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随着棉花的长期连年种植,造成棉花苗期病害普遍发生,直接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作者根据长期的工作实践,总结了几种苗期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的病害发病规律、识别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以期起到指导棉农及时防治、减轻病害发生的目的。棉花苗期病害是指棉花播种至幼苗期所发生的病害,主要有根病和叶病两种类型。根病有立枯病、红腐病、猝倒病等,常导致出苗前的烂子、烂芽和出苗后的根腐与茎基腐,是造成棉田缺苗断垄的主要原因;叶病有黑斑病、褐斑病、茎枯病等,主要为害棉苗的子叶、真叶和茎,严重时茎顶端和叶片凋枯脱落。  相似文献   

2.
早春棉花播种时,气温多变,易发生多种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角斑病、黑斑病等。一、棉花苗期主要病害(一)立枯病由丝核菌寄生引起的病害。出土前常造成烂芽,出土后近地面茎基部呈黄褐色病斑,后表现为缩缢,棉苗萎倒;病情严重时,  相似文献   

3.
淮北地区棉花苗期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猝倒病、黑斑病、褐斑病、枯萎病等,从播种到出苗后的整个苗期里均可遭受多种病菌侵染,但其中又以立枯病、炭疽病为主,多种病害混合发生。苗期病害造成了烂籽、烂芽、烂根、茎腐,严重时出现死苗,造成缺苗断垄。在枯萎病重发区如气温骤升,棉花因维管束发生病害而极易引发青枯死苗。我区棉花苗期虫害主要有棉蚜、地老鼠、棉蓟马等,其中以棉蚜危害比较重,常因防治失时或用药不当造成棉苗大面积卷叶,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棉苗枯死,地老鼠发生严重的棉田,常造成缺苗断垄,一般缺苗率在10%左…  相似文献   

4.
棉花苗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长建 《河南农业》2008,(19):21-21
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猝倒病、黑斑病、褐斑病、枯萎病等。从播种到出苗后的整个苗期均可遭受多种病菌侵染,但其中又以立枯病、炭疽病为主,多种病害混合发生。苗期病害造成了烂籽、烂芽、烂根、茎腐。严重时出现死苗,造成缺苗断垄。在枯萎病重发区如气温骤升,棉花因维管束发生病害而极易引发青枯死苗。  相似文献   

5.
一、苗期病害1.发生及症状棉花从播种到出苗后的整个苗期均可遭受多种病菌侵染。出苗前造成烂籽、烂芽;出苗后可产生烂根、茎腐,严重时出现死苗,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影响壮苗早发。我省发生的棉花苗期病是一个多种病害组成的混发性病害,主要是立枯病和炭疽病2种,另...  相似文献   

6.
<正>农民种植棉花,往往忽视棉花病害的预防,一旦病害出现,防治难度大,防治效果差。经调查研究,泌阳县棉田主要病害有苗病、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棉花角斑病、棉花铃病等。1棉花病害的危害与发病因子1.1发生在苗期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茎枯病、黑斑病等,轻者会出现长势削弱、生长发育缓慢;重者则会引起大批量的烂种与烂芽、甚至死苗。特别是在播种和出苗的前后要更加注意,如果这期间遭遇连续低温或阴雨天气,会提高患  相似文献   

7.
1苗期病害发生严重 1.1发生情况。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是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等,棉花播种后遇低温高湿天气,常引起烂芽、烂种,或出苗后生长缓慢。河北省棉花受许多因素的限制,多为连年种植,连作棉田中病菌积累多,连作年数越长发病越重。另外,一些播种过早或过深的棉田,幼根生长缓慢,遇倒春寒阴雨天气,病原菌侵染频繁,也容易造成烂种、烂芽,导致棉花苗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棉花苗期病害主要包括立枯病、根腐病、炭疽病、茎枯病、红腐病、枯萎病等,尤其以导致烂种、烂根、死苗的立枯病、根腐病、炭疽病危害较大,轻则造成僵老苗,生长期延缓,重则造成死苗,田间缺苗断垄,无论哪一种情况发生,都会造成减产。近年来,新疆各棉区棉田连作年限长,忽视轮作倒茬,苗期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一、发病原因造成目前棉花苗期病害加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因是近年春季气温多变,棉苗出土后常遇阴雨  相似文献   

9.
棉花苗期病害是造成棉田缺苗断垄甚至毁种重播的主要原因。全国棉花苗期病害有十余种,而以炭疽病、立枯病和红腐病等三种最为普遍,为害亦最严重。长江流域,炭疽病发生最为普遍,立枯病在局部地区发生严重,红腐病则仅在个别地区发生。1983~1984年,我们根据全国农垦系统棉花苗期病害研究协作组的计划,对江苏省各主要棉区的棉花苗期根病  相似文献   

10.
敦煌市棉花苗期根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苗期的根病主要有炭疽病、红腐病、立枯病、猝倒病.其中以炭疽病为主,其次是红腐病,再次是立枯病。红腐病虽然发生比例较大,但其致病力较弱;猝倒病在多雨低温年份比较突出。苗期根病常引起棉花干叶、烂根、死苗,对棉花苗期发育有较大影响。据调查,发病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1.
<正>棉苗病害是棉花上的主要病害,整个苗期均可发生,种类很多。其中,立枯病、红腐病、茎枯病在冀南棉区发生较为普遍。棉田覆膜打眼播种,可以增温保墒,但棉花出苗较早,遇低温几率大,膜下湿度又大,为病菌的发生和侵染提供有利条件,这些病害发生危害更为严重。棉苗受害,轻的引起僵苗迟发,重的造成缺苗断垅,甚至成片枯死,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1危害症状1.1立枯病。棉苗出土前被侵染,造成烂种和烂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市棉花多年重茬种植,加之播种后低温、高湿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棉花苗期病害逐年加重,尤其是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红腐病等苗期病害发生频繁,且在同一块棉田混发严重,造成棉花死苗,形成缺苗断垄,给棉花生产带来了困难。控制棉花苗期病害,要认真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3.
危害棉花苗期的病害主要是棉苗立枯病,且常与棉苗炭疽病、红腐病混发。1、主要症状。棉花播种后至出土前若遭病菌侵害,就会导致烂种、烂芽,不能正常出土。出土后的棉苗在半月内也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其症状为棉苗接近土表的根茎部出现黄褐色斑点,后呈长条状褐色凹陷,缢缩成蜂腰状,子叶萎垂,幼苗倒伏枯死。根茎部受害时,韧皮部腐烂呈深褐色纤维状。将病苗自土中拔出时,病部常有菌丝粘带的小土粒。2、传播途径。土壤中的病菌能附着在病残体或没有完全腐熟的堆肥中越冬,将直接侵染棉籽、幼苗。受害棉苗上产生的病菌菌丝可继续危害附近的健苗,扩…  相似文献   

14.
棉花苗期病害对棉苗生育影响很大,它可使棉苗生育衰弱迟缓,延迟开花吐絮的时间,结铃减少,以至减产达30-40%,严重的甚致死亡,造成大量缺苗。棉苗病害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种子传染的病害如炭疽病、角斑病等;一类是土壤传染的病害如立枯病、红腐病、猝倒病等。在我国南部地区主要是炭疽病为害,而北部地区则主要是土壤  相似文献   

15.
棉花立枯病俗称烂腰、折倒病,是棉花苗期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常与碳疽病混合发生.苗未出土前可造成烂芽烂种,出土后半个月内危害幼苗茎基部.受害苗茎基部初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并逐渐扩大,绕茎四周向下凹陷为黑褐色,严重时棉苗萎蔫、倒伏枯死.子叶被害产生棕色不规则病斑,以后病斑脱落穿孔.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市场影响,我市棉花连茬现象比较严重,连茬4~6年的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地块甚至达10年左右,而且近年棉花播种后阴天多,气温低,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棉花苗期病害发生严重,棉苗死亡.往年我市棉苗死亡率在1.20%左右,较重年份达4%以上,较重地块达到12.40%,甚至有无出苗现象发生.危害棉花苗期的病害主要是棉苗立枯病,且常与棉苗炭疽病、红腐病混发.  相似文献   

17.
<正>棉花的生长周期长,从春到秋遇到的病虫草害也比较多,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专家们潜心研究出一套环保、经济有效的棉花病虫草害全程综合防控技术。1苗期病虫害及防治棉花苗期常见病害有炭疽病、立枯病、褐斑病、红腐病等,但以立枯病和炭疽病发生比较普遍,危害也比较严重,而且这些病害往往是混合发生。苗期虫害主要有棉蚜、蓟马、红蜘蛛,这些害虫吸食棉花汁液,造成棉苗卷叶、失绿,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8.
都昌县地处江西北部,常年棉花种植面积在十五万亩左右,是传统农业,是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而近年来由于杂交抗虫棉普及,为害棉花的病虫害种类和主要防治对象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棉花为害损失较大的共有二十多种。棉花病害主要有三大类,即棉苗病害、棉株中期病害及棉铃病害。棉苗病害又以立枯病、炭疽病和棉苗疫病为主;棉株中期以黄叶枯死病、枯萎病、黄萎病为主;棉铃病即常说的烂桃,以炭疽病、红腐病及黑果病为主。  相似文献   

19.
我县棉花每年种植达8万亩以上,常在苗期生长受到多种病害的侵染为害.在我县棉区苗期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褐斑病、红腐病等,其中炭疽病和立枯病发生比较常见,一般病株率达30-40%以上.  相似文献   

20.
2.5%适乐时对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立枯病、炭疽病和红腐病是棉花苗期常发性重要病害。棉花育苗或直播时,若遇到低温和阴雨天气,苗期病害常严重发生,造成缺备断垄甚至大片死苗。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是新一代杂环类种子处理剂,为了解其对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棉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药效试验,以便为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