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究柔毛淫羊藿的光合生理生长特性及其对移栽环境的适应性,为合理开发与人工种植柔毛淫羊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移栽柔毛淫羊藿的光合生理特征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生理生长特性与移栽环境间的关系。[结果]叶绿素含量在移栽淫羊藿植株之间差异不显著;柔毛淫羊藿的净光合速率为1.68~3.39μmol CO2/(m2·s),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相关性分析表明,柔毛淫羊藿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空气湿度、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其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柔毛淫羊藿的移栽种植中,可通过遮阴或雾灌等方法来解决移栽环境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粗毛淫羊藿的光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粗毛淫羊藿为材料,利用LF6400型便捷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其光合速率的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淫羊藿净光合速率为2.1~2.55/μmol CO2/(m2·s),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的峰值出现在10:00时,整体上淫羊藿上午的光合速率高于下午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峰值出现在12:00.相关性分析表明,粗毛淫羊藿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贵州淫羊藿属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提供参考,采取踏查和资料考证等方法对贵州淫羊藿属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采集到的贵州淫羊藿属野生植物共有10种,分别是粗毛淫羊藿、黔岭淫羊藿、天平山淫羊藿、拟巫山淫羊藿、毡毛淫羊藿、单叶淫羊藿、保靖淫羊藿、黔北淫羊藿、德务淫羊藿和水城淫羊藿。主要分布在贵州海拔367~2178 m 喀斯特山地的阴坡和沟谷,常见于灌丛林下或林缘的半阴湿环境。其中,粗毛淫羊藿在贵州分布最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叶褐斑枯病(Macrophoma sp.)的发生对巫山淫羊藿生长势与质量的影响,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发病较重田块的病情指数、株发病率、叶片发病率、病株株高、分枝数、叶片数、叶宽、叶长等,同时取样作药材质量检测,比较分析病害的发生对生长势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该病害的发生造成植株株高、分枝数、叶片数、叶宽、叶长等生长势减弱,其中对分枝数影响较大,其次是叶片数。病害的发生对药用部位叶,以及茎、根状茎和须根中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含量无影响。[结论]叶褐斑枯病对巫山淫羊藿药材质量无影响,但能造成巫山淫羊藿植株生长势减弱,该病害发生对巫山淫羊藿生物产量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黔东南地区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的自然群落特征,为巫山淫羊藿资源保护和人工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巫山淫羊藿群落基地的区系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群落内常见的维管植物约有86种,隶属46科68属.热带亚洲(14属)、北温带(13属)分布类型占绝大部分.按Raunkiaer生活型统计,地面芽植物占53.5%,地上芽植物占26.7%,高位芽植物占8.1%,一年生植物占4.7%.群落垂直结构简单,分层不明显,只分为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少量的层间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群落中物种比较丰富;Simpson指数和种间相遇机率指数均较低,说明与巫山淫羊藿伴生的植物种类分布不规律,其优势度显著集中在巫山淫羊藿上.[结论]巫山淫羊藿群落目前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种群还处于建立时期.  相似文献   

6.
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娄方明  王艳  钱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073-4074,4076
[目的]考察利用聚酰胺分离纯化巫山淫(Epimedium wushanese T.SYing)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工艺条件和参数。[方法]采用聚酰胺柱色谱法,以10%~40%乙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富集淫羊藿苷,并配以HPLC进行同步监控。[结果]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洗脱液对淫羊藿苷的洗脱能力不同,淫羊藿苷在30%乙醇水溶液中得到了分离富集,含量可达17.22%,收率为95.97%。[结论]采用聚酰胺柱色谱法能有效分离巫山淫羊藿中淫羊藿苷,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淫羊藿栽培技术,促进其生长发育,满足市场需求,以巫山淫羊藿为研究对象,通过开顶式气室(OTC,open-top chambers)对移栽的巫山淫羊藿进行不同程度的温度处理,探讨增温对巫山淫羊藿抗性生理特性的影响,揭示其对温度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在增温条件下,巫山淫羊藿不同器官表现出不同的抗性能力。随着温度升高,所有器官中的MDA和H2O2含量基本上表现为降低趋势。增温对根、茎中POD活性影响不显著;但对叶和花的影响显著。增温对SOD活性影响显著,但对CAT活性影响不显著。增温对VE和VC影响显著。增温同样能显著影响羟自由基和总抗氧化能力及蛋白质含量。+2℃增温的条件下有利于巫山淫羊藿的生长,而超过这个限度会对植物起到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展10种淫羊藿属植物核型分析,为该属植物系统分类和起源进化等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细胞学证据。【方法】运用压片法对10个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的根尖有丝分裂进行观察,并对其核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供试的10种淫羊藿属植物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12,都为二倍体,2n=2x=12。10个种的核型基本相似,都为2A对称核型。第1对同源染色体都具有中间随体;除E.perralderianum核型公式为2n=2x=8m(2SAT)+4sm外,其他9个种核型公式均为2n=2x=6m(2SAT)+6sm。【结论】核型分析结果支持该属属下Epimedium和Rhizophyllum 2个亚属的划分,也显示淫羊藿属植物在小檗科明显是一个起源上更古老的类群,且与其他属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远。核型分析对淫羊藿属属下类群系统学研究意义有限,但对属上分类级别的系统进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巫山淫羊藿伴生的植物种类,采用样方调查和统计分析,对药用植物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群落的区系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内常见的维管植物约有63种,隶属37科53属。植物地理分布以温带类型最多,有30属,占总属数的56.6%;其次是热带亚洲分布类型,有16属,占30.19%。按Raunkiaer生活型统计,地面芽植物占68.25%,地上芽植物占17.46%,高位芽植物占9.53%,一年生植物占1.59%。群落垂直结构简单,分层不明显,只分为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少量的层间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群落中物种比较丰富;Simpson指数和种间相遇机率指数均较低,说明与巫山淫羊藿伴生的植物种类分布无规律,其优势度显著集中在巫山淫羊藿上。结论:香纸沟喀斯特区域群落伴生植物种类组成尚不稳定,目前巫山淫羊藿处于种群建立时期。  相似文献   

10.
人工栽培粗毛淫羊藿苷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淫羊藿苷在人工种植的粗毛淫羊藿地上、地下各部位及夏、秋、冬三季的动态分布规律,以指导栽培、收获,分别在6、9、12月中旬取样测定苷在叶片、地上茎、地下根状茎及须根中的含量。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在叶片中含量最高,地上茎最低。栽培上要注意提高叶片及须根产量。  相似文献   

11.
光照对野生朝鲜淫羊藿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试验研究了光照对野生朝鲜淫羊藿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期内,野生朝鲜淫羊藿生药有效成分(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表现出:强光下比弱光下含量高,8月3日差异最大.强光下总黄酮含量是弱光下的2.65倍,淫羊藿苷含量是弱光下的6.93倍。光照对此植物生药品质有直接影响。在不同物候期淫羊藿苷含量下降幅度比淫羊藿总黄酮大。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本文研究了淫羊藿苷对鸡胚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加入第二代成骨细胞中,分别于培养24、48、72h时,使用MTT法和PNPP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率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淫羊藿苷促进鸡胚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但增殖作用不显著。其中当淫羊藿苷浓度为20ng/ml时,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最强。【结论】淫羊藿苷能够显著促进鸡胚成骨细胞分化,对成骨细胞增殖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拟巫山淫羊藿是首个实现人工栽培的淫羊藿属植物,箭叶淫羊藿的种植生产技术仍很不成熟。为了进一步研究2 种淫羊藿需光特性,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用CI-340 型光合测定系统原位测定自然生长条件下的拟巫山淫羊藿和箭叶淫羊藿光合作用的日变化,测定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胞间CO2浓度(Ci)、光合有效辐射(PAR)、相对湿度(RH)、气温(Ta)、表观叶肉导度(ALMC)、蒸腾速率(E)、叶温(Tl)、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光合生理因子和环境因子,且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净光合速率和生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拟巫山淫羊藿叶片净光合速率、表观叶肉导度和气孔导度均呈现“双峰型”变化,其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存在典型的“光合午休”现象;(2)箭叶淫羊藿的净光合速率和表观叶肉导度均高于拟巫山淫羊藿;(3)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表观叶肉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是影响2 种淫羊藿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其中表观叶肉导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实际生产中,应对2种淫羊藿采用不同的栽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对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4种106份移植材料的开花结实现象进行了系统观测和分析,记录其开花与结实现象的具体情况。结果表明:淫羊藿属植物移栽成活率高,其开花结实现象可以细分为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结实期4个时期,它们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不同种类、同种不同来源的淫羊藿属植物在开花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均以3月开花为主,3月中下旬开花的植株结实率高、种子饱满;不同种类淫羊藿属植物的开花期存在着一定的重叠,为淫羊藿属植物的杂交育种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两种药用淫羊藿克隆构型与分株种群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淫羊藿与箭叶淫羊藿生境资源利用及生态适应对策的异同,出较了异质性生境中两种淫羊藿克隆生长指标、克隆构型指数(V)和分株种群密度.结果表明,淫羊藿与箭叶淫羊藿的间隔子长度、根状茎长度、分株高度差异显著,分枝强度和分枝角度差异不显著,克隆构型指教V和分株种群密度接近.两种淫羊藿均为"游击型"克隆植物,其地下根茎寿命在2年以上,具有很强的克隆整合性.应减少对2种淫羊藿生境的干扰和保护其地下根茎的克隆生长,才能实现野生淫羊藿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相似文献   

16.
对圃地栽培朝鲜淫羊藿进行遮荫处理,研究其对朝鲜淫羊藿生长及地表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朝鲜淫羊藿在5月末基本完成了营养生长,其植株的大小、形态基本定型。过强光照促使朝鲜淫羊藿产生抗逆性,并灼伤植株叶片而使部分植株死亡。遮荫能够明显改变朝鲜淫羊藿地表环境,温度最多降低1.29℃,相对光照强度达到4.20%~8.38%,露点温度最多提高4.04℃,相对湿度则最多提高24.25%。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栽培密度对柔毛淫羊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柔毛淫羊藿最适栽培密度以及不同密度条件下的投资策略,同时为药用淫羊藿生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对不同栽培密度(40 000,18 000,12 000和8 000株·hm-2)条件下柔毛淫羊藿生长状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柔毛淫羊藿叶长、叶宽、长宽比和叶面积等性状。结果表明:栽植密度为40 000株·hm-2处理下的淫羊藿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HPLC法对不同采收期、不同产地、不同海拔、不同药用部位的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在0.1~1.4g/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同采收期的淫羊藿叶中淫羊藿苷的质量分数为0.31446%~3.68099%;临江产淫羊藿中淫羊藿苷质量分数最高;海拔629m的淫羊藿中淫羊藿苷质量分数最高;同一植株不同部位中淫羊藿苷的质量分数分布为叶〉地上部分〉茎.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解除与萌发过程中脂肪酸代谢特点,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层积过程中巫山淫羊藿种子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1)种子脂肪酸总量w为19.59%,其中饱和脂肪酸占3.28%,不饱和脂肪酸占16.31%;2)除低温层积种子亚麻酸含量逐渐增加外,各脂肪酸含量在低温或变温层积过程均逐渐减少;3)层积过程中脂肪酸含量与相对含量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低温层积中,油酸、亚油酸含量不断减少,但相对含量不断增加;变温层积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不断减少,但相对含量不断增加;4)5mg/L氟啶酮浸种对低温层积种子脂肪酸代谢无显著影响,却可加速变温层积种子脂肪酸代谢,并使其萌发。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氟啶酮和层积温度对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解除与脂肪酸代谢的影响,展示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各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淫羊藿苷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乙醇用量、超声提取时间、液(mL)固(g)比及其交互作用对淫羊藿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岭脊分析确定的淫羊藿苷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8%、超声提取时间23min、液(mL)固(g)比32∶1,该条件下淫羊藿苷的提取率可达到0.661%,与理论值0.663%十分接近。【结论】确定了淫羊藿苷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具有耗时短、提取率高、能量消耗少且工艺稳定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