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抗倒伏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水稻倒伏的类型和评价方法;介绍了倒伏对水稻的影响;分析了水稻抗倒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水稻抗倒伏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满足群众食物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开展水稻种植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加强对水稻种植技术的重视,全面提升水稻种植水平,增强水稻种植效益。但是在深入研究水稻种植工作后,可以发现影响水稻种植效益的因素较多,需要从多方面调整水稻种植技术,可进一步提升水稻的质量以及产量,有效推动国家农业种植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文章阐述了水稻种植技术的应用关键点,提出了有效的水稻种植技术优化措施,旨在全面提高水稻种植效益,为国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直播栽培法是未来发展趋势稻米是我国和东南亚诸国人民的主要食粮,其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总水稻面积的90%,我国水稻面积约5亿亩,占30%,南美、北美、非洲、澳洲、欧洲等仅占10%。随着世界人口  相似文献   

4.
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需大幅提升水稻种植效益。文章介绍了常用的水稻栽培技术,包括机械直播、人工移栽和机械移栽技术,通过设计相关试验探究不同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种植效益的影响。基于研究成果,从多方面提出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策略,以期持续推动水稻栽培技术优化,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7):5712-5719
光合作用是水稻生长发育的生理基础,叶片是水稻进行光能转化的主要组织,水稻叶色突变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影响水稻产量。创制水稻新的叶色突变体,解析其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对水稻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杂交水稻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已定位和克隆的部分叶色基因综述了水稻叶色突变体分类、产生、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包括叶绿素合成与代谢途径,叶绿体发育途径以及其他途径)、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应用与展望,并归纳了部分叶色基因在突变体中的表达情况,将有助于研究水稻光合作用途径和机制。  相似文献   

6.
杨志荣 《种子科技》2023,(23):136-138
在农业发展中,水稻种植属于一项重点内容。在具体栽培阶段受到各方面的影响都可能改变水稻品质。基于此,通过分析栽培技术,提出了具体的水稻栽培技术措施,从而科学控制和管理水稻,确保其品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田土壤和稻米镉(Cd)污染严重,摸清稻田土壤与水稻各器官中Cd积累的关系,可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依据。以潜育水稻土和潴育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点对点采集土壤和水稻样品,比较了潜育水稻土与潴育水稻土生长水稻Cd积累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相似的土壤Cd污染水平下,生长于潜育水稻土上的水稻各器官镉积累明显低于潴育水稻土,潜育水稻土上生长水稻的茎叶、糙米镉平均含量只有生长于潴育水稻土上的55.53%和56.10%,表明潜育水稻土上生长水稻对土壤Cd的吸收量明显低于潴育水稻土上生长的水稻。土壤全Cd含量均是影响两类土壤水稻各器官Cd积累的主要因素,但其他土壤因素对水稻各器官中Cd积累的影响在两类农田中有较大的区别;潜育水稻土上影响水稻Cd积累的因素还有交换性亚铁和粘粒含量,而潴育水稻土中则为CEC。结果还表明,在潜育水稻土中,采用新鲜土样测定的土壤有效Cd比风干土测定的土壤有效Cd更能有效预测水稻各器官中Cd的积累。故,土壤潜育化可降低水稻对土壤Cd的吸收,减免糙米Cd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花明明 《种子科技》2020,(8):25-25,27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水稻种植国家之一,也是水稻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水稻种植与栽培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我国水稻栽培的现状,提出通过加强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水稻耐高温遗传改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不断升高的地球表面气温正对水稻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从气候变暖对中国水稻种植区域和产量的影响,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水稻耐高温遗传改良等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分析表明:气候变暖使水稻生长的活动积温增加,水稻生长季节延长,水稻种植区域不断向北扩展,有利于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气候变暖也使水稻高温胁迫频发,水稻孕穗期和开花期遭遇高温热害会给水稻造成严重的生理伤害,导致颖花育性下降;籽粒充实期高温胁迫会造成籽粒充实不正常,导致减产和稻米品质下降;通过高温筛选已经鉴定出一批耐高温的水稻种质资源,对这些资源的遗传分析鉴定出了几十个控制水稻耐高温性状的QTLs;种植耐高温水稻新品种是减少水稻高温危害的有效途径,利用耐高温水稻种质作亲本,结合适当的高温筛选鉴定技术,通过杂交育种可以选育出耐高温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杨俊 《种子科技》2024,(2):131-133
我国不仅是水稻种植大国,也是水稻消费大国,我国每年的水稻产量约占总消费量的50%,所以提高水稻栽培技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的水稻种植与培育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因此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角度出发,分析了水稻栽培技术要点,为提高水稻种植效益以及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水稻栽培至关重要,通过水稻栽培能够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满足现代社会对水稻的不同需求,但如今在水稻栽培技术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降低水稻栽培产量和质量,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基于此,以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为基础,深入探讨水稻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提高水稻栽培效益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顾娟 《种子科技》2022,(7):108-110
水稻在我国种植广泛,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病虫害的种类较多,为害各异,种植人员应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分析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为害特征,有针对性地防治,最大程度降低经济损失。文章以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为切入点,论述了防治水稻病虫害的必要性,分析了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以期为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论水稻生产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信阳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进程,分析了信阳市水稻生产现状和推广水稻生产机械化中存在的问题,并为破解水稻生产机械化难点进行探索,并提出积极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4.
谢玉梅 《种子科技》2023,(18):42-44
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受水稻种植技术的影响,为满足消费者对稻米的需求,应选择科学的水稻种植技术。重视水稻种植过程中各项环节的管理工作,尤其是田间管理工作,为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文章主要论述了水稻种植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技术,以期为水稻种植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冯日师 《种子科技》2023,(9):106-108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水稻产业也朝着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在实际生产中,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会出现不同种类的病虫害,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稻米。文章主要论述了几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以期为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稻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范围十分广泛。伴随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全新的水稻栽培技术不断涌现,可有效保证了水稻质量和产量。针对优质水稻特征和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推广策略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稻可持续发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育种、栽培、耕作及政策方面论述了水稻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和发展状况,提出了下一步水稻可持续生产的思路,并展望了现阶段我国水稻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水稻组织器官发育的蛋白质组学、水稻亚细胞水平结构的蛋白质组学、水稻环境胁迫应答过程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水稻突变体的蛋白质组学、激素诱导的蛋白质组学和水稻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成果,并对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随着肇源县的经济迅速发展,水稻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实际的产量也越来越高,这和相关技术的进步是有很大联系的。近年来,肇源县水稻生产在技术应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实现水稻水稻高产,采取了很多有益的办法和措施。1创新型水稻高产栽培技术1.1改善水稻生长的环境条件为了使水稻适合各类水田土壤的生长,在进行水稻育秧的过程中,农民适时翻耕土地,保持地温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选取三江平原主栽水稻品种龙粳29、龙粳31和龙粳46,应用人工气候箱在水稻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低温处理,[目的]通过对水稻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RVA谱特征参数的分析,研究水稻发育中后期低温对品质影响。[结果]在抽穗期和灌浆后期经低温处理后对水稻外观品质的影响较大,各生育期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上升,RVA谱特征一级参数均显著下降,直链淀粉和二级参数因品种差异有升有降。本次研究的性状中共有17对极显著相关和5对显著相关,最高粘度的相关性最大,与6个性状有相关性,垩白粒率与5个性状有相关性等,每个性状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性状相关联。[结论]该试验根据低温对水稻品质影响进行判断,为三江平原水稻品质认证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水稻生产栽培和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