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目的]为建立芪参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芪、白术及甘草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党参进行鉴别。[结果]结果显示,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供试品溶液中检测出党参炔苷的特征性色谱峰。[结论]说明所建立的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银翘口服液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进行了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牛蒡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TLC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在0.0622~0.6220 mg/m L范围内,牛蒡苷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4%,RSD为2.2%,样品中牛蒡苷的平均含量为6.7246 mg/m L。本研究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对银翘口服液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抗仔猪腹泻中药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抗仔猪腹泻口服液中的黄连、黄芩、甘草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成分盐酸小蘖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薄层色谱法均能对黄连、黄芩、甘草进行定性分析;盐酸小檗碱进样浓度在0.0032~0.016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n=5),RSD为0.9%。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抗仔猪腹泻中药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肾衰康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用ODS C18柱,以甲醇-0.1%磷酸(83:1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测定肾衰康口服液中大黄酸(Rhcin)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Rhein在0.12~0.60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 104 301.7x 881.4,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8%.RSD为1.26%(n=5).结论 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可靠,结果稳定,重现性好,为肾衰康口服液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制定参芪颗粒质量标准。本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参芪颗粒中黄芪、益母草和大黄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参芪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进行测定。参芪颗粒中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斑点清晰且阴性无干扰;参芪颗粒中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是0.498 1~8.965 2μg(r=0.998 2),平均回收率为98.35%,RSD为1.16%(n=6)。薄层色谱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参芪颗粒质量。  相似文献   

6.
对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检验方法进行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柴胡、地榆、蟾酥进行定性鉴别,并以黄芩苷为指标,采用液相色谱法对本品进行了定量研究,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有效地建立口服液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以水稻穗部为材料,探索内源赤霉酸( Gibberellin A3,GA3)的提取和纯化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分析测定方法.针对水稻样品富含色素和多酚类等杂质的特点,用氯仿去除色素,然后采用三步萃取法纯化GA3.在以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植物内源激素的研究基础上,试验对色谱条件进行了改进.研究发现,最优色谱条件包括紫外检测器在254 nm波长下进行检测,以乙腈-水-乙酸(体积比为20∶79∶1)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等条件下峰形良好且保留时间稳定.结果表明,按照本试验流程,样品的添标回收率在80%以上,且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较高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表明本试验流程可以准确地分析测定水稻穗部GA3.  相似文献   

8.
建立清咽颗粒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山豆根、射干、重楼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君药山豆根中的苦参碱进行含量测定。薄层色谱可鉴别出山豆根、重楼、射干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苦参碱在10 g/mL~140 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8,n=7),平均回收率为99.97%(RSD1.25%)。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清咽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虾中的喹烯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鱼虾中喹烯酮残留量的测定方法。以罗非鱼和凡纳滨对虾肌肉样品为代表材料,经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脱脂,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喹烯酮标准品在0.02~1.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8,加标回收率为81.2%~107.0%,相对标准偏差为0.13%~7.7%,检出限为20μg/kg。  相似文献   

10.
《山西农业科学》2017,(5):732-735
为了优选党参可溶性粉党参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建立其质量标准。以党参为对照药材,按照《中国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方法,对党参可溶性粉进行薄层鉴别;通过不同前处理方法、展开系统和显色方法对党参可溶性粉中党参药材的鉴别,从中优选出党参可溶性粉的薄层鉴别条件。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20∶4∶0.5)为展开剂,以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结果表明,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与党参对照药材在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污绿色斑点。优选出的方法可行性强、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以作为党参可溶性粉质量标准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优质黄芪新品系比较试验与经济性状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山东省优质黄芪新品种的鉴定和推广种植提供依据,以传统黄芪栽培品种为对照,研究了泰黄芪1号新品系在泰安和莱芜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抗病性、产量及经济性状。结果表明:泰黄芪1号生育期比传统黄芪延长9~12d;生长旺盛,整齐度高,须根、侧根少,外观品质及商品性好;平均产量达1187.6kg·6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12.02%,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白粉病和根腐病发病率最低,分别为27.15%和7.7%。选育的新品系泰黄芪1号生育期长、产量高、抗病性强且表现高产和稳产,可进一步参加省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2.
蒙古黄芪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从资源分布、形态多样性、引种栽培、新品种选育以及野生资源恢复等方面综述了黄芪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并建议通过适宜地引种和优良新品种选育,提高栽培蒙古黄芪的品质。此外,还要加强野生蒙古黄芪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中药材的分子水平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从汉城细辛、北细辛、蒙古黄芪和荚膜黄芪中提取基因组DNA,使用20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并通过聚类分析研究药材间的亲缘关系。[结果]129条引物有扩增产物,占总引物数的64.5%,其扩增片段大小为250~2 000 bp。筛选出19条扩增出清晰条带、重复性好的引物。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种内相似性大于种间相似性,汉城细辛和北细辛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蒙古黄芪和荚膜黄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该研究在DNA水平上证明了汉城细辛和北细辛与蒙古黄芪和荚膜黄芪是不同品种的药材,而细辛和黄芪存在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4.
陇西栽培蒙古黄芪原植物形态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比较形态学方法 ,对陇西栽培蒙古黄芪生长植株进行形态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 :该地栽培蒙古黄芪具有较为丰富的形态多样性 ,存在不同的种内类型。传粉实验初步说明蒙古黄芪为异花授粉植物 ,这是栽培蒙古黄芪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KT和2,4-D对膜荚黄芪试管苗带芽茎段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KT和2,4-D对膜荚黄芪试管苗带芽茎段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KT和2,4-D后,均能促进膜荚黄芪带芽茎段根和芽的再生,其中,较好的培养基为MS+4 mg/LKT+1 mg/L2,4-D;高质量浓度和低质量浓度的2,4-D均会造成膜荚黄芪带芽茎段切口的愈伤化。这为膜荚黄芪试管苗的快速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消毒方式和培养基对白术和黄芪种子试管内萌发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白术种子最佳消毒方式为75%酒精消毒30 s再用0.1%HgCl2消毒5 min;白术种子试管内萌发的适宜堵养基为1/2 MS.黄芪种子最佳消毒方式为75%酒精消毒20 s再用0.1%HgCl2消毒10~15 min;黄芪种子试管内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半固体培养基.  相似文献   

17.
蒙古黄芪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促进蒙古黄芪的大规模种植,规范种植技术,提高蒙古黄芪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团队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积累的蒙古黄芪人工种植经验,总结黄芪野生到种植的发展历程及其适宜种植区域,系统的介绍蒙古黄芪人工种植技术:种子的处理技术、选地、整地、播种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加工技术;同时总结仿野生栽培技术及制定种子质量标准。指出目前黄芪种植过程中缺乏标准化的繁育体系,种植水平参差不齐及种植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应加快黄芪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创新,破解制约黄芪种植业发展的难题,为黄芪中药材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砷胁迫对药用植物黄芪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揭示砷毒害植物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药用植物黄芪为材料,分别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愈创木酚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以及硫代巴比妥酸法研究不同浓度砷胁迫下对药用植物黄芪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影响以和丙二醛(MDA)的浓度变化。[结果]随着砷浓度升高,黄芪叶片中这3种酶的活性能够维持,特别是POD活性显著增加。从时间动态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黄芪叶片中的CAT活性先升高再降低,POD活性增加,SOD活性变化不显著;MDA含量先升后降,第8天达到最大值。[结论]该研究可为中药材重金属含量控制和药理活性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康宇  杜研  张美萍  孙春玉  蒋世翠  王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09-7311,7352
[目的]利用水杨酸和真菌诱导子协同作用,研究其对黄芪细胞培养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药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有用的次生代谢产物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方法]以黄芪组织培养物为材料,测定黄芪愈伤组织中POD、PAL、CAT的生物活性。[结果]黄芪愈伤组织中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对照;H2O2和NO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结论]水杨酸和真菌诱导子的共同作用提高了黄芪愈伤组织的抗性,有利于黄芪愈伤组织生长,如在生产中加入诱导子,可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芪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引种栽培、种类资源、育种和种内变异、野生资源恢复以及组织培养、毛状根培养等方面综述了黄芪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建议在黄芪引种栽培过程中要多借鉴成功的经验 ,并加强防止栽培黄芪混杂退化的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