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鸽新城疫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PPMV-Ⅰ)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迅速,流行期长,发病率与死亡率极高,严重危害了养鸽业的发展。就鸽Ⅰ型副粘病毒的病毒结构、分类地位2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并且分析了鸽新城疫疾病的危害与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鸽新城疫流行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广东省十余个鸽场的新城疫流行的调查,我们发现鸽新城疫流行期,病鸽死亡率可达50%,其中幼鸽易感性较成鸽高。病鸽症状以下痢和神经症状为主,消化道出血少见;通过病原分离,引起鸽新城疫的病原为Ⅰ型副粘病毒的不同株;注射鸡新城Ⅱ且系、Ⅲ系弱毒疫苗或鸽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可及时控制疫情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正>鸽瘟又称Ⅰ型副黏病毒病,鸽新城疫。是由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腹泻和脊髓炎为主要特征。本病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病急、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死亡率高,公认的头号烈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以预防为主,通过合理的疫苗接种免疫,可以有效达到预防的目的,防侧重于治,多管齐下可预防此病。1病原体鸽瘟是一种禽副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鸽的健康危害较大。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  相似文献   

4.
鸽新城疫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SPF鸡胚从送检发病鸽的脑、脾脏组织分离到 6株病毒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变化、病原分离、鸡胚病变特征、病毒含量测定、分离病毒回归鸽试验、分离病毒电子显微镜形态学观察和HA与HI血清学试验证明近年来新疆鸽群中广泛流行的疫病为鸽新城疫 ,其病原为鸽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5.
鸽的Ⅰ型副粘病毒病(PMV-I)是曲鸡新城疫的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病毒病,又称鸽的新城疫,俗称"鸽瘟".近几年来,福州地区随着养鸽业的发展,PMV-I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为此,现将该病综介于下.  相似文献   

6.
鸽新城疫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Ⅰ,PMV-I)引起的一种高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点是肠炎、下痢和神经症状,且来势凶猛,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对养鸽业造成巨大威胁,是肉鸽养殖的大敌。1流行特点鸽新城疫最早由德国人于1963...  相似文献   

7.
鸽新城疫俗称为鸽瘟,主要是由鸽Ⅰ型黏病毒诱发的败血性、急性、高接触传染病症。此病发生之后流行期较长,发病之后死亡率较高。下痢以及各类神经系统病症较为突出,发生之后对鸽养殖生产经济效益危害较高。  相似文献   

8.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禽副粘病毒I型(A/PMV-1)。新城疫(N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火鸡、鸽以及野禽均易患。1926年Kraneveld氏首先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巴塔维亚,同年doyle氏发现于英国的新城而故名,新城疫(ND)1迄今仍在世界广泛流行。邯郸县某肉鸽养殖场暴发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腹泻,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经病原分离与鉴定,确诊为鸽新城疫,经鸡高免卵黄抗体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选择6株(鹅DC01、鸡WJ10001、鸽DZ01、鸽DZ02、鸭NJ10、鸭SD09)分离自鸡、番鸭、鹅、鸽的新城疫病毒,接种于10日龄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中,通过测定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及融合蛋白(F)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6个分离毒株均为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对F基因的序列测定和遗传关系分析表明,2株鸭源NDV强毒株(鸭NJ10、鸭SD09)与1株鸭源NDV山东流行毒株(鸭SDWF2005)高度同源;2株鸽源NDV强毒株(鸽DZ01、鸽DZ02)与1株鸽源DNA强毒株(鸽JS2000)高度同源.6株不同宿主源毒株的基因型分别为Ⅵ型和Ⅶ型,是中国目前流行的NDV毒株型.  相似文献   

10.
对分离到的SG、Chas、Jid三株鸽新城疫病毒进行了回归鸽试验、血凝试验(HA)及血凝抑制试验(HI)。测得三毒株的鸡胚致死时间为40~56h,死胚尿囊液及胚体的HA效价分别为5log2和6log2。分离毒株与LaSota毒株接种鸡胚后,在致死时间、尿囊液及胚体HA效价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三毒株制备成灭活苗免疫接种健康鸽后都能产生高滴度的鸽高免血清(HI效价达9log2)。用分离到的三毒株回归接种健康鸽后第4天即发病,随后出现了典型的鸽新城疫临床症状,于7~8天死亡并出现典型的剖检病变。通过用鸡、鸽等10种动物的红细胞对分离毒株进行HA、HI试验,测得鸡、鸽的红细胞对分离毒株有良好的凝集性。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三株病毒为鸽新城疫病毒,在抗原性上三毒株之间无明显差异,但与鸡新城疫病毒存在一定差异;用三毒株制成的灭活苗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1.
一、鸽新城疫   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病鸽精神萎顿、垂头缩颈、嗜睡、食欲减退,多数咳嗽、张口呼吸,部分病鸽口角流涎、频频甩头,有的病鸽拉黄色稀粪等.病程长短不一,多数在发病后1~3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12.
一、鸽新城疫 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病鸽精神萎顿、垂头缩颈、嗜睡、食欲减退,多数咳嗽、张口呼吸,部分病鸽口角流涎、频频甩头,有的病鸽拉黄色稀粪等.病程长短不一,多数在发病后1~3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13.
鸽新城疫也称鸽禽Ⅰ型副粘病毒,是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在鸽群中有时呈流行性爆发,有时则零星发生;其特征有下痢、震颤,单侧或双侧性腿麻痹,后期病例为头颈歪斜,死亡率20~80%。本病病原是鸽禽Ⅰ型副粘病毒,与鸡新城疫病毒相类似,不同年龄、品种的鸽都易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感染途径是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和眼结膜吸收。本病自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零星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李进昌 《新农村》2001,(6):16-16
近年来,特禽养殖业迅速发展,为了防止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特介绍常用免疫接种技术,供参改。1.肉鸽5日龄预防鸽瘟(类似于新城疫),应用鸽瘟油乳疫苗0.3毫升肌肉注射。也可用新城疫Ⅳ系苗(克隆化 Lasota),滴眼或饮水免疫,剂量为鸡的一半。10日龄预防鸽痘,可用鸽痘组织灭活苗或鸡痘活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后,于翅膀下穿刺接种免疫。2.种鸽5日龄与10日龄免疫程序同肉鸽。30日龄新城疫Ⅳ系苗饮水。60日龄应用鸽油乳灭活苗0.5毫升肌注或用新城疫Ⅰ系疫苗1头份,用0.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后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对鸽子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对试制的5批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分别在3家规模化养鸽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幼龄鸽、青年鸽和种鸽免疫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后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并产生了较高的抗体水平,免疫后180 d对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川沙株的攻毒保护率在90%以上。试验效果证明,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在鸽副黏病毒Ⅰ型(川沙株)分离鉴定试验确定为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株的基础上,对该病毒株进行了蚀斑纯化,获得了鸽副黏病毒Ⅰ型(川沙株)纯化毒株,并对纯化株传代后进行无菌检验、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和病毒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该纯化毒株纯净、有血凝性和血凝抑制性,病毒含量为10~(8.5)ELD_(50)/0.1 mL,初步判定纯化的鸽副黏病毒Ⅰ型(川沙株)可作为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免疫效力试验攻毒毒株。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上海及周边地区鸽新城疫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毒分离、病毒回归鸽试验及血清学试验,证实了鸽新城疫的广泛流行。利用分离的鸽新城疫毒株研制了鸽新城疫灭活油乳化疫苗,疫苗安全、免疫效果良好,第5周达到抗体高峰7.8log2,免疫持续期较长,能有效地抵御当前流行株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8.
鸽的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鸽新城疫相似。  相似文献   

19.
<正>一、病因鸽新城疫是由I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感染于各种年龄和不同品种的鸽群,不受季节影响。病鸽是此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在病鸽的体液和排泄物中含量最多。本病毒常和尘土一起随空气到处传播。其传播途径除有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创伤和泌尿生殖道外,也可因接触含有鸽病毒的尘土、被污染的饲料及饮水、工作者所使用的带病毒用具而被感染发病。二、诊断  相似文献   

20.
鸽新城疫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传播快,乳鸽最易感染发病。下痢和神经症状是该病的典型表现。2013年3月,双溪街道余坊村有一鸽场发生一起鸽子以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松乱、排水样或黄绿色稀粪,头颈扭曲呈观星姿势等为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