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六六六粉防治松、杉苗木猝倒病浙江省仙居县农林局报导:在湫山公社道林辽水库杉木苗圃进行了六六六粉防治猝倒病的试验,观察结果,效果较好。苗圃的土壤消毒处理:1972—73年,先后在两个苗圃试验。在育苗前,每亩用6—8斤六六六粉土壤消毒。1972年6月  相似文献   

2.
松、杉立枯病在我省各地苗圃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时往往在短期内造成苗木大量死亡或成片缺苗。松、杉立枯病又叫猝倒病,病原主要是真菌中的丝核苗、镰刀菌、腐霉菌。这些病菌具有很强的腐生能力,特别在土壤表层中病菌最多。  相似文献   

3.
立枯病又叫猝倒病,是松、杉苗木中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病一旦发生,就会立即蔓延,给育苗工作造成很大威胁。若不及时防治,苗木就会大量死亡。自一九六八年以来,我们对松苗立枯病的防治和发生发展规律进行了观察试验,并不断地将防治方法加以实践和推广,效果很好。现将此项试验初步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4.
猝倒病是松、杉苗木的主要病害之一。在苗木出土后二个月左右,往往由于发生猝倒病造成大量死亡,严重影响苗木产量和质量。据不完全统计,一九七三年我县松、杉苗木由于遭受猝倒病危害损失达40%以上,部分社队高达90%以上。因此,防治猝倒病是当前松、杉育苗工作中急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综合防治松、杉苗立枯病文/李接球立枯病又称幼苗猝倒病,在我国各地苗圃中均有发生,为害严重。其主要为害松、落叶松、杉等针叶树幼苗,在短期内引起苗木大量死亡。苗木得病后,倒而枯死者称猝倒病,死而不倒者称立枯病。根据幼苗立枯病的发生规律,应采取如下以育苗技...  相似文献   

6.
苗木立枯病,又叫苗木猝倒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各地苗圃均有发生,针叶类(松、杉)苗木发生更甚。  相似文献   

7.
幼苗猝倒病普遍发生于苗圃中,是苗圃的第一大病害.尤其在培育松、杉苗时,必须把防治猝倒病放在头等地位.  相似文献   

8.
幼苗猝倒病普遍发生于苗圃中,是苗圃的第一大病害。尤其在培育松、杉苗时,必须把防治猝例病放在头等地位。一、病原与病害症状1种芽腐烂型。即播种后至幼苗出土前,病菌侵染种子或幼芽,使种、芽的组织腐烂。通常成堆发生。在地面则表现为缺苗、断垄或缺行。种子未经催芽、播种后土温过低、土壤潮湿或板结、幼芽延迟出土等情况下,种芽腐烂的现象比较普通。2猝倒型。初出土的幼苗组织柔微,如幼茎或幼根受到侵染而腐烂,整株幼苗随即倒伏,而幼叶尚保持绿色,故称猝倒病。这种症状是猝倒病的典型表现,通常成片发生,蔓延很快。二、病害…  相似文献   

9.
松赤枯病、杉落针病、松落针病是我省主要森林病害,轻者影响林木生长,重者引起林木死亡。据不完全统计,危害面积达9万多亩,并逐渐扩大,如独山林场、龙里林场正向几十万亩飞播造林区蔓延。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黔南州林业局等有关单位大力支持下,我所科技人员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导科学试验,在十几个县15个林场,约5万亩的林地上进行防治试验,证明以六六六为主要成分的“621”杀虫烟剂防治松赤枯病效果好,对防治松、杉落针病也有一定效果。同时通过对松赤枯病菌孢子萌发、菌  相似文献   

10.
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木猝倒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南森林自然中心苗圃和云南林业学校苗圃在培育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时,苗木受猝倒病危害较为严重的特点,通过选用未耕作过的基质培育苗木与选用苗圃地基质培育苗木进行对比试验,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0 5∶1的波尔多液2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苗木猝倒病与其它药物防治苗木猝倒病进行对比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前者对防治苗木猝倒病有较好防治效果,苗木发病率控制在18%,发病苗木死亡率控制在8%,在生产中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立枯病又称幼苗猝倒病.在我国各地苗圊中均有发生,为害严重;其主要为害松、落叶松、杉等针叶树幼苗.在短期内引起苗木大量死亡。苗本得病后.倒而枯死者称猝倒病.死而不倒者称立枯病,根据幼苗立枯病的发生规律.应采取如下以育苗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2.
<正> 新洁尔灭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效果好、对植物组织无刺激性、对环境无污染的特点。该剂在医疗卫生、畜牧及食品生产上应用较广,而在农、林业生产上的应用还未见报道。1982年以来,我们采用新洁尔灭防治池杉苗猝倒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已于1983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了进一步确定新洁尔灭对苗木猝倒病菌的防治效果,1985年6—7月,我们在县苗圃接种猝倒病菌进行了防治试验。一、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一、松、杉苗猝倒病猝倒病又名立枯病,是森林苗圃中常见的重要病害。除为害松、杉等针叶树苗外,阔叶树苗中的洋槐、桑、臭椿及毛竹实生苗也常受害。猝倒病以幼苗出土后,嫩茎木质化前约一  相似文献   

14.
杉木苗期赤枯病,是由真菌中半知菌类的尾孢菌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病菌以鞭状的分生孢子借风雨进行传播,以菌丝危害苗木的枝叶,使苗木枯萎死亡。1974年以来,我县部分社队苗圃和国营林场的杉木苗圃,都发现杉苗受赤枯病  相似文献   

15.
黄星象鼻虫属鞘翅目象鼻虫科。其幼虫取食一、二年生杨插条苗木的根皮及部分木质部,破坏了水分和养分的输导,有的苗木根皮几乎被吃光,以至全株死亡。据调查,南营子苗圃近三年内,苗木损失达十四万六千株,成了苗圃生产中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来,南营子苗圃曾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防治,但效果却不理想。今年七月,用白僵菌做了两次防治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杀虫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第一次试验于一九七七年七月六日在南营子苗圃一年生杨插条地进行,将每克含五十亿孢子的白僵菌粉(本县生产的菌粉),用清水浸泡两小时,兑成一百五十倍液,在  相似文献   

16.
《湖南林业》2006,(12):27-27
苗木猝倒病,主要危害松、杉幼苗,使幼苗种芽或嫩梢腐烂,嫩茎坏死倒伏或直立枯死,须加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7.
松苗叶枯病是由真菌中的尾孢菌引起的病害。病菌以菌丝危害国外松的针叶,严重地影响生长发育。我所1974年引种的一批国外松,由于受叶枯病菌的侵染,虽经采取多种措施防治,仍有一个苗圃5个月生的加勒比松苗,死亡率达60%以上。为摸清叶枯病的发生规律,找出影响病害发生、发展的因子及其关系,以便今后更好地控制和防治叶枯病的发生,我们两年来做了一些调查,观察和防治试验,初步掌握了它的发生规律,找出一些防治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一、症状叶枯病菌以侵害针叶为主,初染病时基部叶先发生病斑,逐渐向上蔓延,针叶枯萎下垂但不脱落。受害针叶从尖端或中部发生一段段  相似文献   

18.
苗木猝倒病也叫立枯病,是苗圃针叶树种育苗阶段中发生的较普遍且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其发病原因较多,传染性很强,如果不能诊断其病因或防治措施不力,往往造成苗木生长不良或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9.
1猝倒病的成因猝倒病又称立枯病,是新播苗木的第一大病害,在苗圃培育的主要树种中,以云杉、落叶松发病最重。引起猝倒病的病菌主要有丝核菌、镰刀菌等,但采用代森锌、敌克松、五氯硝基苯等针对性药物进行治疗时,效果并不理想。而在适宜的温度下,高湿会引发一些病害...  相似文献   

20.
松苗叶枯病是由真菌中的尾孢菌引起的病害.病菌以菌丝危害国外松的针叶,严重地影响生长发育.我所1974年引种的一批国外松,由于受叶枯病菌的侵染,虽经采取多种措施防治,仍有一个苗圃5个月生的加勒比松苗,死亡率达60%以上.为摸清叶枯病的发生规律,找出影响病害发生、发展的因子及其关系,以便今后更好地控制和防治叶枯病的发生,我们两年来做了一些调查,观察和防治试验,初步掌握了它的发生规律,找出一些防治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