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卉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是实现智慧农业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该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跨学科模块化课程、建立多平台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优化课程考核与评价5个方面入手,探讨花卉栽培学智慧教育的实施路径,为农林院校开展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对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针对农业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培养农业信息技术人才中的困境,探索整合电子信息专业理论课程、结合相关科学研究课题设计可延续性实践教学案例,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验和实践环节:实现前后续课程教学内容可延续、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科技实践—毕业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可延续;实现理论教学"学+做"双环节、实验教学"硬+软"双平台、教学时间"学+研"双时段;立足电子信息专业课程和农业信息化科研背景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实践培养模式,构建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谭昌伟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220-221
为更有效地展开农业信息技术专业《遥感导论》课程教学,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块进行了系统编排,详细介绍了该课程的教材选用、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和实验)和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相关院校的遥感课程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教育合作背景下,福建农林大学引进的农业生态学(Agroecology)课程与福建省甚至全国高校双语课程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回顾了中加合作《农业生态学》双语课程的引进和适应过程,以及其作为福建省"精品课程"的教学体系、风格、方式及其建设成效;最后作者提出从促进国际交流、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等3方面努力把该课程建成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相似文献   

5.
张倩 《甘肃农业》2002,(7):46-47
化学是农业中专学校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化学课的理论学习和实验训练,可以掌握一些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在农业中专化学课的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提高创新能力和化学的综合素质,是化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的课题.下面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简要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结合现阶段我国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在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中,对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表明,在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角色转换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及情境模拟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互动式教学模式更符合我国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作物栽培学》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原有的《作物栽培学》实践性教学体系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弊端,不利于高素质综合农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对《作物栽培学》课程的课堂实验教学、课程实习和专业劳动课的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为《作物栽培学》课程的建设和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花卉艺术学》是农业院校开设的一门1综合性实验教学课程。本文对《花卉艺术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探索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课程组充分利用实践创新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开设多项实验内容,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进行开放式自主实践学习,改变过去以单纯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进行自主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训练,真正实现了实践教学与生产实践零距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9.
《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是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园林技术专业、花卉生产与花艺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更应该以将学生培养成爱农业、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农人”为目标。本研究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花卉生产技术》课程为例,分析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在课程内容上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0.
蒋锦标(1956-),男,辽宁海城人,汉族,中共党员,民盟盟员,院长,硕士,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1984年开始从事职业教育教学,讲授多门园艺类专业骨干课程,其中《果树栽培技术》为省级精品课程。先后获国家和省级奖励11项,其中,主持完成"农业高职教育校企贯通41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完成"园艺(保护地园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获第四届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第二参与人完成的项目"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研究与实践"获第四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高职教育园艺技术专业骨干课程系列教材》获第六届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11.
高校研究性教学已经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性教学模式优越性日趋显现。该文以《花卉学》课程为例,结合研究性教学模式,探讨了《花卉学》研究性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设计方面的问题,阐述了教学内容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及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花卉学》研究性教学探索奠定良好基础并为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本文以林学专业选修课程《木材学》为例,介绍了《木材学》课程思政的建设背景与目标,探索了课程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融入点设计,构建了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并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规划与建议,实现培养具有三农情怀、林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高素质林业科技人才目标。  相似文献   

13.
针对《森林培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森林培育学课程与其他林学专业课程之间的协调性、教材框架与教学内容中地方特色的协调性、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问题、理论教学如何更好地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源,提出了改进的措施:修订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这门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近年来农业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现实,通过对农业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探讨,论述了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对实践性教学体系中有关课程设计、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关键环节重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正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花卉生产技术》是园林、园艺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实践性强,内容广泛,涉及花卉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本课程以"产、学、研相结合"为切入点,通过"项目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环节,加强单项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从事花卉繁殖、花卉生产管理和花卉应用等工作的职业能力和职业  相似文献   

16.
《安徽农业科学》2019,(3):278-280
分析了参与式教学在农业推广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注重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课堂问题讨论、组织学生参加小组合作项目等参与式教学在农业推广学课程中的应用方式。实践表明,这些教学改革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研学旅行策划实务》课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既能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综合提升,又能实现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本文先对项目化教学的特点、意义和设计重点进行简要介绍,然后着重展示了项目化教学在研学策划课程中的实施全过程,最后总结了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具体成效。  相似文献   

18.
明确了课程实践与教学实习是杂草学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农业生产实践性学习活动,认为其主要目的是让大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自身和社会的融会贯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强调实施杂草学课程实践与教学实习要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农业实践活动提高农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应用性强,但人才培养中存在实践动手能力不强、部分实践教学环节与社会需求脱节等较为突出的问题,本项目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改革和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课程和教材建设,创新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构建了六段式"梯阶式渐进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同学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创新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新思路,将教学和科研进行有机结合,依托园艺学科科研平台,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付晏昆 《云南农业》2002,(11):28-28
实践教学是农业中专学校育人和综合素质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育人质量最主要的方面,近年来许多学校在教育改革中都十分重视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改革方面也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但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相比,农业中专的实践教学在教育观念、理论研究及投入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对实践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