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不但是人类生存的必需物质,是也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生命线。尤其是对农业的生产,“水是农业的命脉”这一名言,不单为数千年来的旧农业所证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粮年产量已由1949年的1.1318亿吨上升到今年的约4亿吨(非年终统计数字)其中虽有各种因素,但与解放以来的水利发展是绝对不能分开的。灌溉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2.4亿亩扩大到6.7亿亩,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已由16%提高到45%,可说明水对粮食保产增产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 由于人口增长和较高的人均需水量,在今后几世纪全球需水量将不断增加。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06.4亿,发展中国家将占87%,为92.9亿,其中中国人口将为16.37亿,印度为15.25亿。 农业部门是最大的用水户,估计在本世纪(1900~2000)总的农业需水量将增加6.5倍,在1900年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0%,到2000年可能降到62%。未来农业部门用水百分比可能呈下降趋势,虽然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但主要有两个是可能的。一是今后农业水的利用率要进一步提高;二是依靠科学技术成果,目前正从事植物遗传学的研究,以开发生育期需水量较少的作物系列品种。相比之下,在本世纪工业用水百分比将增长4倍,由1900年的6%增长到2000年的24%,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现有的工业基础,将  相似文献   

3.
正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上,国土面积297.47万km2。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人口为12.15亿(2012年),其中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耕地面积约1.6亿hm2,充沛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尽管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但印度农业生产力却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1947年独立到现在,印度政府一直注重对农业的支持,经历了——全面发展农业、发展高产粮食作物的"绿色革  相似文献   

4.
<正>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上,国土面积297.47万km2。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人口为12.15亿(2012年),其中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耕地面积约1.6亿hm2,充沛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尽管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但印度农业生产力却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1947年独立到现在,印度政府一直注重对农业的支持,经历了——全面发展农业、发展高产粮食作物的"绿色革  相似文献   

5.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耕地面积1.6亿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4%。其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印度80%的人口以农业为主,农业净产值占国内净产值的34.9%。20世纪60年代,印度以扩大农业种植和浇灌面积、增加肥料使用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提高粮食单产为重点,进行了农业的第一次绿色革命.收效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农业生产年均增长3%。进入21世纪后,印度正在努力向“世界强国”的目标迈进,印度政府正在大力推进以“推广和采用农业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6.
欣然 《山东农机化》2005,(12):19-19
韩国的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62年的43.3%下降到1992年的29.7%;农业劳动占全国人口的比例由1983年的29.7%下降到2002年的7.5%。在亚洲韩国是继日本之后,率先实现了农业精细化种植和农业机械化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1我国农业经营规模与发达国家对比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3.53万亿元.财政收入超过6.8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2.2万亿美元。农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到约10%,国家现代化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但我国有13亿人口。要保障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  相似文献   

8.
桃江县是一个拥有70万农业人口,50余万亩水田和60万亩旱土的农业大县,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机化的发展工作任重道远。根据整体规划,全县农机化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到200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5万千瓦,配套农机具达到7万台(件),农业机械装备总值达1.2亿元,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20%,创农机作业服务总产值3亿元;到2005年,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创农机作业服务总产值4亿元;到2010年,农业机械装备总值2亿元,农机作业服务总值达5亿元,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和对水的需求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中国粮食安全水平高于日本、俄罗斯、印度和世界平均水平,到21世纪可能下降。中国人多、地少、水缺,进口部分粮食是必然的,就是粮食自给率降到90%,也主要是自己养活自己。2030年中国人口可能达到15.3~16.3亿人,粮食需求6.45~7.20亿t,灌溉面积要发展到0.63亿hm2,一般用水量要增加2000亿m3以上。在中国农业用水危机的现实下,如何保护粮食安全,根据资源和技术潜力以及国内外的典型经验,有能力克服和采取的对策是:①全面节水重点是农业节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利用效率;②全面节水增援工业和生活用水,减轻农业用水压力;③充分利用降水发展节水、增产高效的旱地农业;④加强管理和科技投入,出新成果、大成果,在农业用水危机中保护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世界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一般遵循从初级向高级循序渐进发展的规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标准,也将其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主要有两个评判指标:一是耕种 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二是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中级阶段是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跨入40%并提高到70%,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40%降低到20%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新疆昌吉州粮经饲比例调整到1:1.23:0.21,全州牲畜饲养量首次突破1000万头.农业结构已实现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的转变.畜牧业经济每年平均以接近7%的速度增长.实现产值36.8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4.5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1/3来自畜牧业。牧民基本实现了定居,草原生态得到保护.草原植被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12.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面积为9.9万平方公里,人口4445万人,人口密度居世界前列。自60年代以来,韩国工业飞速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50年的60美元增加到1988年的4040美元,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强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的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62年的43.3%下降到1992年的29.7%;农业劳动者占全国人口的比例由1983年的29.7%下降到2002年的7.5%。在亚洲韩国是继日本之后,率先实现了农业精细化种植和农业机械化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1月1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史上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正式实施。 对于中国农民和中国农业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此后10a,我国农业机械化提速换挡,创造出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农机速度: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从2004年的34%提高到2014年的60%以上;农机总动力每年新增上亿马力,农机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从2004年的85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570亿元,戴上“世界第一农机制造大国”桂冠。  相似文献   

14.
1新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战略任务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基础建设。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到2007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42%。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已降至38%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 水产养殖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的比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水产养殖业还将不断发展。广东省水产养殖面积达22万公顷,占粮食种植面积的13.2%。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水产养殖面积比重更高,如在南海市,水产养殖面积达1.17万公顷,占农业用地面积的23.7%,产值达15.31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34%。但有相当一部分的鱼塘,由于多年来从未进行过清理整治,淤泥的沉积超过0.5  相似文献   

16.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印度的耕地面积数量居亚洲之首,多达1.6 亿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16公顷,约为我国的 2倍。印度全境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北部喜马拉雅高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1%;中部恒河平原区,约占国土面积的4 3%;南部德干高原区和西部塔尔沙漠区、台地和缓丘陵、丘陵约占国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14,(5):I0001-I0001
2004年.我国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为34.3%,2013年这一数字激增近60%.2004年,我国农机工业年产值为779.78亿元,2013年这一数字上升到3571.58亿元。  相似文献   

18.
试论今后50年的粮食需求与水利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40多年来,我国人口由5.5亿增加到12.5亿,年增长约1500万人,年增长率约1.80%;粮食产量由1100亿kg增加到4800亿kg,年均增加约80亿kg,年增长率约3.20%;人均粮食由每年200kg增加到384kg,年增长率约1.40%;同期耕地面积略有减少,灌溉面积与农业用水增长了两倍,年增长率约2.60%。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口将增加到16亿,年增长约640万人,年增长率约0.45%;人均粮食希望能从人均384kg提高到450kg,年增长率约0.28%,相应粮食则需从4800亿kg提高到7200亿kg,年均增加约45亿kg,年增长率约0.77%。虽然粮食需求的年增加量…  相似文献   

19.
1农业剩余劳动力持续增加。全国12亿多人口中,有9亿在农村,在总数为4.6亿农村劳动力中农业劳动力又占97.7%。巨大的人口压力,使我国剩余劳动力高达1亿多。据预测,到本世纪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达到2亿左右,这无疑对替代农业机械的增长产生逆向影响。2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据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996年增长9%、1997年增长4.6%、1998年增长4.4%、1999年增长3.8%。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逐年下降,这将直接影响农民对农机的购买能力。3农产品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近几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20.
在年前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农机专业会议上,孙政才部长与分管农机的张宝文副部长发布了振奋人心的信息:2007年粮食生产实现连续4年总产增加,单产创新记录,打破了“两增一平一减”的传统周期。粮食超过5000亿kg,成为2007年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农业机械化发展到2007年底,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41%,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已降至38%,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在2007年已经由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2008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据悉,山西的农业生产和农业机械化发展,都曾走在全国的前列。为能尽早把会议喜讯传出,鼓舞全省农民和农业、农机工作者,为来年早作新打算再添新干劲。本刊主编赵菁及记者一行特意采访了从北京归来的山西省农业厅孙连珠厅长和省农机局戴建功副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