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海水养殖业,产量超过千万吨,在我国沿海的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但随着我国海水养殖的迅速发展,养殖面积和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病害种类越来越多,危害也日益严重。其中网箱养殖海水鱼类一再暴发的海水小瓜虫病给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地打击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如2007年10月中旬,在广东省饶平县柘林湾暴发海水小瓜虫病,湾内超过一半的渔排网箱都受到病害侵袭,损失惨重。2007年10月下旬,福建省连江县养殖海区养殖的大黄鱼、真鲷暴发海水小瓜虫病,共约有2万余箱大黄鱼、真鲷死亡,占当地养殖鱼类总量的50%,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多元。因此,应正确认识海水小瓜虫病的病原、发病原因、发病机理,有针对性地在养殖生产与日常管理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减少或杜绝此类灾害性的病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台山市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1992年养殖面积为12370公顷,产量达23282吨,自1989年以来,养殖产量每年平均以20%速度递增,四年时间产量翻一番,突破了两万吨大关。 相似文献
3.
4.
5.
近年来,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的日渐衰退,渔业捕捞量已大幅度下降,单靠海洋捕捞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人民对海洋水产品的需求,因此,海水鱼类增养殖得到普遍重视和大力发展。扩大鱼类增养殖,开发鱼类蛋白资源是当今世界水产增养殖中最活跃的科研开发工作,水产养殖已成为世界上增加鱼类来源最迅速的方式,也是水产品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2004年4月2 ̄6日,本刊2位编辑人员在戈贤平社长的亲自带领下,到江苏、山东沿海一带实地调查了当地的海水养殖情况,历时5天,行程二千多公里。我们分别走访了江苏赣榆县,山东日照市、烟台地区、威海市、文登市、荣成市等地,详细了解了当地海水养殖的规模、主要养殖品种、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7.
8.
最近国内一些海洋科学家认为,从海洋生态学观点看,良好的海洋环境应该是动物界和植物界共同组成的平衡生态系统,当前海水养殖动物带来的负面影响效应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高度密集地发展动物性海水养殖业是继陆地排放之后的第二污染源。而海洋中的植物自养生物多为藻类, 相似文献
9.
根据雷州市优越的海洋资源条件,我市决定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场向海洋要效益、要财富的“蓝色革命”在我市迅速兴起。首当其冲的海水养殖业成为我市发展海洋经济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从硝化菌群中分离的菌株NB5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其对氨氮 (NH4 +-N) 和亚硝氮 (NO2 −-N) 的去除效果,并对菌株NB5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菌株NB5在盐度25~45、pH 6.0~9.0、15~35 ℃和通气量1~2 L·min−1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P>0.05)。在盐度45、35和25条件下对NH4 +-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6.24%、88.93%和75.08%;pH 7.5和9.0条件下分别为99.53%和99.37%;温度30、25、15和35 ℃条件下分别为99.53%、97.22%、97.29%和71.26%;通气量为2和1 L·min−1时分别为99.87%和99.82%。在上述培养条件下菌株NB5对NH4 +-N的最大去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条件组 (P<0.05)。菌株NB5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NO2 −-N浓度变化无显著作用 (P>0.05)。经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NB5鉴定为海水硝酸盐还原菌 (Nitratireductor aquimarinus)。研究表明,菌株NB5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和氨氮去除效果,尤其适合中高盐度 (25~45) 养殖池塘环境。
相似文献11.
12.
水产养殖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据预测 ,人类对鱼类的消费量在今后 1 5年内将增加 5 0 % [1] 。作为提高全球水产品供给量的主要方式的水产养殖 ,特别是海水养殖 ,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地区以其巨大发展潜力迎合了人们对水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而获得迅猛发展[2 ] 。但由于水产养殖自身的生态结构和养殖方式的缺陷 ,使得大部分养殖存在着许多环境问题 ,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 ,水域生物多样性减少 ,近海生态系统结构变化。1 养殖的二次污染影响“养殖二次污染”是指由于人类养殖活动和养殖生物自身分泌、排泄和饵料过剩等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污染[3] 。1 1 营养物的污染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13.
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作者围绕增强全民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控制陆源排污、强化对近海环境的治理;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实行科学养殖方式,发展生态型渔业;放流增殖、营造人工鱼礁,保持近海资源的持续性;恢复重建湿地自然生态,保护海洋渔业支持系统等专题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其中海水养殖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养殖种类不断增多。到2007年上半年为止,全国海水养殖总面积达1846.02千hm^2,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23.45%,海水产品产量1185.37万t,占水产品总产量的53.02%。与此同时,海水养殖疾病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5.
在水产养殖中,氰化物被用于毒杀敌害生物,但有关使用氰化物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鲜有报道。本文从氰化钠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在水产养殖中合理使用氰化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不会造成有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主要养殖种类种质退化的原因分析1.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据国家海洋局调查:2008年,我国海域总体污染程度依然较高,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依然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海洋污染物的80%来自陆地,有机物及重金属浓度足以对海洋生物造成危害,大面积浅海养殖区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区域,该区域的养殖种类长期受到污染的压力,会诱发病变,影响正常代谢,降低生长速率,甚至可能引起基因突变;日益严重的海区污染,使海水富营养化而形成赤潮,对养殖种类自然群体的种质资源也破坏巨大。 相似文献
17.
石油勘探开发对沧州海水养殖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4年沿海开发以来,对虾养殖给沿海渔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带动了沿海经济的发展。以对虾养殖为主的海水养殖业成为我市沿海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赤潮和大面积虾病的发生,近年来,海水养殖业徘徊不前,沿海渔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据调查,海水污染来自陆岸污染源、船舶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福建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生物资源利用过度、病害和赤潮频发。针对这些问题.发展。即浅海滩涂围垦、水污染加剧、局部养殖密度过高、作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保证海洋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9.
20.
水产品贸易是浙江省对外贸易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它与海洋渔业资源环境密切相关。文章利用1985 ̄2004年的数据,分析了水产品出口、渔船数量与海洋捕捞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水产品贸易与海洋捕捞之间成负二次相关关系,说明随着水产品贸易的发展,海洋捕捞有一个最大值,超过了这一限度,将破坏其最大可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