定 ,在当年夏栽实生苗 394个初选系中 ,针对产量、外观、蔓型、品质、贮性等 ,进行株系比较试验 ,择优入选的优良株系为该年 661 - 7放任授粉组合中入选的第 72系 (即 87( 72 ) )。 1 988年进行鉴定试验 ,在当年关中罕见的 40天秋涝条件下 ,…  相似文献   

16.
不同脱毒甘薯品种间产量与品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在玉溪市引进8个优良甘薯新品种苏薯8号、鄂薯3号、鄂薯4号、鄂5205、渝薯153、渝薯162、渝薯123、渝I2-8进行产量和品质测定,并以当地板栗甘薯为对照品种进行引种试验。对引进甘薯品系的植株地上部性状、块根性状、薯数及大中薯数情况、块根产量和薯块烘干率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苏薯8号的产量较高,达3.61t/667m^2,肉色为桔黄色,食味香甜,在玉溪甘薯生产上开发利用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高效栽培措施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对甘薯产量及结薯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干物质在薯块中的分配率高于其他处理,斜栽密度60 000株/hm 2与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产量最高;在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中,种植密度>栽培方式,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直栽处理的鲜薯干物率整体高于斜栽和水平栽,直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鲜薯干物率最高,并显著高于直栽密度37 500株/hm 2处理(P<0.05),在对鲜薯干物率的影响效应中,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的甘薯商品薯率更高,在对商品薯率的影响效应中,种植密度>栽培方式,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综合以上结果,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能够取得较高的产量和商品薯率。研究结果可为甘薯高效栽培措施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甘薯脱毒种薯的生产技术与利用山东省泰安市农科所(271000)刘桂玲近几年来,我国对甘薯病毒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茎尖组织培养产生的脱毒苗,由于脱除了病毒,可以大幅度提高鲜薯产量并改善品质,一般可增产鲜薯20%~50%,出于率增加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甘薯直播栽培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根系发达、分枝多、绿叶数、大薯比例高),能延缓甘薯衰老,延长光合作用时间,生物产量高,效益好,能解决夏收夏种劳力紧张和夏季连续干旱不易甘薯扦插的问题,对于发展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苏薯9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92年从苏薯2号×济薯10号的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而成,原系号宁R97-5,200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国家“九五”攻关后补助优良甘薯品种。该品种高产、多抗、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