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甘肃省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一期项目经过 8年实施 ,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监测资料表明 :项目区治理程度由 2 1 5 %提高到 5 9 6 % ,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 1 5 8%提高到 40 8% ,每年可拦泥保土 5 5 6 6万t ,新增蓄水能力达到 2 5 5 3万m3;年人均纯收入由 30 2元提高到 1 2 99 5元 ,贫困人口由 40 %下降为 1 81 % ;适龄儿童入学率由 80 %提高到 90 77% ,文盲率由 2 1 6 %下降到 7 73% ,群众的水保意识明显增强。介绍了其基本运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同血清对常温和冷冻保存牛体外受精胚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血清对常温和冷冻保存牛体外受精胚胎的影响。常温 (2 0℃ )保存胚胎的试验结果表明 :用添加 1 5 %胎犊血清 (FCS)和 1 5 %阉公牛血清 (SS)保存的胚胎所获得的孵化率无显著差异(80 .5 %和 82 .6% ,P>0 .0 5 ) ,添加这两种血清与添加 0 .4%牛血清白蛋白 (BSA)和不添加血清的比 ,胚胎的孵化率有极显著的差异 (80 .5 % ,82 .6% ,63 .5 %和 61 .7% ,P<0 .0 1 )。冷冻胚胎的试验结果显示 :冷冻液中加有 1 5 % FCS、 1 5 % SS和 0 .4% BSA与不含血清的单纯磷酸缓冲液 (PBS)比 ,解冻后胚胎的孵化率有极显著的差异 (81 .5 % ,76% ,73 %和 60 .5 % ,P<0 .0 1 )。而这 3种血清之间 ,胚胎的孵化率无显著差异 (P>0 .0 5 )。由上述两个试验的结果说明 :廉价而又易采集的阉公牛血清 (SS)完全可以应用于胚胎保存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证明果园生草制是黄土高原地区果园土壤管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果园生草覆盖区与对照相比土壤物理性状、水分及产量均有明显提高 ,直径 1 .0mm以上的土壤团粒增加了 1 0 .2 %~ 1 2 .2 % ,提高 60 .4%~ 72 .2 % ;土壤容重下降 0 .0 5~ 0 .1 3g/cm3,降低 4.2 %~1 0 .0 % ;土壤孔隙度增加 2 .5 %~ 5 .5 % ,提高 4.6%~ 1 0 .9% ;有机质增加 0 .1 9%~ 0 .5 7% ,提高 2 4.4%~ 73 .1 % ;0~ 2 0cm土壤水分增加 1 .7%~ 3 .0 % ,提高 1 6.7%~ 2 9.4% ;苹果产量和经济效益 ,提高幅度分别为 1 2 .73 %~ 3 1 .5 7%和 1 5 .1 7%~ 3 6.2 2 %。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行设计的气样前处理装置 ,包括进样口、还原铜管、高效脱氧管和液氮冷阱 ,建立了1 5N示踪 质谱计法直接测定反硝化作用气态氮素损失 (N2 +N2 O)的方法。测得空气中N2 的1 5N自然丰度平均为 0 36 5 9% (理论值为 0 36 6 0 % )、绝对误差的平均值为 0 0 0 0 2 %、C V %为 0 0 9% ,与质谱计的设计精度完全吻合 ;不同气样1 5N丰度测定的C V %在 0 0 3%~ 1 0 8%之间 ,反硝化作用源丰度测定的C V %在 1 2 2 %~ 5 2 1 %之间 ,表明本研究所用的前处理装置对气样中O2 、CO2 及H2 O等杂质气态的清除是十分有效的。另一方面 ,由于1 5N损失的计算是以1 5N原子百分超为基础的 ,计算结果表明 ,当气样的1 5N原子百分超小于 0 0 1 4% (相应的1 5N丰度为 0 380 % )时 ,测得的1 5N损失的C V %有可能大于 5 % ,为此建议气样1 5N丰度最好能大于 0 380 % ,以确保测定结果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研制出一种保氮复合碳铵 ,它与碳铵相比能提高氮肥利用率 5 2 %~ 1 5 % ;减少氨挥发损失 5 %~ 1 2 % ,使水稻增产 5 %~ 1 0 % ,棉花增产 6%~ 2 0 %。而且具有不结块、氨臭味减少、生产成本降低、施用方便、实用性广等特点。经 1 3.3hm2 大田示范 ,均获良好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棉花调亏灌溉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盆栽试验研究棉花调亏灌溉效应结果表明 ,棉花苗期为水分亏缺最佳时期 ,土壤含水量应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5 0 %~ 5 5 % ,吐絮期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5 0 %左右 ,蕾期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6 5 %~ 70 % ,花铃期是棉花生长关键期 ,其土壤含水量应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75 %左右 ,适当降低土壤含水量有助于提高棉株蕾铃数量 ,可减少蕾铃脱落。  相似文献   

7.
计算研究河北省坝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可蚀性结果表明 ,弃耕地潜在可蚀性 (其值 6 3.85 5 % ) >人工林地 (5 4 .2 12 % ) >耕地 (5 3.0 2 0 % ) >草地 (5 0 .787% ) ,表明草地为最适合该区发展的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8.
花生-南酸枣间作系统氮素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低丘红壤花生—南酸枣间作系统中利用1 5N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5龄和 9龄南酸枣分别竞争利用了施用于花生的氮肥的 9 66%和 3 0 15 %。与单作花生系统相比 ,5龄和 9龄南酸枣间作系统中花生对表施氮肥的利用率分别下降 3 7 8%和 5 9 1%。间作 5龄南酸枣对模拟淋溶至亚表层土壤氮素的利用率非常低下 ,与花生单作相比 ,5龄南酸枣间作系统表施氮素土壤残留没有显著差异 ,其安全网作用不明显。随着树龄增加 ,南酸枣根系充当安全网作用的潜力被证实。 9龄南酸枣对模拟淋溶至3 5cm和 5 5cm深度土壤氮素的利用率分别为 3 3 79%和 14 74% ,与花生单作相比 ,其表施氮素在 0~ 60cm土层残留降低 2 4 1%。  相似文献   

9.
用15N示踪技术研究高产小麦、玉米的施氮规律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利用稳定性同位素15N示踪技术 ,探索小麦、玉米在高N施肥下的N素营养规律。结果表明 :小麦、玉米对追加15N化肥的吸收利用率为 2 8 42 %~ 46 2 8% ,向籽粒运转量为 5 4 %~68% ,追施N的有效期可连续 3茬作物 ,累计利用率为 5 2 0 7%~ 60 39%。在较高土壤肥力基础上 ,小麦、玉米年产量达 1 5 0 0 0kg hm2 ,小麦最佳氮肥施量为 1 5 0~ 1 87 5kg hm2 ,玉米为 30 0~375kg hm2 。  相似文献   

10.
在高架栽培环境下,精准识别草莓果实并分割果梗对提升草莓采摘机器人的作业精度和效率至关重要。该研究在原YOLOv5s模型中引入自注意力机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5s模型(ATCSP-YOLOv5s)用于高架草莓的果实识别,并通过YOLOv5s-seg模型实现了果梗的有效分割。试验结果显示,ATCSP-YOLOv5s模型的精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值分别为97.24%、94.07%、95.59%,较原始网络分别提升了4.96、7.13、4.53个百分点;检测速度为17.3帧/s。此外,YOLOv5s-seg果梗分割模型的精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值分别为82.74%、82.01%和80.67%。使用ATCSP-YOLOv5s模型和YOLOv5s-seg模型分别对晴天顺光、晴天逆光和阴天条件下的草莓图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TCSP-YOLOv5s模型在3种条件下识别草莓果实的平均精度值为95.71%、95.34%、95.56%,较原始网络提升4.48、4.60、4.50个百分点。YOLOv5s-seg模型在3种条件下分割草莓果梗的平均精度值为82.31%、81.53%、82.04%。该研究为草莓采摘机器人的自动化作业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皇甫川流域水沙变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皇甫川流域系黄河中游地区一条多沙粗沙支流。据采用水保法分析计算 ,80、90年代流域水保措施年均拦蓄水量分别为 2 842 5、5 2 49 2万m3 ,年减水效率分别为 18 3 1%、3 4 87%;年均减沙量分别为 849 6、1611 5万t ,减沙效率分别为 16 63 %、3 6 5 7%。水文法计算结果是 :80、90年代实测减水分别为 490 6 0、7778 0万m3 ,其中降雨变化减少分别占 5 1 6%、40 7%;实测减沙分别为 2 0 65 7、3 5 3 1 6万t ,其中降雨变化减少分别占 3 1 0 %、46 0 %  相似文献   

12.
高肥力土壤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化肥氮去向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是华北平原主要的耕作方式之一。本研究通过田间15N微区试验 ,研究了高肥力土壤条件下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化肥氮的去向。结果表明 ,在每季施氮量 1 2 0~ 3 60kg hm2 条件下 ,冬小麦对化肥氮的吸收率为 2 3 8%~44 5 % ,夏玉米为 2 6 5 %~ 5 1 1 % ,整个轮作周期为 2 8 0 %~ 5 1 6%。而后茬作物对化肥氮的吸收量较少 ,低于施氮量的 1 0 %。当季化肥氮的土壤残留率约占施氮的2 0 %~ 5 0 % ,轮作周期化肥氮的土壤残留率约占施氮的 3 0 %。当季和轮作周期化肥氮的损失量和损失率 ,均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显著升高。当施氮量分别为 2 40kg hm2和 72 0kg hm2 时 ,整个轮作周期化肥氮的损失率分别为 1 9 0 %和 40 5 %。  相似文献   

13.
通过药剂试验对马铃薯地进行喷雾除草,设9个处理,结果表明,在第2次调查施药30 d中,处理3、处理7和处理5杂草覆盖度分别为0.0%、0.0%、0.5%,从产量上处理7、处理3和处理5分别比对照增产24.2%、23.4%、23.1%。方差分析处理7、处理3和处理5产量比对照处理9、处理8达到极显著。因此处理7、处理3和处理5除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0%虫螨腈悬浮剂(除尽)、0.5%烟碱·苦参碱水剂、5%氟啶脲乳油(抑太保)和20%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美满)5中杀虫剂防治榨菜小菜蛾的防效,结果表明20%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美满)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5%氟啶脲乳油(抑太保)。  相似文献   

15.
不同配肥方案对塿土酶活性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塿土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有机无机肥料配比对土壤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无机肥料配比条件下,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没有明显改变;但对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显著,显著影响小麦干物质量和子粒产量。2/3CN+3/5OM处理蔗糖酶活性最高,达29.51 mg/g,分别比3/3CN、3/3CN+1/5OM、1/3CN+5/5OM和5/5OM处理提高33%、32%、89%和146%;2/3CN+3/5OM处理脲酶活性最高为0.75 mg/g,与其余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2/3CN+3/5OM处理碱性磷酸酶活性则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小麦子粒产量为5.7 t/hm2,比其它处理分别提高22%、18%、27%和45%。  相似文献   

16.
生物炭与沸石混施对土壤Cd形态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室模拟污染土壤添加生物炭和沸石,探究其对酸性污染土壤中Cd的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土壤重量的0.2%,1%,5%的量分别单个施入生物炭和沸石以及生物炭、沸石1∶1以0.4%,2%,10%的土壤重量混合施入土壤对土壤pH均有影响,培养60d后,生物炭、沸石添加量为0.2%的处理以及混合施入量为0.4%的处理并没有提高土壤的pH,其他处理土壤pH均有升高,生物炭、沸石添加量为5%的处理以及添加量为10%的混合处理效果明显,土壤pH提升9.89%,3.59%,11.41%。培养60d后,生物炭添加量为1%,5%,沸石添加量为5%,混合施入添加量为2%,10%共5个处理同对照CK相比土壤有效态Cd含量相应降低18.30%,43.87%,21.77%,20.40%,41.89%。生物炭各处理土壤交换态Cd含量差异显著依次降低32.01%,32.57%,34.50%,添加量为0.2%和1%的处理残渣态Cd含量所占比例为14.71%,11.99%。沸石添加量为5%的处理交换态Cd含量差异显著降低26.50%。混合施入生物炭和沸石的各处理添加量为10%的处理交换态Cd含量差异显著减少31.76%,残渣态Cd含量所占比例为7.32%。  相似文献   

17.
2013—2016年连续4年对彭阳县炭洼小流域坡改梯地区重点作物产量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坡改梯后主要作物产量总体呈显著增产趋势,与坡耕地相比,1~2年梯田小麦产量显著下降、3~5年梯田基本持平、5年以上梯田显著增产;不同年限梯田玉米产量均较坡耕地显著增加,1~2年、3~5年和5年以上梯田玉米产量比坡耕地分别增加58.68%、26.47%和26.73%,且1~2年梯田玉米增产尤为显著,3~5年和5年以上梯田玉米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坡改梯后马铃薯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1~2年和3~5年梯田马铃薯产量比坡耕地增加显著,增产幅度分别为66.19%和15.10%,5年以上梯田增产幅度不大,只有1.56%。推荐1~2年梯田先锋种植作物次序为马铃薯、玉米,3~5年梯田为玉米、马铃薯,5年以上梯田为玉米、马铃薯、小麦。  相似文献   

18.
王一  王松  施柳  巩宗强  贾春云  李晓军  侯伟 《土壤通报》2022,53(5):1203-1211
  目的  探究4种稳定化材料(碱性硼泥、酸性硼泥、高岭土和铁改性生物炭)对镉砷复合污染土壤高效同步稳定化修复的效果。  方法  选用碱性硼泥、酸性硼泥、高岭土和铁改性生物炭4种稳定化材料,分别以0.5%、1%、2%、5%的比例添加于镉砷复合污染土壤中进行恒温恒湿培养,研究不同稳定化材料添加对土壤pH值及镉、砷有效态含量的影响。  结果  除碱性硼泥外,其他3种材料均降低了土壤pH值,其中5%铁改性生物炭对土壤pH降低最为显著,处理21 d后土壤pH值下降了3.12个单位。5%铁改性生物炭对砷稳定效果最佳,稳定效率为57.17%,其次是5%高岭土和5%酸性硼泥,稳定效率分别为40.40%和33.37%;5%铁改性生物炭对镉稳定效果也为最佳,稳定效率为35.03%,其次是5%的碱性硼泥,稳定效率为28.20%。  结论  综合考虑土壤镉-砷的同步稳定化修复效果,铁改性生物炭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其它3种稳定材料。  相似文献   

19.
通过油菜壳还田 3年定位监测试验及大面积示范 ,结果表明 ,在旋耕土壤前 ,撒施还田1 875~ 3 75 0kg/hm2 油菜壳 ,能使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 ,土壤养分积累 ,水稻平均增产率为5 .5 %~ 6.8% ,油菜为 3 .6%~ 5 .4%。培肥地力的作用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施用富碳沼液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以氮素含量为施肥指标,分别以原沼液(BS)、富碳原沼液(CO_2-BS)、5倍浓缩沼液(5CBS)和富碳5倍浓缩沼液(CO_2-5CBS)为肥料施用于水稻,对水稻的矿质元素吸收利用情况及生长状况进行研究,并与复合肥施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从生理学指标来看,与复合肥处理的水稻相比,施用BS、CO_2-BS、5CBS和CO_2-5CBS后的水稻根系活力提升了93%~437%,对P元素的吸收分别降低了22.42%、20.25%、42.75%和41.06%,但CO_2-BS组和CO_2-5CBS组对K元素的吸收量分别提高了9.95%和2.58%,而CO_2-5CBS组则对Ca元素吸收量提升了45.23%。从农艺性状角度来看,施用了BS和CO_2-BS后水稻的生长量比复合肥组分别提高了9.67%和25.25%,且施用CO_2-BS的水稻外观长势最好。从营养性状指标来看,施用沼液后水稻的可溶性糖含量比复合肥施用组提升14.45%~23.07%。研究表明,施用富碳沼液可促进水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提高水稻的物质同化能力,建议沼液施用前先进行富碳处理,并配合化学磷肥共同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