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12J176是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和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新冬31号为母本、中优9507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晚熟、产量高、品质中强筋,于2016-2018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冬小麦区域试验、2019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冬小麦生产试验,2022年8月通过审定,适宜在塔城、伊犁、奇台、乌伊公路沿线等北疆冬麦区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2012J176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农户选择优良小麦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石优20号亩产550~600 kg节水栽培技术规程》(DB 1301/T 333—2020)规定了冬小麦品种石优20号节水优质生产的基础条件、关键技术、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石家庄市具有本标准基础条件的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青海省小寨良种试验站,为了促进冬小麦新品种的引进和冬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使小寨园区真正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样板,新品种展示的平台,从不同区域共引进8个冬小麦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通过  相似文献   

4.
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曲靖市进行了长江中上游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通过试验,摸清了各参试品种的稳定性、抗逆性、丰产性、生育期等,为曲靖市冬小麦品种布局、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慨况试验安排在曲靖市农科院宋家河基地,东经103.87°,北纬25.55°,海拔1 910.1 m,粘质壤土,土壤肥力中等,肥力均匀,前作水稻。试验地免耕,  相似文献   

5.
玉米新品种中江玉703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江玉703是由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A489×A20配组,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性的玉米新品种。2011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玉201102)。2011年6月,睢宁县种子管理站引进开展夏播试验、展示,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冬35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新疆九禾种业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冬小麦品种,2011年7月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越冬性强,属于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75天左右,株高96.68厘米,株型紧凑,抗倒伏能力强,抗病性强,分蘖力强,分蘖成穗力高。本文详细总结了新冬35号在裕民县的栽培技术要点,以供粮农参考。  相似文献   

7.
拉1553品种是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拉布大林农牧场农业试验站选育的高产型小麦新品种,于2011年3月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拉1553。1选育经过拉1553是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拉布大林农牧场农业试验站于2001年以9874为母本、9857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经4年南繁北育,2001-2004年F7进入品系鉴定试验,2005-2006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2007-2009年参加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冬小麦新品种新冬41号的生产特性.[方法]以2009~2011年度北疆冬小麦早熟组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新冬41号和对照品种新冬22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表明,新冬41号通过3年北疆冬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高产性状突出,平均产量居第1位,表现出良好的高产稳产性及广泛的适应性,并属中筋优质小麦品种,是一个极具推广潜力的冬小麦新品种.[结论]新冬41号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冬小麦新品种,研究可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九优粤禾丝苗系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台沃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所以不育系荃9311A与恢复系粤禾丝苗配组,联合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9年通过国审。2019年、2020年引进参加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试验,表现出米质优、产量高、耐肥抗倒、抗病性强和生育期适中等突出特点。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了避免冷冬年份造成冀中南麦区小麦大面积冻害死苗,以该区生产上主栽推广应用的26个冬小麦品种为试材,3月1日(日平均气温已稳定通过5℃)播种,调查了其不经过春化阶段情况下的抽穗结实情况,结果显示,11个品种没有抽穗结实;15个品种抽穗结实,并根据这些品种的抽穗结实率、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利用DPS软件系统聚类分析(类平均法)判定其春性强弱。结果表明:26个冬小麦品种的春性程度分为差、弱、中等和强4种类型,其中,春性差(没有抽穗结实)的品种包括山农17、婴泊700、石优20、石麦15、石麦22、石家庄8号、河农6049、邯麦13、师栾02-1、冀麦518和众信5199,春性弱的品种包括济麦22、邯麦14、邢麦7、邯6172、良星99、衡4444、石麦18和农大399,春性中等的品种包括石新828、藁2018、轮选061和河农7069,春性强的品种包括石优17、石麦19和石麦12。在冀中南麦区小麦生产上,应主要选用春性差和春性弱的品种,谨慎种植春性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二九一农场试验站从2000年开始进行引种苜蓿试验,至今该试验站已汇集国内外苜蓿品种43个,其中2000年播种20个品种,2001年播种23个品种.在2000年播种的苜蓿品种中,经过两年的连续观测和调查已有数个品种表现出优质、高产、耐寒等适应本地区的种植特性.  相似文献   

12.
四个冬小麦品种拔节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其抗旱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豫北地区种植的洛麦9133、兰考矮早8、济麦20和豫麦54计4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对水分胁迫条件下冬小麦品种拔节期的响应和抗旱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各品种拔节期叶水势、叶绿素总含量、根系活力和总生物量均降低;叶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膜透性、POD活性均呈增加趋势.经综合评价,4个冬小麦品种中洛麦9133抗旱性最强;其次为豫麦54和济麦20;兰考矮早8最差.  相似文献   

13.
名玉20是陕西高农种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用自选系G156为母本,自选系G06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陕西省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2012-2015年江苏省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以及2015-2016年国家冬小麦长江中下游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试验资料,以平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和适应度对小麦宁麦26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麦26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均优于对照品种扬麦11和扬麦20,是一个增产潜力大、适合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生产上推广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小麦品质稳定是品种合理区域布局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2013~2018年连续6 a在河北省正定县、赵县、无极县、辛集市和固安县5个县(市),每年每县(市)选择3个点,每点抽取优质强筋冬小麦石优20号生产上的子粒样品10 kg,对子粒蛋白质含量以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粉质参数和拉伸参数等重要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不同年际、不同区域间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石优20号子粒蛋白质品质以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粉质参数和拉伸参数等在不同年际和不同区域间稳定性均较好;且所收集子粒样品的面团稳定时间均在7 min以上,达到了二等优质小麦品质标准(GB/T 17892—1999)。国审优质强筋冬小麦石优20号品质稳定,目前已成为河北省优质小麦发展的主推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6.
许科316是河南省许科种业公司选育的半冬性中熟小麦新品种。2011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揭示许科316的生产利用和育种价值,现利用多年多点的省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对许科316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等综合性状进行分析,为该品种的合理利用和高产栽培提供科学理论论据。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山东麦区近几年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在东营市自然条件下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的特性表现,筛选出适宜当地推广的冬小麦品种,试验选取了2019年、2020年2年东营市相关冬小麦品种生产展示试验中表现较好的15个品种,以济麦22号为对照,进行田间小区比较筛选试验,从农艺性状、抗病性、抗逆性和产量性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泰科麦33等5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以作为东营市冬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主推品种。对照济麦22号已推广应用15年,仍然表现较为突出,建议优选提纯复壮,提高其种性,延长这一优良品种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隆平703是安徽隆平种业有限公司拜泉试验站于2009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2年的内蒙古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显著。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保苗好、适宜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水地冬小麦品种对小麦条锈病的抗痛性,为大田推广抗痛品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2005年进行了水地冬小麦抗病性比较试验,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确定了西吉县水地冬小麦丰产抗条锈品种:静冬9717、静冬9703、静冬941,建议在在西吉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九圣禾D1508(原品系代号JSH15-08)为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九立禾种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以新冬22号和新冬17号杂交F1代为母本,高代品系045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高产高抗冬小麦品种,适宜在北疆冬麦区种植。本文介绍冬小麦品种九圣禾D1508的选育过程、生物学性状、品种主要优缺点,并提出保持该品种种性的种子生产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区域与相应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新品种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