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电镜扫描法对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蒙古沙棘花粉和叶鳞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沙棘花粉极面为三角形,俄罗斯沙棘和蒙古沙棘为三角圆形;中国沙棘和蒙古沙棘花粉赤道面为近圆形,俄罗斯沙棘赤道面为椭圆形;外壁表面纹饰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近于平滑,蒙古沙棘有皱波状;萌发孔类型均为三孔沟型。叶表面鳞毛较密,成层分布,盖住了叶表面。3种沙棘中中国沙棘叶鳞毛最密。上述特征表明沙棘属植物均具有极强的抗旱能力,且中国沙棘抗旱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2.
邓蓉  王伟  胡宝贵 《农业展望》2012,8(1):34-38
鉴于沙棘极强的适生性以及种植沙棘可以获得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中国大力发展沙棘产业,拓展沙棘产业的多功能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分析中国发展沙棘产业的动因入手,阐述了中国拓展沙棘产业多功能性的必要性,并从沙棘产业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两大方面针对拓展沙棘产业的多功能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沙棘不同雌雄配比、不同密度、不同类型沙棘产果量的调查,掌握了中国沙棘结实情况及规律,对今后沙棘生产、沙棘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同一生境下的中国沙棘、蒙古沙棘、俄罗斯沙棘茎的木材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发现3种沙棘茎的木材均为环孔材,管孔密度蒙古沙棘最大,管孔直径俄罗斯沙棘最大,导管、管胞、木纤维的长度均为蒙古沙棘最长,俄罗斯沙棘导管及木纤维的长度均小于中国沙棘,但中国沙棘的管胞最短。中国沙棘多为多列射线,蒙古沙棘单列射线居多,俄罗斯沙棘无多列射线,这表明3种沙棘不同组织的进化不同步。3种沙棘木纤维长度均大于500μm,符合纤维板的生产要求。薄壁组织的存在可为形成层的活动及不定根、不定芽的产生提供养分。  相似文献   

5.
沙棘繁殖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棘的产业化开发步伐越来越快,沙棘的繁殖技术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综述了沙棘生物学以及繁殖技术概况,重点阐述了沙棘的常用繁殖技术应用情况,并提出技术研究思路,展望沙棘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沙棘油产品的加工技术及市场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伟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0):64-65,71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沙棘资源,但其开发和综合利用率很低。从沙棘中提取的沙棘油是一种非常好的医药保健品,目前沙棘油加工的最先进技术就是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介绍了山西省沙棘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沙棘油的功效、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原理和在沙棘深加工中的应用;展望了山西省沙棘资源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利用14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7个亚种和26个大果沙棘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采用系统发育树和贝叶斯聚类方法分析了这些个体的聚类情况。结果显示:中国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和云南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yunnanensis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高加索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caucasica最低。系统发育树将所有个体聚为2个大支:亚洲分支和欧洲分支。大部分大果沙棘品种与亚洲的蒙古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mongolica聚为1支,少量个体位于亚洲分支和欧洲分支之间。贝叶斯聚类分析将所有个体划分为3组或7组:分3组时,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为一组,蒙古沙棘和大部分大果沙棘品种为一组,溪生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fluviatilis,高加索沙棘和海滨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rhamnoides为一组;分7组时,除海滨沙棘由溪生沙棘组和高加索沙棘组共同构成外,其他亚种和大果沙棘品种各自为一组,并发现少量组间混合基因型。表明沙棘种下亚种间分化明显,亚洲和欧洲分布的沙棘亚种间的分化尤为明显;大果沙棘品种大部分源于蒙古沙棘亚种,个别品种可能为蒙古沙棘和欧洲沙棘亚种间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8.
通过PEG渗透胁迫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中国沙棘、西藏沙棘和棱果沙棘进行了萌芽期抗旱性研究.通过各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发芽势、发芽率、种子萌发指数、种子活力指数的分析表明,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抗旱性明显高于棱果沙棘,其中中国沙棘的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9.
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沙棘研究方面的有关文献,全面地综述了沙棘属植物资源的分类、 分布和国内外沙棘育种情况,归纳并总结了俄罗斯的两个阶段的沙棘育种,并为中国沙棘今后的育种 方向和育种趋势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对新疆兵团第九师170团沙棘种植基地的实地调查研究,掌握了大果沙棘的生长习性;通过进一步试验示范,总结大果沙棘育苗、栽培和管理技术,以期为沙棘种植户提供先进的沙棘栽培管理技术,不断提高沙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青海是沙棘的故乡,开发和利用沙棘资源,对振兴青海经济和林业具有战略性意义。阐述了沙棘资源建设现状、沙棘的生态功能、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以及沙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生长在同一生境的中国沙棘、蒙古沙棘和俄罗斯沙棘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沙棘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都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其中,中国沙棘、蒙古沙棘在第4对染色体上有随体,俄罗斯沙棘在第2对染色体上有随体.3种沙棘的核型类型都是2A型,比较对称.  相似文献   

13.
沙棘林既促进了水土保技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又为沙棘产品加工提供了原料,但沙棘林病虫害的防治不容忽视。介绍了沙棘林病虫鼠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沙棘的适应性极强,通常丘陵地区荒山造林将沙棘作为重要树种。沙棘可保水固土、围堤护坡、防风固沙,适合建造防风固沙林和水土保持林,相应增加了苗木的需求量。沙棘根据自身经济与生态价值,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本文总结了沙棘播种育苗方法,提出沙棘扦插育苗的方法,最终研究了沙棘苗木繁育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沙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综合开发利用,沙棘人工种植园的面积在不断扩大,病虫害在沙棘上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为了全面了解黑龙江省沙棘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种类及危害状况,确保沙棘生产的稳产、高产,对黑龙江省沙棘种植园主要病虫草害的种类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我国沙棘资源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农转资金在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中的作用,并对我国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陕北半干旱黄土区不同立地类型下不同混交林中沙棘的各项生长指标,研究不同混交模式对沙棘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沙棘人工林的稳定性评价和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在阴坡沙棘混交林的林分结构比纯林好,尤其是刺槐沙棘混交林和山杏沙棘混交林,而阳坡沙棘纯林的林分结构较合理;阴坡和阳坡枯立木密度与林分总密度相关性都较强,均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2)阴坡沙棘新梢生长量的大小顺序为:山杏沙棘混交林、刺槐沙棘混交林、沙棘纯林、油松沙棘混交林,阳坡为油松沙棘混交林最高、沙棘纯林最低;沙棘林的累积生物量在阴坡和阳坡分别以山杏沙棘混交林和刺槐沙棘混交林最大,都以油松沙棘混交林最小,与当年新梢生长量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98、0.585。(3)沙棘林分更新阴坡以沙棘纯林和刺槐沙棘混交林较好,阳坡以刺槐沙棘混交林和山杏沙棘混交林较好,与沙棘林分结构和生长状况的规律不一致。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阴坡还是阳坡,沙棘与刺槐混交均有利于沙棘的生长,且更新能力较强,可以做为沙棘纯林的改造目标,促进沙棘群落持续稳定发育。  相似文献   

18.
湟中县沙棘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沙棘是青海省湟中县主要的乡土树种之一,沙棘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对于湟中县生态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湟中县沙棘资源分布及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以期为湟中县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沙棘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国沙棘资源蕴藏量大,野生资源丰富。沙棘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和"三料"(燃料、饲料、肥料)树种,对中国沙棘属植物的资源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重点介绍了沙棘的化学特性、在医药、食品、饮料、化妆品、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价值,概括了沙棘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利用沙棘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带刺的灌木或小乔木。沙棘的开发利用,已经在饮料、保健、医药、食品、化妆、饲料、肥料、工业原料等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发和利用。沙棘油、沙棘胶囊、沙棘茶等保健品,更是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沙棘全身的保健作用也逐渐被发现,应用于人们提高生活水平上;生活水平提高了,保健事业的兴旺发达,保健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加快沙棘产业的发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立足于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从实践中初步探索了沙棘园的建立及经营模式,收到很好的展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