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斌 《科学养鱼》2008,(4):55-56
海参位居"八珍"之首,富含蛋白质、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供食用、医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素有"海洋瑰宝"之称。2005年笔者参与实施了江苏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海参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试验养殖面积2000米2,养殖成活率88.6%,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我们养殖生产中遇到的海参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海南省"海参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取得重大突破,"糙海参、红糙海参、花刺参、黑乳参"4种海参的繁殖和养殖成功。人工育种的10万只海参,经过5个月养殖,目前海参个体已达100 g/只。其中"糙海参"孵化育苗,填补了海南省海参人工繁育技术空白,"红糙海参、黑海参"通过人工诱导产卵孵化幼体在我国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3.
从海参养殖基础设施的建设、海参养殖环境、海参育苗、养殖饲料、病害防治等方面简述海参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对海参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海参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优良的医疗保健功能,是"海味八珍"之一。近年来,随着海参养殖业的发展,海参病害日益严重,据2009年的海参养殖状况分析,海参苗病害严重,尤其是山东、辽宁等地。科学选择苗种是养殖成功的基础,也是海参养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王儒胜 《畜禽业》2019,(9):23-24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海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其中海参由于其富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海参的养殖已经成为一项新兴的养殖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海参的养殖对于水域环境的要求极高,而我国周边海域的水质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制约了海参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提高海参养殖的产量和质量,逐渐兴起了海参的室内养殖,海参海水养殖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发展,介绍了海参海水养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从去年以来,国内海参市场可谓量价齐跌,市场行情可用"低迷"来形容。今年上半年,海参市场继续低位徘徊,4月份市场大棚养殖活海参每千克价格曾一度跌至90元,进入7月底,海参市场终于迎来一丝曙光。目前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大棚养殖活海参每  相似文献   

7.
正三、结果1.辽宁海参养殖业现状近年来随着天然资源的减少,海参人工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对海水养殖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大力发展海参养殖产业是加快推动海洋经济的重要途径。2015年辽宁池塘海参养殖生产面临巨大的产业调整压力,行业处于整合和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各级政府"转方式"意识强,海参养殖技术支撑体系完备,产业发展基础牢固,资源条件潜力巨大,为辽宁海参产业升级创造  相似文献   

8.
海参饲料与健康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参养殖业发展迅猛,养殖模式由粗放养殖转向集约化养殖和半粗放养殖,海参饲养由单一藻粉向全人工饵料发展。为更好地服务海参养殖业,就海参营养疾病的预防对策和健康养殖作简单分析与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海参、鲍鱼皆为"海八珍"中名贵海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海参、鲍鱼等滋补品也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接受,成为国内和国际市场畅销的高档海味佳品。目前海参、鲍鱼的养殖方式主要有底播养殖、筏式养殖和网箱养殖等,其中筏式养殖应用较多。近年来,随着近海网箱的发展,利用网箱进行单养海参和鲍鱼也陆续见相关报道,因其养殖环境更接近自然水域,水环境稳定,溶氧充足,不受赤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较工厂化养殖成本低得多,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海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自然产的海参越来越少,人工养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养殖企业和养殖户越来越多地尝试工厂化养殖,克服现有养海参方式的缺点和弊病,完善海参养殖工艺,降低海参养殖成本,缩短海参养殖周期,以推进海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受南北海参养殖规模增加的影响,最近几年鲜活海参和干海参的价格都明显下滑,到了今年4~5月份,山东一带鲜活海参价格跌到了40多元一斤,如今到了8月份,海参的价格终于有了反弹。进入夏季以后,池养海参进入夏眠期,市场上流通的海参都是来自于大棚养殖的,池养海参估计要到国庆前后才会上市。从7月份开始,市场上鲜活海参的价格就开始慢慢反弹,到了8月中旬,价格已经涨到了70~75元/斤,主要原因就是经过一个夏天的消耗,山东烟台、威海、青岛一带大棚养殖的海参存量也  相似文献   

12.
糙海参是我国一种优质的食用海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保健功能,是真正的生态健康食品,在我国北部湾和南沙、西沙群岛海域具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国际上,糙海参也是一种重要的的热带海参养殖品种和出口创汇的高档水产品。它具有生长迅速、养殖方式简单多样、病害少、市场需求量大等特点,在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具有极大的养殖开发潜力。本文对糙海参的种群分布、生物学特性、养殖方式及经济效益、市场前景与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养殖优势等几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营口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参与承担了中央财政“海水池塘海参生态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该项目落实到盖州市和老边区。随着海参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生产中存在的养殖方法落后,养殖模式老套,养殖人员技术欠缺、水域环境恶化、水产病害频发等问题日渐突出。为进一步改善水域养殖环境条件,规范海参养殖,确保海参质量安全,推广池塘海参生态养殖技术势在必行。此项目重在指导养殖户规范使用药物,科学使用生物制剂,使养殖环境成为能够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使环境与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保证海参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沿海地区海参养殖业蓬勃发展,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现。从2004年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中可以看出,海参病害以2月份~4月份最为严重,7月份~9月份趋于平缓,进入12月份以来又有爆发迹象。海参病害的发生对海参养殖业产生了一定冲击,影响了海参养殖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笔者结合生产实际谈以下几点看法:一、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1.苗种问题全人工育苗成功解决了海参养殖的苗种数量问题,但随之而来的苗种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养殖者。育苗生产不规范,造成苗种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了海参养殖生产的全过程。2.环…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海参养殖中夏季高温造成的水质恶化、海参爆发性死亡问题,提出了加深池塘、清淤、改良礁体、设置遮网、井水冷却等海参养殖池塘改造的技术要点,及降低密度、换水、调控底质等海参养殖中的技术管控措施,以保障海参顺利渡夏,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6.
经过科研工作者和养殖技术人员的探索研究,近几年海参养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养殖模式呈多样化.海参养殖逐渐成为北方水产行业中重要的产业.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海参的池塘养殖情况.  相似文献   

17.
捕捞海参     
2012年10月26日,山东青岛海福康自然海域海参养殖基地,捕捞秋季海参正式开始。 据了解。今秋海参生长期比去年略长,质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海参价格比去年略有提高一周后,新淡于海参即可上市。  相似文献   

18.
《水产养殖》2014,(11):43-43
<正>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海南省科技厅组织水产专家组,2014年10月对海南省产学研一体化专项"糙海参苗种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研究"进行现场测产。经随机抽样苗种测定与统计,该项目所培育的糙海参苗种超过80万头,这意味着海南海参苗种规模化繁育获成功。由海南大学和海南定利养殖种苗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糙海参苗种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研究",2014年6月10日至8月10日在海南定利养殖种苗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内共进行亲参诱导产卵10次,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海参养殖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辉  陈静  李华  刘亚军  何晓明 《河北渔业》2007,(6):3-5,13,20
由于海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人们视为重要的海珍品,因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海参消费需求量的逐年增加导致了世界范围内海参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因此,海参的人工养殖也随之发展起来。本文对现阶段国内外海参养殖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以期为海参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北方沿海海参池塘养殖已成为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之一.海参池塘养殖的模式和人工礁的材料多种多样,其养殖效果参差不齐,特别是软泥底质的池塘,老化程度严重,清淤困难,海参成活率低,生长速度缓慢,病害时有发生,阻碍了海参养殖的健康发展.如何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是摆在广大养殖者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