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1收割期干草是指青草(或其他青绿饲料作物)在未结实以前收割、干燥制成的。由于仍保留有一定的青绿颜色,故又称青干草。干草主要有天然草地干草,栽培青干草,田野干草和干树叶。为增加干草收获量和保证干草的营养价值,必须确定适时的收割期。牧草 相似文献
6.
不同刈割期和干燥方法对牧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研究了不同刈割期和干燥方法对第一茬牧草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等营养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牧草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粗蛋白质(CP)和粗灰分(CA)的含量逐渐下降,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逐渐增加,而且豆科牧草在营养生长阶段CP含量显著高于禾本科牧草,但它们下降的速度和NDF、ADF增加的速度也比较快;WSC的含量禾本科牧草在抽穗和开花期较高;牧草WSC与CP含量之间不存在相关。(2)牧草烘干样品中CP、WSC含量最高,而NDF和ADF含量最低,最佳的干燥方法是直接烘干,其次是晒后烘干、阴干、晒干最差。 相似文献
7.
紫花苜蓿常用的干燥加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苜蓿的干燥方法主要有3种,即自然干燥法、人工干燥法和物理化学干燥法。自然干燥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成本较低,但易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制约,而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调制的干草质量较差。人工干燥法则是利用一定的干燥设备来调制干草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克服自然干燥法对天气状况的依赖,并减少微生物、生理生化过程、雨淋及枝条折断等因素对干草质量的影响,但人工干燥法的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不同干燥失水方式对牧草营养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羊草、紫花苜蓿和混合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干燥失水方式对不同刈割期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粗蛋白质、胡萝卜素营养上看,以人工快速干燥失水方式最佳,其次为风干失水方式,平摊晒干失水方式最差;从可溶性糖营养上看,以人工快速干燥失水方式最佳,其次为平摊晒干失水方式,风干失水方式最差。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不同干燥方法对热带牧草WSC等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热带牧草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热研7号柱花草和热研2号柱花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烘干(180℃,10min)、晒干(5d)、晒1d后烘干(180℃,10min)和阴干(15d)4种不同的干燥方法,选择各种牧草的最佳利用期样品(豆科牧草采用开花期、禾本科牧草采用抽穗期),研究样品营养物质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从干燥方法来说,牧草的烘干样品粗蛋白(CP)、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最高,在这4种干燥方法中烘干是最佳的干燥方法,其次是晒后烘干、阴干,晒干最差。 相似文献
16.
(一)饲草适合调制干草的时间1.禾本科牧草。芒麦:在抽穗至始花期收割,调制干草,品质较好。披碱草:调制干草的适宜收割期在抽穗至开花前,若收割过晚则草质粗硬,营养成分含量下降。苇状羊茅:在抽穗期刈割调制干草,干草粗蛋白质含量13%~15%,粗脂肪3%~4%,收割过晚,则草质粗糙,适口性差。黑麦草:初穗盛期刈割调制干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中亚热带中山草地放牧及刈割牧草混播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993年5月至1995年10月,在放牧和刈割处理方式下,对8种混播人工草地进行了生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2处处理,豆科牧草和杂类草的含量均逐年增加,呈递增趋势;8种组合中,以鸭茅、草芦为主的组合较佳,能与白三叶的侵占力抗衡;(2)多组分的混播较简单混播为优,其中尤以草芦+早熟禾+白三叶的组合G为最佳,明显高于白三叶+黑麦草的简单组合A,表现在产量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抗逆性上;(3)放牧地干草量 相似文献
20.
刈割时期和调制方法对紫花苜蓿干草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紫花苜蓿适宜的干草调制方法,开展了不同刈割时期和调制方法对紫花苜蓿干草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单从紫花苜蓿的营养品质考虑,最适宜的刈割时期是现蕾期,其次是始花期。由现蕾期至结荚期,紫花苜蓿的干草质量随着生育期延迟显著下降(P<0.05)。(2)烘干和机械压扁茎秆可显著缩短紫花苜蓿的干燥时间,提高紫花苜蓿的干草质量(P<0.05)。(3)灰色关联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适宜刈割时期是现蕾期和始花期,适宜的干燥方法是烘干和机械压扁茎秆,另从资金投入和可操作性考虑,认为机械压扁茎秆资金投入少,操作简单易行,在生产中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