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和软件工程方法论,结合城市空间规划模型方法,空间数据引擎(spatial dataengine,ArcSDE),GIS应用方法,软件开发技术以及网络技术,探讨了基于GIS技术的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支持系统的关键技术和设计方法;提出了决策软件平台的体系结构和应用模型,以及计算结果的多样化表达.最终以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及microsoft dotnet平台为基础,利用C#完成了系统的开发.结果表明:基于GIS技术的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支持系统在实现城乡空间规划的定性、定量、定位相结合和规划决策支持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为避免"千城一面"的出现,城市风貌显得尤为重要。而城市建筑高度(天际线)是影响城市风貌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对建筑高度控制方法进行探究。针对自然优美山水格局的县城,在已有的城市整体高度控制办法基础上,运用GIS分析平台,通过"基准模型+修正模型"的研究方法,系统探究河池城西新区建筑高度控制方法,为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中的建筑高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及为同类别的城市建筑高度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GIS与R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GIS和RS的概念,详细分析了GIS 和R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数据库建立、城市用地变化和格局分析、公共设施选址、绿地规划、方案评价、虚拟城市建立、信息发布、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对GIS 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利用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历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成果,提取城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信息,设计评价指标,探索一套城市中心城区规划实施与扩展监测评估的技术方法.该方法可以对城市中心城区的规划实施及扩展情况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反映,同时也便于各城市间的对比分析,为城市中心城区的监测评估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利用GIS、网络技术,对ARCIMS4的重新定制,设计与开发了一个基于WebGIS的苏州生态城市信息管理系统(SZECIMIS).该系统将苏州市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数据整合于统一的标准和统一坐标体系内;实现基础信息和规划成果的信息发布,通过基本GIS功能、图形一属性的双向查询、专题地图制作等网络可视力化表达功能的实现,为公众参与提供基础平台,并为苏州生态城市的管理、规划和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6.
丽水市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色,以山为背景,以水、路为廊道,构筑了生态型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7.
以焦作市为例,基于GIS和RS技术,利用焦作市1988、1992、2001年的3个不同时期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地形图,提取了焦作市城市扩展的边界信息,得出了3个不同时期土地扩展变化信息,为城市土地扩展变化和城市的发展与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前GIS已成为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布局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探讨了GIS技术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布局设计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其在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的设计布局,并以赣县韩坊乡梅街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运用ArcGIS桌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得到该区规划布局图。土地整治规划布局与GIS结合应用,可降低整治的难度,同时提高布局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农村规划中应用GIS的必要性分析,并利用GIS生成的各种规划专题图对GIS在新农村规划中的应用模式进行研究,探讨了GIS技术在村庄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利用GIS在农村规划中的优越性。实践证明,将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高效的制图功能、科学的规划和管理等技术运用到新农村规划研究中,通过对GIS合理有效的应用,提高了新农村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GIS三维建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江西瑞金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瑞金为例,利用GIS技术对城市规划三维建模的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发展旅游,保护历史遗迹需求的前提下,依据三维模型对研究区城市的功能结构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结果表明,利用GIS三维建模可以为城市规划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余双燕  钟业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42-15844
研究以城市公园分类图、道路图和水系图为基础数据资料,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运用空间可迭性的概念与原理,采用费用加权距离方法,对南昌市的公园绿地空间分布特征、可达性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生成公园可达性的时间等值圈图,通过对生成图表的分析得知:南昌市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不太合理;公园可达性较好,存在一定的差异,昌北可迭性优于昌南;居民需驾车前去的公园少。城市绿地可达性分析是衡量城市绿地服务功能社会公平性的有力手段,因此,它将丰富我国城市绿地评价的核心指标体系,亦可为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合理规划与布局城市绿地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GIS技术,从地形地貌分析、景观生态分析、游憩理论分析、视觉景观分析4个方面对重庆市秀山县城绿地系统规划进行数字化分析,在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核主导、二环环绕、三带深入、四区贯穿、绿网密织、星罗棋布"的混合式绿地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13.
GIS是大尺度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工具,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方面,利用Markov链模型,人们研究了各土地利用类型随时间的转移,用于土地利用系统的规划和管理,然而,目前用来描述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的转移矩阵模型其元素是常数,人类和自然的干扰未加考虑,使得这些模型的应用效果到影响。本文基于GIS,并考虑人类和自然的干扰,提出土地利用系统动态规划的多维景观格局动态优化决策模型s(t 1)=s(t)[Q(t) w^t(t)r(t)]其中向量s(t)是土地利用面积的分布。初步研制了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对于给定的目标,可以产生一系列决策变量。使土地利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可趋势其最优结构,给出了模型的算法,并证明其收敛性。与GIS连接,用该模型可对土地利用系统的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动态模拟。作为个例研究,该模型被用于杭州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结果表明:模型模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GIS在乡村景观规划与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景观的规划和保护已经成为新的热点。在概述了乡村景观的概念和GIS软件的功能特点后,探讨了GIS在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与保护中的分析应用,探索性地提出在大尺度的景观规划和保护中引用GIS进行空间地形分析和数据库管理,以期利用其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功能弥补传统的二维园林设计软件中忽略竖向环境因子及其他复杂环境条件的缺陷,提高乡村景观规划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元胞自动机是有时空特征的离散型动力学模型,具有模拟复杂系统时空演化过程的能力,对于有空间特征的森林空间结构模拟及景观生态规划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运用GIS描述和处理静态空间信息,元胞自动机模型(CA)则为动态的模型,CA与GIS集成将极大促进GIS对森林景观过程的模拟能力。文章论述了用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全面、综合地安排城市空间,合理利用土地,实现对城市景观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对城市景观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了研究。利用数据三库(DEM、DOM、DLG)一体化管理的功能,并基于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DPW)在VRMAP软件下建立三维城市模型。利用航空相片,通过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制作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及正射影像(DOM),两者通过地理坐标叠加套合,生成地表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编辑和贴纹理,建筑物顶面的纹理可以从航空像片及DOM上提取,侧面的纹理要用数码相机在实地拍摄。对于独立地物(如树、电杆、花坛等)可用VRMODEL或3DMAX单独建立,力求形象逼真。对于建筑物、街道(包括路坎)、独立地物(包括树、路灯、花坛等)、三维注记等,将三维模型与地表模型精确套合,在统一的坐标体系中逼真表现三维景观,从而为三维空间信息的查询和分析奠定了基础。对城市实体的数据进行采集与数字建模,并将三维城市景观模型应用到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规划,城市景观评价,城市景观设施查询等领域,建立三维可视化应用系统,实现对应用系统的三维可视化操作和分析。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切实可行,所形成的城市景观三维系统能够实现对城市景观的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GIS-based planning support system for rural land-use allocation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planning support system for rural land-use allocation. The system is called RULES (RUral Land-use Exploration System) and is based on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Other software components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GIS to link external analytical models to the system. These analytical techniques support three basic stages in a rural land-use planning model: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land-use area optimization, and spatial allocation of land uses. Land evaluation is carried out using multicriteria evaluation methods and the FAO framework. A multiobjective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has been designed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land-use areas, where the objectives include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Suitability maps and land-use areas obtained in the two previous stages are used to design the final land-use map using three techniques: hierarchical optimization, ideal point analysis, and an algorithm based on simulated annealing. The system has been applied in Terra Chá (a region in NW Spain), thereby demonstrating its efficacy. The system enabled alternative land-use plans to be generated for this reg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keholders’ perspectives. This tool contributes to directing and supporting discussion throughout the plann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介绍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和景观要素在城市绿地中的涵义,并论述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探讨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应用与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青丽  姚崇怀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99-11401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地从水体、绿地斑块、联系程度、可使用性、生态敏感性等5个方面进行单因子评价,然后将其叠加,进行叠加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绿地景观生态规划,形成了景观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