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临床乳房炎的日常治疗一般用青、链霉素(简称 P·S)治疗。但 P·S 疗法疗程长,用量大,而且易于产生抗药性,造成慢性迁延性乳房炎。笔者多年来,在 P·S 治疗不理想时,常常采用每个乳室注入庆大霉素(庆)5~10万单位、青霉素(青)(?)0~40万单位,2%普鲁卡因3~4毫升、地塞米松(地)1~2毫克、注封用水50毫升混溶使用。上药分别简称为“G.P.P.D”。宜现配现用。经500多例使用,疗效达95%以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猪乳铁蛋白(PLF)基因克隆及其在酵母(P.methanolica)系统中的表达,试验从泌乳15 d的约克夏母猪乳腺组织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技术扩增猪乳铁蛋白基因,获得1条长为2 115 bp的目的片段,将目的基因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MET-B中,采用电转化法转化P.methanoli-ca感受态细胞PMAD11;选取Ade+MutS重组子进行诱导培养,产物纯化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及其他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rPLF在P.methanolica表达系统中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78.0 ku;在第144小时时表达量最高,最佳pH值为7.0,最佳铁离子浓度为100μmol/L;重组PLF对大肠杆菌ATCC25922有抑菌效果,而且抑菌效果随着浓度的升高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克隆、鉴定猪硒蛋白P基因(Sepp1),并探明其在猪不同组织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为以猪为模型研究硒蛋白P(Sel P)的功能奠定基础。根据表达序列标签(EST)序列设计引物,利用c DNA末端快速克隆(3'-RACE)技术从猪肝脏总RNA中扩增出含开放阅读框(ORF)至poly A片段,然后与EST序列进行拼接;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考察Sepp1在猪9个组织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1)扩增出共1 707 bp的片段,测序后与EST拼接获得了2 109 bp的猪Sepp1序列,并提交至NCBI Gen Bank数据库,序列号为EF113596.2;该基因1 170 bp的ORF编码区和对应的氨基酸残基与人相应序列分别有83.72%和75.64%序列同源性,其编码390个氨基酸,含有14个硒代半胱氨酸(Sec)残基,分别位于第59、267、286、309、311、327、339、352、354、361、376、378、385和387位。2)Sepp1 mRNA在猪组织中广泛分布,在肝脏中具有最高分布,依次为甲状腺肾脏睾丸下丘脑脾脏垂体心脏肌肉。本试验成功克隆、鉴定了猪Sepp1,检测了其在猪不同组织中表达分布情况,为其进一步以猪为模型探讨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江西部分地区猪痘病毒(SWPV)的感染及流行情况,从江西省7个地区(市)共36个规模化猪场采集55份疑似猪痘病猪的皮肤痘痂组织,应用PCR方法对其进行猪痘病毒核酸检测,并随机挑选19个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P35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55份样品中,有44份样品检测为SWPV阳性,阳性率高达80%;所测的19条序列与SWPV参考毒株(登录号:AF410153.1)P35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6.3%~98.4%,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7.5%~88.5%;各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7%~100%,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2%~100%。结果表明江西省部分地区的猪群中存在猪痘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5.
<正>猪病毒性腹泻是由单一或多种不同病毒单独或混合感染机体后导致的猪消化道生理机能紊乱的疾病。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PRV)是3种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临床以严重的腹泻、呕吐、脱水及对哺乳仔猪高致死率为主要特征,还表现出发病猪体温不高,抗生素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6.
贵州香猪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香猪(久仰香猪、剑白香猪、从江香猪)为试验组,长白猪为对照组,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香猪类型及长白猪淋巴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38;香猪染色体核型组成为10sm 4st 12m 12t,长白猪则为8sm 4st 14m 12t;性染色体雌性均为XX,雄性均为XY,X、Y属中着丝粒染色体,Y是中着丝粒染色体相对长度最短的一条;3,5,6,7和9号染色体的臂比值各香猪类型与长白猪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1,5,6,8,9和11号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各香猪类型与长白猪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香猪类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前言近年来在医学临床实践中,常用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作为调整血容量,了解心脏功能和血管舒缩状况的重要标志。所谓中心静脉压(C.V.P)是指右心房或靠近右心房的腔静脉压力而言。测定 C.V.P.探明其变化规律,在理论上对血液动力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上对抢救各种休克、急性肠炎等危  相似文献   

8.
佐剂中羊毛脂与液体石蜡配比为1:1.再以此佐剂与猪转移因子(TF—P)按1:1比例为制成的五批制剂(称一型制剂)接种家兔,抽取部分攻毒.全部获得保护;而佐剂中羊毛脂与液体石蜡的配比为1:8.再以此佐剂与TF-P按1:2比例为制成的三批制剂(称二型制剂)接种家兔,抽取部分攻毒,只有一批获50%保护.2.5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接种一型制剂.能有效抵抗兔瘟病毒的临床感染;而2.5月龄以下幼兔则基本不保护.一型制剂对兔的保护期测至191天仍达100%保护.  相似文献   

9.
仔猪出生后为了适应外环境需要大量能量供应,而仔猪本身贮能较少,所以经常出现仔猪耗能衰竭而亡的现象,同时随着猪场集约化、工厂化生产经营后,很难保证每一头仔猪能够充分吸吮到足够的初乳,导致仔猪得不到足够能量和平衡的免疫球蛋白,从而不能提高抗病力,使仔猪易得腹泻等症,脱水而亡。有关文献表明中链脂肪酸能够被初生仔猪有效地消化、吸收和利用(Chiang等,1990),可迅速改善体内能量状况(Benevenga等,1989;Odle等,1992)。P.V.P(PigletVitalPower,仔猪生命的动力,猪崽宝)主要由含6~12个碳原子的中…  相似文献   

10.
<正>"猪无名高热病"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主要症状为高烧(稽留热)、厌食(食欲不佳或废绝)、嗜  相似文献   

11.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感染引起的一种以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特征是小肠黏膜增厚;上皮细胞增生,杯状细胞缺乏;微小的、弯曲的胞内菌游离在增生细胞的胞浆顶端。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慢性型回肠炎(PIA)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天门冬多糖(ASP),在ConA或LPS的协同刺激下对猪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猪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天门冬多糖使其终浓度为400、200、100、50、25、12.5μg/ml,在ConA(5μg/ml)或者LPS(10μg/ml)的协同刺激作用下,细胞培养24、48、72 h时,观察猪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表明,天门冬多糖及其协同ConA或LPS能显著或极显著的促进猪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P对低温保存猪精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猪精液稀释液(Zorlesco)中分别添加0,40,80,120,160,200μg/mL的维生素P,研究其对猪精子低温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P的添加显著延长了猪精子低温保存时间,在各试验组中,维生素P的最适添加浓度为160μg/mL。在该浓度下,维生素P并对第3天时精子的活力、活率、顶体完整率、低渗肿胀率及线粒体活性作用效果不明显(P0.05)。在第6天时,维生素P显著地提高了精子的活力、活率、顶体完整率和质膜完整率(P0.05),但对精子线粒体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保存第9天时,猪精子的活力、活率、顶体完整率、低渗肿胀率及线粒体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4.
<正>圆环病毒病可导致母猪群繁殖障碍,生长速度缓慢、死亡率高等,给猪场带来不小的损失,甚至会引起一些相关的综合征出现,要对其进行控制,就必须在生产中做好防治工作。圆环病毒病(PCVD)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为主或参与感染引起的几种或几类疾病的总称。这些疾病综合征包括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猪免疫缺陷综合征(PIDS)、猪腹泻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分别选取4窝长白猪×淮猪(长淮组)、大约克猪×淮猪(大淮组)和淮猪(淮猪组)进行育肥和胴体性能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猪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大淮猪平均日增重(626.13±76.82)g(65.24%)、长淮猪平均日增重(587.00±59.58)g(54.91%)均有高于淮猪(378.93±67.74)g的趋势。长淮猪料肉比(3.04)比淮猪(4.54)降低了49.34%,大淮猪料肉比(3.27)比淮猪降低了38.84%。试验猪的平均屠宰率都在70%以上,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大淮猪的胴体斜长(74.50±1.91)cm显著长于淮猪(68.50±3.70)cm,(P<0.05)。长淮猪的眼肌面积(36.45±4.80)cm2显著大于淮猪(21.02±4.23)cm2,(P<0.01)。大淮猪后腿比例(31.08±1.97)%有高于淮猪(28.74±1.24)%的趋势。瘦肉率长淮猪(56.69±1.79)%和大淮猪(53.13±1.41)%均极显著(P<0.01)高于淮猪(44.89±2.15)%。淮猪皮(14.10±1.55)%比长淮猪(7.81±0.56)%和大淮猪(8.39±0.81)%高出5个百分点以上,且差异极显著(P<0.01)。3组猪的肉质性状指标都在正常值范围内,肉质优良,未发现有PSE或DFD等劣质肉。  相似文献   

16.
<正>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主要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WM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系统综合征(PRDC)、仔猪先天性震颤(CT)等疾病,统称为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1]。PCVAD在临床上可能仅仅表现散发的个别症状,也可能混合感染几种病毒或细菌而使病情加速和严重,表现出严重的综合征,临床症状以  相似文献   

17.
吕惠序 《养猪》2012,(5):102-104
猪痢疾(SD)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曾被称为猪痢疾密螺旋体或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的猪特有的一种主要感染生长育成猪,以消瘦、黏液性出血性结肠炎为主要特征的肠道传染病,过去也被称为猪痢疾密螺旋体病、血痢、黑痢或黏液出血性下痢等。病理学特征为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或坏死性盲肠与结肠炎。它与称为猪结肠螺旋体病或猪肠道螺  相似文献   

18.
姜片虫病是人和猪共患的寄生吸虫病。病原为布氏姜片吸虫(Fusciolopsis buski)寄生于人或猪的小肠内。被感染的猪一般表现消瘦、水肿或腹泻,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严重感染的病猪,急性期后常变为僵猪,有  相似文献   

19.
<正>猪增生性肠炎(PPE)又称猪增生性肠病、坏死性肠炎(NE)、增生性出血性肠炎(PHE)、猪肠腺瘤(PIA)、局部性肠炎(RE)、回肠末端炎(TI),是由细胞内劳森菌(LI)引起的接触性肠道细菌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仔猪、生长育肥猪和种猪不同程度的间歇性腹泻(带血或不带血)、消瘦、生长缓慢、饲料报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河南省平顶山地区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的血清型、菌株耐药性及其外膜蛋白ompP5基因的变异情况,采集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试验;测定5株不同血清型菌株的ompP5基因序列,分析其同源性。结果:分离鉴定了42株副猪嗜血杆菌,主要血清型为1(38.1%)、4(19.0%)、5(26.2%)、12(11.9%)和未定型(4.8%)。药敏试验显示菌株对磺胺甲氧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和头孢喹肟耐药性较强,耐药率分别为85.7%、83.3%和64.3%,对氟苯尼考和青霉素高度敏感。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菌株ompP5基因序列与其血清型、致病性无明显相关性。该研究为平顶山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