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不同栽培模式对冬作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土壤微生态角度研究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对冬作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旨在为广西冬作马铃薯生产探索最佳栽培模式。【方法】采用Ⅰ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马铃薯在黑地膜覆盖栽培、稻草覆盖栽培和常规栽培(对照)3种处理条件下的马铃薯全生育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黑地膜覆盖栽培的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最高,其中黑地膜覆盖栽培Simpson指数与稻草覆盖栽培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处理优势菌株种类和相对丰度随着马铃薯生育进程呈现不同变化规律,子囊菌门均为最优势真菌门,其中黑地膜覆盖栽培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最高,3种栽培模式的优势菌属分别为头束霉属、田头菇属、被孢霉属;在马铃薯生长后期,黑地膜覆盖栽培处理的根际土壤中被孢霉菌、头束霉属、粉红粘帚霉属、枝顶孢属的相对丰度比常规栽培处理的高,稻草覆盖栽培处理镰孢菌相对丰度较其他两个处理的更低。【结论】黑地膜覆盖栽培处理的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比稻草覆盖栽培和常规栽培处理更加优化和丰富,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转化和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可为马铃薯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条件和稳定的根际微生态环境;稻草覆盖栽培可以缓解镰孢菌引起的马铃薯土传病害。  相似文献   

2.
在冬闲稻田里以中薯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稻草覆盖、摆播稻草 地膜覆盖、沟播稻草 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敞土等不同覆盖方式栽培马铃薯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冬闲稻田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地膜覆盖和沟播稻草 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率最高;敞土栽培的马铃薯植株的株高显著低于覆盖栽培;摆播或沟播稻草 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稻草覆盖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次之,产量和商品薯率显著高于敞土栽培;摆播或沟播稻草 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最高,地膜覆盖和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次之,敞土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最低。  相似文献   

3.
以‘费乌瑞它’马铃薯为试验材料, 在冬闲稻田进行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双膜覆盖(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和裸地等栽培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双膜覆盖的增温效果最好,出苗期内其平均土壤温度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和裸地栽培高0.33、1.93、2.89 ℃;双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裸地栽培的提早4、21、31 d;覆膜处理的马铃薯植株株高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但茎粗和主茎数均显著低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最高, 分别为31.18、28.54 t/hm2,小拱棚覆盖和地膜覆盖栽培次之,覆盖处理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的效益最好,为1.222万元/ hm2。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免耕稻草覆盖+地膜覆盖、翻耕栽培3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覆盖栽培的2个处理较习惯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早、芽苗壮,品质好、产量高,且省工、增效。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区冬种马铃薯覆盖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州地区冬种马铃薯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和稻草覆盖栽培均有利于马铃薯的出苗生长、提高薯块产量,其中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35.77%、稻草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17.18%;此外,地膜覆盖栽培的单株薯重和商品薯率亦较高。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从地块选择、精心整地、品种选择、种薯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重施底肥、覆盖地膜、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期指导马铃薯大面积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7.
进行马铃薯多种覆盖物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可促进马铃薯早出苗,提高出苗率;稻草包芯处理比无覆盖物处理增收10%;覆盖地膜处理比稻草包芯处理增产增收显著,覆盖白色地膜和黑色地膜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覆盖地膜并稻草包芯处理未显现叠加增产效应,而且成本增加、效益降低.  相似文献   

8.
冬种马铃薯6种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菜用鲜食和出口型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作为试验材料,进行冬种马铃薯的稻草包芯加黑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加黑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包芯覆盖栽培、稻草覆盖栽培、黑地膜覆盖栽培和露天常规栽培,共6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稻草包芯加黑地膜覆盖栽培和稻草加黑地膜覆盖栽培无论是在出苗速率,还是在植株生长势、抗病性以及产量和商品薯率等综合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几种栽培方式,与露天常规栽培相比增产明显,分别达到了48.16%和35.50%;而黑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包芯覆盖栽培和稻草覆盖栽培,增产则较小,分别增产18.77%、11.97%和8.57%。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廖华俊  董玲  江芹  陈静娴  汪本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599-17601
[目的]为获得安徽地区最佳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和播种期,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促进稻草秸秆还田。[方法]2009年以品种费乌瑞它为材料开展春马铃薯不同稻草覆盖模式和播种期对比试验,对出苗期、成苗率、产量、大中薯率和稻草还田率等综合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各个小区中,出苗最早的均是稻草+地膜覆盖模式的处理。4月1日测量时处理2马铃薯植株高度仅为9.25cm.而处理1稻草覆盖植株高度为13.25cm,稻草+地膜覆盖植株高度为16.50cm。4个不同播种时期,均以稻草+地膜覆盖模式马铃薯产量和大中薯率最高。稻草+土覆盖模式稻草秸秆还田效果最好。[结论]江淮地区在2月2日前后采用稻草+土覆盖进行马铃薯栽培较为合适,具有高产、省工节本、稻草还田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免耕稻草覆盖栽培与传统栽培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稻草覆盖和免耕稻草加地膜覆盖之间差别不大,但两者与习惯栽培相比,都具有明显省工省力和增产效果,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黔东南地区早熟马铃薯机械起垄黑膜覆盖人工打孔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马铃薯品种中薯5号的二级种薯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研究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白色地膜覆盖栽培、白色地膜覆盖覆土栽培和露地栽培4种方式对马铃薯出苗率、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栽培方式马铃薯的出苗率差异较小,均为95%左右。生育期存在一定差异,为64~73d,并以白色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的生育期最长,为73d;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其次,为67d;其余2种栽培方式最短。商品薯率为91.2%~94.9%,并以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最高。各种栽培方式的产量为2 259.0~2 362.5kg/667m~2,并以白色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的产量最高;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其次,为2 343.3kg/667m~2;白色地膜覆盖覆土栽培方式最低。经济效益以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最高,纯收入为1 817.0元/667m~2,用工量最少,为2.68个工/667m~2;比其余3种栽培方式增收22.0%~34.2%。在机械化利用率、杂草抑制效果及商品薯率提升等方面,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优于其余3种栽培方式。在黔东南地区,采用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种植早熟马铃薯,具有省工、省力、绿色、高产和高效等优点,在生产上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陆和远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139-140
本试验采用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常耕地膜覆盖栽培、常耕栽培等方法对马铃薯进行小区试验,以筛选出经济有效、操作简便、增产增收效果较好的栽培模式供我地马铃薯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果表明:以稻草覆盖免耕大畦种植、畦面积宽150cm、每畦种植4行的处理增产效果最好,生长发育、经济性状、经济效益等均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明确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在门源地区增产和抑制膜下杂草生长效果,进行了田间示范观察。结果表明,马铃薯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出苗、生长及产量结果与白色地膜覆盖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与常规栽培不覆盖地膜相比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方式,辅助禄劝山区旱地大春马铃薯生产,设置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普通地膜覆盖和露地栽培方式3个处理,比较不同地膜覆盖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可有效降低病薯率、提高大春马铃薯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且增产效果优于普通地膜覆盖处理.因此,全生物降解地膜可取代普通地膜用于大春...  相似文献   

15.
从地块选择、精心整地、品种选择、种薯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重施底肥、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浅山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期指导浅山马铃薯大面积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在太湖县推广应用价值,改变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方式,特开展了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稻草覆盖和免耕稻草加地膜覆盖两者之间差别不大,但两者均比翻耕栽培省工、省力、增产、增收,同时稻草还田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培肥地力,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可在太湖县单季稻茬口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多层覆盖栽培马铃薯主要应用于中原二季作区春季提早上市的栽培模式,地表进行地膜覆盖,同时加盖一层或多层小拱棚,这种栽培模式较地膜覆盖可以使马铃薯更早上市,供应蔬菜市场淡季需求,由于市场价格较高,种植效益非常可观。多层覆盖通过太阳的辐射提高棚内的温度,为马铃薯出苗、生长、块茎膨大创造适宜的温度等环境条件,促使马铃薯早结薯,早膨大,如果作为鲜薯早熟生产栽培,可以提早上市20~35天,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  相似文献   

18.
<正>1马铃薯多层覆盖栽培技术介绍马铃薯多层覆盖栽培是相对于马铃薯地膜栽培来讲的,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滕州市分校将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称为一层覆盖,将二层、三层等覆盖形式统称为马铃薯多层覆盖栽培。2多层覆盖栽培技术效益比较多层覆盖栽培种植模式已被滕州农民广泛接受,2011年滕州市春季马铃薯栽培面积在48万亩,其中多层覆盖栽培面积达33万亩,占总面积的72.9%,较2010年增加5万亩。  相似文献   

19.
进行马铃薯不同材料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畦面采用地膜和稻草覆盖的比传统无覆盖栽培增产增效,其中黑色地膜覆盖处理能够提高土温、防寒、保水、保肥、免除草、节约劳力、大薯率高,增产增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李琦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70-71
淮北地区采用双膜覆盖保护地栽培马铃薯,不仅提高产量,而且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几年不懈努力,摸索出一套地膜覆盖反季节栽培马铃薯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