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含油废水对农作物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含油废水对小麦和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其品质影响,分析了矿物油和苯并(a)芘(Bap)在土壤与作物籽粒中的残留情况,并对土壤矿物油净化率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3.
陡坡地种植农作物害多利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山丘区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坡耕地面积约5亿亩,其中25°以上的陡坡耕地约1亿亩,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本文根据水利部组织的调查,论证了垦种陡坡地的深远危害和逐步退耕还林还草的可行性及经济合宜性;认为,应认真贯彻水土保持法规的有关规定,严禁陡坡垦植农作物,有计划地退耕现有陡坡地,难以退耕的必须采用水土保持措施;并提出当前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制定陡坡地退耕的优惠政策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5.
长期施用污泥对农田土壤和农作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北京朝阳区高碑店乡多年施用污泥的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土壤酸碱度无变化,土壤Hg,Cd污染严重,已引起小麦,玉米污染,而蔬菜Hg,Cd含量并未超标,由此对高碑店乡及北京东南郊污泥的施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气污染物烟尘对农作物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试验研究烟尘对大白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烟尘对大白菜生物学性状、生理功能、产量与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差异显著与差异极显著临界降尘量分别为 4 5 7t/km2 ·月和 6 5 7t/km2 ·月 ,对应大白菜减产幅度分别为 16 6 %和 30 0 % ,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 16 7%和 31 0 % ,粗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 15 0 %和15 9%。 相似文献
7.
酷暑凉夏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合肥等6个台站的气象要素,确定了我省酷暑凉夏的气候指标;分析了酷暑凉夏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情况,指出随着夏季气候变凉,凉夏的出现机率增大;并初步提出了酷暑凉夏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气候变化及其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了解气候变化对内蒙古种植业结构的影响,是有效制定应对措施和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全区4个主要产粮区为代表,利用近50a的气候资料和近27a作物生育期资料,分析了当地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主要作物物候期和种植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a来,内蒙古主要农业区温度明显升高,≥10℃积温增加了350-570℃.d,河套灌区和大兴安岭东麓地区增温幅度大于阴山北部丘陵区和科尔沁地区。东西部地区的降水量变化差别较大,科尔沁和大兴安岭东麓地区生长季降水量减少了44.0mm和55.0mm,河套灌区和阴山北部丘陵区则增加了10.4mm和2.4mm。玉米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后,物候期延长了10-20d,大兴安岭东麓延长最为明显;春小麦和大豆则由于温度升高加快了发育进程,表现为全生育期缩短;马铃薯全生育期变化不明显,但可收期普遍延迟。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春小麦种植面积减小,玉米种植界限向北延伸等与气候变暖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土壤侵蚀引起表土流失会导致作物产量的下降。哥伦比亚的农业学家F .A .Fl¨orchinger等人研究清除 5、10、13和 4 0cm表土对高粱、花生和木薯产量的影响。该试验在热带农业国际研究中心 (CIAT)试验站进行。试验地土壤为非结晶的高岭石形成的不饱和热带始成土 ,排水良好。由表层土的流失所导致的有机质的减少是作物产量显著降低的关键因素。肥料不能恢复土地的生产力。表土流失的加快使铝处于饱和状态 ,严重抑制了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10.
采用种子发芽试验和砂培幼苗试验研究了20种野生植物汁液对12种作物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野生植物高浓度汁液(1:10)对小粒种子(油菜,甘兰,儿菜等)萌发有极明显的抑制作用,发芽率(%),芽长和根长大大低于对照,大粒种子(豇豆,南瓜等)则受影响较小,水稻种子发芽几乎不受影响,低浓度汁液(1:100)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5%-10%,大粒种了发芽率提高7%-47%,小粒种子芽长和根长较对照增加2-3倍 相似文献
11.
12.
作物临界氮浓度是作物达到最大生长的植株最小氮浓度。临界氮浓度随地上部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而下降,可以用幂函数模型Nc=a×Wmax-b表示。已建立了数十种作物临界氮稀释模型,根据作物收获器官的特点,分为收获籽粒、收获鲜果实、收获块根块茎和收获地上部营养体4类,不同类型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在模型参数和氮素诊断应用方面各有特点。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除了植株临界氮浓度-植株干重这一典型形式外,还有器官临界氮浓度-器官干重、植株临界氮浓度-器官数量指标(叶片干重、茎鞘干重、LAI、叶面积持续期)等形式。因此,提出评价选择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类型的基本原则。由于不同气候条件、不同作物类型,甚至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生育特性、氮素营养特性和干物质生产力差异很大,建立某一大类作物甚至某一种作物在各个气候区域的通用模型是困难的,应以一定生态区域某一作物特征相近品种类型作为建模基本单元。作物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应用包括计算氮营养指数(NNI)进行氮素营养诊断,计算临界氮积累量、亏缺量和氮肥需要量,预测作物产量和品质等。分析了以植株干物质重驱动的氮素... 相似文献
13.
紫外辐射增加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31,自引:8,他引:31
综述了由于紫外线辐射增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生理活动及产量所产生的影响及农作物的反应,并就研究方法进行了探索,同时针对未来地表紫外线辐射量增加这一现象,提出了减少紫外线辐射对农作物危害的对策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曹玲娴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3):384-386
洗涤剂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洗涤剂用量呈递增趋势,我国2010年合成洗涤剂产量已达730万t,但在使用后很少经过处理或只经过简单处理就排放到水环境中。洗涤后的大量废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相似文献
15.
16.
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结实产量及种子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田间酸雨啉淋系统研究了模拟酸雨对作物和蔬菜生长、产量和种子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酸雨对供试作物的株高生长没有明显影响,而对作物的生长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酸雨对蔬菜产量的影响比农作物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新疆农作物生长期雹灾的时空分布及危害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雹是新疆农作物生长期频繁出现的严重气象灾害。该文利用1951—2017年雹灾出现次数、受灾面积、经济损失3大灾情要素,分析了新疆雹灾的时空分布规律。利用熵权重计算方法构建了评价雹灾危害性的灾损指数,依据伽玛分布对危害性等级进行了划分,并利用气候因子和农作物播种面积解释了雹灾时空变化的原因。新疆雹灾多发于天山两侧及邻近地区,3大灾情要素呈线性增加趋势。雹灾划分为一般、较重、严重、特重4个等级,塔城博州、奎玛流域、昭苏县、阿克苏地区、伽师县是特重灾区。动力抬升、水汽条件、大气层结不稳定是新疆雹灾时空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而雹灾出现次数、农作物播种面积对受灾面积线性增长趋势的贡献率分别为93%和7%。利用水汽压、气团指数、播种面积作为因子,建立了雹灾出现次数偏多、偏少的年景预测模型,模型预测正确率达73%。研究结果可为新疆人工防雹避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全球变暖影响下农作物气候适宜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简介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气候适宜性影响的研究方法和基本观点 ,对动态模拟和控制试验所得结论给予评述 ,并针对目前气候影响评价与预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有机质对三峡库区水体中土壤胶体颗粒凝聚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联合测定法和光散射技术分别研究了有机质对土壤颗粒表面电荷性质和水体中胶体颗粒凝聚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有机质能显著改变土壤表面电荷性质,使得土壤颗粒表面电荷数量降低6.8%,比表面积增加12.3%,使颗粒表面电荷密度减小,表面电位降低;进一步理论计算表明添加有机质降低了胶体颗粒间的静电排斥力,使得净引力增大,胶体颗粒更易发生凝聚。通过动态光散射分析水体中土壤胶体颗粒的凝聚特征,发现有机质去除前后的临界聚沉浓度(CCC)分别为91.6 mmol/L和139.3mmol/L,去除有机质土壤显著大于未去除有机质的土壤,相应浓度下的临界电位值计算结果均为-150mV左右,与颗粒间出现净引力的临界浓度值基本一致。有机质对水体中胶体颗粒凝聚特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颗粒表面性质使得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而引起。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国外有关开展中波紫外线、臭氧和二氧化碳对农作物直接影响的研究方法及其评价,为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