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作区立体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改革低效单一稻麦轮作制和秧田优化夏季开发休闲期的研究成果,通过稻菜轮作、套养、种养结合、秧田休闲期五种,形成了稻作区六种主要的立体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使稻作区土、肥、水、光、热等自然条件与生物的立地生态环境更加协调一致。为稻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拓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赣州市生态农业建设限制因素的分析,依据赣州生态农业市建设的目标,提出将赣州划分为4个生态农业区,建设8项生态农业工程及其保障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赣州市生态农业建设限制因素的分析,依据赣州生态农业市建设的目标,提出将赣州市划分为4个生态农业区,建设8项生态农业工程及其保障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开展特定区域适宜优质稻区域化种植的气候生态条件评价及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可为我国不同稻作区稻米品质生态改良及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多地不同生态区田间试验、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建立齐穗期与经度、纬度及海拔间的回归模型,以四川省稻作区为分析样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差值等方法,对四川省稻作区优质稻生产的气候生态条件适宜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各稻作区优质稻生产均存在显著的区域特色,通过对影响不同生态区优质稻生产诸环境及气候生态因子的相对重要程度关系进行回归分析,明确了齐穗期与经度、纬度及海拔间的回归模型;并在研究区域范围内筛选了对优质稻生长发育及米质形成影响较大、且分布差异显著的气象因子:齐穗后灌浆结实期间30 d范围内的日均气温、日照百分率、天文辐射、水汽压等作为优质稻气候生态区划的评价指标,并构建了四川省稻作区优质水稻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四川省稻作区优质稻生产的气候生态条件适宜性分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稻作区适宜种植优质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盆周边缘稻区的西北部、盆西平原稻区的西部及北部、川西南山地稻区除西部以外的大部分地区,盆周边缘稻区的西南部、东北部也有零星分布;较适宜种植优质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盆周边缘稻区的北部、西南部,盆西平原稻区的东部、南部,盆中浅丘稻区的西北部、东北部,及川西南山地稻区的西部;除上述区域外皆不适宜种植优质稻。本研究可为科学规划四川省优化优质稻生产布局和结构,促进四川省优质稻高产、优质、高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论生态农业与三峡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指出了三峡库区是生态经济脆弱区,三峡工程的兴建将进一步增加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压力。在三峡库区实施生态农业是三峡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并提出三峡库区实施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技术与政策。  相似文献   

6.
以四川省6个稻作生态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60-2011年各稻区131个气象站监测的逐日日平均气温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各稻作区不同安全保证率下最早安全播期的变化情况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并探讨各稻作区的安全播期在不同年份间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四川气温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盆南丘陵稻区和川西南山地稻区安全播期最早,平均在3月17-19日,盆东丘陵稻区和盆中浅丘稻区次之,平均在3月26-28日,盆周边缘稻区和盆西平原稻区最迟,平均在3月30-31日。各稻作区的最早播期随着安全保证率的下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前,安全保证率由100%降至90%,播期提前幅度最大,为11~14d。海拔和纬度的差异是导致川西南山地稻区和盆周边缘稻区安全播期变幅较大的主要原因,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各稻作区安全播期的空间分布格局,合理、及时地指导当地水稻播种及生产。此外,安全播期的变化与气温的演变密切相关,1960-2011年四川各稻作区安全播期整体呈先延迟后显著提前的趋势,尤其在1981-1990年安全播期有所延迟,而在2001-2011年均显著提前。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生态农业试点的成功经验,分析了生态农业区N循环的特征,从物质良性循环角度,阐明了生态农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肇东是黑龙江省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之一。为了达到生态农业市(县)的目标,从具体的市情出发,将全市划分为4个生态农业区,并通过进行10项生态工程建设和社会、经济措施,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概述了进行生态农业市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主要类型区生态农业模式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华北、西北和中南地区,概要分析主要生态农业模式的区位分布特点,进而探讨各区位适宜重点发展的生态农业类型及需要优行民区位关系。提出缩减土游山区边际耕地面积,扩大造林(含经济树种、植物)发展种草养畜,实行资源环境建设补偿机制,推动区域生态农业建设,从而使我国农业向着高产、优质、高效持续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稻田土壤有效磷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磷平衡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农业农村部始于1988年的全国稻田土壤监测数据库为基础,将稻作区划分为东北、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长江中游、华南和西南五个区域,分析近30 a各稻作区土壤有效磷含量、磷肥回收率及农学效率和磷素的表观平衡,揭示各区域间稻田土壤磷素时间演变和空间差异特征,为稻田土壤磷素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全国主要稻作...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两年在云南高原不同气候类型稻区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条件与水稻氮肥施用技术关系密切,在幼穗分化至孕穗期受土壤温度下降的影响,土壤自然供氮出现低谷,此时施用穗肥可以弥补土壤供氮的不足,提高氮肥的利用率。不同气候类型稻作区施用穗肥的最佳有效期是幼穗分化至减数分裂期。在不增加总用肥量的前提下,基肥/穗肥的最佳施用比例为:北热带双季早稻区为8∶2;亚热带稻作区为6∶4;暖温带冷凉稻作区为5∶5。  相似文献   

12.
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梯田是人类依山势就地利挖掘而成的山地农业生产系统,许多梯田至今仍发挥着生产功能,展现了人类适应与利用自然的智慧,其包含的生产技术、农业管理经验和传统农业知识,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既是典型的山地生态农业模式,也是杰出的生态与文化景观,更是弥足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其中,稻作梯田为其极具代表性的重要类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无法使用机械化作业,稻作梯田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劣势愈加突出。一些地方还因为旅游业的不合理发展,引发了梯田农业系统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诸多问题,甚至因改种旱作或抛荒造成了梯田的垮塌。稻作梯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不同学科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系统收集国内外稻作梯田保护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保护对象、保护措施、主要问题及原因等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稻作梯田的保护对象包括梯田景观、梯田生态和梯田文化3个部分。其中,梯田景观包括梯田结构、水源涵养林、农田灌溉系统和村落;梯田生态包括传统作物品种、生物多样性、农田环境质量和传统小农复合经营模式;梯田文化则包括居民服饰、建筑物等物质文化,以及歌舞、节庆等精神文化和水资源管理、森林管理等制度文化构成的非物质文化。2)造成稻作梯田景观破坏、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现代科技的冲击、市场需求的驱动、传统农业比较效益低和替代性产业发展不合理等。3)稻作梯田的主要保护措施包括:适度的产业发展、构建和完善保护管理制度和机制、加强科学研究等。未来稻作梯田保护研究,应在强调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放在梯田系统退化的内在与外在因素、长期监测与动态评估、适宜的产业发展模式与途径和典型案例跟踪及评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保护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梯田是人类依山势就地利挖掘而成的山地农业生产系统,许多梯田至今仍发挥着生产功能,展现了人类适应与利用自然的智慧,其包含的生产技术、农业管理经验和传统农业知识,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既是典型的山地生态农业模式,也是杰出的生态与文化景观,更是弥足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其中,稻作梯田为其极具代表性的重要类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无法使用机械化作业,稻作梯田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劣势愈加突出。一些地方还因为旅游业的不合理发展,引发了梯田农业系统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诸多问题,甚至因改种旱作或抛荒造成了梯田的垮塌。稻作梯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不同学科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系统收集国内外稻作梯田保护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保护对象、保护措施、主要问题及原因等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稻作梯田的保护对象包括梯田景观、梯田生态和梯田文化3个部分。其中,梯田景观包括梯田结构、水源涵养林、农田灌溉系统和村落;梯田生态包括传统作物品种、生物多样性、农田环境质量和传统小农复合经营模式;梯田文化则包括居民服饰、建筑物等物质文化,以及歌舞、节庆等精神文化和水资源管理、森林管理等制度文化构成的非物质文化。2)造成稻作梯田景观破坏、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现代科技的冲击、市场需求的驱动、传统农业比较效益低和替代性产业发展不合理等。3)稻作梯田的主要保护措施包括:适度的产业发展、构建和完善保护管理制度和机制、加强科学研究等。未来稻作梯田保护研究,应在强调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放在梯田系统退化的内在与外在因素、长期监测与动态评估、适宜的产业发展模式与途径和典型案例跟踪及评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西北旱区自然条件恶劣,水土资源不匹配,农业发展受到诸多障碍。为探索一条突破环境制约,且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该文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农业发展沿革与趋势,明晰了西北旱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构建了针对西北旱区的生态农业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西北旱区多业态生态农业结构与提质增效途径。研究发现,生态农业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与生态工程原理,形成产供销全链条绿色循环且生态功能持续提升的一种农业体系。生态农业应具备农业资源集约化、生产过程生态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管理智能化、农业功能多元化五大基本特征。该文构建了以高效益、高效率、高品质、高素质为目标的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提出了集优质棉业、精品果业、优质粮草、生态养殖、特色小镇、地理产品为一体的西北旱区多业态生态农业结构,阐明了以节水控盐协同模式、生境智能管控模式、“园机”一体化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三产”一体化模式为核心的西北旱区生态农业提质增效技术体系,明确了以农业高效用水和生态功能提升为核心的关键途径。同时实践经验显示,绿色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对促进区域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建设效果显著,如陕西眉县绿色林果业品牌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名单、综合产值达58.5亿元,甘肃广河县和宁夏青铜峡市畜禽粪污资源化率超9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七十七团通过秸秆资源化技术单产增加8%、土壤有机质达21.2%,内蒙古科尔沁旗通过优质牧草种植、良种培育的生态畜牧业实现了规模生产与草场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固始县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河南省固始县生态农业的现状、生态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模式,提出了基地建设、示范小区建设、配套项目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对策。建立结构和功能不断优化的生态农业复合系统是实现固始县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证并分析了三明市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及特点,并就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性问题进行讨论。根据三明自然社会条件及生态农业建设目标,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元阳哈尼梯田生态智慧及其在当代的意义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阳梯田是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世世代代留下的山水杰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活化石"。在长期的人地关系中,哈尼族人顺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形成了一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基于此,在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元阳哈尼梯田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即传统的聚落形态、古老的"水法"、梯田稻作礼仪、鱼稻互生的生产方式以及"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分配合理的景观格局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4个典型生态粳稻区,以广适性的5个品种为材料,研究氮肥对不同稻区产量影响,并分析氮肥利用率及其不同稻区施氮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氮肥施用显著提高不同稻区产量,施氮增产率及其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温暖粳稻区寒冷粳稻区籼粳交错区冷凉粳稻区,寒冷粳稻区产量提高主要是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的增加,而其它3个稻区产量的提高主要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增加所致。生产等量的稻谷氮肥需要量的大小顺序为寒冷粳稻区冷凉粳稻区籼粳交错区温暖粳稻区。不同稻区对氮肥的利用效率存在差异,氮肥农学利用率大小顺序为温暖粳稻区籼粳交错区冷凉粳稻区寒冷粳稻区,氮肥吸收利用率大小顺序为籼粳交错区温暖粳稻区冷凉粳稻区寒冷粳稻区,4个稻作区的土壤氮素贡献率在61.10%~66.09%之间,说明各稻作区吸收的氮肥主要来自土壤,通过培肥地力,维持较高的地力水平对稻谷的超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丁艳  王辉 《水土保持研究》2001,8(2):100-102,137
以云南省丽江地区永胜县为例,分析了生态脆弱带水土流失对农业景观的影响,认为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及在其基础上过度的人类活动,从农业景观要素和景观格局两方面讨论了水土流失对生态脆弱区农业景观的影响机制和结果,最后指出发展生态农业和区域的水土流失整治共同进行,才是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南方农区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存在的人均自然资源低、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结构不合理和土地资源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以南方农区为特点的生态农业模式内容和采取的政策措施,即发展农林复合型生态农业、混合水产养殖业、以沼气为纽带的农牧结合型生态农业和以“两高一优”为目标的农田生态农业为主要内容,并采取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以期达到农业增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