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净种灵用于水稻浸种消毒的药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平  阳凌 《种子》1998,(1):70-71
以强氯精和浸种灵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净种灵在水稻浸种消毒上具良好的杀菌防病效果,又能促进种子发芽、出苗,提高发芽、出苗率,促进秧苗生长,培育壮秧,减轻病害,增穗、增粒、增产,是更为理想的浸种消毒药剂,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穗萌抑制剂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杂交稻种子生产上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收获季节母本株穗大量发芽(穗芽),一般年份穗发芽率为5%左右,若成熟期间遇阴雨天气则更为严重。为此,1992年我们应用浙农大研制的穗萌抑制剂进行了抑制杂交水稻种子穗发芽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试验在汕优63夏季制种田内进行,小区面积0.01亩,随机区组排列,重复2次,药剂用浙农大研制的穗萌抑制剂粉剂。 1.2 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穗萌抑制剂的抑制作用及其解除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平华  滕振勇 《种子》1999,(4):69-70
利用赤霉素,硝酸钾溶液处理受穗萌抑制剂负效影响的杂交稻种子,进行发芽跟踪试验 。结果发现:赤霉素溶液能有效地解除穗萌抑制剂对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且龙特甫A种子经85天,威20A种子经70天能自然解除抑制。  相似文献   

4.
小麦在收获前或制种后。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遇连绵阴雨天气,造成在母本株上大量发芽,并常伴随赤霉病的发生。这不仅影响产量,降低了产种户的经济收入,还严重影响种子质量,给种子收购、运输增加工作量。为减少穗上发芽,提高种子质量。特进行了抗穗萌剂抑制小麦穗发芽的试验。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不育系穗发芽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文红  杨威山 《种子科技》2002,20(5):284-285
杂交水稻种子穗发芽严重影响种子质量和商品性。试验表明,穗萌抑制剂和穗芽克对杂交水稻不育系穗发芽有抑制作用。在气候恶劣的连阴雨条件下,可降低穗发芽17.0-28.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穗萌动种子变质的研究浙江省瑞安市种子公司(325000)吴陈济,戈加欣在浙江南部沿海地区,杂交水稻制种往往因后期无法躲避台风久雨的侵袭而造成大量种子穗发芽。据观察,穗萌动种子一般年景达10%左右,最好年景也在3%以上,严重年份达40%以上。穗...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制种不育系穗上发芽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杂交水稻制繁种生产中,经常发生穗发芽现象.本试验对以培矮64S、协青早A、珍汕97A、K17A等7个不育系为母本,以中9308、明恢63、中2070等17个恢复系为父本,对杂交种子进行田间穗上发芽的测定、新收种子室内发芽试验及种子α-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种子穗上发芽率和穗发芽指数具有显著差异;平均穗上发芽率和穗发芽  相似文献   

8.
发芽率是种子质量中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种子生产、经营者最关心的一个质量指标。最大限度地减少种子本身质量问题之外的因素(如发芽床、水分、温度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给种子本身以最真实的质量评价,是种子检验人员的工作宗旨。笔者在从事种子检验工作中发现,不同处理对小粒蔬菜种子发芽有较大影响,为探索最适宜的种子发芽方法,做了此试验。  相似文献   

9.
林斌  沈积华 《种子》1990,(3):27-32
近年来,九二○植物调节素在杂交水稻中的应用,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母株的穗发芽,一般年份穗发芽率为5~10%。遇到阴雨连绵天气则更易造成大量穗发芽。1989年浙江省早稻穗发芽达10~20%导致减产,不仅给收购工作、种子贮藏和浸种催芽增加了难度,而且严重影响种子质量和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应用抗穗萌剂Ⅰ(水剂);Ⅱ(粉剂)进行抑制杂交水稻种子穗发芽的研究,取得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水稻种子发芽试验过程中正确采用药剂浸种能有效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特别在种子紧缺情况下,对处于国标规定发芽率临界值边缘的种子,采用药剂浸种对正确判断种子的去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试验品种与药剂 试验品种为协优559、武育粳3号、武运粳7号。试验药剂为江苏泰州化肥厂生产的浸种灵 (10%二硫氰基甲烷乳油 ),药液配制方法 :1支 (2ml)浸种灵对水10kg混合均匀。2 试验处理 试验设药液浸种和清水浸种两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重复100粒种子。两个处理均在30℃发芽箱内药液浸种24h后置床 (TP)。发芽箱为光照智能培养箱,发芽温度……  相似文献   

11.
两淮麦区小麦品种穗发芽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风  肖文言 《种子》1994,(4):1-6
对两淮麦区40年来代表性小麦品种穗发芽敏感性进行了全面研究,主要结果是:(1)黄熟期的培养皿种子发芽、水层纸巾穗发芽、延期收获田间穗发芽调查和α-淀汾酶活性测定等方法对鉴别小麦品种穗发芽敏感性都有显著的效果;(2)经改进的水层纸巾7天穗发芽度试验是简便、有效、功能全面和适用性好的鉴定方法;(3)小麦品种穗发芽敏感性有4种类型:种子深休眠的低敏型、种子浅休眠与其它机制联合作用的低敏型、种子浅休眠的中敏型和无任何保护机制的高敏型;(4)低敏型和中敏型都有红、白皮两类品种,高敏型全是白皮品种;(5)红色种皮除有助于种子休眠外,还有延缓和减轻田间穗发芽的效应;(6)、1980年代以来的小麦品种抗穗发芽性有严重退化趋势,抗性品种只占12.5%,而50-70年代的供试品种有81.8%是抗穗发芽的;(7)就其重要性,抗穗发芽育种的地位不应低于抗病育种,应改善沿淮、淮北小麦品种布局,重视选择推广红皮品种;(8)小麦抗穗发芽育种选择指标─黄熟期7天穗发芽度;高抗<1.15、中抗<1.70;(9)推荐红皮品种博爱7023和马场2号、白皮品种丰产3号和百农3217为小麦抗穗发芽鉴定试验的标准品种。  相似文献   

12.
西瓜种子发芽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西瓜种子经机械处理,加温干燥,浸种,化学药剂处理等预措后的发芽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发芽床与不同温度下西瓜种子的发芽作了观察。结果表明:西瓜种子应采用砂床或土床在25~30℃下发芽;预措中的切破种皮;30℃温水浸种6~12小时;40℃加温干燥5~7天等能显著提高西瓜种子发芽势(率);化学药剂处理以硫酸镁,增果素,GA_3,硝酸钾等效果最好。试验过程中发现西瓜种子有一定的水敏感性,对发芽床的水分要求特别高。  相似文献   

13.
1992~1995年用室内保湿法对1500份小麦材料进行穗发芽抗性鉴定,从小麦穗上发芽与收获后的种子发芽的比较把小麦收获前穗发芽分为低、中、高3种敏感型;白粒品种穗发芽抗性低于红粒品种;数量遗传分析表明,小麦穗发芽率的广义遗传力高于60%。  相似文献   

14.
穗发芽是种子在收获前遇到多日阴雨天气或高温潮湿环境条件时在母体植株上发芽的现象。水稻穗发芽现象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本综述主要从穗发芽的分子机制、籽粒特性和穗部结构、种子含水量、α-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内源激素、环境等多个方面概括了影响水稻穗发芽的因素,以期为水稻耐穗发芽品种的选育、减少生产上穗发芽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杂交水稻制繁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密度的提高,在母本成熟后期穗上萌动和穗发芽现象呈加重趋势,一般年份在50%左右,若遇连阴雨天气,穗发芽率可达60%以上,严重影响了种子质量和商品性,制约了种子产业化进程。为摸清杂交水稻不育系穗上萌动和发芽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我们组织进……  相似文献   

16.
田宏  邵麟惠  熊军波  张鹤山  刘洋 《种子》2016,(10):83-86
以江夏扁穗雀麦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扁穗雀麦种子发芽和休眠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新收获的扁穗雀麦种子几乎不发芽,风干种子发芽率最高为4%,存在严重的休眠现象.随着种子干燥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逐渐增加,发芽开始时间提前.贮藏63d种子萌发出现急剧变化,发芽率达51.33%,与前期处理差异显著(p<0.05);78~81d发芽率超过85%,休眠解除,发芽开始时间提前至第6天.不同成熟期收获的扁穗雀麦种子在解除休眠后发芽特性略有差异,但总的来说,成熟度高的种子在贮藏3个月后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较高.  相似文献   

17.
陈兵先  刘军 《种子》2017,(2):49-55
水稻穗萌是指水稻种子成熟后期尚未脱离母株之前在穗上发芽的现象.穗萌给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制种造成巨大损失,这一现象与品种遗传特性相关,外界环境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存在大量有关玉米、小麦等禾谷类作物穗萌机理的报道,但有关水稻穗萌的内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文主要从种子含水量、环境温度、水解酶活性、脱落酸和赤霉素含量、品种遗传特性以及主效微效基因的调控等多个方面概括了水稻穗萌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同时也总结了农业生产上从育种、栽培、化学药剂和生物技术途径调控穗萌的多种措施.以期为今后水稻穗萌机理研究以及农业生产上防止穗萌发生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唐建成 《中国种业》2003,(11):36-37
杂交稻种子由于现有母本无休眠性,颖壳闭合不严,包颈,穗部湿度较大,以及残留赤霉素促进发芽的作用,一旦遇上天气不良,穗芽现象严重,往往造成制种户和种子公司的巨大损失。1穗芽种子死亡的原因1.1机械损伤和黑根霉感染穗芽种子包括穗上萌动和发芽的种子,以突破颖壳为度,其中发芽种子数量较少,大部分为萌动种子,两者数量大约为1:5~6。萌动种子晒干后几乎跟正常种子无异,但仔细观察可见胚部颖壳裂开。发芽种子大部分通过精选被淘汰掉了,萌动种子仍保留在商品种子中。通常把原有部分穗芽的种子统称穗芽种子,本文为区别起见称为含穗芽种子。1.1.…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从扬花到成熟期常遇到高温、多雨天气,容易引发黑粉病和穗上发芽。芽谷率高的种子发芽率低,而且浸种催芽过程中易发酸发臭,影响整个种子的发芽。采用比重式精选机精选种子损耗率大,而且效果也不大理想。为此,我们尝试用盐水漂选技术。室内实...  相似文献   

20.
以易穗上芽的测253、明恢63和不易穗上芽的P 67、桂649为研究材料。在人工模拟阴雨条件下诱导穗上芽,研究穗上芽发生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初步分析穗上芽发生的生理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易穗上发芽水稻品种在穗上芽过程中α-淀粉酶活性、种子含水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比不易穗上发芽的品种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