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杀菌剂叶青双水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恒温培养箱控制及气相色谱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和不同介质中叶青双的水解动态。结果表明,叶青双在15℃ ̄35℃、自然池塘水条件下,水解半衰期为34.0 ̄87.5h,叶青双水解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叶青双在碱性条件下较酸性和中性条件下稳定。  相似文献   

2.
3.
辛硫磷甲氰菊酯及其混剂对鹌鹑的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鲁生 《农业环境保护》1999,18(6):258-259,267
采用经口染毒灌胃法,研究了辛硫磷,甲氰菊酯及其混剂对鹌鹑的毒性。结果表明,辛硫磷,甲氰菊酯及其混合剂对鹌鹑的急性毒性均为高毒,3种制剂对鹌鹑的急性LD50分别为:甲氰菊酯24.32mg/kg;辛硫磷13.09mg/kg;混合剂11.82mg/kg。辛硫磷及甲氰菊酯混合使用以后对鹌鹑的毒性变化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叶青双DMF液、叶青双晶态在紫外光(300nm)和日光下的光解动态,叶青双在溶液体系(DMF、甲醇、丙酮)的中光解比晶态快得多,其光解半衰期分别为47.39min(DMF,紫外光)、22.37h(晶态、此外光)、15.73min(DMF,日光)、53.52h(晶态,日光)。  相似文献   

5.
四种新农药对家蚕的毒性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戴珍科  陈锐 《农业环境保护》1992,11(5):216-219,233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利用回转器旋转模拟微重力的生物效应,以鹌鹑胚胎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鹌鹑胚胎生殖腺内原始生殖细胞的数目及内脏器官的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回转器旋转可使早期胚胎血液和生殖腺内的原始生殖细胞数减少;生殖腺、心脏、肝脏的组织学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但对肺脏,肾脏没有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紫色土镍对莴笋的毒性临界状态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盆栽试验,研究了紫色土中镍对莴笋的毒性统一临界指标。结果表明,以0.05mol/L CaCl2提取Ni为指标的土壤Ni毒性临界状态值在各土壤中可达统一,考虑到土壤伴随元素的影响,可按石灰性和非石灰性紫色土两种情况制定指标,本研究结果是:非石灰性紫色土为(11.4±0.92)mg/kg土,石灰性紫色土为(1.2±0.11)mg/kg土。  相似文献   

8.
9.
鹌鹑品种(系)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GC、D20、D14、F07和L01为随机引物,分析了五个鹌鹑品种(系)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共得到52条带,其中40条带(73%)具有多态性。计算了鹌鹑品种(系)间的遗传距离和群内遗传距离,构建了这些品种亲缘关系的树状图。结果表明:日本鹌鹑和法国S系的遗传距离最远,鹌鹑品种(系)内的遗传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除草剂对稻田鱼类水蚤及蝌蚪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林丹的不同剂型、染毒量和给药方式对鼠类的毒性、中毒症状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稀土铽(Tb)对辣根生理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b在低浓度范围内,可以诱导叶绿素的合成,高浓度时对其产生破坏作用;对于辣根过氧化物酶,酶活性先升后降;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则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TbCl3浓度为3mg/kg时各指标达到最值;辣根中毒阈限为10mg/kg左右。通过分析,辣根过氧化物酶对Tb反应敏感,这表明过氧化物酶可能成为研究稀土毒理的生物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14.
15.
通过模拟土壤溶液进行水培试验,研究了锌(Zn)对大麦(Hordeum Vulgate)镉(Cd)、铜(Cu)毒性的影响,以及Zn-Cd和Zn-Cu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Zn、Cd和Cu单独作用于大麦时,EC。分别为78.01、2.98、0.64μmol·L^-1,Zn的毒性远远小于Cd和Cu。在Zn-Cd混合体系中,当Zn浓度低于5μmol·L^-1时,随着溶液中Zn浓度的增加,EC50(Cd)呈显著的线性增加,表明低浓度Zn对大麦Cd毒性具有抑制作用;利用毒性单位(TU)模型计算了Zn-Cd混合体系的TUmix值,结果显示TUtax≥1TU,且Tu。随Zn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表明Zn、Cd联合作用于大麦时主要表现为拮抗作用,且这种作用和混合体系中Zn的比例有关。在Zn-Cu混合体系中,随着Zn浓度的增加,大麦相对根长(RE)明显减小,EC50(Cu)逐渐降低,表明Zn增强了大麦Cu的毒性;Zn-Cu的Tumix。均小于1TU,Zn、Cu联合作用于大麦时表现为协同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铜、镉对蝌蚪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铜、镉对蝌蚪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结果表明,Cu~(2 )对蝌蚪24h、48h、96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0.201mgg/kg、0.138mg/kg和0.118mg/kg,Cd~(2 )对蝌蚪24h、48h和96h的LC_(50)分别为32.1mg/kg、23.3mg/kg和18.9mg/kg。Cu~(2 )和Cd~(2 )共存对蝌蚪24h、48h和96h联合毒性的相加指数AI分别为1.03、1.2和1.20,均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验室摇瓶实验法研究了除草剂丁草胺和苄嘧磺隆对钝顶螺旋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丁草胺浓度与藻生长(以OD560计)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64mg·L^-1丁草胺严重抑制藻生长,比生长速率为0.111d-1,仅为对照的24%。在7d实验时间内EC50值随染毒时间延长呈指数下降,96h的EC50值为45.4mg·L^-1,到第7d降为15.2mg·L^-1。与丁草胺相似,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增加,苄嘧磺隆对钝顶螺旋藻的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最高浓度44.8mg·L^-1处理的比生长速率为0.458d-1,约为对照的82%。在8d实验时间内EC50值随染毒时间延长呈指数增长,96h的EC50值为51.3mg·L^-1,到第8d达到215mg·L^-1。两种除草剂在较高浓度条件下均使钝顶螺旋藻藻丝变短,部分藻丝由螺旋型变为直线型,随浓度增加直线型藻丝逐渐增加,到最高浓度几乎全部变为直线型,且藻细胞颜色变浅。依据96h-EC50值判断丁草胺对钝顶螺旋藻的毒性大于苄嘧磺隆,二者毒性强度均为中等,但随着染毒时间延长丁草胺的毒性作用增强而苄嘧磺隆的毒性逐渐降低。同时,高浓度的两种除草剂使部分藻丝断裂变短,且诱导藻丝形态由螺旋型向直线型转变。  相似文献   

18.
铜和草甘膦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污染物的交互作用及其生态毒理效应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含铜杀菌剂与除草剂草甘膦[N-(膦酸甲基)甘氨酸]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农药,其在土壤中共存可能造成复合污染。草甘膦中含有羧基、氨基、磷酸基等配位基团对重金属阳离子和有机阳离子有很强的络合能力,草甘膦可以影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毒性以及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积累。本文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例,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单一试验设置5个铜浓度25 mg·kg-1、50 mg·kg-1、100 mg·kg-1、200 mg·kg-1和400 mg·kg-1,5个草甘膦浓度25mg·kg-1、50 mg·kg-1、100 mg·kg-1、200 mg·kg-1和500 mg·kg-1,并以去离子水做空白对照;复合试验设置2个铜浓度(低铜浓度25 mg·kg-1和高铜浓度200 mg·kg-1)分别与5个草甘膦浓度(0、25 mg·kg-1、50 mg·kg-1、100 mg·kg-1和200 mg·kg-1)复合;每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期为35 d。研究了铜和草甘膦的单一及复合施用对蚯蚓的亚急性毒性效应。单一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蚯蚓对低浓度铜的响应不敏感,而较高浓度铜使蚯蚓生物量的相对增长率受到显著抑制(α=0.01,r2=0.570),且未出现死亡,并且随着铜浓度的增加蚯蚓体内铜含量显著增加(α=0.01,r2=0.905)。与对照相比草甘膦的添加对蚯蚓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复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草甘膦和铜复合可以降低蚯蚓对铜的吸收,特别是当铜浓度较高时即200 mg·kg-1,草甘膦和铜复合可显著降低蚯蚓对铜的吸收,并且草甘膦能够减轻铜对蚯蚓生物量相对增长率的抑制,但差异并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铜比草甘膦的毒性大很多,铜与草甘膦复合能够减少蚯蚓对铜的吸收,缓解铜的毒性。因此本研究认为,在草甘膦和重金属共存的污染土壤中,草甘膦能够控制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  相似文献   

19.
丁草胺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高效、内吸性、传导性芽前除草剂,主要应用在水稻田,通过实验室模拟的方法,探索丁草胺在盐碱土稻田系统中在田水中的降解动态以及对泥鳅的毒性效应。研究表明,丁草胺对泥鳅属于高毒农药,且在最小全致死浓度和最大安全浓度之间,泥鳅对丁草胺反应较为敏感。残留实验结果表明,丁草胺在盐碱土稻田水样中的降解速度高于蒸馏水水样中的降解速度,在施药后的第14天降解率可达到90%左右,因此在按照推荐剂量施用农药丁草胺时,在盐碱土稻田系统中,丁草胺对泥鳅更加安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铜对生物有机体的毒性及抗性机理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易秀 《农业环境保护》1997,16(4):187-189
本综述了铜的毒性,微生物体的抗性机理及影响铜在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和毒性的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