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蓝眼病(BED)是由蓝眼病副黏病毒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临床特征表现为仔猪中枢神经紊乱、角膜混浊、发蓝和公、母猪的繁殖障碍。该病主要危害新出生的仔猪和乳猪,对断奶仔猪、育肥猪和成年猪危害较轻。亚临床感染猪是蓝眼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以预防为主。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包涵体检查、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ELISA等。现从病原特点、流行病学、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和防控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正>1猪蓝眼病猪蓝眼病是由蓝眼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以仔猪脑炎和角膜混浊、发蓝,母猪繁殖障碍和公猪暂时不育为特征的传染病。1.1病原本病病原为蓝眼副黏病毒,可在猪肾、猪睾丸、BHK-21、PK-15细胞培养中生长,产生细胞病变。本病毒能凝集哺乳动物和禽类的红细胞。56℃4 h可将其灭活。猪是自然感染蓝眼病后唯一出现症状的动物。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4~7月最为流行。一次流行的持续期为2~4周,流行后在没有引进新的易感猪的情况下,不再会出  相似文献   

3.
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业内对于各种猪病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并对各种疾病展开了相对更为深入的研究,由此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深,为各种疾病的诊疗措施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即分析了猪蓝眼病的病原和流行病学,总结了其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文献以及生产实践提出了猪蓝眼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对业内从业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猪蓝眼病是由蓝眼病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感染该病之后,猪的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同时会造成生殖障碍和角膜浑浊发蓝的等病症。该疾病对新出生的仔猪和哺乳仔猪的危害比较大,而对育肥猪和成年猪的危害比较小。猪蓝眼病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的方式传播,染病之后的死亡率比较高,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比较大,为此,养殖户应该结合猪蓝眼病的病因采取综合性的防治对策,减少该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猪蓝眼病是由蓝眼病副黏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猪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生殖障碍和角膜浑浊、发蓝等为主要特征的疫病。该病主要危害新出生的仔猪和乳猪,对断奶仔猪,育肥猪和成年猪危害较轻。主要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等方面对猪蓝眼病进行综述,从而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猪蓝眼病是由蓝眼病副黏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猪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生殖障碍和角膜浑浊、发蓝等为主要特征的疫病。该病主要危害新出生的仔猪和乳猪,对断奶仔猪,育肥猪和成年猪危害较轻。主要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等方面对猪蓝眼病进行综述。从而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猪蓝眼病是由猪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特征是中枢神经紊乱、繁殖障碍和角膜混浊。本文主要介绍了猪蓝眼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症状、诊断以及防控等相关情况。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几种由副粘病毒科病毒引起的猪病。这些疾病包括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墨西哥的蓝眼病(blue eye disease);90年代在澳大利亚出现的梅那哥病毒病,马来  相似文献   

8.
“蓝眼病”(Blue eyes)是一种与副粘病毒感染有关的新的猪病,其特征为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生殖障阻和角膜浑浊等。该病从1980年起在墨西哥大暴发,尤其集中在Lapiedad Michoacan及其周围地区,故该病原又称为LPMV。  相似文献   

9.
猪蓝眼病     
蓝眼病(blue eye disease,BED)是由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主要引起猪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角膜混浊、母猪繁殖障碍和公猪暂时不育.主要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防治措施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猪蓝眼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专家答疑     
什么是猪蓝眼病?有哪些临床表现?怎样进行预防?怎样进行猪的眼结膜检查;如何测定猪体温。  相似文献   

11.
猪蓝眼病是由副粘病毒科蓝眼病副粘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角膜混浊和繁殖障碍为特征。1临床症状猪蓝眼病的症状因猪龄不同差异较大。2~15日龄仔猪最易感,症状出现快,仔猪突然呈平卧位,逐渐转为侧卧,有的出现神经症状。该病通常先发热、被毛粗糙、弓背,有时伴有便秘或腹泻,进而表现共济失调、虚脱、强直(多在后肢)、肌肉震颤,姿势异常呈犬坐样等神经症状。驱赶时,一些患猪异常兴奋,尖叫或划水样运动。其他症状有嗜睡、瞳孔扩大、失明,间有眼球震颤。有些仔猪有结膜炎,表现为眼睑肿胀和流泪,呈单侧或…  相似文献   

12.
猪蓝眼病是由蓝眼病副粘病毒感染所引起,猪是感染后能表现症状的唯一宿主,主要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发病后病死率非常高;仔猪表现全身症状、脑炎,母猪和种公猪表现繁殖障碍,而眼睛浑浊发蓝是本病特有表现;本病发生后严重影响生产,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加强管理,以防为主。  相似文献   

13.
《养猪》2017,(4)
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几种由副黏病毒科病毒引起的猪病。这些疾病包括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墨西哥的蓝眼病(blue eye disease);90年代在澳大利亚出现的梅那哥病毒病,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出现的尼帕病毒病。此外,我国从90年代末开始,一些地区也出现了猪源性副黏病毒感染的报道。目前,国内尚无有关蓝眼病、梅那哥病毒病、尼帕病毒病等猪病疫情的相  相似文献   

14.
毕玉海  李志杰  吴昊  丁壮 《猪业科学》2007,24(12):70-72
猪副黏病毒病(porcine paramyxovirus disease)是由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系列猪病,包括蓝眼病(blue eye disease)、尼帕病毒病(nipah virus disease)、梅那哥病毒病(menangle virus disease)及我国出现的猪副黏病毒病(本研究室称之为猪源禽1型副黏病毒病,即猪源新城疫),给养猪业带来了重大损失.本文简单介绍猪副黏病毒病家族各成员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猪副黏病毒病(porcine paramyxovirus disease)是由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系列猪病,包括蓝眼病(blue eye disease)、尼帕病毒病(nipah virus disease)、梅那哥病毒病(menangle virus disease)及我国出现的猪副黏病毒病(本研究室称之为猪源禽1型副黏病毒病,即猪源新城疫),给养猪业带来了重大损失。本文简单介绍猪副黏病毒病家族各成员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猪的副黏病毒病简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了猪的副黏病毒病,包括“蓝眼病”(blue disease)、尼帕病毒病(Nipah virusdisease)和梅那哥病毒病(Menangle virus disease)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该病的诊断和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再加上引种日益频繁,猪场疾病是越来越复杂,呈现猪体抗病力低下,病毒、细菌等多病原混合感染的情况,疫病防控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现将湖南某规模化猪场保育猪蓝耳与副猪混合感染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供广大养猪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8.
猪高热病是多种病原共同参与后再继发性感染的一种疾病。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包括猪流感,猪蓝耳病,非典型性猪瘟、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胸膜炎、猪弓形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多种病原疫病发生、流行,多与气候的异常变化密切相关。风、寒、暑、湿、热、燥为六气,其中:风为春季主气,暑、热为夏季主气,湿为长夏(雨水偏多时)主气,燥为秋季主气,寒为冬季主气。预测气候变化,预先搞好必要的疫病防范工作,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19.
1 PRD C 的 病 因及 相互 关 系 1.1传染 性病 因 猪 呼吸 道 病综 合 征(PR DC)主要由 病毒 性 、细菌 性 、寄 生虫 三种 病 原引 起。 1.1.1病 毒性 病 原 。 主要 有 蓝 耳 病 病 毒 、猪 伪 狂犬病 病毒 、猪 流感 病 毒、猪Ⅱ型圆 环 病毒 、猪 瘟病 毒 、呼吸 道冠 状 病毒 等。 猪流 感 病毒 是 PR DC 的原 发 致病 病原 , 并 常混合 感 染 或 继 发 猪 传 染 性 胸 膜 肺 炎 、猪 肺 疫 、蓝 耳 病 、猪链 球菌 病 等,并 可 使猪 喘气 病 急性 暴发 。 伪 狂犬 病 病 毒 、猪 瘟 病毒 、衣 原 体 等 都 是 PR DC的常 见致 …  相似文献   

20.
李长保 《北方牧业》2012,(23):19-20
<正>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征(PRRS),又称蓝耳病,是影响养猪生产的主要问题。主要造成的临床表现包括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其中大部分经济损失来源于断奶后猪群(断奶仔猪消瘦综合征)。生长育肥猪的临床症状包括厌食、精神沉郁、喜卧扎堆、皮肤发红、呼吸困难、高热、眼病严重、顽固性腹泻、死亡率增加和日增重降低等等。其病原是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该病毒是具有囊膜的RNA病毒,属动脉炎病毒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