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樟子松是绥德县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及其后的生长,不仅取决于造林地立地条件、造林技术等因素,健康、健壮的容器苗也是提高造林质量的关键。该文全面介绍了绥德县樟子松容器育苗主要技术,以期为樟子松绿化苗木基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随着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逐年变次,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难以保证。为了提高樟子松的造林质量,采取樟子松容器育苗后再移植造林成为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首选方法之一。近几年,我局普遍采用此项技术,樟子松造林的成活率及保存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以下将我局采用的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的一些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文章收集了现有的关于樟子松研究的进展,对樟子松的造林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对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措施进行了总结,并且对樟子松人工林营林技术进行了探讨,对于今后樟子松营林方面有可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对生态建设的非常重视,自然环境的不断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研究种植相关植物,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受损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为此,对樟子松育苗技术和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樟子松育苗技术:苗圃选择、樟子松田间管理及预处理。确保樟子松种子发芽率在樟子松造林技术研究中,应注意造林材料、樟子松病害防治和樟子松越冬苗木的保护。生存率。樟子松是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最佳选择。樟子松具有很  相似文献   

5.
沙地樟子松引种栽培及造林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沙地樟子松的引种栽培及造林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樟子松在我国天然分布于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沙地草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引种栽培,现已在"三北"地区被广泛地推广应用,成为造林的主要乔木树种,并对防治沙漠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作者认为苗木质量、苗龄、造林季节、造林密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抗旱节水造林技术等几个方面是影响沙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的重要因素,根据造林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造林季节和造林密度,选择品质优良、植株保护完好、苗龄适合的造林苗,应用ABT生根粉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采取抗旱节水造林技术等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因此,把握好这几个方面可以极大地提高沙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为今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营造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结合樟子松的生物学特性,从造林整地、苗木选择与处理、造林时间与方法、樟子松栽植方法及抚育管理等方面,介绍樟子松造林技术,为广大造林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樟子松育苗及造林计划,不仅利于加快造林绿化速度,更有利于调整树林结构,增强其防风挡沙的防护作用,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森林资源的建设。本文对东北寒区樟子松育苗及造林技术进行分析,旨为绿化造林、改善环境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8.
赵欣宇 《吉林农业》2011,(5):265-265
文章收集了现有的关于樟子松研究的进展,对樟子松的造林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对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措施进行了总结,并且对樟子松人工林营林技术进行了探讨,即对种子的生产、密度的管理、林分的更新以及其他的措施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对于今后樟子松营林方面有可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北部干旱风沙区樟子松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振洋  康世霞 《北京农业》2011,(15):160-161
樟子松耐寒冷,抗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寿命长,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樟子松幼苗造林初期,造林技术对造林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樟子松综合抗性强、生长速度快,是现阶段我国各地尤其是干旱地区造林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乔木类树种。本文介绍了樟子松的特征特性,从造林时间、造林地以及造林技术等方面分析了造林中影响樟子松成活率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成活率的措施,以期为樟子松造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樟子松是沙地造林优良树种,由于在神木县采种困难、调运费用大、出苗率和造林成活率低等因素,樟子松造林成效相对较慢。近几年经过大田育苗试验,通过营养袋育苗和滴灌等措施,苗圃出苗率、造林成活率均得到很大提高,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总结了神木县营养袋樟子松育苗与沙地造林技术,包括整地做床、种子处理、营养土配制与安装喷灌、播种与苗期管理、沙地造林等内容,以期为神木县樟子松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是黄河下游沉积沙粒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寻求适宜沙地的树种和造林技术,榆林市在不同立地类型上营造樟子松示范林,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了适应全市樟子松造林技术,解决了榆林沙区樟子松大面积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裸土造林技术应用较为广泛。本文所介绍的是樟子松覆膜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樟子松覆膜造林比樟子松裸土造林,其成活率提高16%、地径生长率高20%,苗高生长率高25.3%,而且投资少,见效快,具有抗旱、保墒、增温等作用,可提前郁(?)成林。  相似文献   

14.
毛乌素沙地水土流失严重,降水量稀少,存在严重的沙漠化现象。结合樟子松的特征特性,从造林地选择、苗木选择、造林、造林后抚育管理等方面对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进行总结,以期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樟子松是寒温带长青第一松,在塞罕坝林场广泛引种栽培。根据塞罕坝林场气候特点,从整地、造林、管理方面对塞罕坝林场樟子松造林技术进行了探析,以期为改善塞罕坝林场造林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宝”对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根宝 2号”对提高樟子松成活率的研究结果。为探索在黄土丘陵、干旱阳坡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新途径 ,1 991年春用“根宝 2号”对樟子松苗木进行浸根造林 ,并以我区推广多年的常规适用抗旱造林技术为对照 ,同年 6月 1 5日和 1 0月 2 2日对造林效果分别进行了两次调查 ,结果表明 ,用“根宝 2号”浸根比常规抗旱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 1 0 % ,初期生长量提高5 5 1 6%。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是一种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固沙能力强的树种,近年来在防风固沙林建设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但由于沙漠化地区立地条件极差,水分严重缺乏,对樟子松的造林工作造成一定困难。本文结合宁夏白芨滩防沙林场构建樟子松林的实践经验,对其造林技术要点进行总结,旨在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固沙效果,以供业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是吉林长春地区常见的人工造林树种,林木生长较快、材质好、耐寒性强、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为提升长春地区樟子松造林效果,本文介绍了樟子松的育苗与造林技术,以期为促进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樟子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军  徐国山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8):119-119,128
樟子松是北方沙化地区常用的造林树种,但是由于立地条件较差,樟子松裸根苗的造林成活率较低。轻基质容器苗具有质量轻、有营养、能保水等特性,能显著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和推广。介绍了轻基质网袋容器的制作及樟子松轻基质容器育苗、造林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樟子松是生命力非常强的树种,该树种即使在十分贫瘠的地区也可以生长的很好,所以我国很多的沙化土地治理都是以种植樟子松为主。樟子松是我国"三北"林业工程中十分重要的树种。该树种是属于阳性的树种,因为樟子松对于阳光有着特别的喜爱,而且树木生长的速度很快,四季常青是樟子松不惧严寒的代表,对于风沙的侵袭也有着顽强的抵抗能力。本文对我国目前林业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从造林地区的选择,整地技术等多方面阐述樟子松造林技术,希望对造林从事人员有所帮助,技术上所有交流,促进我国造林工程的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