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脏慢性非特异性的肉芽肿性炎症 ,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化 ,应紧密结合 CT进行诊断 ,但亦容易误诊 ,需与不典型的肾肿瘤和肾结核等疾病相鉴别。本文就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7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 CT表现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7例 ,其中男 2例 ,女 5例 ,年龄 2 5~ 71岁 ,平均 5 5岁。临床表现 :腰痛 7例 ,反复低热 4例 ,腹块、排尿困难和尿频各 3例 ,肾绞痛 2例。 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尿红细胞、白细胞及尿蛋白阳性 ,1例尿培养阳性。1.2 检查方法及结果…  相似文献   

2.
嗜酸性肉芽肿误诊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例谢忠(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湛江524001)嗜酸性肉芽肿伴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及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较少见。我院曾收治1例,并多次误诊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女,59岁。因反复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21个月于19...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诊断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12例病例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大体检查乳腺肿块直径3~12 cm,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其中4例切面可见小脓腔或小囊腔,直径0.5~2.5 cm,腔内有灰红坏死样物或淡黄色分泌物。镜下病变为小叶中心性肉芽肿及混合性炎性细胞浸润,小叶内可见最具特征性的大油囊,油囊外为或窄或宽的中性粒细胞聚集带,其外周区见多少不等的类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有其独特的组织学特征,病理诊断是确诊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重要方法,病理医师应对其镜下形态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5.
淋病性腹膜炎误诊误治22例陈锦隆,邱素清(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深圳518100)淋病性腹膜炎文献报道较少且易误诊,我院共收治22例均误诊误治,为总结经验现作一报道。1临床资料1.122例均为女性,年龄16~35岁;职业:从事发廊与酒店等服务性行...  相似文献   

6.
头颈部肿瘤囊性变15例误诊分析崔德威,鲁子健(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湛江524001)头颈部实质性肿物发生囊性变后,其临床表现酷似先天性囊肿,故常误诊误治,往往增加手术的并发症。为提高诊治水平,现将我们所遇的15例作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5 9岁 ,因反复胸闷与气喘 1a,近 3d加重于1998年 10月 10日入住我院呼吸内科 ,入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患者起病以来一直有喉部阻塞感 ,间中有呼气困难 ,以夜间睡眠时更明显 ,但左侧卧位时可减轻。无声嘶、发热及痰中带血表现。入院前 3d呼气困难明显加重。入院后给予抗生素及激素治疗症有状有所缓解 ,但夜间气促改善不明显。经支气管纤维镜检查发现声门下有肿物生长 ,转耳鼻咽喉科治疗。体查 :一般情况好 ,口唇无紫绀 ,呼气稍感费力 ;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 ,呼气时可闻哮鸣音 ;无喉鸣音。间接喉镜检查 :喉部粘膜…  相似文献   

8.
皮肌炎属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常先出现皮肤红斑 ,临床易造成误诊。现就 2例皮肌炎误诊分析如下 :例 1 :女 ,2 6岁 ,棉纺厂工人 ,因颜面及双上肢反复出现红斑半年 ,反复按“接触性皮炎”治疗效果不佳就诊。患者 1 a前从事纺织工作 ,半年后颜面、双上肢反复出现红斑 ,时有微痒 ,平躺或休息红斑可消退。到车间工作红斑再现。先后多次在我市各大医院就诊 ,均以“接触性皮炎”治疗 ,病情反复发生 ,常有疲乏感。体查内科情况正常。皮肤科情况 :双颊、双腕关节上方大片红斑 ,界限不清。双手指背关节见散在扁平暗红色丘疹。肌力正常。抗核抗体 (ANA…  相似文献   

9.
梅毒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也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危害极大。目前,有关先天性梅毒报道较少,临床易引起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先天性梅毒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1,患儿,男性,出生21d。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于1997年1月20日入我院儿科。患儿为第二胎足月顺产,生后1周四肢出现皮疹,继而出现大疱、脱屑、糜烂、渗血,牙龈、口腔、鼻腔少量渗血。曾用中西药外涂无效。体检:T36.8℃,R40/min,P140/min。神清,气促,可见三凹征。消瘦,老人貌,皮肤松弛皱缩,干燥,阴囊、四肢皱折处及口周皮肤脱屑、…  相似文献   

10.
11.
12.
宋念艺  周克俭 《长江大学学报》2005,2(12):394-394,396
眼睑黄色瘤又称睑黄疣、睑黄瘤,为睑部皮肤的淡黄色、黄色丘疹或斑块.眼睑黄色瘤影响美观,既往多采用手术切除,而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自1990年元月至2004年12月在眼科门诊采用低温刺激疗法治疗眼睑黄色瘤患者5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前纵隔巨大黄色肉芽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6岁,学生。反复胸闷、气促3个月,胸透发现前纵隔有一巨大、密度均一的肿物,大小约18cm×13cm×8cm,胸片及胸部CT检查考虑为胸腺瘤。体查:双锁骨上及胸骨颈静脉切迹上均可们及肿物。开胸探查见前纵隔肿物约18cm×14cm×8cm,质中,小结节状融合成片,呈黄色肉质样,表面血管丰富,与心包、上腔静脉、无名静脉及肺门均有粘连,呈哑铃状向左侧延伸,将心脏推向左方,用电刀及钝性结石将肿物基本切除。术后病人恢复好,病理报告为前纵隔黄色肉芽肿(良性)。术后20d再行颈部肿物清扫术,病理报告亦为黄色肉芽肿。讨论:黄色肉…  相似文献   

14.
15.
刘燕青  田兴德 《长江大学学报》2006,3(4):292-292,296
例1,男,46岁。凶左耳反复流脓、听力下降20余年,以“左乳突根治术后复发”于2004年3月1日收入院。第1次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并胆脂瘤形成。术后一直未能干耳,且很快又出现流脓并逐渐加重。伴有耳痛。查体:左耳外耳道及轮廓化的乳突腔充满淡红色肉芽组织,病理报告为粘膜组织慢性炎症;右耳未见异常。CT检查:左乳突呈板障型,外耳道、上鼓室、乳突窦及鼓窦入口均可见软组织影,乳突外侧及鼓室前壁、鼓室部分脑板及乳突骨质缺如(手术所致),诸听骨破坏并消失,水平半规管外缘破坏,肿物向下侵及外耳道前壁及下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爱抚宠物(狗、猫)的家庭日渐增加,猫抓病也不时出现,作者近3年参与外科治疗该病11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本组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1岁,平均年龄38岁。全部病例均有家猫抓、咬史,抓咬后15~60天内均在同侧腋部出现肿块,有7例行肿块手术摘除,除1例伤口延期愈合外,均一期愈合。切下的肿块大的5cm×5cm×3cm,小的3cm×3cm×3cm。肿块病理检查均报告为淋巴肉芽肿改变。手术后随访至今手术部位无肿块再增大。有4例肿块合并感染经抗炎后出院。  相似文献   

17.
皮肌炎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乏力的症状,可以缺乏阳性体征,两者病因不同,治疗方案相异,预后亦不同.现就2例皮肌炎患者最初误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 ,4岁。因右面下部逐渐膨隆 1a余入院。患儿于1a前无明显诱因被发现右面下部膨隆 ,未伴有疼痛及发热 ,无牙痛史。即于当地医院就诊 ,给予“消炎药”治疗 ,但症状无明显减轻 ,且右面下部膨隆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 ,右下牙床肿胀与牙齿逐渐松动。入院体查 :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右下颌角区明显膨隆 ,肿物边界不清 ,质硬 ,不活动 ,无压痛。口内可见 V|颊舌侧骨板膨隆 ,高宽约 1.8cm× 1.8cm,边界不清 ,无压痛 ,扪之有“乒乓球”感。 V| °松动 ,远中舌根暴露。 6 |萌出约 2 mm, °松动。张口型“↓”,张口度约三横指。头部可触及多个包…  相似文献   

19.
1病例例1,男,46岁。因左耳反复流脓、听力下降20余年,以“左乳突根治术后复发”于2004年3月1日收入院。第1次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并胆脂瘤形成。术后一直未能干耳,且很快又出现流脓并逐渐加重,伴有耳痛。查体:左耳外耳道及轮廓化的乳突腔充满淡红色肉芽组织,病理报告为粘膜组织慢性炎症;右耳未见异常。CT检查:左乳突呈板障型,外耳道、上鼓室、乳突窦及鼓窦入口均可见软组织影,乳突外侧及鼓室前壁、鼓室部分脑板及乳突骨质缺如(手术所致),诸听骨破坏并消失,水平半规管外缘破坏,肿物向下侵及外耳道前壁及下壁,颞颌关节及面神经均被侵蚀。入院诊断:①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复发(左);②中耳乳突恶性肿物待排(左)。2004年3月4日在全麻下行左鼓室及乳突探查及扩大乳突根治。见其内有肉芽样新生物,取新生物做冰冻切片,诊断为中耳乳突鳞癌。继续探查,见乳突尖已被侵蚀,各种骨性标志消失。扩大探查范围,见外耳深部、鼓室、鼓窦亦充满肉芽样新生物,鼓室及鼓窦脑板被破坏,硬脑膜部分暴露且被瘤组织所侵犯;听骨链除蹬骨底板尚存在外,均已消失。术后常规病理切片结果为鳞状细胞癌(Ⅱ级)。术后半月病人转往我院肿瘤分院继续治疗。例2,男,39岁。约2年前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胃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5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胃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32例术前X线钡餐检查26例,误诊为胃癌12例、胃溃疡14例;纤维胃镜检查20例,误诊为胃癌、胃溃疡各9例,仅2例确诊为胃嗜酸性肉芽肿;13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2例均行胃切除术,其中7例行部分胃切除,16例行胃大部切除,9例行根治性胃切除术,手术无并发症及死亡,术后病理证实为嗜酸性肉芽肿。术后有24例随访1~14a,均无复发。结论仔细询问病史,纤维胃镜加组织活检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是术前诊断胃嗜酸性肉芽肿的主要方法。纤维胃镜下行挖掘式取溃疡边缘深达胃黏膜下层组织做病理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