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江西饲料》2001,(6):42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厅、工商局联合对呼市、包头市饲料企业和饲料市场进行了声势较大的打假整治。 本次联合“打假”,共查封了呼市、包头无证经营的饲料 4720kg,折价 1.5万元,查封包头市金谷粮饲料公司无进货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标签的豆粕 2000多 kg,折价 36万元,查处无产品质量分析保证值、无产品批准文号和过期的饲料添加剂 30多袋。打假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饲料市场管理环节薄弱,所有经营企业没有饲料管理部门的经营备案登记,想经营什么就经营什么,对经营的进口饲料添加剂也没有登记。二是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料及饲料原料没有饲料产品标准、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成品饲料也无质量检验报告。三是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 料的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过期,仍使用旧批准文号的占 70%。四是饲料标签不规范, 30%的饲料标签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 GB10648- 99(饲料标签 ),多数饲料原料如鱼粉、豆粕等无饲料标签。 (齐林梅 )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务院“打假”部署和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农资市场“打假”整治联合执法行动方案》(工商消字[2001]第17号)精神,加强对饲料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励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违法行为,维护饲料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养殖户的利益,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省农业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于4月12日~4月18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饲料市场专项检查活动。此次活动共分4个组,检查区域涉及11个设区市。专项检查对象包括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经销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重点是中小企业。专项检查内容主要包…  相似文献   

3.
《广东饲料》2001,10(2):12
目前为止,我省已经有 100多家企业领取了农业部颁发的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并按规定给这些企业核发了产品批准文号。但据市场调查,目前很多企业仍在沿用以前的产品标签,特别是没有印上新的生产许可证号和产品批准文号,违反了 GB10648- 1999饲料标签国家强制性标准,影响了市场管理和监督。为贯彻国务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整顿规范我省饲料市场秩序,省饲料工作办公室作出规定:从 2001年 6月 1日起,所有市场销售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都要使用新的产品标签,印上新的证号和文号…  相似文献   

4.
今年上半年,在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各级农牧部门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积极开展以"保障饲料质量安全,推进健康养殖"为主题的饲料执法年行动,严厉打击在饲料中违法添加“瘦肉精”、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行为,坚决取缔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批准文号、无产品标签的“三无”饲料生产企业,积极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对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的影响,努力保持饲料行业平稳较快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从浙江省畜牧兽医局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兽药、饲料、种畜禽市场监管,根据《2005年浙江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浙江省决定9月初至10月底在全省范围开展“绿剑”秋季集中执法行动。这次工作的重点为:重点查处非法生产经营兽药产品和不符合规定中试产品的行为;非法制售、使用违禁药物,人用药兽用,以及制售含违禁药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行为;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标签和说明书不规范,生产经营台账制度不健全的行为;未审先推,无《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种畜禽合格证》、《种畜系谱》销售种畜禽的行为;非法生产经…  相似文献   

6.
《广东饲料》2003,12(3)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增强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精神,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农业部制定了2003年饲料及畜产品中“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计划。整治内容包括:查处违法生产“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原料药的非法企业和窝点,查处非法经营“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非法企业和个人。查处在饲料生产、经营过程中添加“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行为,查处销售含有“瘦肉精”等违禁药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行为,清理无生产许可证、无批准文号、无质量合格证、无产品标准的“四无”饲料添加剂及其预混合饲料,清理标签不规范和成分不…  相似文献   

7.
养禽信息     
我国首次向进口饲料添加剂亮黄牌农业部日前依法向国内12家销售不合格进口饲料添加剂的企业亮出黄牌,并要求各地有关部门加强管理,依法严查无进口饲料添加剂登记许可证的进口饲料添加剂在我国销售。这是自今年5月我国饲料业首部行政法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颁布后采取的首次行动。去年底,农业部在全国部署了对进口饲料添加剂进行全面质量跟踪检查行动,共跟踪检查了66家国外企业生产的261个进口饲料添加剂的24个品种,共190个产品进行了随机质量复核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样品合格率低的企业为美国奥特奇生物…  相似文献   

8.
农业部决定2005年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本刊2005年第6期行业动态栏目“农资打假全面展开——饲料、兽药列为重点”一文宣传了农业部这次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精神,现将农业部“2005年饲料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2005年兽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公布,希望对各地的生产经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9号根据《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国发[2001]11号)精神,为了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行为进行监督,积极举报各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产品的行为,我部制定了《农业部农业生产资料打假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并确定了农业部农业生产资料打假举报电话,现予公告。2002年6月24日第一条为了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进行监督,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业生产资料打假举报是指公民个人(含外国人)向农业部以书面或口头等形式检举、投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的行为。第三条本办法所指农业生产资料主要是:(一)农药;(二)兽药;(三)种子;(四)肥料;(五)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六)农机及零配件;(七)渔机渔具。第四条本办法指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行为主要是:(一)生产、销售国家禁用、停用、淘汰的农业生产资料产品;(二)生产、销售无登记证(或应取得而未取得推广许可证)、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质量合格证等证件不齐全的农业生产资料产品;(三)生产、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的农业生产资料;(四)其他严重违反农业生产资料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假售假活动。第五条农业部设农业生产资料打假奖励评审委员会,负责提出具体奖励人员和奖励金额。第六条举报人举报案件经查属实,案件情节恶劣,社会危害大,并经农业部农业生产资料打假评审委员会评审,决定给予奖励的,可以获得农业部农业生产资料打假举报奖励金额1-15万元。第七条同一案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举报人,视每个举报人的贡献大小分别发给奖金,但奖金总额不超过单一案件应得的奖励金额。第八条农业部受理举报案件的工作人员要严格为举报人保密。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公开举报人的姓名、身份、居住地及有关资料。第九条本办法由农业部负责解释。第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后30日起开始执行。农业部农业生产资料打假举报电话农业生产资料种类举报电话农药 010—64192810,64194066兽药 010—64192829种子 010—64192079肥料 010—64192810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010—64192848农机及零配件 010—67347472渔机渔具 010—65066115,64194378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动物保健》2005,(3):10-10
农业部2005年2月25日在京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新闻通气会,据悉,今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将全面展开,重点整顿饲料、兽药等5个农资品种,通过专项治理使饲料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兽药产品合格率提高到75%以上,兽药标签符合率达到95%以上,基本消除假劣农资导致重大、恶性农业生产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1.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颁布施行以后,我国加大了对饲料管理的执法力度。 7月14日,农业部向国内12家销售不合格进口饲料添加剂的企业亮出黄牌,并要求各有关部门加强管理,依法严查无进口饲料添加剂登记许可证的进口饲料添加剂在我国销售。不合格的进口饲料添加剂,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产品无中文标识,二是产品未标示“进口饲料添加剂登记许可证”编号。在我国出现不合格进口饲料添加剂的原因是:进口报验时管理放松,对市场流通的进口饲料添加剂缺乏有力的监督,进口饲料添加剂质量检测机构检测能力不能满足要求。 农业部的这一举措,对《条例》的施行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我国饲料业首部行政法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在今年5月颁布后,农业部首次依法向国内12家销售不合格进口饲料添加剂的企业亮出黄牌,并要求各地有关部门加强管理,依法严查无进口饲料添加剂登记许可证的进口饲料添加剂在我国销售。 去年底,农业部在全国部署了对进口饲料添加剂进行全面质量跟踪检查行动,共跟踪检查了66家国外企业生产的261个进口饲料添加剂品种,并对其中涉及10大类饲料添加剂的24个品种,共190个产品进行了随机质量复核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抽检3批次以上,合格率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13.
《湖南饲料》2005,(6):22-23
我省2000年办理的预混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今年已陆续到期,根据国务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农业部《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由企业提出申请,省饲料工业办公室现场审核、上报农业部审查批准,已有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60家预混料企业和长沙兴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13家饲料添加剂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现予公告。  相似文献   

14.
农业部2月2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新闻通气会。据悉,今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将全面展开,重点整顿包括兽药、饲料、农药、种子、肥料在内的5个农资品种,通过专项治理使兽药产品合格率提高到75%以上,兽药标签符合率达到95%以上,饲料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基本消除假劣农资导致重大、恶性农业生产事故发生。现将兽药、饲料整治重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2月25日 ,农业部在京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新闻通气会。据悉 ,今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将全面展开 ,饲料、兽药5种等农资品种被列为重点整顿对象。农业部要通过专项治理使饲料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5 %以上 ,兽药产品合格率提高到75 %以上 ,兽药标签符合率达到95 %以上 ,基本消除假劣农资导致重大、恶性农业生产事故发生。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坚持“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原则 ,从加强源头治理、狠抓市场监管、强化服务指导和加强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入手 ,严把生产、流通和使用三个关口 ,上下联动 ,打假扶优 ,努…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药杂志》2005,39(3):22-22
农业部于2005年2月25日在京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新闻通气会,据悉,今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将全面展开,重点整顿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5个农资品种,通过专项治理使种子抽检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农药产品的标签和质量合格率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饲料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兽药产品合格率提高到75%以上,兽药标签符合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日前,农业部向国内12家销售不合格进口饲料添加剂的企业亮出黄牌,并要求各地有关部门加强管理,依法严查无进口饲料添加剂登记许可证的进口饲料添加剂在我国销售。这是今年5月我国饲料业首部行政法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颁布后作出的第一次大举措。 据了解,为确保牲畜强壮和人民身体健康,去年年底农业部在全国开展了对进口饲料添加剂时进行全面质量跟踪检查的行动,共跟踪检查了66家国外企业生产的261个  相似文献   

18.
《中国饲料》1999,(15):11
7月14日,农业部向国内12家销售不合格进口饲料添加剂的企业亮出黄牌,并通报各地有关部门加强管理,依法严厉查处无进口饲料添加剂登记许可证的进口饲料添加剂在我国销售。这是今年5月我国饲料工业第一部行政法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颁布后作出的第一次重大举措。 为了加强饲料添加剂的质量管理,净化饲料添加剂市场,农业部于1998年底委托农业部饲料质检中心(济南、沈阳、成都、广州),对市场上的进口饲料添加剂和国产饲料添加剂进行了跟踪检查。这次检查共跟踪了境外66家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的261个产品,并对其中涉及10大类饲料添加剂的24个品种共190个产品进行了随机质量复核检测。依据所执行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测,合格样品177个,合格率为93.2%。结果表明,抽检合格率低的企业有:美国奥特奇生物技术公司,抽检5个样品,4个不合格,合格率仅为20%;美国国际营养公司,抽检5个样品,2个不合格,合格率为60%,并且在山东、广东两地抽检的“速补14”均不合格。  相似文献   

19.
目前,预混料市场品种繁多,各生产企业各出奇招,以期赢得市场份额,但部分不符合生产条件的小企业为营得利润,不顾消费者利益,制假售劣、以次充好,使广大养殖户深受其害,笔者在市场检查过程中,发现与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有关的一些问题,以提醒广大养殖户和饲料主管部门注意鉴别使用。1预混合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相互代替因为大部分养殖户和广大农民不具备鉴别预混合饲料与添加剂的基本知识,不法厂商在生产这两类产品时,只办理一类产品的生产许可证或批准文号,在产品标签上标识一个证或号,逃避国家监…  相似文献   

20.
农业部颁布饲料药物添加剂允许使用目录为加强饲料药物添加剂的管理,农业部颁布了《饲料药物添加剂允许使用品种目录》。要求凡生产目录所列品种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产品的生产、经营企业,必须取得省级主管部门核发的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除目录所列品种外,其他饲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