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抗旱丰产沟耕作技术(以下简称丰产沟)是运用机械化作业、农机、农艺有机结合的一种先进农业工艺。是实现水土保持、蓄水保墒、改土聚肥、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它能熟化土壤、改良土壤耕层结构,达到春墒夏贮秋保、堵截秋冬雨雪、减少地表径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丰产沟覆盖效应及其最佳覆盖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丰产沟耕作法(亦称蓄水聚肥保土耕作法),把土地优化组合成“种植沟”和“生土垄’两大部分,彻底改造了土体构型,较好地改善了土壤环境:一能使地面环境相对稳定,地积温提高;二能较好地发挥雨养农业的优势;三能使上下土层中水、肥、气、热得以协调运转,加之作物良种良法的配合,就能使耕作与栽培、地下与地上、用地与养地有机地结合于一体,不仅改善了土壤肥力水平,而且提高了光能与气热的利用率,因而增产效果较为显著。一般增产30%~80%,严重干旱年份和瘠薄耕地增产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3.
“蓄水覆盖丰产沟”是一项农业有效利用雨水的新技术,实现了拦,引,蓄,保等措施的有机结合,文中介绍了“丰产沟”的组成,规格,结构形式,构筑程序和要求,“丰产沟”调蓄雨水的机理;以及“丰产沟”耕作田的生态效应,提出了从有效利用雨水的角度,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丰产沟”有效利用雨水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蓄水覆盖丰产沟”是一项农业有效利用雨水的新技术,实现了拦、引、蓄、保等措施的有机结合。文中介绍了“丰产沟”的组成、规格、结构形式、构筑程序和要求;“丰产沟”调蓄雨水的机理;以及“丰产沟”耕作田的生态效应;提出了从有效利用雨水的角度,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采用东方红-75链轨拖拉机牵引由犁架、犁刀、犁锋和穿洞空心弹头组成的鼠道犁,在低这地和缓坡耕地上作业试验,结果表明,鼠道耕法可使深0.6m、顶宽0.9~1.0m的土体膨松,土壤容重较对照减少0.29~0.39g/cm3,并在底部形成直径11cm的鼠道,从而提高了土壤渗蓄水能力,减免了水土流失;在坡度小于1.5°的坡耕地顺坡耕作的鼠道,其排水量可达0.5~1.6L/s,使融雪季及雨季地表凹处积水现象基本消除;旱时蓄存在鼠道中的水分可供作物生育需要。试验区甜菜增产15.5%,大豆增产13.3%。按作业间距5m计,一套机具每台班可耕6.7~8.0hm2,费省效宏。  相似文献   

6.
水土保持耕作法(Conservation Tillage)既是种植法,又是种植以后保留至少百分之三十土壤表面作物残茬覆盖层的耕作法.这些方法包括免耕或间作、垄作、条耕.覆盖耕作、少耕和几乎不耕.最近,美国农业部承担的1983年农业生产费用调查(FPES)是1984年春天进行的,经过对全国11000多农民阶层的调查,在应用水土保持耕作法的措施方面,加深了对全国和许多地区的情况了解.包括诸如应用范围与位置、耕作、耕作范围、耕作坡度、使用权、采纳原因和接受政府援助等方面情况.  相似文献   

7.
对干线管道建筑工程破坏的土壤重耕评价结果列举了利用技术——经济和生态-生物学标准要求必须对长期使用土地者增加补偿.对重耕土壤的经济调查结果,向土壤的实际利用者推荐腐殖质层50%的土壤掺合工艺和耕作层翻转一周稀释覆盖剥离母质的工艺(重耕带宽7米).  相似文献   

8.
在两种不同土壤条件下 (残茬覆盖的固结土壤和前期耕过的疏松土壤 )利用凿形犁进行顺坡 (沿坡向下 )和逆坡 (沿坡向上 )耕作 ,研究不同耕深 (H)、耕速 (v)对土壤输移量 (Q)和土壤侵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土壤移动的平均距离是坡度、土壤结构、耕深和耕速的函数 ,以这些因子为自变量建立的模型可预测土壤移动距离的变化 ,同时土壤移动距离还与耕具的几何形状有关 ,但此模型未考虑这个因素。利用这个模型绘制在固定耕作方式下的侵蚀诺模图 ,可用来评价耕深、耕速对侵蚀量的影响 ,并可评价防治侵蚀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耕法与秸秆还田方式下,旱地草甸土土壤水分随深度运移的变化,为今后生产中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耕作与培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3种耕法免耕、浅翻、深翻与3种秸秆还田方式覆盖还田、浅翻还田、深翻还田条件下,作物生长不同时期、不同深度土层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容重的变化。[结果]土壤水分的年际间变化与降水量和降水变率有一定的关系。秸秆不还田条件下,连续2 a免耕,年际间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的特征曲线基本一致,0—20 cm耕层田间持水量降低13.62%,而浅翻与深翻分别增加11.32%和27.98%;耕翻深度对20—30 cm土层水分的影响较大,随作物生长和地表覆盖度增加,40 cm以下土层含水量的变化减弱。秸秆还田条件下,0—20 cm耕层浅翻还田与深翻还田田间持水量分别增加16.24%,5.08%,而土壤容重降低0.12,0.09 g/cm~3。[结论]同一耕法有秸秆还田处理土壤水分含量高于无秸秆还田,降水量越少,差异越明显。与免耕和免耕覆盖比较,翻耕与翻耕还田均增加了作物生长期间土壤含水量,提高了作物抗旱能力,产量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
深松耕法对土壤结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松耕法具有改良耕层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蓄渗与防蚀抗旱、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深松耕法3 a后0~20 cm耕层范围内>0.25mm的水稳性团粒含量达到59.5%,分别比试验前和对照(平翻耕法)增加了7.5%和9.8%;而对照区水稳性团粒含量为49.7%,比试验前减少了2.3%。在降雨375.2 mm情况下,深松区贮水深度为110 cm,而未深松区贮水深度只有60 cm。深松耕法区的玉米和小麦比平翻耕法提早5~7 d成熟,大豆提早4~5 d成熟;而作物的株高、径粗及百(千)粒重等性状均较对照有所提高,作物产量玉米一般增产24%,小麦一般增产15.4%,大豆一般增产5.5%。建议对该措施在黑土区大力推广应用并深入研究,确保该地区的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在亚巴拉马州田纳西流域,对棉花生长期的三种耕作法,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引起的地表径流和土壤流失进行了小区试验研究.传统耕作法产生的土壤流失量最大,其次是少耕法无覆盖和少耕法有覆盖(冬小麦覆盖作物).依据传统耕作的最晚栽培时间,将作物生长季节划分为两个时期,在第1个时期里所有耕作处理小区的土壤流失量,占总土壤流失量85%以上.在播种阶段,传统耕作小区产生径流最大,而在其它所有生长阶段,少耕无覆盖小区产生的径流最大.在高强度降雨条件下,两种少耕法比传统耕作产生更大的径流量.少耕有覆盖、少耕无覆盖及传统耕作试验小区,3年平均籽棉产量分别为2223,2123,2076kg/ha.由于耕作方法不同,籽棉产量也不同.在干旱年景,水土保持耕作法的经济效益明显超过传统耕作法.1987年在作物种植前和临界生长期,因为连续两次干旱,使少耕有覆盖小区出现了严重减产现象.  相似文献   

12.
定西地区属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经坡地田间聚流技术试验研究表明:渗水孔耕作法,不仅能增强天然降雨入渗,而且还能增加入渗深度,减少地表蒸发,提高了降雨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达到了保土、增收及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水土保持通报》2004,24(2):F002-F002
我国自汉代有了臂式犁以后,就开始进入传统耕作法。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这一主要以犁-耙-耱为体系的北方旱地耕作技术日臻完备。并且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以致成为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优点是,把作物残茬和有机肥翻到耕层以内,地面清洁,再通过耙耱建造松碎的种床层,有利于保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中部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沟稻垄杂”耕作法是在旱坡地实行垄沟植稻、垄上种植红苕等杂粮作物的一种保土耕作方法。据在川中遂宁等地试验、示范、推广,采取这种耕作方法可使坡地径流量减少96.03%,土壤冲刷量减少98.77%,亩增产稻谷99.1公斤。本文介绍了沟稻垄杂耕作法的试验推广情况、保土增产效果和具体耕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化学试剂浸种,抗蒸腾剂,抗旱剂,保水剂及土壤改良与作物抗旱力的关系,通过对水土保持复合耕作法,蓄水覆盖耕作法,截流蓄水沟耕作法及集水深蓄耕作法的概述与分析,以期为黄土高原节水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陕北丘陵沟壑区坡地不同耕作法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在陕北丘陵沟壑区坡耕地不同耕作法试验7 a的资料为依据, 论述了不同耕作法的水分利用、土壤水分平衡及单位面积产量和水土保持等综合效益. 作物生长主要依赖生育期内自然降雨;作物耗水量与每年生育期降雨量及土壤供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耕作法之间变化不大,作物主要利用0-120 cm土层内的水分.同一年内不同耕作法的综合效益从优到劣、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宽梯田>窄梯田>水平沟>平播>水平阶>隔坡梯田.而水土保持效益排列顺序为:梯田>水平沟>隔坡梯田>水平阶>平播>裸地. 认为坡耕地确实应尽快退耕还林还草,以加速陕北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7.
春插作物地播前不同耕法的保墒,保苗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寿阳地处暖温带湿润偏旱大陆性秀风气候区,由于气候影响,春旱频繁发生,当地无霜期仅130天左右,是一年一秀春作为主的农业区。抗旱保墒、保苗耕作措施便已成为春播作物增产的关键技术。改变传统的连年秋季深耕、春秀多耙的习惯,实行秸秆还田、浅、免轮耕、秋耕与秋耙结合和春秀地表播前播后镇压,以改善种床土壤过松状况,增强土壤提墒能力和减少表土干土层厚度,这对抵御春旱、保一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浅谈黑龙江省黑土地保土耕作法的机理及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对于防治水土流失、促进农业增产具有明显的作用。黑龙江省水保科研机构在黑土区多年来研究推广的横坡垄作、垄作区田、少耕免耕、间混作、深松耕法、鼠道耕法等措施 ,投资少 ,见效快 ,适宜进一步推广。若将耕作措施与植物措施、田间工程措施科学配置 ,则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将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样田田面采用微集流聚肥放土耕作法,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常规作法。大旱之年作物基本不减产,一般年份可使作物增产159%-220%,集流效率达到70%;对于不同的粮食作物,土壤水分利用率提高170%-224%,肥料利用率提高27.9%,同时在梯田上采用微集流聚肥改土耕作法枣、经、菜立体间作套种模式,使得种植蔬菜的纯收益比种植粮食作物增加2.26万元/hm^2,其经济效益比种植一提高335%,每元投资值相应  相似文献   

20.
坡耕地实行保土耕作的效益试验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坡耕地等高耕作与顺坡耕作、免耕法与翻耕法对比试验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等高耕作和免耕法均具有显著的保持水土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本试验研究为有效治理和利用坡耕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