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乡市耕地土壤养分现状与施肥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新乡市、辉县市、原阳县等7县(市)2006~2008年测土施肥项目化验的10 683个土壤样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乡市土壤各养分平均含量分别为有机质16.08 g/kg、全氮1.02 g/kg、有效磷16.26 mg/kg,分别较1987年增加62.16%、50.00%和190.36%,速效钾与1987年基本持平,充分显示新乡市实行有机与无机相结合施肥方针的正确性。针对全市土壤养分现状,提出了还田、稳氮、控磷、增钾的施肥指导方针及相应的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新乡市2006~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普查化验的10 683个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2007~2009年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以验证新乡市施肥指导方针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全市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6.08 g/kg、1.02 g/kg、16.26 mg/kg和140.48 mg/kg,与监测结果基本吻合。并提出了新乡市应"继续实行有机-无机肥料相结合,按产量水平施用氮肥,测土施用磷、钾肥"的施肥方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平度市30个乡镇4 028个土样的化验分析,初步掌握了本市各乡镇的土壤养分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全市总体上土壤pH值、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的平均值分别为6.74、77.00 mg/kg、51.04mg/kg1、39.09 mg/kg和13.37g/kg;总体而言,平度市土壤酸碱度为中性(6.5-7.5),碱解氮、有机质含量处于低水平(60-90 mg/kg和1%-2%),速效磷处于高水平(20-40 mg/kg),速效钾处于中等水平(100-150mg/kg),通过对2006年秋、2007年春、2007年秋三次的土壤测试结果比较得出: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性增加,土壤速效磷呈现先升后降的显著性的变化趋势,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亦呈现显著性上升趋势。通过土壤分析得到的结果可为配方施肥提供科学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辛集市农作物种植多采用小麦、玉米轮作制。为衡量辛集市高肥力土壤下的肥料效应,为夏玉米高产提供施肥依据,进行了2021年辛集市玉米肥料“3414”试验。结果表明,用Excel三元素回归模型对氮、磷、钾单因素肥料试验数据分析得到氮、磷、钾取值范围:0≤N≤18.0 kg/亩、0≤P2O5≤13.8 kg/亩、0≤K2O≤7.5 kg/亩;用matlab软件得到当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0 kg/亩、13.8 kg/亩、 0 kg/亩时玉米产量最高,为1 224.1 kg/亩。由此可知,氮、磷、钾的相对产量和土壤养分丰缺状态,与土壤养分化验得出的结果一致。本研究可以为高肥力水平农田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安阳市耕层土壤养分变化动态分析及施肥建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安阳市 1 2 8个监测网点进行取土化验 ,并对照 1 995年土壤养分情况 ,分析耕层土壤养分变化动态 ,结果表明 ,全市土壤养分含量基本呈上升趋势 ,但存在地域差异。其中有机质平均含量为 1 6.3g/kg ,上升 1 2 % ;全氮平均含量为 0 .97g/kg ,上升 1 3% ;速效磷平均含量为2 3.1mg/kg ,上升 1 60 % ;速效钾平均含量为 1 30mg/kg ,与 1 995年基本持平 ;碱解氮平均含量为 83mg/kg ,上升 9%。同时 ,对养分变化原因进行了科学分析 ,提出了增施有机肥 ,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等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6.
哈密市棉花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试验目的为了获得哈密市棉花测土配方施肥参数,根据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要求,我们在陶家宫乡新庄孜村2队安排了3414肥效试验。2试验设计试验设在陶家宫乡新庄孜村2小队,农户吴和,试验面积3(666.7m2),代表面积113(666.7m2)。土壤为棕漠土土类,土壤质地为砂壤土,有机质含量15.5g/kg、碱解氮45mg/kg、速效磷9mg/kg、速效钾103mg/kg,pH值8.1。根据土壤测定结果,该地块为中等偏低肥力土壤。  相似文献   

7.
棉花优化施肥技术服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现将1987年优质棉基地县棉花优化施肥科技服务与试验研究工作简结如下:棉花优化施肥是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棉花生育过程中对营养元素的需要,以及产量指标进行养分平衡配方施肥,促使棉花的优质高产。我们与南阳地区农科所、南阳县棉办的科技人员就该县漂河乡康庄村民组的2800亩优质棉中心服务棉田的土壤普查养分状况,结合抽样化验,查明了该范围内棉田缺氮、少磷,局部钾不足和有缺硼迹象等特点,根据“六五”期间的试验结果研究确定:在棉花底肥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GIS支持下对农八师石河子总场滴灌棉田采取分区管理施肥,研究其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土壤硝态氮含量为变量进行土壤氮素养分精确分区,并在棉花生长的五个主要生育期进行分区施肥管理.分析分区管理与常规管理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效应.[结果]分区管理施肥有利于棉花干物质的积累及棉花增产,分区施肥管理区棉花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均高于常规管理区,且差异显著,其中干物质积累增加29.52;,增产22.47;.[结论]分区管理施肥可以促进棉花干物质积累,对棉花各器官中干物质积累比例表现为铃>茎>叶,并且分区施肥管理区棉花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均高于常规管理区,且差异显著,分区管理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棉花单株铃数和单铃重从而提高了棉花产量,最高增产可达1551.1 kg/hm2.  相似文献   

9.
新乡市郊土壤养分分析与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城市郊区土壤养分状况,制定科学的施肥管理措施,对新乡市郊区1 500个土壤样品养分进行了抽样化验分析。结果表明,新乡市郊区土壤养分平均含量为:有机质34.61g/kg、全氮2.08g/kg、有效磷21.95 mg/kg、速效钾211.69 mg/kg,均属于高水平,但分布不均衡,其中,28.55%地块磷素含量偏低。同时,根据土壤肥力现状,提出了秸秆还田、稳氮、增磷、控钾、补微的施肥指导方针及相应的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干旱区棉田相同灌水条件下,不同氮磷施肥配比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为棉花高产合理施肥与平衡施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正交饱和实验设计,设计不同氮、磷施肥水平及其组合,共计27个试验小区.[结果]确定了多项式回归的棉花(皮棉)产量(Y)和氮(N)和磷(P)数量的回归方程:Y=206.58 +3.21XN+9.83 XP-0.0035 XN2+ 0.029 Xp2-0.011XNXP,得出最佳施肥量:施氮量260.74 kg/hm2、施磷量120.07kg/hm2时棉花(皮棉)有最高产量Y=1 214.98 kg/hm2.[结论]不同的氮和磷的施肥水平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不同,氮和磷的交互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伊川县2008—2011年的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小麦田间试验数据及作物需肥规律,研究伊川县小麦作物丰缺指标与施肥技术指标体系,提出分区施肥建议,指导大田生产。一、全县土壤养分现状从化验分析结果来看,全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现状是有机质平均19.4g/kg、全氮平均0.98 g/kg、有效磷平均10.5mg/kg、速效钾平均163mg/kg、缓效平均786 mg/kg、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新乡市西部高产区及东南部中高产区10 683个土样化验结果,研究了新乡市农田分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并比较了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各项养分指标明显高于东南部地区,其中,有机质高4.87 g/kg、全氮高0.30 g/kg、有效磷高6.66 mg/kg、速效钾高39.27 mg/kg,而严重缺磷及缺钾的地区较东部分别少4.56%和8.24%。依据土壤肥力对配方施肥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配方施肥较习惯施肥节约化肥施用总量33 577.55 t,节约施肥资金1.343亿元。  相似文献   

13.
靖江地处长江之滨,成土母质为长江新冲积物,质地以中壤为主,渗育型淤泥土属,土壤肥力中等.全市土壤耕层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7.8g/kg,速效磷8.4mg/kg,速效钾66.7mg/kg(全市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1985),土壤缺磷缺钾严重.小麦生产水平不高,肥料结构不尽合理,其氮、磷、钾亩用量1999年分别为12.86、3.72、3.41kg,三要素之比1:0.29:0.27,用养矛盾突出.为进一步完善小麦高产平衡配套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与报酬率,采用三因素最优设计,建立小麦施肥数学模型,揭示肥料三要素的产量效应和相对效应,确立氮、磷、钾肥最佳施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为摸清寿光市耕层土壤的养分现状,调查并采取全市16个乡镇4083个土壤样品,对其进行土壤的常规分析。结果表明:全市耕层土壤养分总体含量丰富,土壤pH为7.16,碳氮比为8.43,有机质含量中等,为14.70g/kg,全氮含量较丰富,为1.24g/kg,水解氮含量丰富,为126.21mg/kg,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很丰富,分别为58.23、219.10mg/kg;耕层土壤养分南北地域差别明显,保护地土壤养分显著高于大田土壤;耕层土壤中变异性最大的土壤养分是有效磷,除pH外,其它养分表现为中等程度变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推荐施肥与常规施肥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大荔县农技站于2010年4~9月实施了花生肥效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大荔县官池镇官池村王存财的责任田。供试土壤为绵沙土,面积5亩,肥力中等,灌溉方便,前茬作物为棉花,亩产230kg,播种前测定土壤养分基础为:速效氮28.54mg/kg、速效磷35.41mg/kg、 66.37mg/kg、有机质8.5g/kg、pH值为7.1。  相似文献   

16.
对莱西市30个长期定位监测点进行取土化验,并对照1984年土壤养分情况,分析耕层土壤养分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全市土壤养分含量基本上呈上升趋势,pH值略有下降。其中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4.3g/kg,比1984年上升16.4%;pH平均值为6.37,比1984年下降6.1%;碱解氮平均含量为96.1mg/kg,比1984年上升36.6%;速效磷平均含量为31.4mg/kg,比1984年上升115.4%;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12.1mg/kg,比1984年上升62.5%。同时,对养分变化原因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增施有机肥、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等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利通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7年采集的1087个土样的化验结果分析整理,总结出利通区土壤养分现状:有机质17.63g/kg,全氮1.03g/kg,有效磷34.19mg/kg,速效钾153.42mg/kg。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比较,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均为上升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为降低趋势,并对变化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养分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探讨干旱区棉田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及对棉花根系生物量的影响,明确棉田土壤氮素有效性对农业管理措施的响应,为棉田制定高产高效管理措施,实现棉花高产优质低成本及环境友好生产服务。【方法】在定位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以秸秆不还田(S0)与秸秆还田(S1)为主区,4种施肥处理(不施肥(F0)、施氮磷钾化肥(F1)、施有机肥(F2)、施氮磷钾化肥+有机肥(F3))为副区,分析了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氮素有效性的影响,探讨了棉田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包括净矿化速率、净硝化速率、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的变化,明确了土壤有效氮含量和棉花根系生物量对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的响应。【结果】(1)秸秆还田和施肥显著增加了土壤净矿化速率、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棉花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施肥处理间各指标的变化不同,但秸秆还田下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盛花期均有最大速率;(2)秸秆还田和施肥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但秸秆还田下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棉花盛花期和盛铃期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高于收获期;(3)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棉花根冠比,对根系生物量、细根/粗根比影响不显著,施肥显著增加了根冠比、根系生物量及细根生物量,施肥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净矿化速率、净硝化速率、总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硝态氮、铵态氮和可吸出无机氮含量以及根系生物量。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有最大的土壤净矿化速率、净硝化速率、总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硝态氮和可吸出无机氮含量。有机肥无机肥配施也有最大的根系生物量和粗根细根比。【结论】秸秆还田和施肥有利于促进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增加土壤有效氮含量,对根系生长及生物量产生影响。在干旱区实施秸秆还田,结合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有利于加速土壤养分转化,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增加有效养分含量,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和地上部碳同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靖江地处长江下游北岸,泰州市最南端,成土母质为长江冲积物,质地以中壤为主,渗育型水稻土亚类淤泥土土属,土壤肥力中等.全市土壤耕层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7.8g/kg,速效磷8.4mg/kg,速效钾66.7mg/kg(全市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1985),土壤缺磷缺钾严重.水稻生产水平较高,历史最高产量1998年全市平均单产达652.0kg.但肥料结构不尽合理,其氮、磷、钾亩用量1998年分别为26.38、4.43、7.83,三要素之比1:0.17:0.30,用养矛盾突出.为进一步完善水稻高产平衡配套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与报酬率,采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水稻施肥数学模型,揭示肥料三要素的产量效应和相对效应,确立氮、磷、钾肥最佳施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肥料施用后稻田土壤中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差异,揭示不同肥料施用对稻田土壤氮形态的影响。【方法】运用氮素分级浸提分离法分析有机肥(鸡粪、猪粪、牛粪)和化肥施用后稻田土壤氮形态差异。【结果】与不施肥(CK)相比,施用化肥、有机肥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OM)含量;施用有机肥可提高酸性土壤的pH,显著提高土壤总氮(TN)含量。施肥后土壤总氮含量为牛粪(1.90 g/kg)>鸡粪(1.27 g/kg)>猪粪(1.25 g/kg)>化肥(1.06 g/kg)>CK(0.93 g/kg),土壤可转化态氮(TF-N)含量为鸡粪(171.67 mg/kg)>化肥(117.12 mg/kg)>猪粪(98.20 mg/kg)>牛粪(95.30 mg/kg)。除鸡粪外,施用猪粪、牛粪和化肥土壤的铁锰氧化态氮(IMOF-N)、有机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占TF-N比例较高,分别为35.71%~40.23%和33.11%~44.10%。【结论】不同肥料的施用对土壤氮形态相互转化产生较大影响,施肥均可提高土壤离子交换态氮(IEF-N)含量;施用鸡粪可显著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