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6中国(郫县)首届川派盆景博览会暨川派盆景、美丽乡村产业发展论坛于9月30日在四川郫县川派盆景博览园举办。本次博览会及论坛由成都市花卉协会、郫县花卉协会主办,四川徐氏汇景园艺有限公司承办,汇聚了来自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地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300盆盆景参展,为盆景业者及爱好者打造了一场盆景的视觉盛宴。此次盆景展上集中展示了一批川派盆景的优秀作品,充分体现了川派盆景  相似文献   

2.
《中国花卉园艺》2018,(23):21-21
重庆盆景艺术属于“川派”范畴,起于五代,成熟于唐、宋,盛行于元、明、清。清末民初,重庆就盛行水旱式盆景,花农将树木、花草、石块置于盆中布景,其方式为“丛树法”、“芦竹法”、“点苔法”。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景是以四川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又称川派。川派盆景分川西、川东两个艺术风格。川西以成都为中心,讲究写意,清雅秀丽,丰富多彩,也称川西派,又称成都盆景;川东以重庆为中心,注重写实,浑厚自然,苍劲雅致,也称川东派,又称重庆盆景。 成都盆景,相传起源于五代,清末光绪年间,成都郊区仅从事蟠扎桩头的师匠就达60余人;解放前,川西平原许多花农,仍以蟠扎桩头为生计,使古老的盆景  相似文献   

4.
在温江区,有一位川派盆景艺术开拓者,他就是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四川省跨世纪杰出盆景艺术家、国家高级园艺技师胡世勋。 40年来,凭着对绿色生态事业的无限热爱,凭着对家乡人民的一片深情,胡世勋致力于盆景艺术创作和园林绿化事业,带领农民走上了通向富裕的光辉大道,开创了花木园林绿化产业和川派盆景艺术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5.
作为温江特色花卉产业之一的川派盆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影响。四川古称巴蜀,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设置剑南道,所以过去也把川派盆景称为“剑南盆景”。 川派盆景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在造型上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的过程,前一个“简”是简单,后一个“简”是简练。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样,根据“树姿近画”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类,后来经过模仿老树的姿态和变化,不断总结出了表  相似文献   

6.
由北京市园林局、北京市盆景协会和北海公园主办的“北京市盆景协会20年成果展览”于2000年9月20日—10月10日在北海公园植物园内举办。北京市盆协自1980年建会以来,在市园林局正确领导下,经全体会员的一致努力,取得了如下七大成果: 1.创立了三派一家的佳绩。三个盆景创新流派是指于派小菊盆景、刘派燕山山水盆景(图1)和周杨祁派京桩盆景以及罗氏卵石山水盆景。 2.发现了北京三大赏石:金海石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5月20日,由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等单位主办、以"美化城市环境·走进家庭生活·传承川派技艺"为主题的2015川派盆景展览在成都百花潭公园拉开帷幕。展览共展出了来自四川21个市、州的各类精品盆景300余盆。展出的树桩类盆景古  相似文献   

8.
左世新 1968年生于重庆铜梁。善绘画、喜摄影,现为重庆黄桷门盆景园园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重庆盆景协会会员、铜粱县花木盆景协会主席。2005年迷上盆景,后师从田一卫大师,遂专于金弹子,尤挚爱重庆小山灌木型金弹子。创作中,融川派的弯、闽南的剪、海派的扎、扬派的片于一体。作品自然、夸张、脱俗、雅致,“依桩附型、依型附景、依景附意、依意附情”,尽显根艺型金弹子盆景之灵气。  相似文献   

9.
新观察     
1北京市盆景协会推出“建会20年成果简介”展:在北京北海公园举办的这次盆景及赏石展汇集了协会成员20年来在盆景及赏石艺术方面有创意的诸多名作,其中有于锡昭的小菊盆景、刘宗仁的燕山石山石盆景、周杨祁派的京桩盆景及早期在全国大展中获奖的罗维佳的作品《南国情》等。展示了北京盆协——盆景素材乡土化、造型技法多样化和产学研究一体化的发展路线。20年来,北京盆协在全国性活动中获金银奖项15项,培养并造就了北  相似文献   

10.
月季在盆花、切花及园林绿化的应用上已相当普及,然将其制作成盆景的却寥寥无几。北京盆景艺术研究会的专家教授历经十余年卓有成效的积极探索,在月季盆景艺术的制作和普及推广上初获成功。2010年在北京月季文化节上,卢乃骅老先生首次亮相的两盆树龄分别为30年(见图)、18年的月季盆景,以其蓄根拙茎,一举夺得金、银大奖。  相似文献   

11.
瞭望台     
活跃的上海市盆协上海市盆协1962年成立,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殷子敏等人发起,现任理事长徐智敏,副理事长毛羽章、王志诚、董望春.协会成立以来参加全国的和各地大型盆展20多次,为盆景技艺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协会成立30周年之际,举办了集全市优秀盆景之大成的盆景展,展出各类盆景300余件,盆景植物种类达40多种。(高震)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9月27日,以"传承发展,弘扬川派盆景文化"为主题、集展览、销售、交流、培训为一体的国内首个川派盆景园在成都市百花潭公园亮相。刚建成的盆景园面积达4600平方米,由作品展示区和盆景资料馆两部分组成。作品展示区分别展出了由川派盆景大师和青年一代盆景工作者创作的山水盆景、树石盆景、树桩盆景以及微型组合盆景等优秀作品200余件。川派盆景资  相似文献   

13.
在1998年10月1日揭幕、10月10日结束的“第一届省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上,广东省的中山、广州等十多个城市盆协,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盆景艺术界以及应邀前来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县的盆景朋友,共携来约600盆岭南盆景艺术精品参加了展出。多角度、多手法地展示了岭南盆景艺术的精华,使人大开眼界,耳目一新,获得了海内外参观者的崇高评价。在植物材料的采用上,大量出现的是传统品种,诸如榆树、九里香、朴树(盆景界相思)、榕树、雀梅(盆景界称酸味)、福建茶(盆景  相似文献   

14.
贵州的盆景制作手法,主要受岭南和川派风格的影响,把岭南的蓄枝截干和川派的扎干综合起来,剪扎互用,利用树桩原胚的先天树干,因势利导,制作出了俊秀、自然的以火棘老桩为主的盆景作品。秀丽——可说是贵州盆景艺术的主流。看贵州在全国获奖的作品《飘》(见《中国花卉盆景》1994年第七期),树种为火棘。主干采用高提根的手法,加强根部的整体宽度和  相似文献   

15.
纤夫     
盆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又是一门很年轻的艺术。盆景业的长足发展是近三十年的事。盆景知识的普及推广,以前在民间较活跃,在江南、沿海一些文化名城得到重视,近二十年才登入学院课堂。盆景技艺的传承,一般是耳濡目染、师传口授。通过培训班普及盆景知识,使盆艺学习大面积铺开,功不可没。从教学计划看,基本上是名家讲学(盆景史、造型理论、培植技艺、介绍某派盆景制作等)、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2月10日至18日,江苏南通市总工会、南通市建设局在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联合举办第30届"迎春百花会"盆景展。为进一步弘扬通派盆景文化,展示盆景发展的艺术成果,此次特在全市征集了82盆盆景精品参展。大家一致表示,通派盆景要不断交流,相互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制作水平,与时俱进,再创辉煌。这里选刊部分参展作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通派盆景代表人物朱宝祥先生,在盆景艺术领域辛勤耕耘了近70个春秋。近20年来,朱宝祥创作出了《听涛》、《金蛇狂舞》等百余盆盆景杰作。这些作品有的被选入画册,有的被选入年历的封面。在1990年大阪国际花卉博览会上,朱宝祥的两盆小叶罗汉松《巍然屹立》、《源远流长》均获银质奖,并把南通盆景推上了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盆景艺术究竟有多少流派?至今没有权威的结论。日五大流派:即扬派、苏派、岭南派、海派和川派;亦曰八大流派:即在五大流派上再加浙派、通派、徽派;但也有人将属岭南派的福建盆景称为闽派。数来数去,大概就是这九派吧。中国盆景在近十几年中有了  相似文献   

19.
正在郫县,提起盆景产业的带头人黄友兴,业内人士无人不知。今年已经74岁的黄友兴出身于盆景世家,4岁开始学国画,22岁开始做盆景,一直从事川派盆景技艺的研究。他的盆景园永兴园堪称一个川派盆景艺术馆。宋代的梅花,明代的紫薇,元代、明代、清代到民国时期的金弹子、罗汉松、银杏等  相似文献   

20.
说起盆景艺术,大家马上会想到久负盛名的苏派盆景、海派盆景、川派盆景……众多的盆景流派及盆景成果遍布全国各地,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盆景业也呼唤一个共同交流、集中展示并进行贸易的空间,于是中国盆景艺术文化村(以下简称盆景村)应运而生。盆景村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它对盆景业有着怎样的作用?将怎样建设?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盆景村的品牌创始公司——上海朱家角盆景艺术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洪俊先生。记者(以下简称记):盆景村的概念是如何提出的?洪总(以下简称洪):盆景村的概念是2001年提出的,当时中国盆景艺术界的几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