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云南,沙棘主要分布于滇西北的中甸、德钦、维西、丽江、宁蒗等县,其中以中甸、德钦分布最多,面积约1.5万亩。云南沙棘绝大部分处于野生状态。由于沙棘营养价值高,故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是一个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树种。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该属共有4个种,5个亚种。我省的沙棘为云南沙棘(Hippophae rhamncidea Linn ssp.Yunnanensis Ronsi),是沙棘的一个亚种。云南沙棘为落叶灌木或高大乔木,高1~16m。老枝灰黑色,幼枝密被鳞片或星状毛,银白色。刺较多,顶生或侧生。单叶互生或对生。  相似文献   

2.
郑晓宁 《新农业》2023,(4):27-28
<正>沙棘是沙棘属的落叶灌木或亚乔木,耐寒抗旱,耐瘠薄,生根能力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较高,是辽西地区重要的经济树种和造林先锋树种。作者通过探讨沙棘繁殖与栽培技术,以提升沙棘的成活率及品质。1沙棘繁殖技术1.1嫁接繁殖选择沙棘树冠外围健康、无病虫害的1年生枝条作为接穗,  相似文献   

3.
沙棘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沙棘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为沙棘林分的衰败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对不同林龄(8,13,1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0~10cm)微生物利用碳源的动力学特征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比较分析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沙棘人工林林龄的相关性。【结果】1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在短期内(培养24~60h)对单一碳源底物的利用能力高于13和8年生沙棘林表层土,说明13和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中微生物生长的启动速度较慢,生长停滞期较长。随着林龄的延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和Mcintosh指数(U)的变化规律不同,13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微生物群落的D、H′值均最大,但U值最小;8和1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微生物群落的D、H′、U值差异很小。13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微生物利用羧酸类化合物的能力,在培养72h后相对于8和18年生沙棘人工林均有明显提高;8和1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微生物利用醣类化合物的能力,在培养24~144h时相对于13年生沙棘人工林有明显优势。在其他化合物的利用能力上,8,13和1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微生物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只有1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在主成分1上可以与13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很好地分离,其他林龄沙棘林表层土在主成分1,2,3,4上均未实现分离。【结论】沙棘林的微生物多样性与其林龄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沙棘采穗圃的创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苗圃地所扦插雌株或雄株苗进行平茬和天然(或人工)林采伐雌株或雄株成熟林,创建沙棘采穗圃。每年从采穗圃平茬所萌发的1 a生枝条制作插穗,大田地膜沙棘扦插苗成活率均可达到90%以上,明显降低育苗成本,充分利用沙棘优良品种和雌、雄株合理搭配,促进青海省沙棘产业的发展,提高沙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樟子松沙棘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建设模式推广与示范",即将在七台河市龙山林场实施。龙山林场位于七台河市东南部,距市区18 km,隶属于七台河市林业局,地理坐标为东经131°11′58″~131°21′48″,北纬45°35′53″~45°45′24″之间。1推广的主要技术及内容1.1种源选择。樟子松选用2年生苗木,沙棘选用2年生深秋红大果沙棘。优秀的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树种——深秋红大果沙棘,是在引进芬兰沙棘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利用14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7个亚种和26个大果沙棘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采用系统发育树和贝叶斯聚类方法分析了这些个体的聚类情况。结果显示:中国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和云南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yunnanensis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高加索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caucasica最低。系统发育树将所有个体聚为2个大支:亚洲分支和欧洲分支。大部分大果沙棘品种与亚洲的蒙古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mongolica聚为1支,少量个体位于亚洲分支和欧洲分支之间。贝叶斯聚类分析将所有个体划分为3组或7组:分3组时,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为一组,蒙古沙棘和大部分大果沙棘品种为一组,溪生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fluviatilis,高加索沙棘和海滨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rhamnoides为一组;分7组时,除海滨沙棘由溪生沙棘组和高加索沙棘组共同构成外,其他亚种和大果沙棘品种各自为一组,并发现少量组间混合基因型。表明沙棘种下亚种间分化明显,亚洲和欧洲分布的沙棘亚种间的分化尤为明显;大果沙棘品种大部分源于蒙古沙棘亚种,个别品种可能为蒙古沙棘和欧洲沙棘亚种间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7.
沙棘是多年生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在欧洲及我国。沙棘的栽培时间不长,我国沙棘的栽培时间仅有20多年,原作为防护林所用,作为果树栽植的面积很少。基于此,对沙棘的修剪、繁殖、病害等防治栽培技术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在苗木栽植过程中,苗木根部对于苗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苗木所需要的养分以及水分都从根部吸收,如果根部出现问题,那么整个苗木也会腐烂死亡,为此,将各种苗木根部处理的方法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1一年生沙棘根部处理一年生沙棘可以直接上山进行造林,但并不是所有的健康沙棘苗都可以直接上山,有些沙棘的苗的根部需要进行处  相似文献   

9.
沙棘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 ,雌雄异株 ,风媒传粉 ,为多年生乔木或灌木 ,耐寒抗旱 ,耐土地贫瘠。其地理分布极广 ,在东经 2 0 - 1 2 3 0、北纬 2 70 - 6 90之间 ,跨欧亚两洲温带地区 ,分为六个种和十二个亚种。我国是沙棘属植物分布区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国家 ,目前有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甘肃、宁夏、辽宁、青海、四川、云南、贵州、新疆、西藏等 1 9个省和自治区都有分布 ,总面积达 2 0 0 0万亩。我国沙棘以下列种或亚种为主 :中国沙棘亚种、中亚沙棘、西藏沙棘、肋果沙棘、蒙古沙棘、柳叶沙棘、云南沙棘、江孜沙棘。实验证明 ,新疆…  相似文献   

10.
沙棘是一种多年生的灌木或小乔木,发展沙棘产业是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受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沙棘产业在甘肃定西有了一定发展,但其规模、效益、技术含量都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急待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野生灌木或小乔木. 一、种植沙棘的优点 1.沙棘耐干旱、耐瘠薄,生命力极强,适合十分恶劣的条件下生长,有极强的生态适应能力.沙棘根系发达,水平根最长可达10m以上,萌蘖能力极强,可以向外辐射扩展,以致于穿透水泥路面的空隙,每年每株3年生沙棘可以生长出10多株新的植株.  相似文献   

12.
沙棘为多年生小乔木或灌木,原产我国及欧洲,以前苏联、蒙古、中国分布最多。沙棘的栽培历史较短,只有近百年,我国的沙棘栽培只有二十几年,而且最初作为防护林栽植,全国有26.66万hm2以上。作为果树栽植的面积还较少,对沙棘的繁殖、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做了归纳。  相似文献   

13.
李南 《乡村科技》2023,(11):87-89
为研究混交种植对沙棘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以沙棘纯林为对照(CK),设置沙棘×刺槐混交林(T1)、沙棘×山杏混交林(T2)和沙棘×侧柏混交林(T3)处理,研究沙棘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混交种植显著提高了沙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提高了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以沙棘×山杏混交林处理的沙棘生长最好,果实品质最佳,对土壤养分的提升效果最明显。由此可见,混交种植是提高沙棘种植效益的有效措施,其中沙棘×山杏混交种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大果沙棘新梢生长、座果与产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同一试验园中的俄罗斯沙棘、蒙古沙棘大果品种和中国沙棘(对照)的新梢生长动态、新梢生长量、生长势、座果、产量和果实主要性状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沙棘新梢生长量、生长势和座果率强于俄罗斯沙棘和蒙古沙棘生长。从产量上看,俄罗斯沙棘“金阳”单株产量最高,中国沙棘最低。从果实主要性状看,俄罗斯沙棘“巨人”和“金阳”最好,其次为蒙古沙棘“秋阳”,中国沙棘较差。  相似文献   

15.
沙棘蛀干害虫柳蝙蛾(phassusexcrescens Butler)属鳞翅目,蝙蝠蛾科。该害虫在黑龙江省多危害杨、柳、榆等树木。沙棘(Hippophaerhamnoidea L)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的一种落叶灌木或亚乔木,主干一般为2m左右,有的可达10m。沙棘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耐轻度盐碱等特点,是一种集生  相似文献   

16.
西藏3种沙棘属植物抗旱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西藏3种沙棘属植物光合荧光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西藏干旱半干旱区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2年生云南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Yunnanensis)、江孜沙棘(H. gyantsensis)和肋果沙棘(H. neurocarpa)苗木为材料,采用盆栽法,设持续干旱0,10,20,30 d处理,测定其光合荧光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并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3种沙棘属植物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电子传递速率、实际光化学效率、有效光化学效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水势和SPAD值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水分饱和亏缺、丙二醛、脯氨酸、过氧化物酶呈上升趋势;云南沙棘和肋果沙棘水分利用效率和羧化效率呈下降趋势,江孜沙棘水分利用效率和羧化效率分别呈倒“V”或“V”型变化;云南沙棘和肋果沙棘光化学猝灭系数呈下降趋势,江孜沙棘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云南沙棘和江孜沙棘还原性糖含量呈倒“V”型变化,肋果沙棘呈下降趋势。采用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对3种沙棘属植物18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现一致。【结论】西藏3种沙棘属植物的抗旱能力依次表现为江孜沙棘>肋果沙棘>云南沙棘,江孜沙棘是西藏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GGR生根粉对沙棘硬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津农业科学》2017,(1):95-98
为了筛选适宜硬枝扦插的GGR生根粉浓度,以2年生以上枝条为材料,进行硬枝扦插试验。结果显示,GGR生根粉50mg·L-1处理的野生中亚沙棘插条的成活率比对照高,其次是100 mg·L-1、对照处理;野生中亚沙棘2年生以上枝条经50 mg·L-1的GGR生根粉处理后,成活率高;俄罗斯大果沙棘硬枝扦插处理成活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沙棘绕实蝇Rhagoletis batava Hering是近年来在新疆阿勒泰地区新发现的沙棘果实重要害虫,研究沙棘绕实蝇监测和绿色防控的新途径。【方法】在田间悬挂黄板组合不同乙酯类挥发物及诱剂对沙棘绕实蝇进行诱捕试验。以黄板、三角形诱捕器、实蝇专用蘑菇形诱捕器、白色粘虫板作为载体测试其对沙棘绕实蝇的引诱剂效果。【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黄板作为载体,与其他处理相比诱捕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 < 0.01),平均诱捕量为18.33头/张;悬挂密度以每667 m2悬挂40张诱捕效果最佳,蛀果率为8.27%。沙棘绕实蝇引诱剂诱集数量主要集中在前4 d。不同乙酯类挥发物及诱剂对沙棘绕实蝇成虫诱捕效果为顺序为沙棘绕实蝇引诱剂>RDKS>月桂酸乙酯=十四酸乙酯=棕榈酸乙酯=桔小实蝇引诱剂。【结论】沙棘绕实蝇引诱剂组合黄板对沙棘绕实蝇成虫具有极好的引诱效果,并筛选出一种挥发物RDKS对沙棘绕实蝇两性成虫均有较好的引诱效果,可作为沙棘绕实蝇引诱剂的成分之一,这两种引诱剂结合黄板可作为沙棘绕实蝇监测和防治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沙棘中白雀木醇表征方法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本论文基于一种高效、准确白雀木醇表征方法,对沙棘资源中的白雀木醇进行准确定量,探究沙棘资源中白雀木醇的含量变化规律,为沙棘中白雀木醇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比了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两种测试手段的优缺点,采用较优的液相色谱测试方法对包括沙棘果、沙棘籽、沙棘叶在内的沙棘资源中白雀木醇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采用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沙棘资源中的白雀木醇,该法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 = 0.998 5),且精密度高(RSD ≤ 0.53%)、准确度高(RSD ≤ 1.16%)、重复性好(RSD ≤ 1.71%)。研究结果显示,沙棘中不同部位的白雀木醇含量差异显著(P < 0.01),其中沙棘叶中白雀木醇含量最高(59.73 mg/g,干叶),其次为沙棘果肉(2.19 mg/g,鲜果肉)和沙棘籽(0.39 mg/g,鲜籽);收集5月份至9月份不同生长阶段的沙棘叶,研究表明,随着叶子生长白雀木醇含量呈现为逐渐升高趋势,且7月份至8月份期间增速最大,9月份含量积累至最高(64.79 mg/g,干叶)。结论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检测白雀木醇含量,操作简便、并且精密度、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沙棘叶中白雀木醇含量较果实丰富,沙棘叶中白雀木醇含量9月份累积至最高,本研究可为沙棘资源中白雀木醇的开发应用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大果沙棘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中国沙棘适应性强,生态效益好,但棘刺多,难采摘,果实小,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为满足沙棘资源建设对良种的需求,我们从1999年开始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引进齐棘、楚伊、橙色三种具有抗寒、抗病,少刺或无刺,果大、产量高的俄罗斯大果沙棘,采用沙棘常规育苗方法进行育苗试验,2年生苗种子固定植,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